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的异同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0862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词义的异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首页授课教师赵芸课题古今词义的异同课程名称古代汉语课型授课班级143文7-11、书法授课时间1130-126授课时数12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人文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确定的教学目标1. 了解词义演变的历程;2. 掌握词的古今义之间的异同;3. 掌握词义发展的途径。教学重点了解古今义之间的异同教学难点词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教具设备多媒体阅读推荐文献作业布置教学后记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一、詞義的變化與辭彙的變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講古今詞義的異同之前,首先應該明確,詞義的變化與辭彙的變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辭彙是語言中所有詞的總合。辭彙是語言的建築材料,辭彙是由眾多的詞構成的,自古至今,辭彙是一直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着的。漢語的辭彙也一样,這種發展變化包括三個方面:1、舊詞消亡。由於社會制度的變更,與之密切聯繫的一些詞也就隨著舊制度的消亡而消亡了。如:左傳昭公三年有一段記載奴隸社會中把人分為十等的文字:“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台。”由於奴隸制度的消亡,其中“皂、輿、隸、僚、僕、台”等表示各種奴隸等級的詞也就隨之而消亡了。再如:?(兩歲牛)、犙(三歲牛);牭(四歲牛)在以畜牧業生活為主的社會裏,這些詞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明人們對牲畜的重視和認識。但當社會發展到以農耕為主的時代,這些專門的辭彙,就逐漸失去了它們存在的意義。因而這些辭彙以後就很少再用了。再如一些反映古代酷刑的詞:劓:割去鼻子;黥:在臉上刺字,並加墨於其上,又叫墨刑;臏:剔去膝蓋骨(孫臏),這些詞語也隨著舊制度的消亡而消亡了。2、新詞產生。詞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它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最為密切,對社會生活的變化反映最為敏感,因此辭彙的發展變化比起語音、語法也最快。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習俗等等的不斷變化,人類思維的深化,新思維、新概念也大量地產生出來,這些都要求語言能夠滿足新的交際需要,因而也就推動了新詞的大量產生。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不作舉例說明。3、詞義的發展變化。嚴格說來,人們對社會、自然的認識不斷深化,所有的詞義古今都有差異,比如以最簡單的“人”為例,古今所指雖然相同,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但是古代人所理解的“人”跟我們今天觀念中的“人”肯定會有不同,又如古今生活方式的變化也使一些詞的內涵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例如“坐”,古代是指雙膝著席,臀部落在腳後跟上,而現在是雙腳垂地,臀部著物。我們所講的詞義的變化,一般不包括這種概念上的差別。由以上三點可知,我們講古今詞義的異同,只是辭彙演變中的一種情況。我們講的詞義異同,是指同一個詞,它所指的意義古代和現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二、古今詞義異同的基本情況語言是不斷發展的,同時又是有繼承性的。反映應在詞義上,古今詞義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有繼承的一面,也有發展的一面。我們今天閱讀古書的一個難點,是詞義差異帶來理解上的障礙。因此有必要正確認識和掌握古今詞義演變的知識。全面考核古今詞義的繼承和發展,我們發現,古今詞義的異同表現為三種情況:1、古今意義基本相同我們知道,古今漢語在詞義上具有一定的繼承性。語言中的基本詞彙,即語言辭彙中同人們千百年來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最基礎的部分,具有歷時的穩定性。這些詞數量不多,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其意義基本未變。例如:名詞人、手、牛、羊、日、月、山、川、風、雨、雷、電。動詞出、入、起、立、哭、笑、打、罵、跳、叫。形容詞長、短、輕、重、方、圓、大、小、扁、平、尖、鈍、美、醜、善、惡。數詞一、二、三、四、十、百、千、萬。上述諸詞,古今意義基本相同。我們說“基本”,意味著它們自古及今並非沒有一點變化。例如,“人”的詞義,古人和今人的認識並不完全相同。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說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現代漢語詞典:“人,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可見,現代人對“人”的本質屬性的認識,要比古人深刻得多。但不管怎麼說,古語中的“人”和今語中的“人”,所指並無不同。基本詞彙的古今詞義基本相同,體現了現代漢語對古代漢語的繼承關係。基本詞彙裏的詞數量不多,卻是漢語辭彙的基本部分。正是這類詞,同發展緩慢的語法結構一起,保證了語言的穩固性。還有一些詞雖然不屬於基本詞彙,但是古今意義也沒有發生變化。說文:“釣,鉤魚也。”即用魚鉤釣魚。又:“秕,不成粟也。”意思是秕穀是沒有長好的糧食作物。古今沒有什麼變化。又如“蟋蟀”“芍藥”都是古書裏早就有的詞,現在它們還是這個意思。都反映了古今詞義有繼承性的一面。就古代漢語的學習來說,基本詞彙一般不會給我們造成什麼困難。但是,即使是這部分詞,我們也要留心學習和比較,不能認為好懂而輕易放過。比如“去”,現在是“到、往”的意思,“我去北京”,北京是我將要到的地方,而古代則正好相反,“孔子去魯”,魯是孔子將要離開的地方。2、古今意義完全不同有些詞,古今詞形(書寫形式)完全一樣,但含義迥異,即同字異詞。本來是不同的詞,古代和現代用相同的字記錄,因而該字的古義和今義迥然不同。在閱讀文獻時一定要注意。例如:找古代的含義是“划船”。集韻麻韻:“划,舟進竿謂之划。或從手。”(“或從手”說明“划”的另一寫法為“找”)字彙手部:“找,與划同,撥進船也。”現代“找”義為“尋找”。綢古代是“纏繞”之義。楚辭九歌湘君:“薜荔拍兮蕙綢。”宋洪興祖補注:“綢,縛束也。”成語“未雨綢繆”中“綢繆”二字,義為緊密纏繞。詩經豳風鴟號:“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孔穎達疏:“鄭(玄)以為鴟鴞及天之未陰雨之時,剝彼桑根,以纏綿其牖戶,乃得有此室巢。”後常以“未雨綢繆”喻防患於未然。“綢”在現代指“絲綢”。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搶古代義為“突過”或“撞”。莊子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搶(qing)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句中“搶”為“突過”義。戰國策魏策四:“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句中“搶”是“撞”義。現代“搶”(qing)是“搶奪”義。叔上古作“拾取”講,如說文:“叔,拾也。”詩經豳風七月:“九月叔苴。”現代“叔”只用于親屬稱謂。完古代是“完整”、“完好”之義。說文:“完,全也。”荀子大略:“食則饘粥不足,衣則豎褐不完。”成語“完璧歸趙”、“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完”都表示“全”義。現代漢語中“完”是“完了”、“終結”之義。交通古代是“勾結”義,貶義詞,如漢書江充傳:“(趙太子丹)交通郡國豪猾,攻剽為奸,吏不能禁。”現代則是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對於古今意義完全不同的詞,要下功夫一一記牢。3、古今意義有同有異古今詞義有同有異,這是古今詞義對比中最常見的情況。“同”,指古今詞義有聯繫、有繼承;“異”,指古今詞義有發展、有變化。學習古漢語辭彙,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掌握古今詞義之間的差別,特別是細微的差別。例如:勸古今皆有“勸說”之義。但古義側重於積極提倡,即“鼓勵”、“勉勵”,如左傳成公二年鞌之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即以此來鼓勵事奉國君的人。又如“勸學”、“勸農”都是鼓勵的意思。今義則側重於消極阻止,即“規勸”、“勸告”、“勸解”。給古今皆有“以物與人”之義。但古義是“供給”、“供應”、“使足”,即把物質生活資料給予需要的人使用,如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今義則是一般的“給予”。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再古今均有“第二次”之義。但古義只表“第二次”或“兩次”,如左傳僖公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今義則是“再來一次”之義,表示動作反復進行,可指“第二次”,也可指“第三次”、“第四次”等。暫古今均有“時間短”之義。但古義還表“突然”、“倉猝”,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暫騰而上胡兒馬。”“暫騰”是“突然(一下子)騰躍起來”的意義。此義現代已無。信現代指“書信”,古代則指“信使”、“使者”,即傳遞資訊(含書信)的專人。如世說新語雅量:“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句中“信”指使者,“書”指“信”帶來的書信。等等。古今詞義有同有異的情況十分複雜,詞義差別有時可以相當細微,容易造成誤解。對於古今詞義的細微差別,在學習中尤應注意分辨,防止以今義去解古義。敵古代是匹敵、相對等的意思。左傳有“凡公女嫁於敵國”的說法。意思是國君的女兒嫁到大小對等的諸侯國去(即門當戶對的意思)。但是人們從許多語感出發,會把“敵國”理解為敵對的國家,這就完全錯了。又如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位讀者和一位文學史專家討論問題,這位讀者還缺乏閱讀古書的能力,爾雅說“鳧,雁醜也”,他理解為鳧是一種醜陋的雁,這就完全錯了。詞義搞不清楚,討論也就失去了前提。醜在古代作“類”講,雁醜,就是雁的一類。在現代動物學裏,雁屬鴨科,鳧是野鴨,可見古人把鳧和雁堪稱同類是有科學根據的。二、古今詞義發展變化的類型古今詞義在各方面都表現著差異,主要分爲以下幾個方面:詞義範圍、詞義感情色彩、詞義程度輕重等。下面分別予以說明:(一)詞義範圍不同【1】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詞義範圍主要指詞義的外延而言,我們以圓圈表示詞的古義和今義,可以形成以下幾種幾何關係:在古今詞義的關係上,A圖代表古今意義完全相同,B圖代表古義與今義之間的交叉關係,詞義在發展過中,古義的部分意義消失,今義又産生出來新的意義。這是多數詞義變化的情況。C圖今義包含古義,表示今義擴大。D圖古義包含今義,表示今義縮小。E圖古今意義不在同一個意義範圍,表示詞義轉移。1、詞義範圍擴大(簡稱詞義擴大)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擴大,即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由狹窄到寬泛,採取了全面擴張的方式,使古義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演變稱爲詞義範圍擴大。(今義大於古義,古義包含在今義之中,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例:菜:古義專指蔬菜,說文艸部:“菜草之可食者。”禮記學記:“大學始教,皮弁祭菜。”注:“菜,謂芹藻之屬。”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羅大經在鶴林玉露記載:仇泰然對一幕僚說:“某爲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爲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這裏“菜”與“肉”分別畫然。到了吳敬梓儒林外史時,菜已經由專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該書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窩、鴨子、雞、魚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來。”這裏的“菜”顯然指前面的“鴨子、雞、魚”等。睡:古義專指坐著打瞌睡,打盹。說文目部:“坐寐也。”史記商君列傳:“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辭海1979年版此例釋“睡覺”,是錯誤的:一是情理不通,君臣相見,無睡覺之理。二是詞語搭配不當,豈能時時睡覺。而以說文之古義釋之,則文理順暢。這裏司馬遷寫得很傳神,很委婉、形象、含蓄。他不是籠統地說秦孝公不願聽商鞅的話,而是說秦孝公不時地打瞌睡。用了“時時睡”,指一陣陣地打瞌睡,就很傳神。後來,商鞅知道秦孝公喜歡“霸道”,於是又給孝公講“霸道”,孝公聽得非常入神,書中說“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前于席”三字,栩栩如生地寫出了秦孝公的心理活動。史記蘇秦列傳:“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蘇軾秋聲賦:“童子莫對,垂頭而睡。”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以上幾例中“睡”均爲“坐寐”義。古之“睡覺”作“寐”作“寢”。論語:“宰予晝寢。”【2】後來“睡”由“坐寐”發展到各種方式的睡覺。蘇軾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糧:古義指外出時隨身攜帶的(供旅行者吃的)乾糧。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注:“居家爲食,行道曰糧。”後來泛指各種糧食。晉書吳隱之傳:“每月初得祿,裁留身糧,其餘悉分授親族。”後漢書和帝紀:“詔貸被災諸郡民種糧。”這兩處的“糧”均泛指所有糧食,尤其是後面一句,能做種糧的“糧”顯然不是指“乾糧”。現在所說的“糧”也是幹濕生熟均可。皮:古專指獸皮。今泛指多種事物的表面部分以及皮一樣的東西。成語“皮之不存,毛將焉傅”中的“皮”即爲古義。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譬於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禮記坊記鄭玄注:“古者殺牲,食其肉,坐其皮。”此外,“雄、雌、牙、齒”等詞也表現出詞義範圍的擴大。詞義擴大的現象在漢語詞義的發展變化中十分普遍。古漢語許多詞的意義在發展中由特指變為泛指,由專名變為通名,都屬於這類情形。響:古專指回聲。水經注江水:“空穀傳響,哀轉久絕。”今泛指聲音。洛賓王在獄鳴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宜沈。”色:古代的意思是臉色,後來的意思指顏色、色彩。江:古專指長江。水經注江水:“江水又東,逕巫峽。”今泛指多條河流。陸雲答兄平原:“南津有絕濟,北渚無河梁。”河:古專指黃河。山海經海外北經:“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今泛指多條河流。杜甫秋興八首其七:“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2、詞義範圍縮小(簡稱詞義縮小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縮小,即由整體到部分,由一般到個別,由寬泛到狹窄,採取了全面收斂的方式,使今義成爲古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演變稱爲詞義範圍縮小。(今義小於古義,今義包含在古義之中,成爲古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金:古義指金屬的總稱。說文金部:“五色金也。”銀注為“白金也”,鉛注為“青金也”,銅注為“赤金也”,讯注為“黑金也”。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左傳僖公十八年記載:“鄭伯始朝楚。楚子賜之金。既而悔之,與之盟曰:無以鑄兵。故以鑄鐘。”這裏記載楚王賞賜給鄭國的金,顯然指的是銅。在那時鑄兵器,鑄鐘鼎等均用銅。楚王怕賞賜給鄭國的銅,鄭用來製造武器,所以與鄭國盟誓:“不得鑄兵器。”後來這批銅造了三隻鐘。我們現在稱作金文的就是鑄刻在各種銅器上的文字。從文字發生學來看,甲骨文裏沒有“金”字,金文中有“金”、“銅”,但是沒有“銀”、“鐵”,這不是偶然的。這正反映冶煉技術的進步需要一個過程。郭沫若認為鐵出現在春秋時期。可見,“金”起初是指一切金屬,等鐵錫銀等廣泛使用後,詞義就發生了變化,“金”逐漸主要用來專指黃金了。世說新語德行:“管甯、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現在在“金屬”、“五金”等複合詞中還保留了古代詞義的用法。臭:古義泛指各種氣味。既有好聞的,也有難聞的;既有香氣,也有臭氣。周易系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氣味象蘭草一樣芳香)。”在表示穢氣時在“臭”之前加“惡”,如禮記大學:“如惡惡臭。”“惡臭”指難聞的氣味。後來又泛指各種氣味而專指穢氣,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話:“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也。”這裏“臭”和“香”相對,顯然指穢氣。宮: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稱“宮”。說文宀部:“宮,室也。”周易困卦:“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墨子節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宮室之時,因陵丘掘穴而處焉。”經典釋文爾雅音義:“宮,古者貴賤同稱宮,秦漢以來,惟王者所居爲宮也。”先秦無論貴賤所住的地方皆稱宮,自秦始皇始專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隨著封建社會的滅亡,“宮”的意義範圍又進一步縮小,現在指一些群衆集會的地方,如“文化宮”、“少年宮”、“科技宮”等。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禽:古義爲飛禽走獸的總稱。白虎通:“禽者何?鳥獸之總名。”周禮天官庖人:“有六禽。”鄭玄注:“宜爲羔、豚、犢、麛、雉、雁。”三國志魏書方技傳:“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後來詞義範圍縮小專指鳥類,如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者謂之禽,四足而毛者謂之獸。”蟲:古代對動物的總稱。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大戴禮記易本命:“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爲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爲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爲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爲之長;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後指人以外的其他動物,西遊記第一回:“如今人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再後來專指昆蟲。今方言中,鳥稱蟲蟻,麻雀稱小蟲,蛇稱長蟲,虎稱大蟲,仍可見端倪。此外,人們的稱謂“子、丈夫、丈人”等也屬於詞義範圍縮小的例子。3、詞義範圍轉移(詞義轉移)詞義在發展演變過程中,今義古義之間不存在類屬關係,只是具有一定的聯繫。詞義範圍由某一事類轉移到另一事類,由甲範圍變爲了乙範圍。按詞義轉移的原因和方式可以大致分為三類:(1)詞義引申導致詞義轉移。比如:暫:古義指突然、一下子。說文穴部:“突,犬從穴中暫出也(狗突然從穴中出來)。”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後意義變爲短暫的、短時的,庾信鏡賦:“不肯片時入匣裏,暫出園中也自隨。”(哪怕是短暫地出去不久也把它隨身帶上)再後來變爲暫時的意思。在表示時間範疇不長久上,古今義有聯繫,但具體範圍發生了轉移,從僅表示時間“極短暫”到針對將來而言。墳:本指大的土堆、河堤。楚辭九章哀郢“登大墳以遠望兮,”詩經周南汝墳“遵彼汝墳”汝墳:汝水的大堤。在遠古,人死了,埋起來,並不堆土,後來在墓穴上堆土,堆成一個大堆。所以禮記上說“古者墓而不墳”,是說在墓穴上不堆土。史記文帝本紀“不治墳,欲為省。”不去治大墳,是想節省一點錢。後來,“墳”由土堆轉指墳墓,從說文到新華字典,“墳”都只是注“墳墓”這一層意思,但必須瞭解其最早的意思。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2)同音通假導致詞義轉移叔:說文又部:“叔,拾也。從又,尗聲。”本義是拾取,撿,詩經豳風七月“九月叔苴”意思是說九月份去撿拾麻子。這是保存叔本義的一個非常難得的例子。叔在先秦時通常指兄弟排行在後的(伯仲叔季),本義很少用。實際上詞義已經轉移。段玉裁給說文“叔”字做注的時候說:“叔,少也。於其雙聲曡韻假借之,假借旣久,而叔之本義鮮知之者,惟見於毛詩而巳。從又於此知拾爲本義也。”他認為叔和少上古音相近,故可以同音通假,後來假借義占了優勢,詞義便轉移了。難:本義鳥名,假借為“困難”的“難”。(3)原因不明諒:後代指原諒。宋歐陽修與刁景純學士書:“某之愚誠,所守如此,然雖胥公,亦未必諒某此心也。”但在先秦,它表示的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誠實。說文言部:“諒,信也。從言京聲。”離騷:“唯此黨人之不諒兮。”如果理解為不原諒就把古今義混淆了。論語裏孔子說過這樣的話:“友直,友諒,友多聞。”友諒就是和誠實的人交朋友,如果理解為原諒,專挑原諒自己的人交朋友,自己的涵養也就太差了。替:先秦是“廢棄、衰萎”。春秋時,秦國的大將孟明打了敗仗,回到秦國,秦穆公認為責任不在孟明,應該由他來負責,所以書中說“不替孟明”。不廢棄孟明的職務。文言詞“興替”是興盛和衰萎的意思。這是先秦“替”表示的意義。“替”指“代替”是後起義。木蘭詩“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這個“替”是“代替”意義。“代替”意義產生以後,就排斥了它原來的意義,造成了詞義的轉移。此外,“官、兵”等詞也表現爲詞義的轉移。(二)詞義感情色彩不同詞的感情色彩可分爲褒義、貶義、中性三類。詞以發展的過程中,大多數詞的感情色彩沒有變化。但有少數詞的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變化的情形可以如右圖所示:下面我們簡單予以說明。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1、由褒義變爲貶義復辟:古義指恢復君位。唐元稹遷廟議狀:“中宗復辟中興,當爲百代不遷之廟。”明史王驥傳:“石亨、徐有貞等奉英宗復辟。”感情色彩爲褒義。今義指反動勢力捲土重來。用作貶義。魯迅集外集選本:“文選的影響卻更大五四運動時雖受奚落,得妖孽之稱,現在卻又很有復辟的趨勢了。”爪牙:古義指勇猛的幹將、得力的助手。是一個帶有讚美意味的詞。詩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鄭玄箋:“此勇力之士。”意思是說,祈父,我君王的武臣。這是一個崇高的稱呼。國語越語:“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左傳成公十二年:“及其亂也,諸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略其武夫,以爲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一直到唐代,爪牙還是一個褒義詞。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今閣下爲王爪牙,爲國藩垣。”但與此同時,“爪牙”又引申為親信、黨羽,指供人驅使的人。這一意義發展到最後,“爪牙”就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唐元結問進士之一:“外以奉王命爲辭,內實理車甲,招賓客,樹爪牙。”現在指壞人的幫兇。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爪和牙是猛禽、猛獸的武器,比喻壞人的黨羽。”另外,“心腹(也作腹心)”以及“走狗”在古義中也多用爲褒義。2、由貶義變爲褒義鍛煉:古義有玩弄法律誣陷人的意思。漢書路溫舒傳:“則鍛煉而周納之。”後漢書韋彪傳:“鍛煉之吏,持心近薄。”注:“鍛煉猶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猶工冶鑄陶,鍛煉使之成熟也。”用爲貶義。今義則用爲褒義。3、由中性變爲褒義祥:古義指吉凶的徵兆、預兆。左傳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預兆時爲中性詞,既可指吉兆,也可指凶兆。後指吉祥,韓非子內儲說上:“主欲治而不聽之,不祥。”爲褒義詞。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4、由中性變爲貶義謗:新華字典注釋為“惡意的攻擊別人”,這顯然是帶有貶義色彩的詞,用來構成的“誹謗”“譭謗”等詞也是貶義的。通常給別人提意見是不能用這個字眼的。然而,在古代,它不帶貶義。例如:左傳襄公十四年“士傳言,庶人謗。”杜預注:“庶人不興政,聞君過則誹謗(普通百姓不能參與朝政,聽到國君有過錯就進行批評議論。”史記夏本紀:“女無面諛,退而謗予。”(你不要當面說好話,背後又議論我)。這兩例中的“謗”都是批評議論的意思。與今天的“譭謗”、“誹謗”大不一樣,而且這種批評議論多屬下級臣民對上級,並且往往不是面對面,而是背後進行地批評或議論。如果我們掌握了古代“謗”的這些詞義特點,就能準確地理解原文。戰國策齊策中“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在這裏,齊威王把“謗譏”、“面刺”和“上書諫”分別為三種情況。也證明“謗譏”是背後議論。所以說“聞於寡人之耳”的“謗譏”還能夠受“下賞”,這也證明該詞不是貶義。侵:古義指不宣而戰,無正義非正義之分。左傳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鐘鼓曰侵,輕曰襲。”後指非正義的侵略、侵犯。韓非子內儲說上:“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謠言:搜神記:“長安中謠言曰:見乞兒,與美酒,以免破屋之咎。”“謠言”指民間的歌謠諺語,感情色彩是中性的。現在“謠言”指流傳的沒有事實根據的消息,並且具有貶義。下流:報任安書:“下流多謗議。”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處境低下,今天則指品德惡劣,並且有明顯的貶義。(三)詞義程度輕重不同有些詞意義所表示的程度古今也存在差異。表現是古義輕今義重或者古義重今義輕。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1、詞義由輕變重,即古義輕今義重誅:古義爲指責、責備。從誅的字形可以分析出來。說文言部:“誅,討也。”今成語有“口誅筆伐”。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意思是说,對於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後來詞義變重,成爲“殺”的意思,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成語有“天誅地滅”。恨:古義指遺憾。司馬遷報任安書:“而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私恨”即內心私下的遺憾。史記淮陰侯列傳:“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洛陽伽藍記:“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今義指痛恨,詞義程度明顯加重。李賀老夫采玉歌:“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2、詞義由重變輕,即古義重今義輕怨:古義指痛恨。史記淮陰侯列傳:“秦父兄怨此三人,入於骨髓。”史記秦本紀:“繆公之怨此二人入於骨髓。”用“入骨髓”來形容“怨”的程度,可見“怨”在古代的詞義比今義要重得多了。史記袁盎列傳:“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後指埋怨,陌上桑:“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購:古義指重金購求、懸賞。說文貝部:“購,以財有所求也。”史記項羽本紀:“吾聞漢購吾頭千金,邑萬戶。”今義指一般的購買。清史稿兵志:“請令兩廣督臣續購大小洋炮。”感激:古義是“有所感受而情緒激動”,還有“憤激”、“惱怒”之意。今義:感謝。前出師表:“臣不勝受恩感激。”呂延濟注:“感三顧之重,內激於心。”太平廣記卷292引異苑:“世有紫姑神,古來相傳是人妾。為大婦所嫉,每以穢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古今詞義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上幾個方面,每一個方面又不是孤立的,一個詞意義的變化往往貫穿著幾個方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古今爲一對相對的意義或時間概念。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三、掌握詞的古義的手段1、從字形上分析。如“勸”從“力”不從“言”,可見它的古義不是用言語勸說,而是勉力、奮力。“醒”與“醉”、“酣”等字一樣從酉,所以字義與飲酒有關。因此“醒”的古義是酒醒。2、從語境上分析。即根據詞所處的上下文,和詞在句中的搭配關係分析。如秋聲賦“童子莫對,垂頭而睡”,足以說明“睡”是打瞌睡,而不是躺下睡覺。“再”在古代指兩次或第二次,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與“一”、“三”相對使用,可見它不是指“又一次”。3、從成對使用的反義詞、同義詞上分析。反義詞並用如“進退”、“高下”、“富貧”、“窮達”。同義詞並用如“宮室”、“輔相”、“臣虜”、“貨財”。後代聯合式複合詞的詞素一般都是同義、近義或反義的,可以提供考察詞的古義的線索。如複合詞“覺醒”說明“覺”與“醒”同義,它的古義是睡醒。又如複合詞“寒暄”中的詞素“暄”古義是溫暖,與“寒”相反。對於這類複合詞,我們可以由一個已知的詞素意義去瞭解考察另一個詞素的古義。4、從今語中保存的古詞古義上去考察,從成語中去考察。如“揭”義為“舉”,成語有“揭竿而起”。“走”有跑義,成語有“走馬觀花”。“舉”有全義,成語有“舉世無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