2014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策略.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2817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策略第一课时:一、字音(一)整体要求1、能正确拼读汉语音节,能给汉字注音,能辨别并改正错误的音节。2、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正确读音。3、掌握常见多音字的读音。(二)复习策略1、熟记汉语拼音的读写规则,如:(1)与j、q、x、y相拼时,必须省去上两点。(2)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必须写成iu,ui,un,如:“春秋”不能注为“chun qiu”,而应注为“chn qi”。(3)注意韵母er用作韵尾时(儿化音)写成r,如:鸟儿(nior),花儿(hur)。(4)牢记声调标调规则,如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2、注意把自己容易读错的形声字、形近字加以收集比较,如:(1)形声字风流倜傥(读tng 不读dng),两相对峙(读zh,不读sh)。(2)形近字敝帚自珍(zhn) 广泛(fn) 揣测(chui)暴殄天物(tin) 针砭(bin) 惴惴不安(zhu)3、注意多音字的比较认读,如: i(艾草) lng(笼罩) zi(积攒)艾 笼 攒y(自怨自艾) lng(鸟笼) cun(攒动)(三)解题方法:1、加强积累。2、注意区分多音字、形似字、形声字。3、掌握好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符号和标注位置。二、字形(一)整体要求1、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能够在田字格、方格里按要求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2、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字形,能正确地辨别并改正词语、句子、语段中常见的错别字。3、能正确书写并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二)复习策略1、写字时掌握字的间架结构,笔画舒展适中,分布合理,力求整个字的结构匀称,重心平稳。2、将3500个常用字汇成表,利用字典查出每个字的音和义,以便帮助记其字形。3、在所有汉字中,有好多同意字极容易混淆,在复习中必须得依据字的意义及搭配习惯来掌握。如:(1)“查”和“察”的区别调查、检查、观察、察言观色。(2)“汇”和“会”的区别“会聚”这个词里的“会”可换为“汇”,但“融会贯通”里的“会”不可换为“汇”。(3)“曲”和“屈”的区别有时“委曲”与“委屈”的意思相同,但在“委曲求全”这个成语里不能把“曲”写为“屈”。4、在所有汉字中,也有好多形近字极容易混淆,在复习中必须得仔细辨别。如:(1)“点拨”中的“拨(b)”不能写为“拔”也不可读为“b)。(2)“销声匿迹”中的“销”不能写为“消”。(三)方法提示: 1. 以音辨形 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例如“气慨”、“扑溯迷离”,根据形近字与其读音的差别,只要一读,就会发现:慨读ki,概读gi,此处应为“概”;溯读s,朔读shu,此处应为“朔”。 2. 以形辨形 对于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如“有志者事竞成”、“拌脚石”等词语,逐一锁定偏旁进行分析:“竞”应为“竟”,“终于”的意思;“拌”从“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故应为“绊”。 3. 以义辨形 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采用逐一释义的方式来锁定。如“穿流不息”中的错别字,用逐一释义的方式看:成语“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 4. 结构推形 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如“兴高彩烈”、“察颜观色”等词语,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利用对应位置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关,词性相同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颜”与“色”不相对,“色”是脸色,而不是颜色,因此“颜”应为“言”,即语言。 5. 来源推形对于不了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世外桃园”这个错例,“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因此“源”不能误作“园”。以上方法综合运用,再加上平时对无规律字的识记,相信大家一定能增强防范错别字的本领。第二课时:三、词语(包括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一)总体要求:1、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二)知识要点复习:(一)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二)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拓展义;(三)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四)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五)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三)复习策略1、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的辨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在了解它们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抓住它们不同的因素来体会其间意义和用法上细微的差别。常用的辨析方法有如下几种:(1)从词义的轻重来辨别。如“失望”和“绝望”,前者的程度浅后者的程度深。(2)从词义的范围大小来辨别。如:“战斗”和“战争”,前者范围小,后者范围大。(3)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辨别。A、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类型 概念举例褒义词 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 壮丽 谦逊 刚强贬义词 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 奸诈 卑劣 渺小中性词 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结果 状况 配合 方法B、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如“爱护”、“保护”和“袒护”三个词都有表示护卫,免受伤害之义,但爱护是褒义词,保护是中性词,袒护是贬义词。(4)从词的搭配对象来辨别。如“充足”、“充分”和“充沛”三个词都有“满”和“够”的意思,但“充足”常与具体的物质方面的东西搭配,如:粮食充足;“充分”和“充沛”则常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如:条件充分、精力充沛。(5)从词的语体色彩来辨别。如“死亡”和“逝世”,前者用于一般(平凡)人的死,而后者则用于伟大人物的死。(6)从词性来辨别。如“障碍”和“阻碍”,它们都有阻挡、妨碍事物发展和进行的意思,但“障碍”是名词,可作主语和宾语;而“阻碍”是动词,常作谓语。2、成语的正确使用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望文生义。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2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3张冠李戴。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4色彩不当。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四、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原则:明确关联词搭配要恰当、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即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常见关联词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却 然而可是2.假设关系如果就 要是那么 无论都 不管也 倘若就 要是就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 即使也 是是 既又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光也 不仅还5.选择关系:不是就是 是还是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7.承接关系:先再 首先然后 先然后接着最后8.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第三课时:四、句子(一)总体要求:1、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2、能够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3、掌握句子衔接与排序的方法。4、能够仿照所给句子再写一两句话,即仿写。(二)复习策略1、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修改(1)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a、自参加函授学习以来,我的知识水平有了明显的增长。此句的主语“生产水平”和谓语“增长”不搭配,应把“增长”改为“提高”。(2)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缺修饰语。如:a、在这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可贵。此句滥用介宾结构“在中”,使原来的主语“这次抗震救灾”变为状语,最终造成整句缺主语,此句应删除“在”和“中”。也可删去“使”字,让“我”作主语。(3)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包括词义使用不当,词性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如:a、“五一”假日里,滔滔不绝的游客使普者黑风景区热闹非凡。此句属词义使用不当。形容来往的游客连续不断,只能用“络绎不绝”,而“滔滔不绝”用于形容话多,连续不断。(4)不合事理不合事理就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要么前后矛盾,要么违反人们的思维,要么违背客观现实情况等。如:a、他是汶川地震灾区所有死难人员中的幸存者。此句中的“幸存者”与“死难人员”相矛盾,既然他是“幸存者”,就不该包含在“死难人员”之中。应把“所有死难人员”删去。(5)重复累赘重复累赘指的是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而仍使用一些不必要的句子成分。如:a、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此句的补语部分“最多”与“不超过”在语意上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6)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是指把两种句式或两个意思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如: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此句从前半部分(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看,陈述对象是甲队;从后半部分(最终攻破甲队大门)来看,陈述对象显然是乙队。因而造成前后主语不一致,表意不清。可把“攻破甲队大门”改为“失败”,使整句的陈述对象为甲队。(7)表意不明,造成歧义。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同一个句子表意不确定,既可这样理解,也可那样理解。如:三个电视台的主持人正聚在一起交流经验。此句既可理解为甲电视台,乙电视台,丙电视台的主持人聚在一起交流经验,也可理解为同一电视台的主持人甲、乙、丙正聚在一起交流经验。应将“三个”与“电视台的”调换位置。(8)语序不当语序不当一般包括逻辑语序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语序不当,关联词的语序不当。如:a、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此句不符合客观规律,应该把“修剪”与“栽种”两者对调位置。2、句子衔接与排序的方法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常出现的,而学生解答这类题型的得分率又通常较低,所以很有必要仔细探究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依据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这类题型总结出来的解题方法如下:句子的衔接三法(1)注意符合时间、空间及逻辑等关系。如:(2)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如:标点符号(一)总体要求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2、能辨别句子中所使用的标点符号的正误。(二)复习策略【考点导航】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近年来,除了在作文评分标准中强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外,许多省市还将标点符号单独设题列入中考试卷。常见考点有: 1. 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即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常用点号和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五种常用标号的基本用法。特别提示:1.顿号的运用:(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2.点号运用的原则:(1)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问句只需标明一个问号。 疑问句、反问句都要用问号,但不要一见到有疑问词的句子就认为是疑问句而错用问号。选择问句,问号要用在最后一个选项的后面;连续问句,则每个问句后都要用问号。(2)将分号改成句号表示对各分句的强调。(3)将句号改成叹号是为了加强句子的表达语气。 2. 辨识误用的标点,并加以选择或改正。需要指出的是,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而不涉及名词术语,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用法的知识技能,试题大多难易适度,不少试题采用课文中的句子,这就暗示我们平时要认真阅读课文,注意标点的使用。对几个容易用错或有特殊用法的作出分析。1、引号(1)引用语不能独立成句,而只作为作者所写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句未标点应在引号内;(3)间接引用,即可以在文字上有所变动,就不用引号。如:鲁迅先生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4)引文之内还有引文的,要用单引号。如:老师说:“马致远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无数漂泊在外的人表达出浓浓的乡愁。”2、问号(1)选择问句只能用一个问号。(2)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的,不能用问号。3、感叹号(1)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叹号不能用在句中,必须放在句末。(2)感叹号不仅用于感叹句,而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可用。如:起立!(祈使句)世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反问句)4、括号(1)句内括号(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里的注释,末尾不用标点。如:然后我回到家里,下令(皇帝颁发了一份委任状给我,所以我可以下令)赶办最结实的缆绳和铁棍。(2)句外括号(注释和补充说明全句的括号)里的注释,如有标点都按正常使用。(3)括号可用在次序语的外面。如:(甲)(乙)(丙),这时和顿号作用相同,后面不能再用顿号。5、顿号(1)顿号常用在次序语之后,但若次序语打了括号,就不能再用顿号。(2)表示推测的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6、省略号省略号是用来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但若文中已用“等”或“等等”表示列举未尽时,就不能再用省略号。3、【复习指要】针对上述考点,提供以下应试方案:1. 识别标点符号使用的“常见病”及其“诊治方法”(1)非疑问句误用了问号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条路谁能走通”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2)句末点号,应放在句子的末尾,不能用在中间(3)引号与相邻标点的误用 2. 结合语境揣摩标点符号结合语境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句子的语气,根据语气确定问号、句号、感叹号、省略号;二、词句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词语与词语之间是并列关系就用分号、顿号,句与句是承接关系就用逗号,句与句是另起关系就用句号或问号、感叹号;三、词语的特征,词语表示书名或文章的题目,就用书名号,表示特定词组或讽刺,就用引号等。 3. 养成良好的打标点的习惯中考对标点的考查不仅仅停留在标点题上,如上文所述,标点考查贯穿整个语文试卷。因此,只有在正确掌握标点符号用法的基础上,平时注意打好标点,养成良好的打标点的习惯,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