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九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75617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第九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第九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第九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 年 级 数 学 第 九 周 教 学 设 计大 水 井 小 学刘福圣 第 八 课 时(第27节)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教材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内在联系,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节知识打下了基础。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3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 每人3 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 1. 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120 20 = ( 12O3 )(30 3 ) = ( 120 10 )(30 10 ) =(二)教学实施1 教学教材第75 页的例1 。让学生拿3 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两次、四次,平均分成2 份、4 份、8 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提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 = 为什么相等?2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代表发言。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2=2/4=4/8(从左往右观察) (从右往左观蔡)3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老师分别板书出来。4 观察以上例子,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O ;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O 。5 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6 完成教材第76 页“做一做”的第1 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并说明思路。7 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1 题。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8 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可以把 化成 ,也可以把 化成 ,再比较。9 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3 题。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10 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4 题。引导学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11 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5 题。进行口答练习。(四)思维训练1 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乘3 ,这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如果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 呢?2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915 = ( ) 6( )=( )6(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五 年 级 数 学 第 九 周 教 学 设 计大 水 井 小 学 第 九 课 时(第28节)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76 页的例2 和“做一做”的第2 题以及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6 一10 题。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基本本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中掌握该性质而大小不变的。 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题。2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正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学生回忆并口头回答。(二)教学实施l 出示列2。把 , 化成分每是12而分数的大中不变的分数。( 1 )提问:谁能说一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 )学生审题,分析要点: 分母是12 ; 大小不变。( 3 )提问:想一想,怎样使分母变为12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学生思考后再回答,然后请学生试着在课本上填写。老师以 为例提示:先想分母3 怎样变成12,再想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怎样变化。板书:2/3 = 8/124/6 = 8/121/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知识解决这个题的?应注意什么问题?小结:注意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者除以0以外的相同数。2 完成教材第76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 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6 、7 、8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 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9 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可以都统一化成分子是1 的分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16的分数,然后进行比较。5 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10 题。学生审题并思考方法,集体交流。可以化成分母都是100 的分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50 分数,再进行比较。(四)思维训练写出比 1/2小而比 1/3大的4 个分数。2 填空。( 1 ) 1/9=2/( ) ( 2 ) ( )/5= 8/20( 3 ) 3/4 =( )/16(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巩固了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要会灵活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课后反思:五 年 级 数 学 第 九 周 教 学 设 计大 水 井 小 学 第 十 课 时(第29节)课题:最大公因数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7983页。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学具准备:若干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水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题目,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将长16cm,宽12cm的长方形纸剪成完全相同的正方形(边长是整分米),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大可以选择几厘米?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题目,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收集相关的数学信息。二、 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1、指导操作方法。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要将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而且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生:边长可以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等。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生:拿正方形纸片摆一摆。师:你的方法很好,我们可以先选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来摆摆看,有没有剩余。请看屏幕。(课件演示过程)师:长方形的长有没有剩余?长方形的宽有没有剩余?师:通过刚才的观察,用边长都是1厘米的正方形摆,有没有剩余?师:用其他的正方形来摆有没有剩余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用水彩笔在长方形纸上画一画,把出现的几种的情况记录下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分组进行画,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分组操作,发现规律。学生操作。学生在长方形纸上试画边长是2、3、4、5、6厘米的正方形。交流汇报。师:请xx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展示学生作品)(边长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通过操作发现:用边长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没有剩余。用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有剩余。)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后发现,用这些正方形摆,有的有剩余,有的没有剩余。师:结合刚才的操作,我们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厘米?最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师:为什么只能剪成边长是1、2、4厘米的正方形呢?(只有选择这些正方形才能做到没有剩余。)观察发现。师:请大家认真观察我们摆的结果,这些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要想正好摆满,正方形的边长应既是长方形长16的因数,也是长方形宽12的因数。)(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师:要使长方形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有怎样的要求?(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长方形长的因数,又是长方形宽的因数。)师:也就是长方形长、宽的公因数。明确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1)、探讨抽象公因数的概念。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里面含有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要想得到题目中要求的正方形,它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下面我们就继续用因数的知识来探索,为什么可以选择边是1cm、2 cm、4 cm的正方形。请同学们说,老师写。师:16的因数有哪些? 生(略)(板书16的因数)师:12的因数呢? 生(略)(板书12的因数)师: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有哪些? 生(略)师: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谁能用比较简洁的话说一说,他们是16和12的什么数? 生(略)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 生(略)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板书:公因数)师:谁能很快地说出16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 生(略)(随生答题板书公因数)(2)、用集合图表示师: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请同学们来看。师指16的集合圈提问:16的因数有 12的因数有 师:我们发现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请同学们注意看。(用集合图的形式写出16和12的因数、公因数。)师:1、2、4叫做16和12的(3)、认识最大公因数师:16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 生(略)师随生的回答板书:4 师: 4就是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板书: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4)师:我们通过选择合适的正方形来完成剪纸的问题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我们今天探讨的课题就是最大公因数。(板书:最大公因数)(丰富对因数的感知,体会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联系和区别。)跟踪练习,深化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意义。师:如果现在让我们考虑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还要用摆一摆、画一画啦?师:可以怎么办呢?(可以先吧长和宽的因数找出来,再找出他们的公因数。)师:如果解决“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呢?(可以找出最大公因数来解决。)师:对!我们就可以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来解决剪正方形的问题了。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1、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师:下面我们来看练习你还能找出36和2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生独立做,集体交流。)师:哪个组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找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在比较中,学会择优。)(2) “练习十五”第1题。师:同学们刚才完成得不错,如果让你找出两个数的因数,有信心吗?10和15的公因数 14和49的公因数 师:同学们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尝试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2、解决实际问题小红家的贮藏室长18分米、宽16分米,她爸爸打算在贮藏室里铺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如果不用切割,你建议小红的爸爸买什么型号的地砖。说说你的理由。3、拓展练习育英小学五(1)班有24名女生和30名男生参加了争当“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如果对男、女生分别进行分组,每组的人数一样多。每组可以有几人?最多有几人?请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交流汇报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组有几个人合适。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师:说说看,什么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板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6的因数: 1 2 4 8 16 12的因数: 1 2 3 4 6 1216和12的公因数: 1 2 4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 4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