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一二章讲稿.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7141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一二章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一二章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一二章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绪 言 兽医临床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防治动物的疾病,保障畜牧业和养殖业生产的发展,以加快社会主义农牧业的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防治动物疾病,必须首先认识疾病。正确的诊断是制订合理、有效防治措施的根据。所以,诊断是防止工作的前提,诊断是临床工作的基础。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念 系统地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科学,称为诊断学。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以各种畜禽为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兽医专业的一门重妻专业基础课。是临床课程的入门,又是基础课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桥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认识一切客观事物的惟一正确的科学理论。因此,认识动物疾病的本质,也和认识其他任何客观事物一样,应该以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谄的基本观点,作为总的指导原则。症状、诊断及预后 症状就是疾病过程中,患病动物所表现的病理性异常现象。疾病是机体与一定病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发生改变。疾病过程所引起的某些组织、器官的机能紊乱现象,一般称为症状;而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变化,则多称为体征。这些病理性异常现象,在医学上虽有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之分,但在兽医临床中,由于动物不能用语言表达其自身感觉,都需要根据客观的检查来发现,所以,通常将机能紊乱现象与形态、结构变化,习惯上统称为症状。临床症状是诊断疾病的基础资料。不同疾病,患病动物所表现的症状及症状之间的组合不同。所以,症状及症候群或综合征,可作为提示可能性诊断的出发点,并成为建立诊断的重要根据。诊断就是对动物所患疾病本质的判断。“诊”就是诊查;“断”即为判断。通过详细的诊查,而获得全面的症状、资料;再经对有关症状、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弄清疾病的实质。所以,诊断的过程,也就是诊查、认识、判断和鉴别疾病的过程。 诊断疾病要揭示疾病的实质。科学的诊断,一般要求判断疾病的性质;确定疾病主要侵害的器官或部位,以及局部病变对整体的影响;阐明致病的原因和机理;明确疾病的类型、时期及程度。 诊断首先要求正确,因为,正确地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先导。阐明致病的原因,做出确切的病原学诊断,可为采取合理、特效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根据和可靠的基础。所以,临诊实际中,应尽快做出病原学诊断。完整的诊断,还应包括推断预后。 预后,就是对疾病发展趋势及其可能结局的估计。鉴于兽医临诊的对象,是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所以,客观地推断预后,在决定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诊断的基本过程 临诊工作的基本步聚,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调查病史,检查病畜,搜集症状、资料。首先要接触病畜、畜群及其环境,通过调查、了解,以搜集关于发病经过、发生规律、可能的致病原因等一系列病史或流行病学资料;应用各种临床基本方法,对病畜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检查,以发现各方面的症状、表现及病理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配合进行某些必要的特殊或辅助检查项目,以取得所需要的某些特殊资料或结果。 搜集、占有丰富、可靠的症状、资料,是取得正确诊断的客观基础。 第二,分析、综合全部症状、资料,做出初步诊断。对每个症状、每项资料,在审核其真实性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原因,评价其诊断意义;对所有症状,要分清主、次,并以主要症状为基础,综合相互联系的症状而组成基本症候群;再结合有关发病经过、发生规律,可能的致病原因或条件等资料,考虑、提示可能性的假定诊断,并经论证或鉴别过程而做出初步诊断。 第三,实施防治、观察经过,验证并完善诊断。临床初步诊断即可作为制定防治措施的根据。而初步诊断是否正确,还要经防治实践的效果来检验。 一般说来,防治实践结果,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即可验证诊断的正确性,从而这一初步诊断即成为最后的诊断结论。无数的实例证明,诊断结论与治疗结果是密切相关的。正确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先导;而治疗效果又可为修正、完善诊断,提供启示和线索。 在防治实践过程,伴随对病程经过的观察,应根据新的情况和资料,而不断修正诊断并使之逐步完善,以期最后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显然,诊断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确切地说,只有通过诊疗实践的全程,直至病程结束,才能取得全面的最后的诊断结论。 但是,应该强调的是,临床诊断不能等待病程结束后,再来做出回顾性的结论。所以,临床实际工作又要求尽可能地做到早期诊断。根据早期诊断,才能及时进行防治;任何诊断的拖延,常可使治疗失去良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将疾病控制或消灭在初期阶段,以防止病势发展与病情蔓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所造成的损失。为此,临诊工作中应该主动地深入实际,经常地检视畜群,密切地注意畜禽及其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发现线索,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积极地做好临床实际工作。 临床诊断的主要根据和正确诊断的基本条件:临床诊断的主要根据是包括病史或流行病学资料;病畜的临床症状;某些特殊或辅助检查与检验的指标及结果等三部分资料。正确的诊断必须以全面、足够的和真实、可靠的症状、资料作为基础。而这些丰富的、客观的症状、资料,又须要通过周密的调查和系统的检查而取得。当然,对这些症状、资料还要加以科学的综合与分析,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诊断结论。所以,第一,正确地应用各种检查方法,按照合理的程序,对病畜进行系统的侧查与检查。 第二,占有和掌握丰富的、客观的症状、资料。 第三,对有关症状、资料进行科学的综合与分析,是得到正确诊断的三要素。其中,丰富、足够的和客观、真实的症状、资料,乃是确诊的根本条件。为此,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掌握各种检查方法并逐步熟练其技巧;熟悉各种症状、病变的表现和特点,并理解其诊断意义;锻炼综合分析症状、资料的科学的诊断思路,以便为做出正确诊断,打下必要的基础。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括地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方法学。为了搜集作为诊断根据的症状、资料,首先需用各种方法去进行实际的调查和检查。所以,检查法是本课程的一部分重要内容。狭义的临床诊断学,其内容主要就是方法学。 应用于临诊实际的检查方法,十分复杂。特别是随同近代科学的进展,又有很多新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临诊实际。这些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如下几类: 1对病畜、畜群及其环境条件的调查、了解,通常可通过向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询问的方式进行,称为问诊;必要时可查阅有关资料或深入现地调查,特别是当有大群发病或疑似有传染病时,更宜详细和全面,一般称为流行病学调查。 2。通过检查者的器官,直接地对病畜或畜群进行客观的观察河检查的方法,称为物理检查法。其中主要有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法。以上两类方法,在临诊中可以普遍地应用,所以,共同称为基本的临床检查法。这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3需用某些特殊的仪器、设备或需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检查、测定或实验的方法,统称为特殊检查法。 这类方法,一般都是根据临诊的启示或需要,针对某种特殊情况,为了肯定或排除某种疾病,而选择、配合应用的。所以,多为一种辅助检查法,而无普遍应用的意义。当然,应用这些方法所获得的检查结果,在确定诊断中,经常具有一定特异性的重要的意义,甚至有时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常用的特殊检查法中,主要有:实验室检验法(如血、尿、粪的常规检验及生化分析等)、x线检查法(如X线的透视或摄影等),还有如心电描记法、超声探查法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在临诊中的应用等等。 以上这些特殊检查法中,本课程将以实验室的常规检验以及X线诊断的基本知识与技术为重点,并对其他内容加以一般的叙述或简介。 此外,从临诊工作的角度说来,广义的特殊检查法还应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免疫学、血清学诊断法、寄生虫学检查法、生物学实验法(如动物接种、病例复制或发病实验等)、毒物检验,饲料、饮水、土壤成分的化学分析与营养、卫生学评定,病死尸体或典型病例的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法等等。 以上这些特殊检查的结果,在确定病原方面,多具一定的特异性,所以,在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与代谢紊乱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的病原诊断上,常起决定性作用。虽然,这些方法并非本课程的内容,而将分别在其他有关课程中去学习,但是,临诊工作中,应该根据需要加以综合运用,并对所有结果和资料,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按照一定的程序,以基本的临床检查法为基础,根据需要而选择、配合应用各种特殊检查法,对病畜进行周密地调查和系统地检查,是取得全面的、可靠的症状和资料的保证。 第二部分:症状(或症候)学。 临诊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并搜集作为诊断根据的症状、资料。 症状是病畜所表现的病理性异常现象。熟悉畜禽的正常生理状态,才能发现,识别其异常的病理变化。 症状学内容中,首先将描述各种症状的表现、形象和特征,以作为发现、识别和判定的根据。更重要的则是阐明每个症状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机理,并进而联系、提示其诊断意义。 由于每个疾病,可能表现有许多症状,而各个症状在诊断中的地位与意义又各不相同,所以,必须对每个症状给予一定地评价。 作为某一疾病所特有的特异性(或称示病性)症状(如心包炎时的心包击水音或心包摩擦音);可反映某种病理过程特点的特征性症状(如排出血便或混血便是出血性肠炎的特征);某个疾病时必然出现的固有症状(如痘病时表现为红斑、水疱、脓疱及结痂等一系列定期分期性经过的皮肤、黏膜损害)等,常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为某一器官或局部病变特定表现的局部症状,如口黏膜的溃疡,肺炎时胸肺部叩诊的限局性浊音区等,多可成为确定疾病主要侵害的器官、部位的直接根据。 表现明显或对病畜危害严重的症状,如高热稽留,重度的呼吸困难,频繁而剧烈的腹泻等,在提示可能性诊断及推断预后上,应该给予重视。 在疾病的初期所出现的前驱或早期症状,如幼畜的异嗜,常为矿物质代谢紊乱的先兆等,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启示和线索。 某些症状常依固定的关系而联系在一起,并同时或在同一病程中先后显现,称为综合征候群或综合征。某一综合征候群常可提示某一特定器官、系统的疾病(如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所组成的综合症候群,提示为呼吸器官、系统的疾病等),或可反映疾病的基本性质(如可视黏膜的黄白色并伴有出血斑点,血红蛋白尿,发热等所组成的综合征,多为溶血性疾病的特征等)。 症状或综合征候群是提示可能性诊断的出发点和构成诊断的重要根据。 全面的、确切的症状、资料,是取得正确诊断的客观基础。 第三部分:诊断的方法论(建立诊断的方法和原则)。 检查法与症候学是临床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每个症状和单项资料,只是有关疾病的表面的、片面的现象和孤立的、零散的条件并不能直接地反映疾病的实质。因此,必须将全部的症状、资料加以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综合,才能阐明疾病的本质,构成诊断的依据。诊断的方法论部分,主要叙述症状、资料的综合、分析的原则和建立诊断的步骤、方法及根据,以作为本课程的最后概括和总结。 症状,资料的综合、分析过程,应以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作为总的指导原则。 通过最后部分的学习,根据所提示的基本诊断模式,引导并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地诊断思路,为正确地建立诊断打下初步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兽医临床诊断学主要教给学生以检查病畜和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为各专业课程特别是兽医内科学提供必要的通用临诊基础。 检查法、症候学、诊断方法论是本课程的三部分主要内容。 临诊检查法的内容中,主要要求理解方法的理论根据及其应用意义,并通过反复实践,掌握基本检查法及常规检验的操作要领,能较为熟练地应用于临诊实际。对其他的特殊检查法能有一般地了解或基本上熟悉,并可根据需要而加以恰当地选择和应用。 有关症状学的内容中,既应明确各种常见、主要症状的形象、特征,以作为发现和识别的根据;更应着重理解每一症状产生的病理原因和条件、机理,以及所提示的诊断意义,作为症状分析的理论基础。 至于最后部分的内容,则只要求对症状、资料的综合分析与建立诊断的方法、步骤、原则和依据有初步地了解,从而为临诊实践和专业课程提供一般的基础。而有关各个具体疾病的诊断问题,则为各专业课程的内容,显然应由后期课程去解决。至于学生的独立诊断的实际能力,还要通过后期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和反复不断的临诊实践,来逐步地培养和提高。 学习临床诊断课程,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化学的基础和必要的家畜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病理学等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应适当地联系专业课程,尤其是兽医内科学有关的某些内容,以加深理解。 最后,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从本课程的特点说来,它首先是一门研究方法学的科目。固然,其理论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从而必须学好;然而,所有熟练地检查技巧,锐敏地观察能力和准确地判断能力,分析、综合问题的科学方法等等,都要在临诊实践中,通过反复地锻炼而逐渐地培养和提高。所以,在学好理论课程的同时,应该特别重视临诊实践的学习。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发展和现状 人类在纪元之前就知道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最初的医学诊断学,主要靠对表面现象的观察和简单经验的积累。 我国古代医学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望(相当于视诊)、闻(相当于听诊并包括嗅诊)、问(相当于问诊及病史调查)、切(相当于触诊及切脉)四种诊法为基础的临诊体系。特别是对于脉学,尤有独特的研究。 在我国早期的兽医学专著中,对El色论(观察171腔黏膜和舌的颜色变化以诊断疾病和推断预后)、脉色论(根据脉搏的变化以诊断疾病)、点痛论(根据运步的姿势变化以做跛行诊断)、起卧症及起卧人手论(马骡疝痛病及直肠检查的应用)等方面,均有较详细地论述,为兽医临诊学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代医学的诊断学,主要是在18世纪初期,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进展的基础上开始形成的。发明了体温计;叩诊与听诊法的运用,得到了科学地论证。19世纪中,微生物学的成就,发现了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制成了显微镜并开始应用了细菌、血清学诊断法,提高了病原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X线的发现及其在医学、兽医学方面的应用,使诊断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近代理论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不仅为医学诊断学科提供了某些理论基础,而且研制成功了许多精密的诊断仪器。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提高了临诊水平和工作效率。无疑,医学诊断学的进展,为兽医诊断学提供了重要的有益借鉴和启示。 电生理学与电子技术的进步、设计,制成了生物电流描记装置,使心电、肌电、脑电描记及其临诊应用成为现实,并已逐渐形成为l临诊学科的新分枝。 利用光导纤维研制改进了多种内窥镜,使消化道、泌尿道及呼吸道的内腔镜检查技术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显微技术的不断进展,电子显微镜的研制成功,不仅为微生物学的研究和诊断提供了精密设备,同时又使病理组织及活体组织的病理学诊断达到了亚细胞水平。 声学理论在医学诊断方面的运用,逐渐开拓了超声诊断新领域。B型超声诊断仪的临诊应用,通过超声显像,可以客观地将被探查器官的影像和变化显示在荧光屏上。为内脏器官疾病诊断,又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实验室检验技术的不断扩充和完善,适用于生化学检验的许多精密仪器的应用,逐渐充实了临床病理学的内容。不仅可以精确地检测出微量、超微量的元素、物质,使微量元素、激素、酶活性的检测应用于临诊实际,大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揭示亚临床的某些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群体的监测。 同位素扫描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是核医学在诊断方面的有价值的运用。 X线诊断学的不断进展,特别是X线摄影与电子计算机的联合使用,形成了电子计算机处理体层扫描新技术(CT),它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近期医学诊断学的新突破。 综合运用X线诊断(包括CT)、超声探查(包括B超)、放射性同位素扫描以及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技术于临诊实践,将能进一步克服由于受到机体体壁掩盖而造成的障碍,直接地揭示内脏器官的病变形象和功能状态,为内科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的基础和根据。 至于近年在细菌学、病毒学、血清学、免疫学迅速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病原而研究、设计的特异性检查、诊断方法和技术,成功地应用于许多传染病(包括一部分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领域,在更大的程度上,显著地提高了兽医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践价值。 另一方面,诊断方法论部分,在自然辩证法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指导下,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电子计算机在医学诊断方面的应用,开始使诊断的思维活动,可部分地用电子计算机所代替。某些医学名家的丰富临诊经验和复杂的鉴别诊断过程,将变为通用的数学模式,而易于掌握和便于推广。信息科学的发展和信息网络的形成将更方便对特殊病例广泛的网上会诊和交流,这又为本学科的发展,展现了一幅新的前景。当前,诊断学的理论和技术,正向病原学及特异性诊断;亚临床指标及早期诊断;群体诊断及预防性监测或监护方向发展。毫无疑问,在有关基础学科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技术科学的进步和所提供的大量精密仪器的应用,必将加速医学诊断与兽医诊断学科的发展进程。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地学好现有的诊断理论和方法,并应积极地、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技术,为提高临诊水平、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和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一章 临床诊断技术第一节 动物的接近与保定一、动物的接近接近动物前,应了解并观察欲检查动物的习性及动物是否会出现惊恐和攻击人的神态(如马竖耳、瞪眼,牛低头凝视,猪斜视、翘鼻、发呼呼声等),以防意外,确保人、畜安全。 接近动物时,一般应请畜主在一旁协助,检查者应以温和的呼声,先向动物发出要接近的信号,然后再从其前侧方慢慢接近,决不可从其后方突然接近。接近后,应用手轻轻抚摸动物的颈侧和肩部,使其保持安静和温顺状态,再进行检查,对猪,则可在其腹下部用手轻轻搔痒,使其安静或卧下,然后进行检查。二、动物的保定(一)简易保定法 本法适用于一般检查或简单处置,其方法依动物的种属而异。1.马的简易保定法 鼻捻保定法:将鼻捻子的绳套套入一手(左手)上并夹于指间;另一手(右手)抓住笼头,持有绳套的手自鼻梁向下轻轻抚摸至上唇时,迅速有力地抓住马的上唇,此时另手(右手)离开笼头,将绳套套于唇上,并迅速向一方捻转把柄,直至拧紧为止。耳夹子保定法:先将一手放于马耳后的颈侧,然后迅速抓住马耳,以持夹子的另一手迅速将夹子放于耳根并用力夹紧,此后应一直握紧耳夹,免因骚动,挣扎而使夹子脱手甩出。也可用左手抓住笼头,右手紧拧马耳做徒手保定。2.牛的简易保定法(1)徒手保定法:用一手抓住牛角,然后拉提鼻绳,鼻环或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捏住牛的鼻中隔加以固定。(2)牛鼻钳保定法:将牛鼻钳的两钳嘴抵入两鼻孔,并迅速夹紧鼻中隔,用一手或双手握持,也可用绳系紧钳柄固定。对牛的两后肢,通常可用绳在飞节上方绑在一起。3.羊的简易保定法 一般检查时,可用两臂在羊的胸前及股后围抱即可固定;必要时,用手握住两角或两耳,固定头部;也可用两膝夹住羊颈部(或背部)进行固定。4.猪的简易保定法(1)站立保定法:在猪群中,可将其赶至猪栏的一角,使其相互拥挤而不骚动,然后进行检查、处置。想捉住猪群中个体猪进行检查时,可迅速抓提猪尾、猪耳或后肢,并将其拖出猪群,然后做进一步保定。通常用绳套保定,在绳的一端做一活套,使绳套自猪的鼻端滑下,当猪张口时迅速将其套入上腭,立即勒紧;然后由一人拉紧保定绳的一端,或将绳栓于木桩上;此时猪多呈用力后退姿势,从而可保持固定的站立状态。也可使用带长柄的绳套,其方法基本同上。将绳套套入上腭后,迅速捻紧而固定。(2)提举保定法:抓住猪的两耳,迅速提举,使猪腹面朝前,并以膝部夹住其颈胸部;也可抓住后肢飞节,并将其后躯提起,夹住其背部而固定。 5.犬的简易保定法驯养的犬可让畜主蹲于犬的右侧,右手将犬头抱于胸前,左手臂抱紧犬的后躯加以固定;如属未经驯服的犬,先用捕犬钳夹紧颈部,另一人则用粗扁带绕上下颌一周,在上颌上打一结,然后转向下颌,再作一结,最后将带牵引至头后颈背上打第三个结(此结应为活结)来固定之。也可用铁笼套嘴,然后作进一步保定。6.猫的简易保定法(1)徒手保定法 将猫头与前胸部夹于左侧或右侧的腋下,一手抓住猫的两后肢,一手固定住猫的后半部即可。(2)圆桶固定法 将猫头与前肢固定在直径10-20cm的圆桶内,后肢外露,即可进行保定。(3)铁瓮保定法 将猫放入铁瓮内,瓮前有一孔,孔边有一支铁柱,猫伸前肢时,将一前肢用绳固定在铁柱上。(二)柱栏内保定法 本法适用于大家畜的临床检查或治疗。1.单柱保定法 本法多用于室外或田野。将缰绳系于立柱(或树桩)上,用颈绳(或直接用缰绳),对马、骡和驴,可绕颈部后系结固定,对牛则绕两角系结固定。2.二柱栏内保定法 先将家畜引至柱栏的左侧,并令其靠近柱栏,之后将缰绳系于柱栏横梁前端的铁环上,再将脖绳系于前柱上,最后缠绕围绳及吊挂胸、腹绳。3.四柱栏及六柱栏内保定法 本法常用于诊疗室内。保定栏内备有胸革与臀革(或用扁绳代替)、肩革(带)及腹革(带),前者是保定栏内必备的,而后者可依检查的目的及被检动物的具体情况而定。保定时,先挂好胸革;将家畜从柱栏后方引进,并把缰绳系于某一前柱上;挂上臀革。如此,对家畜便可进行一般检查。对某些检查(如检查口腔),可按需要同时利用两前柱固定头部(或同时系好肩革)。在直肠检查时,需上好腹革及肩革,并将尾举向侧方或固定于后柱的某一铁环上。在导尿(特别是公马)或某些外伤处理时,还须固定一或两后肢,以防踢蹴。在实行外科手术时,必须全面而确实的保定。第二节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认识疾病的本质并建立诊断是首要的工作。为了建立诊断在临床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检查方法,称为临床检查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检查疾病的方法也很多,总的说来有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等。临床检查所用的方法,是诊断畜(禽)疾病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在任何场所均可实施,由此可直接地较为准确地发现和判断病变,而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方法,通常是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建立诊断的需要和实际可能,所采用的辅助性诊断方法。 为了发现和判断动物的某些器官的病理变化,进行临床检查时,应尽量采用全面的检查方法,对机体的不同部位都进行检查。但在应用这些方法检查时,必须目的明确、有条不紊,才能获得系统而完整的材料,对建立诊断才有价值。所以,在临床检查时必须要按着一定的程序进行,并且要有具体的方案。 一、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就是兽医人员用眼、耳、鼻、手等感觉器官对病畜(禽)进行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即理学诊断法。这些方法简单、方便、实用性较强,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一)问 诊 问诊(Inquiry)及病史资料的搜集,就是以询问的方式,向饲养、管理人员调查了解畜群或病畜有关发病的各种情况。问诊是建立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是在进行具体检查之前进行。问诊的主要内容有病畜既往患病状况,现病史,日常饲养、管理、生产及利用概况,有关流行病学的材料等。 1、既往史(Anamnesis) 即病畜或畜群过去的病史。调查了解动物以前患病经过,如以前是否发生过与此次相类似的疾病,附近地区有无类似疾病发生,畜(禽)引进或变动情况,畜(禽)发病的数量、时间等,借此了解过去患病与现症有无必然联系,可以作为这次疾病诊疗工作的参考。 (1)现病史(Present illness) 即这次发病的详细情况和经过。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发病的时间与地点。如发病在饲喂前或饲喂后、使役中或在休息时、放牧中或舍饲时、产前或产后等,借此可以了解病因,推断病性及病程。 病畜的主要表现。如有关病畜的精神状态、采食和饮水、排泄、出汗、呼吸、咳嗽发兵他行为表现等,借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发病部位,为确定器官系统检查的重点提供依据。 疾病经过。与发病初期比较,病势是减轻还是加重;主要症状的变化;已采用过的治疗方法(药物及疗效)等,借以推断预后,确定诊断,采取更合理的治疗措施。 病因的初步估计。根据主诉人提供的线索,如饲喂不当、过度使役、受凉、曝晒、损伤等,以进一步判断病因。 3、饲养、管理概况对病畜与畜群的有关饲养、管理、使役及生产性能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分析饲养、管理与发病的关系,为采取合理的诊疗手段提供依据。 (1)饲料日粮与饲养制度。由于饲料品质不良与日粮配合不当,常常是消化紊乱、营养不良、代谢疾病的主要原因。而饲料与饲养制度的改变,也往往是马骡疝痛疾病、牛的前胃疾病的重要原因。由于饲料霉变、饲料品质不良,以及饲料加工调制不当而形成有毒物质,可引起畜(禽)的饲料中毒性疾病。在放牧条件下,应着重询问牧场与牧草的组成情况等。 (2)畜舍卫生和环境条件。如畜舍的光照、通风、保暖与降温、废物排除等设备;畜床与垫草、畜栏设置,牧场运动场的自然环境特点(地理位置、地形、土壤特性、供水系统、气候条件);附近厂矿的废水、废气及污物的排放处理等。 (3)生产性能与管理制度。管理粗放及制度混乱,如役用动物的过度使役、种畜的运动不足、盲目引进畜种、不合理的品种组合及繁育方法等,都可能是致病的重要条件。 4、流行病学调查对卫生防疫制度的贯彻实施,如厩舍定期消毒、粪便处理、预防接种、驱虫及病畜(禽)的处理方法等,都应进行充分了解。特别是在一个大型养禽场或养猪场中,如果没有健全的防疫卫生制度,或有制度而不能认真执行,稍有漏洞就可能为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条件。 总之,问诊的内容相当广泛,应当根据病畜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加以取舍。同时要灵活掌握问诊的顺序,一般是先问诊再进行检查,也可一边检查一边询问,在遇到危重病例时,经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后再补充询问。问诊时,态度要热情诚恳,语言要通俗易懂,提问要明确而重点突出。对问诊取得的材料,应以客观的态度进行评价,排除“诈病”或“匿病”的干扰,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全面详细、真实可靠的预期结果。 (二)视 诊 视诊(Inspection)是用肉眼或借助器械观察病畜的整体和局部的异常表现的方法。视诊方法简便可靠、应用范围广。祖国医学在视诊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所以将其列为四诊(望、闻、问、切)之首。有经验的兽医工作者,在接触病畜的短暂时刻,便可从许多表面现象中得到启示而形成概念,形成诊断疾病的重要概念。视诊是从畜群里及早发现病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视诊的内容 , (1)观察全身状态。如体格大小,发育程度,营养状况,体质强弱,躯体结构;判断病畜的精神状态及姿势。 (2)检查体表各部和天然孔的病变。如被毛(羽毛)状态j皮肤和粘膜的特性,体表有无创伤、溃疡、疱疹、肿物等;天然孔(口腔、鼻腔、肛门、阴道等)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性状。 (3)注意体内器官生理功能的异常,如呼吸运动、采食、咀嚼、吞咽、反刍等消化活动的异常表现;排粪及排尿动作的异常等。 2、视诊的方法是对动物的全身和局部进行视诊。对全身进行视诊可以了解病畜的全貌。所以与病畜应保持一定距离,而对局部进行视诊在于检查病畜体表各部位的细节状态,因此要在近距离处仔细观察。 观察病畜时,检查人站在距离病畜23m远的地方,由左前方开始,从前向后、边走边看,有顺序地观察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四肢,走到正后方时,稍停留一下,观察尾部、会阴部。同时对照观察两侧胸腹部及臀部的状态和对称性再由右侧走到正前方。如果发现异常,可接近病畜。按相反的方向再转一圈,对呈现异常变化的部位作进一步细致的观察。最后病畜进行牵遛运动,以观察其运步状态。 3、视诊的注意事项 (1)应尽量让病畜保持自然状态,然后进行视诊。对就诊病畜,应在其进入诊疗室之前进行初步观察。 (2)适宜在自然光下进行视诊,如在夜间则最好用足够强度的人工白光,因为在一般钨丝灯光下不易发现轻度的黄疽。照明光线应来自侧方。以便识别体表出现的颤动状态。 (三)触 诊 触诊(Padpation)是利用手触觉或借助器械检查病畜的一种方法。直接触诊是用检查者的手(手指、手掌、手背,必要时用拳头)去触摸(或触压)某一部位,以判定病变的位置、形状、温度、湿度、硬度与敏感性等性状,通常用于脉搏、体表淋巴结及直肠检查等。间接触诊是借助器械进行触诊,如使用胃导管进行食管探诊。 1、触诊的内容与范围 (1)检查动物的体表状态。如判断皮肤表面的温度,皮肤及被毛的湿度,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坚实度、弹性等;体表淋巴结及局部肿物的位置、大小、形状、温度、硬度、移动性及敏感性等。 (2)感触某些器官的活动状态。如在心区检查心搏动的强度和频率;检查反刍兽瘤胃的蠕动次数及强度。另外,通过触诊对动物机体某一部位施予机械刺激后,根据动物所表现的反应,可以判断其感受力与敏感性。 (3)检查腹壁及腹腔器官,如触摸腹壁的紧张度及敏感性;用深部触诊检查中小动物的腹壁,以感知腹腔内状态(如有无腹腔积液)及胃、肠内容物的性状。 2、触诊的方法 可分为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是用手平放在被检部位而不施加压力,在体表轻轻滑动进行检查,深部触诊法是依据被检器官部位的解剖特点不同,触诊时则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压力进行检查,以手掌(或拳头)平放于被检部位,并轻施压力,称按压触诊法;手掌(或拳头)在被检部位连续进行23次有力冲击,以感触腹腔深部器官的状况称冲击触诊法。还有,借助器械(如导管或探针)等的间接触诊。 3、触诊的注意事项检查者在进行触诊时应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采取正确的体位,操作要方便灵活。被检动物应尽量保持自然状态,大家畜宜站立,小家畜以横卧姿势为宜。触诊时用力的大小,应根据病变部位的性质、深度而定,病变浅在或疼痛重剧的,用力要小一些;反之,用力可大一些。触诊一般从健康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部位,并对健康与病变部位加以比较。触诊时,先周围,后中心,先浅,后深,先轻,后重。 4、对触感的具体描述捏粉状(Doughy):稍柔软,指压时呈凹陷形成压痕, 除去压力后慢慢平复,是组织间浆液蓄积造成的,见于皮下水肿等。 波动(Fluctuation):柔软稍有弹性,指压波及周围,有移动感,是组织问液体潴留及周围组织弹力减退所致,见于血肿、脓肿等。 坚实(Firm):坚实致密,硬度如肝,是组织间细胞浸润(如蜂窝织炎)或结缔组织增生所致。 硬固(Hardness):类似骨的硬度,如直肠检查时发现膀胱结石的感觉。 气肿(Emphysema):柔软而有弹性,压迫时气体向邻近组织逸散而发出捻发音或哔拨音,是组织中有空气或气体蓄积所致,见于气肿疽、恶性水肿等。 (四)叩 诊 叩诊(Percussion)是对动物体表的某一部位进行叩击,根据所产生的音响性质,以推断被检查的器官、组织有无病理变化的一种方法。叩诊后发出的音响是叩诊检查的基础和根据,动物体的器官、组织县有不同程度的弹性,当叩击时就产生不同性质的音响。应用叩诊和听诊方法相结合,对家畜某些器官,特别是呼吸器官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叩诊的应用范围 (1)检查动物体腔(如胸腔、腹腔、头窦)等,以判断其内容物性状(气体、液体或固体)。 (2)根据叩击体壁而引起相应的内部器官振动的原理,检查含气器官(如肺脏、胃、肠等)的含气量及所提示的病理变化。 (3)根据叩击音响的性质推断某一器官(含气的或实质的)的位置、大小、形状及萁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2、叩诊的方法分直接叩诊和间接即诊两种方法。 (1)直接叩诊法 用弯曲的手指(一个或数个)直接向动物体表的某一部位进行叩打。由于动物体表软组织(皮肤、皮下脂肪、肌肉)振动不良,便不能顺利地向深部传导,产生的音量小而不易辨别。所以此法应用有限,仅用于检查副鼻窦、喉囊等。 (2)间接叩诊法,用手指或器械(叩诊锤)叩击垫有附加物(手指或叩诊板)的动物体表。此法能使叩诊音响亮、清晰、易于听取和辨认,且叩击引起的振动传导可达深部组织。所以应用较广。间接叩诊又分为指指叩诊法及锤板叩诊法两种。 指指叩诊法:用弯曲的右手中指,垂直地向紧贴于被检部位的左手中指或食指(其他手指均要微离开体壁)的第二指骨的中央,进行短而急速的23次叩打(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振动)。叩诊时要用腕关节活动用力,而不是肘关节和小臂用力;同时叩击的力量要均匀一致,间隔的时间要相等。此法简单易行,但因其振动与传导的范围有限,只适用于中小动物的检查。锤板叩诊法:利用叩诊锤、叩诊板进行叩诊检查的方法。通常是用左手将叩诊板紧贴于被检部位上,右手持叩诊锤,垂直向叩诊板上进行短而急速的连续23次叩击。叩诊板有角质、骨质和金属制的,叩诊锤多为金属制,锤的前端有一橡皮头(缺损后应更换)。叩诊锤、板有一定型号,叩诊锤有一定重量(一般为100-200g)。 诊法和重叩诊法。轻叩诊时,向纵深振动的深度可达4cm,沿体表扩散的范围约为23cm。常用于检查浅在的器官或体积小的器官和器官的边缘部分。重叩诊时,振动的深度可达7cm,扩散范围约为46cm。常用于检查深部的器官组织或某一器官的深部病变。 3、叩诊的注意事项 (1)叩诊板或平放的手指必须紧密贴 于动物体表,其间不得留有空隙。对体 表毛长的动物,应将被毛分开。使叩诊板与体表皮肤接触,对于瘦弱动物的胸部叩诊,必须将叩诊板沿 着肋间纵行放置,避免横架在两条肋骨上而与胸壁之间留下空隙。 (2)叩诊时大动物处于站立姿势、小动物则放置桌上或呈横卧姿势。 (3)叩诊锤(或叩诊指)必须垂直地叩打。叩诊的力量,应以叩诊目的和被检器官病变部位的深浅而定。一般不宜采用过强的重叩诊法,因为这样做不易分辨出健康和病变部位的声音。 (4)叩诊时如发现异常音响,应注意与健康部位的叩诊音响做对比,并与另一侧相应部位加以比较。 避免发生误诊。 (5)叩诊宜在关闭门窗并有适当容积的室内进行,在野外则叩诊音减弱,并受其它杂音干扰,而在狭小的室内叩诊后出现回音响,容易引起误诊。 4、叩诊音的物理学基础叩诊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的音响问题。声音是物质的振动运动形式,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叩诊时所发生的音响与其他一切音响相同,都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各种物体的振动能力不同,弹性较强的物体,如肌腱、弹力膜、含气的组织器官等则发音和声音的传播也较好,弹性较弱的物体,如肌肉、脂肪和体液等,则发音和声音的传帮也较差。 声音的特性是由音调、音量和音色三种要素决定的。 音调(音频J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物体单位时间(s)内振动的次数。叩诊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动物体内含气组织振动时,频率较低,发生低的叩诊音;实质器官振动时,频率较高,发生高的叩诊音。 、 音量(音强、响度)是声音的强弱程度,取决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而振幅又与振动物体的弹性、含气量及叩击的力量大小有关。动物体的含气组织振动时,振幅大,叩诊时发生强音,而肌肉和实质器官振动时,振幅小,叩诊时发生弱音。 音色(音质)是声音的品质。音色是由伴随基音的伴音所决定的。一切振动都能产生 伴音,一个基音如果伴有许多伴音,音色就丰富,不同数量、频率和振幅的伴音混合就决定了音色。声音的振动周期性有规律、有节奏性,音波呈婉延曲折的性质,即成乐音,反之即成噪音。借音色不同,能区别各种声音。叩诊不同的含气组织时,发生清音或鼓音,就是这个道理图12)。 5、动物体的叩诊音 动物体的叩诊音,是由被叩器官的特性决定的。根据组织器官是否含有气体,分为清音和浊音。 (1)清音(Resonant sound)。广义的清音包括正常肺叩诊音、鼓音和过清音三种,两狭义的清音仅指正常肺叩诊音。 正常肺叩诊音。正常肺组织的肺泡含气量多、弹性好,叩诊时发清音。但肺叩诊音是由许多小肺泡同时振动而形成的,其中伴音较多,振动不规律,发出不和谐的噪音,遂被称为非鼓音,或满音。 鼓音(Tympanitic sound)。叩击含有多量气体而组织弹性较松弛的空腔,则发出鼓音。正常马的盲肠基部,牛的瘤胃上113部,叩诊时均为鼓音。 过清音(Hyperresonant sound)。是介于清音与鼓音之间的一种声音。此种叩诊音正常时不易听到,当叩打含气量过多而弹性减弱的组织,如肺气肿的肺组织边缘部位,才能听到。 (2)浊音。广义的浊音包括相对浊音(半浊音)和绝对浊音(浊音或实音)。 浊音(Flat sound)。是一种音调高,音响弱和振动时间短的音响。叩击实质器官(心、肝、脾等)和肌肉,由于组织不含气体,弹性也较差,所以呈现浊音。在病理情况下,如肺组织实变或发生液体浸润时叩诊发生浊音。 半浊音(Dull sound)。是介于清音和浊音之间的音响。正常情况下,叩击肺组织的边缘部分和心脏的相对浊音区,即发生半浊音。在病理情况下,可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时。正常叩诊音的比较如表11所示。 (五)听 诊 听诊(Auscultation)是借助听诊器或直接用耳听取动物内脏器官在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声音,借以判定其异常变化的一种检查方法。听诊的应用范围很广,现代听诊法主要用于听取心音;喉、气管及肺泡呼吸音,胃肠蠕动音。 1、听诊的方法 (1)直接听诊法。通常在确实保定动物的情况下进行,不用任何器械,先在动物体表垫上一块听诊布,然后把耳直接贴于动物体表的相应部位进行听诊。方法简单,听取的声音真实。听诊肺脏前半部时,面向动物头方,一手放在髫甲部或背部做支点;听肺脏后半部及胃肠时,面向动物尾方,一手放在腰部做支点。听诊过程巾,要防止动物骚动不安,注意人畜安全。 (2)间接听诊法。是借助听诊器进行昕诊在实践中普遍采用。听诊器由耳端(件)、弹簧片,胶管、金属兰通管及胸端件)所组成。胸端(件)可分为钟型和膜型两种,前者宜于昕取低音调的声音。后者宜予听取高音调的声音。 2、听诊的注意事项 (1)检查的场所要保持安静,一般以室内为宜。在野外贝lj应选择避风、无外来嚼杂干扰的地方进行。 (2)使用前要检查听诊器,注意部件有无缺损,跤管有无阻塞:以免影响昕诊效果。 (3)使用听诊器时,胸端要密切与动物体表接触(但不能过分施压、以免妨碍局部振动),不应留有空隙,以免因附加音响而影响听诊效果。 (4)听诊时,注意力要集中,仔细分辨音响的性质,并要将动物因被毛摩擦,肌肉震颤、咀嚼、吞咽,暖气等产生的音响与所听取的器官活动音区别开来。 (5)听诊过程中发现异常音响,应注意与邻近或对侧相应部位反复进行比较,获得正确结果。 (六)嗅 诊 嗅诊(Olfacfion)是用嗅觉发现、辨别动物的砰出气、口腔臭味、排泄物及病理性分泌物的气味的种检查方法。实际上在接近病畜时对气味变化已有所察觉,一旦发现异常,必须深入检查。嗅诊只对某些疾病具有诊断意义,如呼出气体及鼻液有特殊腐败臭味时,提示呼吸道及肺脏有坏痘性瘸变的可疑皮肤及汗液发尿臭味时,常有尿毒症的可能。 临床兽医工作者必须掌握基本检查方法,达到熟练的程度。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嗅诊都是利用检查者的视觉(眼),触觉(手)、听觉(耳)、嗅觉(鼻)器官去感知外界现象的。在临床实践中,视诊能获得关于动物整体及表在病变部位所在的初步印象,为进一步重点检查提供线索;触诊可深入判断病变部位的物理性状;叩诊在确定内脏器官的物理状态,特别对肺脏与胸腔病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听诊内脏器官活动的特有音响性质,可以判定其形态及机能变化。总之,各种检查方法均有其独特的地位,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实践中要全面运用(如检番胸,肺病变宜将叩诊与听诊结合进行;检查胃肠疾病时宜将触诊与听诊并用),重点突出,密切配合,才能起烈扬长避短,互相补充的作用,使诊断结论臻予完善。 二、临床检查的程序 在临床工作中,按照一定顺序,有目的、有系统地对病畜进行全面检查,可避免遗漏主要症状,防止产生误诊,从而获得完整的病史及症状资料,这对予综合判断疾病是十分必要而关系全局的大事。也就是说,要拟定总体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临床检查。 (一)一般的检查程序 在临床工作中,对就诊病畜一般应按下列顺序进行检查,即病畜登记,病史调查、现症检查。 1、病畜登记就是把病畜的个体特征,逐项登记在病历表上,便于识别家畜,并为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参考。病畜登记的主要项目包括以下方面。(1)畜主。即牲畜的所属单位或管理人员的姓名及住址。 (2)畜种。畜(禽)的种类不同,所发生的疾病类型,病程和转归都不一样。例如只有猪感染猪瘟而其他家畜并不受感染,鼻疽、腺疫只侵害马属动物而不侵害牛;某种动物对某些毒物有特异的敏感性(如牛对汞制剂,猫对石炭酸等)。 (3)品种。畜、禽品种不同,对疾病的感受性和抵抗力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本地畜、禽的抗病力比引进的新品种强得多,例如,鸡白喉在外国品种鸡中较多见,本地鸡较少发生,水牛对瘤胃臌气的耐受性比黄牛强;高产奶牛易患代谢障碍性疾病(如酮血症)。 (4)性别。由于公母畜的解剖生理特点不同,在某些疾病的发生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公马的腹股沟环较大,易发生嵌闭性腹股沟疝,公牛尿道细长,并呈S状弯曲,易发生尿结石而阻塞尿道;母畜在妊娠期及分娩前后的特定阶段,常会出现一些相关疾病(如奶牛的产后瘫痪、乳房炎等)。 (5)年龄。动物的年龄不同,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感受性存在差异,在不同年龄阶段发生特定的多发病,如幼龄动物易患某些疾病(雏鸡白痢、幼兔球虫病、驹的腺疫等);老龄马常患肺气肿及慢性心脏病。 (6)用途。家畜的用途不同,显然具有不同的发病倾向性,如骑乘的马易患四肢疾病;奶牛多发乳房炎。 2、病史调查(问诊) 通常在病畜登记后,接着就询问了解病史。 3、现症检查通常遵循一般检查、系统检查及特殊检查的程序进行。 (1)一般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体态、被毛和皮肤、眼结膜、表在淋巴结和淋巴管、体温、脉搏次数及呼吸次数。 (2)系统检查。即各器官系统的检查。根据病史调查及一般检查获得的线索和印象,可以确定某一器官系统作为检查的重点。 (3)特殊检查。经一般检查及系统检查以后,从病畜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已获得的资料和症状,还不足以做出明确的诊断时,就需要拟定必要的特殊检查方案,进一步选择并实施某些补助或特殊的检查项目和内容。特殊检查的范围和项目涉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粪的常规检验及生化分析;脑脊液,胸、腹腔液检验,肝、肾功能试验等)、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心电描记、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寄生虫学检查、毒物分析、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等。当然,临床检查的程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和病畜的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对于危重病畜,首先刻不容缓地采取抢救措施,待病情缓解后再作详细检查。对有并发症或继发症的病畜,则应针对原发病,并结合其他病势发展,全面考虑进行反复检查,绝不能疏忽大意。应该强调的是,临床检查必须井然有序,做到全面而系统,在初步检查的基础上,对发生病变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再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检查,这样才能获得建立诊断的充分依据与可靠资料。 (二)群体检查的要点 我国养殖业正在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集约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为保障大规模的集约化饲养生产蓬勃发展,在兽医防疫工作中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加强畜群的保健措施,特别需要强化对群畜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釜望妻、。!量病等群发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兽医临床工作者不仅要能够早期发现病畜,而且要准确意识到畜群中将要发生疾病的预兆。经常注意观察畜群的饲养、管理、生产性能、防疫卫生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案。1、群畜临床检查的方法和程序 群畜的临床检查,应采取调查了解,查阅病历资料,现场(牧场、畜舍与环境)巡检,畜群与个体的观察和检查,实验室化验(饲料:污水、至气、采目个体的病理材料等)及特殊检查法的应用。通常量按群畜普查与抽样检查、定期检测与随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检查的程序方面,应掌握以下原则,即先调查了解,后进行检查;先巡视环境,后检查畜群;先群体后个体;一般裣查,后特殊检查;先检查健康畜群,后检查病畜群。 (二)群畜临床检查的内容 (1)群畜的现状调查。畜群的规模、组成、来源及繁育情况;场地周围的其他畜群中有量鉴复发生及不安全因素;畜禽的既往病史、是否存在隐性传染;防疫制度及措施的环境调查。(2)畜群的环境调查 牧场的地理位置、植被、土质、水源和水质、气候条件;是否受到三废污染,交通、道路设施及畜舍建筑,通风及光照,保温和降温,畜栏与畜圈:。 (3)饲养管理概况。饲料的组成及营养价值评定、饲料的贮存及加工方法、饲喂方法及饲喂制度等。 (4)生产及使用性能。产品(乳、肉、蛋、毛、皮等)的数量与质量、役用畜的使役能力、种公畜的配种能力、母畜的受胎率及繁殖能力等。(5)群畜的一般检查。在普遍视查的基础上,重点抽样检查。由于饲养形式、牲畜种类放生严性能不同,所以检查的具体方法、程序、内容重点也有所差异。 对牧区的放牧畜群,应跟随出牧、放牧和收牧,在这些环节注意群畜的采食活动、精 对舍饲畜群的观察,应在饲喂中或饲喂后进行,重点是观察饲料的品质及数量,动物的采食、咀嚼、吞咽、反刍及暖气,呼吸运动,排粪状态。 对役用家畜则在出车前,或卸车后全面检查并了解使役能力。对奶牛及奶山羊群、最好是在挤奶过程中视诊,这样既能观察到牛羊的体况,又注意到挤奶的过程,以及乳房、乳汁的变化。 对猪群应注意其整体活动状况中出现的个别猪只的异常现象,观察其食欲及采食活动、对于兔群,除了白天的调查了解外,还要重视在夜间观察家兔的采食活动、精神状态、翌兰禽拳群,特别应注重其群体活动状况,观察其羽毛的光泽及平滑状态,肉冠及肉髯颜色,有无啄羽、啄肛现象等。 (6)确定进行专项的特殊检查。 (三)病历记录 病历是对病畜登记、病史调查及现症检查全部资料的客观书面记载。病历记录既是诊疗部门的法定文件,又是宝贵的原始技术资料。病历对总结经验,积累科学资料,指导生产、教学与科研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病历在兽医方面也是处理案件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必须认真填写,妥善保管。 1、填写病历的原则 (1)资料完整性。将问诊及现症检查(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