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阶段性检测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26834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阶段性检测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阶段性检测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阶段性检测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阶段性检测试卷A卷 一、 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 (2分)往下列溶液中通入(或加入)括号中的物质,溶液的pH值无明显变化的是( ) A . 饱和石灰水(二氧化碳)B . 稀硫酸(氯化钡)C . 硫酸溶液(氧化钠)D . 稀盐酸(石灰石)2. (2分)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及物质类别中,完全对应正确的是( ) 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类别A碳酸钠钠纯碱NaCO3盐B甲烷沼气C4H10有机物C氢氧化钙熟石灰CaO金属氧化物D氢氧化钠烧碱NaOH碱A . AB . BC . CD . D3. (2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 . B . C . D . 4. (2分)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随着滴入溶液体积增加,溶液中钠离子个数增加B . 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 .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 .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 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5. (2分)最近流行一种表面黑色的花生竹炭花生,竹炭花生是采用了竹子的表层碳,经过1400以上处理的竹炭,再经过现代纳米级技术加工而成的,它表面的竹炭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 6 H 10 O 5 )n。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砍伐竹子、烧炭、竹炭净化室内空气都属于物理变化B . 竹炭的吸附性和可燃性都属于竹炭的化学性质C . 竹炭纤维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6:5:40D . 每个(C 6 H 10 O 5 )n 分子中含有 5n 个 H 2 O 分子6. (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用途或解释符合科学的是( ) A . 浓硫酸、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均是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B . 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电离出OHC . 盐酸、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都具有氢元素D . 熟石灰、硫酸铜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这利用了碱能和某些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性质7. (2分)在化学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 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 ) A . 酸B . 碱C . 盐D . 氧化物8. (2分)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 盐酸和石灰石 稀硫酸和锌 水和固体氢氧化钠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A . B . C . D . 9. (2分)下列气体可以利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 A . CO2B . HClC . SO2 D . O210. (2分)新型镁锂合金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已应用于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的高分辨率微纳卫星上。新型镁锂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同样大小的新型镁锂合金重量仅是铝合金的一半。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材料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B . 该材料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C . 镁锂合金材料大幅减轻了卫星重量,显著提高有效载荷,降低了发射成本D . 该材料的熔点很低11. (2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 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B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C . 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 . 在硝酸铵溶液中:Na+、Cu2+、OH-12. (2分)下列关子实验中“操作一现象一结论”的整述正确的是( ) A . 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 . 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C .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D . 稀盐酸与氯氧化钠反应后滴加无色酚酞做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13. (2分)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 NH4HCO3B . K2SO4 C . KNO3 D . Ca(H2PO4)214. (2分)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A . AB . BC . CD . D15. (2分)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干燥氢气B .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C . 检验 X 溶液中是否含有 SO42-D . 验证 Zn、Fe、Cu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二、 填空题(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共10题;共30分)16. (3分)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能结成冰,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水蒸气,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有一位同学把一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又有一位同学将冰块投入水中,冰块就逐渐变小了。请从中找出: (1)水的一种化学性质:_。 (2)水的一个物理变化:_。 (3)水的化学变化:_。 17. (4分)扑克是生活中用来休闲的娱乐项目之一,聪明的小华发明了一种扑克新玩法-“化学扑克”。“化学扑克”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_(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他们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_。 18. (3分)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如图所示,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AH各装置中分别盛放的物质为:A稀硫酸;B锌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CaCO3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己知:H2SO4+Zn=ZnSO4+H2,H2难溶于水。回答各题: (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 (2)反应开始后,在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装置H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 19. (4分)实验表明:“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利用物体的这种性质制作成可以由温度控制的开关。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热膨胀比铜显著。如图所示,是一个由铜铝组成的双金属片,在30时是平直的,则在90时,双金属片将向_弯曲。(选填“铝”或“铜”) 20. (4分)某科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根据实验判断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_(填“”或“”或“=”)反应前溶液的质量。21. (2分)合理化处理废水是当前防治废水中的有害或有毒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举措。某化学试剂厂甲、乙、丙、丁四个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分别含有FeCl3、HCl、Na2CO3、NaOH的一种。甲车间的废水呈黄色。通过调节废水流量,使乙、丁两个车间废水相对过量,最终排出的废水呈中性。处理过程如图所示,在第反应池中出现大量的红褐色沉淀,在第反应池中出现大量的气泡。请回答: (1)乙车间排放的废水主要成分是_。 (2)第个反应池的废水中的溶质是_(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第反应池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22. (2分)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上述三种金属中,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 (填序号) A . 三者在地壳中的含量,铜元素最高,铝元素最低B . 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C . 在自然界中,铜元素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铝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2)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金属单质铜铝锌铁铅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996127177.9密度/(gcm-3)8.922.707.147.8611.3熔点/10836604191535328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2.5322.92.5451.5分析上述数据,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原因是_(3)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是一种常见的铁矿石,用赤铁矿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生铁与钢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在古代,人们把高温下烧红的铁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来历,那么在上述转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 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其成分可表示为Cu2(OH)2CO3,从其组成分析,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用化学式表示)物质作用的结果23. (3分)采用“双碱法”使烟气(含 SO2)脱硫,是我国目前环保领域,经济、实用、高效的一种方法。其脱硫(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工业流程如下,试回答: (1)吸收塔中,用 NaOH 溶液吸收 SO2 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NaOH 溶液喷洒成雾状来吸收 SO2 的好处是_。 (2)沉淀室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 (3)“双碱法”中的双碱分别是_。 24. (3.0分)绝大多数古代青铜器和铜器上都有绿色斑点,这些绿色斑点是铜长时间和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铜绿【Cu2 (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物质。 为探究铜绿受热后生成的物质,小明同学从某种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充分干燥后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发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1)取A装置中少量黑色固体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_。(2)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小明据此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水,但小红认为这还不能做出确切的推断。若要推断铜绿产物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 25. (2分)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吗? (1)利用图乙所示_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 (2)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3)用大针筒将100毫升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毫升澄清石灰水(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毫升空气压入另一瓶20毫升澄清石灰水中,请判断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简要解释原因_。 三、 实验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2分) (共3题;共22分)26. (6分)小明在购买氢气球时,看到摊主正在把废旧铝锅碎片投入盛有某种液体的铁制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子后,氢气就从导管口出来。小明根据初中学过的科学知识,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第二天小明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种液体后,对小明说:铁制容器中装的就是这种液体,它是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还提供了相关信息,请小明自己动手探究。提供的信息: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钾紫色;钠黄色;钡黄绿色;钙砖红色。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观察溶液无色液体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另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现黄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硫酸铜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先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消失,无其它明显现象回顾与解释:(1)小明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理由是_。 (2)小明通过实验,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3)小明想进一步了解铝和这种溶液反应的原理,再次请教科学老师,老师启发小明说:铝和这种溶质以及水发生反应,生成含有偏铝酸根离子(AlO2)的盐和氢气两种物质。请你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7. (8分)某兴趣小组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建立猜想】只有Na2SO4;有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有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表面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铝片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据此,甲同学认为猜想成立,他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思提高】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知:Al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Na2SO4溶液显中性。所以认为猜想可能成立,于是进行了实验,并证明猜想确实成立。则:乙同学的实验操作可以是:_;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由此否定了甲同学的结论。28. (8.0分)硝酸铜为蓝色固体,溶于水可得蓝色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小欢探究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产物; 实验步骤:步骤一:用图甲所示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另外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步骤二: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步骤三:在图甲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乙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发现集气瓶中气体呈无色,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查阅资料: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请回答:(1)根据已学知识,猜测黑色固体可能是_;步骤三的集气瓶中的无色气体是_; (2)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及相关信息可得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3)依据实验步骤一的现象以及信息,可以推出NO2可能具有_的性质; 四、 解答题(共2题,25题8分,26题10分,共18分) (共2题;共18分)29. (8.0分)小金在网上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取火方法,将包口香糖的“锡纸”剪成中间窄、两端宽的条状,并将其两端搭在电池的正负极上(有一定危险,请不要模仿),过一会儿,“锡纸”中间部分燃烧起来,如图所示。 (1)“锡纸”燃烧揭秘 “锡纸”在中间狭窄的地方先开始燃烧的原因是:由于电源短路,产生较大的电流,且“锡纸”在中间狭窄的地方电阻 _(填大或小),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先达到_。电池在工作时将_能转化为电能。(2)“锡纸”成分揭秘 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实验探究:取包口香糖的“锡纸”,将有金属的一面打磨后,朝上放在点滴板上;并向其表面滴加氯化锌溶液,观察到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实验分析: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锡纸”是_(选填“锡”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探究实验的是_(选填字母)A.硝酸银 B.稀盐酸 C.硫酸亚铁 D.氯化镁30. (10分)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 NaOH 溶液(原质量分数为 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同学小红小丽小兵操作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滴入无色酚酞加入足量的 ?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现象变红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没变质变质变质(1)小丽加入的“?”是_。 (2)小丽认为小红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 (3)小兵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 1.97g。已知小兵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共10题;共30分)16-1、16-2、16-3、17-1、17-2、18-1、18-2、19-1、20-1、21-1、21-2、21-3、22-1、22-2、22-3、23-1、23-2、23-3、24-1、24-2、25-1、25-2、25-3、三、 实验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2分) (共3题;共22分)26-1、26-2、26-3、27-1、28-1、28-2、28-3、四、 解答题(共2题,25题8分,26题10分,共18分) (共2题;共18分)29-1、29-2、30-1、30-2、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