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内容特点及其中考复习备考策略.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1841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内容特点及其中考复习备考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内容特点及其中考复习备考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内容特点及其中考复习备考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内容特点及其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学校 唐陶宇内容摘要新课程的中考复习以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为纲,强化双基和两种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化学、社会和技术相互之间关系的复习,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考查内容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注意考查学科的基本素质和学科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的方法,注意知识的应用拓展和创新。课改之后的中考比以前中考突出考查的部分主要是科学探究和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两部分。关注社会热点、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体现化学就在身边,把化学问题与身边的实际生产、生活、科学发展、社会发展等问题的联系起来,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从化学角度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有关问题的习惯。注意加强复习内容的过程性,注意加强复习内容的开放性,开放性比较大的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迁移及举一反三的能力;注意加强复习内容的探究性,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注意加强在新的情景中来考查学生的双基和能力。注重化学基本知识、技能与我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和鲜活的时代背景想结合,强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复习内容多涉及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新的、前沿的、高端的东西,但考查的还是中学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能从化学的视角观察、分析和解释学生生活、社会和生产、科技等所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从给出的情境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关键词化学与社会发展 内容特点 2006年中考命题 复习备考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有哪些特点及其中考复习备考的实践中如何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的这种精神?在中考前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备考?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新课标中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教学基本理念: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的发展使人类的未来更美好。复习目标要求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2.挖掘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中的科学探究内容,把化学与社会发展和科学探究结合起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感受并赞赏和开发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养成从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主动参与一些问题的决策。一. 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教学,对于增强化学教育的实践性,体现STS的理念,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都是极其重要的。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内容综合性强,与生物、物理、地理、医学等学科都有联系。学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内容,能帮助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能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既看到它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看到处理、使用不当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科学,应用科学,为人类社会驱害谋利的意识。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前景,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上所能发挥的重大作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积极性。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内容在05年广东省实验区和佛山市中考试题中分布的比较:05年广东省实验区中考试题05年佛山市中考试题所占题量6小题 7小题所占分值19分 15分从上表可以看出:化学与社会发展这部分内容的分量仍然很重,在教学中不能轻视,要认真对待,不能轻易带过,更不能随意丢弃。在教学中要养成从化学视角去观察和分析身边的物质、现象、特别留意报章、杂志、电影、电视中属于化学问题的情景。二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主要内容 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内容包括: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合成材料及其应用,化学物质与人类健康、环境的关系四大部分。1能源和资源部分:认识三大化石燃料及其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从环保的角度选择氢气、酒精等清洁燃料;缓慢氧化、燃烧、爆炸的区别和发生条件,懂得燃料的合理安全使用、灭火和防爆的基本知识。以及水资源紧缺、能源危机、海水淡化、新的洁净能源开发等实际问题。2合成材料部分:会区分塑料、橡胶等合成材料,知道“白色污染”及其危害和防治措施,了解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物质与健康部分: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某些有机物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某些物质有损人体健康,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的重大贡献。4环境保护部分:大气、水、土壤污染的危害和来源,“三废”的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的重要意义。三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相关的二级主题和相应的中考考点和课本提供的学习情景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5个一级主题,它们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这部分主题又可以分为4个二级主题,它们分别是: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我们将新课程标准与中考考点的内容作了个比较,发现化学与社会发展部分的二级主题与中考考点有如下表所示的关系。二级主题 相应的中考考点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燃烧的条件、缓慢氧化与自燃、防火与灭火、防范爆炸、爆炸、能源与资源、水资源和金属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及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有机物及常见的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化学物质与健康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营养物质、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有损人体健康的物质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及其防治,工业三废及其处理原则、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温室效应及臭氧层保护课本提供的与化学与社会发展部分的二级主题相关的学习情景素材主要有:二级主题 相应的相关的学习情景素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及自救、环保汽车、沼气及西气东输、海底可燃冰、海水的综合利用、原油泄漏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我国水资源及化石能源的危机。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从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到高分子合成材料,塑料的回收再生与降解,纳米材料与导电塑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人摄入食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误用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常见的食品填加剂、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污染的食物对人体的危害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危害、光化学烟雾、空气污染指数、水体的富营养化与含磷洗衣粉、臭氧空洞及臭氧层的保护、酸雨的形成原理和危害、污染水体净化的基本方法。四中考中常见的新的化学与社会发展部分的情景素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二级主题 新的化学与社会发展部分的情景素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汽车节能技术、开发新能源如氢、可燃冰、二甲醚、淡水危机及海水淡化、功能性水。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纳米化学、纳米化学材料、超分子化学、组合化学和材料芯片技术、化学染料和化纤、复合材料、分子计算机。化学物质与健康化学与饮食、饮酒、营养平衡、食品填加剂、甜味剂、致癌物、房屋装修污染、美容美发的污染、毒品、有毒化学品对人的危害、开发的新药、水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农药与环境、大气污染物、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大气的酸性沉降、臭氧层空洞、水体污染途径与水体富营养化、水污染的防治、绿色化学。五2005年中考有关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试题的主要内容特点1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化学就在身边。例题1空气污染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目前列入空气污染物的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料物等。在治理环境污染时,通常考虑的是污染源、污染物质、造成后果、解决措施等一系列问题(1)产生二氧化硫的污染源是_(2)二氧化氮造成的后果是_(3)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料物的措施是_。分析点评:这一题是紧密联系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空气的污染来进行命题设计的,着重考查产生二氧化硫的污染源主要是含硫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能够产生酸雨的是二氧化氮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酸雨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腐蚀建筑物等。减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措施有植树造林、治理沙漠、使用清洁能源等。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很好的体现了关注社会热点的新课标的命题思想。答案:(1)煤、石油等含硫物质的燃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形成酸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植树造林(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注重化学与社会发展,强调STS的教育。例题2今年5月,我国科考队在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时,发现由于全球气温升高,珠峰冰川消融区面积不断扩大。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1)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拒绝纸质贺卡,使用电子贺卡。拒绝纸质贺卡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4)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水,其反应式为:CO23H2XH2O。化工原料X的化学式为。(5)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成果“低温还原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其原理是在440 和8.08107 Pa的条件下,用金属Na和CO2反应生成金刚石。在一般条件下,金属Mg在CO2中燃烧,所发生的反应与上述原理上致。写出金属Mg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如果实验室金属Mg着火,可选用的灭火剂是 (填字母)A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B沙子分析点评:这一题把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新闻中与化学有关的温室响应产生及防治的知识和化学新技术“组合转化”技术及最新人造金刚石技术结合起来的好题。这种试题把科学的整体化和综合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能力的考查,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体现时代性,考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答案:(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大量消失。(两点答任一点都可)(2)节约纸张就可以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节约纸张就可以减少造纸所消耗的木材,从而保护森林,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3)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等。(只要答出一个即可)。(4)CH3OH或CH4O点燃(5)2MgCO2 = C2MgO (反应条件不写扣1分)置换B3把化学与社会发展内容与化学基本用语联系起来。例题3“原子经济化”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它的优点是最大限茺地利用原料,使原料全部转化成某种产物。符合这一观点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请你写出一个能够实现“原子经济化”的化学方程式_分析点评:这道题把现代工业发展的方向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学方程式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具有开放性。答案:化合反应 CaO+H2O=Ca(O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注重有化学与社会发展应用背景的情景题的设计和考查。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推广和深化发展,化学逐渐走出封闭状态,向开放式教育发展,注意化学中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做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联系生产、生活、科研、环境保护,宣传新的科技成果和结合最新的社会热门话题、社会发生的重大问题等已经成为化学与社会的取材。例题4:今年市政府在盐城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出“打造盐城特色,建设水绿盐城”。针对这一主题,某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了相关研究。调查了解盐城的环境现状现选取他们拍摄的几幅照片,能反映出重要空气污染源的是_(填写序号,下同)。 A丹顶鹤自由飞翔 B公园风景如画 C工厂烟囱林立 D汽车川流不息寻觅盐城丰富的盐文化为了解海盐工业的历史和现状,你认为有助于他们开展这项活动的方法是_。遗址追踪 查阅资料 盐场考察模拟实验参与建设生态盐城在社区调查中,居民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生活污水处理,保护水质资源 分散选址建化工企业,以防局部严重污染 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就地焚烧垃圾,减少固体污染物。你认为合理的是_。A BC D探究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盐城濒临浩瀚的黄海,海岸线长达582km,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该小组拟定了一份关于海水综合开发研究的报告。现摘取部分海水综合利用的方案如下:海水Mg(OH)2MgCl26H2O电解MgCl2MgCl2脱水蒸发、浓缩、结晶过滤熟石灰盐酸NaOHH2和Cl2燃烧HCl溶于水盐酸晒盐粗盐NaCl饱和溶液电解精制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属于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综合评价,提出合理建议围绕“水绿盐城”建设规划,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够做到的是_(写出一点即可)。分析点评:这一题把空气污染、水污染、当地历史文化、海水的综合利用、环保及化学用语等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从学生身边的化学世界出发,把枯燥的化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热点、地域文化、生活实际、先进科技、工农业生产与化学核心知识融为一体,在一种真实的情景中考查学生运用简单的化学语言描叙、分析和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考查学生对一些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基础知识和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分类的能力,注意联系实际,讲求灵活性,把学生身边的化学素材活学活用,让学生在化学考试中再次领略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的贡献。例题5.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B安全常识N2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石墨很软可作电极假酒中毒由甲醛引起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假盐中毒由NaNO2引起C元素与人体健康D日常生活经验缺维生素C易引起坏血病缺钙易骨质疏松或得佝偻病缺碘易甲状腺肿大食品干燥剂常用CuO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是煤燃烧更旺把煤作成蜂窝状分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基础知识和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分类的能力,注意联系实际。6注意学科渗透。05年省实验区的第5题涉及语文古诗词、第14题涉及涉及小麦的产量、第23题验证铁粉用物理中铁的磁性等都是学科渗透的好题,由于一些省份开设了科学课,今后中考试题可能会加大学科渗透的力度,遇到这类问题时,只用化学方法不能解决,就必须思考可能用到物理的、生物的等其它学科知识来解决,有些题目可能必须要结合其它学科知识思考和回答才可能得出完整的答案。例题6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字母)A.碳酸氢铵NH4HCO3 B.草木灰 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 Ca3(PO4)2 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 (填“能”或“不能”)与所选用的氮肥混合使用,理由是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 作用。若提供的是工业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资料:. CO2 与 NaHCO3 不会发生反应。.SO2 +2 NaHCO3 =Na2SO3 + + H2O +2 CO2 .SO2 + 2NaOH = Na2SO4 + 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 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 。分析点评:这一题体现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个主题的特点,同时牵涉到化学与生物简单的学科间的综合,还通过提供资料的手段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学生自学所给出的材料、分析整理信息、找出规律,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结合新信息来回答问题。答案:1) A 不能;混合使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2)光合 甲; CO2 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SO2与NaHCO3能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O2的含量 7设计开放性化学与社会发展问题,注意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近年的中考试题不再是直接考查书本知识的重现,而是运用书本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试题的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这类题型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活泼、开放性强,打破了以往的“学什么,考什么”的模式。例题7. 请你阅读下列新闻,并回答有关问题:2005年6月16日海峡都市报报道:位于我市河东社区外的琼东河,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破砖头、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1)把垃圾堆放在河边会造成空气、土壤、 等污染,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垃圾。请你向我市环保部门提出一条保护内河的建议 。(2)沿岸居民时常能闻到垃圾散发出的臭味,是因为分子 。(3)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多种,填埋就是其中的一种。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矿泉水瓶、塑料袋都属于 (填“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 “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请分析使用塑料的利弊。利: ;弊: 。分析点评:这一题密切联系实际,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以新闻报道为考试的素材,内容包含水的污染、垃圾的妥善处理、分子的运动、塑料的分类、使用塑料的利与弊以及甲烷的性质和用途等问题。答题的要点是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第1小题是向环保部门提出建议,而不是自己或人们怎样做,第4问要理解塑料是非金属但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得的 。使用塑料的利与弊要有针对性,切不可泛泛而谈。答案:(1)水体;禁止向内河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2) 在不断地运动 (3)CH4 (或甲烷);CH4 + 2O2 CO2 + 2H2O (4)有机高分子材料;利:塑料的制造成本较低,而且耐用、防水; 弊:有些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的气体;(其它答案合理也可得分)。8选取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和真实性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中的最新科技成果,考查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领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例题8:2004年11月下旬,我省铜川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_,_。这次事故的发生也提醒我们在做易燃、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_。为了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已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的科技攻关。具体方法是通过特制的鼓风机给地下煤层输送水蒸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分析点评:近一两年来瓦斯爆炸时有发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与能源、燃烧、爆炸的条件及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的认识和理解。题目不是考查瓦斯爆炸的原理,而是考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液氮灭火没有学过,但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有了解,只要学生有综合液体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来全面考虑液氮灭火的原因即可解决本题。第三空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这次矿难的教训吸取自觉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这也体现了试题的教育价值,通过事件考查基础知识,体现价值立意,用化学知识去解决人类生存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后面的两问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五2006年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命题方向展望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命题目标从过去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转向于从化学的角度全面分析理解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新科技成果、新材料的开发、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重大问题、科研和环保检测,更多地关注科学、技术、社会懂得用化学方法去防治化学污染;更多更合理地使用和开发新的资源和新的能源。更多地关注化学与人体的健康和安全。用能力立意的试题考查取代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试题的考查,平时要善于观察勤于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试题涉及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科技成果、环保等诸多方面内容明显增多,它有效地引导考生关爱生活,关注社会,体现时代性。在解答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一种社会责任感、伦理观念、情感体验、学习的价值在影响着考生和教师。2、将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放在生动化的社会生活情景中以图文并茂的试题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以体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相关背景材料为载体设计试题,注意考查学生“化学信息的迁移能力”,注意开发“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探究性、开放性、突出评价功能的材料。4、结合社会生活、生产实际、新科技、新成果、社会热点、科研和环保检测、合理地使用和开发新的资源和新的能源、化学与人体的健康和安全等问题为背景,给出一定的情境,考查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体现人文意识的渗透、突出人文环境型的试题、注重文理结合,支持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六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中考复习备考的策略与方法在新课标的中考中,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考查越来越引起重视,怎样在复习备考中落实这一主题的中考要求,是我们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去落实好。1 落实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基础知识目标例题9: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 能转化成了 能;太空飞船所用的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的装置(填能量形式转化)。例题10:下面四个标志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例题11: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CO、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分析点评:以上是一些基础知识的了解题,由于与社会生活能源等有关,学生会非常喜欢这些化学小问题,如果经常性的设计这样的问题也能很好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从心理上来调节出学生积极的学习的良好状态。2落实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知识应用目标 合格证标准 FZT810LO-1999品名 休闲风衣等级 合格号型 17596A成分 面料 丝80 锦纶20 里料 涤纶 100洗涤说明:(略)例题12:商场出售的服装都挂有面料成分及洗涤说明的标签,右图为某服装的标签:(1)面料中的天然纤维是_,合成纤维是_。(2)检验其主要成分为丝的简单方法是_。例题13:下列各图中,不符合对环境友好的原理的是()A. B. C . D.分析点评:根据服装的标签运用合成材料的知识和生活常识来检验丝以及环境友好的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A.3落实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复习的情景设计和活动设计,下足功夫。本主题的复习靠单纯的课本素材是学不好的。本课题内容本身大多未涉及较深的学科知识,当科普讲,内容过于单薄,也难以实现复习目标。落实复习情景创设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实验,收集的资料,报刊,电影电视的有关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例如,引导学生了解家庭中使用的合成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从化学视角研究资源、能源、环境和营养保健问题。重视学生收集本主题的学习资料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化学与社会发展相关素材的收集过程,不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不能单纯靠教师“生动的灌输”来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考试试题的开放性具有考查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作用,这种结论的不确定性、过程的探究性、创设情景的模拟性主要考查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否注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要求培养学说坚实的基本功,同时还必须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广阔的知识面,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多观察、多联系实际进行思考问题。 4运用图文并茂的情境为学生的创设开放性探究的机会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复习情景素材的创设非常重要。在平时的复习和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社会、环境、科技等方面的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素材。例题14:下图为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 读图后,你从中得到的信息有(至少写出两点):(1)_;(2)_。5落实有应用背景的情景题的设计和运用题组训练的形式突出能力的考查。这类试题可以避免克服教学的“背多分”,平时不注意积累化学与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又没有理解化学原理的学生就无法很好的拔尖冒出来。从而杜绝依靠死记硬背、大量地做习题来得高分的教学现象的发生。让学生明确一个道理:必须通过理解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平时就要养成勤于观察、注意学科最新发展动向的好习惯,并且要善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长才干。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把基础知识作为一种载体,培养学生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化学问题,从知识的转向能力的考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例题15:苏丹红一号(C16H12N2O)、苏丹红二号(C18H16N2O)都是工业合成的红色染色剂,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不允许把他们作为食用色素使用。试回答: 这两种物质都是由_种元素组成; 苏丹红二号分子中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 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_。变式1:半年来报纸报道一些食品中含有毒性的苏丹红号,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1)为了确定苏丹红号的组成和性质用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A讨论 B调查 C实验 D上网 可以立即得到结果。(2)收集资料:苏丹红号化学式C16H12N2O,常温下为鲜红色固体,不易溶于水,能溶于植物油等有机溶剂,在机油鞋油等中做色素有毒可致癌,可引起人皮肤皮炎,见光或受热不易褪色,长期保持鲜红。变式2:探究苏丹红号的组成和性质用途有哪些?苏丹红号由_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_。属于_类化合物。苏丹红号的物理性质是_,化学性质是_。根据苏丹红号化学式C16H12N2O你知道哪些信息?(写3点)_。变式3:总结评价和运用苏丹红号有关知识。某同学认为苏丹红号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你赞同吗?_。举例说明_。若手上沾上了苏丹红号,请你设计一个洗涤干净的方法:_。变式4: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人体保健、医疗卫生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答有关问题。(1)食品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 用“苏丹红一号”作食品添加剂 B .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 C.加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鲜美, D.把霉大米淘净后继续食用6.关注自然和社会,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和能源,使自己获得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例题16.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A. B. C. D.例题17:王佛松院士在展望21世纪的化学一书中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任何物质和能量以至于生物,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即任何物质都对人类有益同时也对人类有害”。请你任选一种物质说明它的两面性。选取的物质是 ,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是 ,对人类有害的一面是 。 答案:16.B 17. 一氧化碳 作燃料 泄漏会引起煤气中毒和空气污染(合理即可)七.中考复习备考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更新观念、狠抓基础、立足基础、构建网络、狠抓考点落实进行复习。把握中考内容的命题原则:新课程标准为纲,以所用的课本为本,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做到回归课本、回归大纲、回归考纲、回归基础、抓好落实,落实的力度决定学生的高度,细节的落实决定学生的成败;不去狠钻偏、难、怪的习题,因为不论试题的情景如何新颖,题型如何新颖,其答题的知识点和依据基本上都来源于课本,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注意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生动的情景中来复习,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展启发式、研究型、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坚决摒弃灌输式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和发展各种能力。中考试题的很多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只不过是把课本前后知识和社会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一定要熟悉课本,把中考考试说明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课本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一条条的落实过关,要求每个学生起码要把课本和考试说明对照看三次,第一次是刚上完新课的一至两个星期时间,让学生找出每个学生自己在每一条知识点上的不足,有对性地开展复习查漏补缺,并且把与各单元知识点相联系的其它知识点尽可能地联系进来,认真体会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把基础知识之间联系的思维发散开来,加强对“双基”的梳理,理清知识的脉络、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和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突出主干,抓住重点,构建属于自己的比较完善的基础知识联系的网络。用好用活基础知识是成功的一半,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第二次是第一轮复习完成之后的一至两个星期时间内,把第一轮复习中见过的各种中考试题和新颖的试题和课本以及考试说明对照来看,归纳总结题型、理解和熟悉各种试题出题和考查的方式,让学生把握中考题型,把握中考命题越来越生活化、人文化和开放性特点,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命题的特点做好把多题归为一类的工作,能知一题会一类,总结出解决每一种题型的“钥匙”及这种题型的各种可能变式进行题组训练,突出训练的力度和深度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学得有特色有效益。第三次是中考前的一至两个星期时间内,学生对照课本和考试说明和各种资料再次查漏补缺。这时候要强调精做题,多思考,勤总结,多注意细节,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段时间内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能力水平的需要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当减轻学生心理负担,通过每一节课做一些与本地中考题型和难度相接近的小模拟测试,或者是某种题型也可以是几种题型的小模拟测试,但要减少做整套整套的模拟试题,保持学生适当的紧张度和适当的思维能力训练来调试学生的状态。2发挥集体智慧,加强复习教学的研究,分工合作、科学协作、精心设计复习教学内容,跳出题海,以质量取胜,复习备考应以质量为第一位,精选每一题。 3.理性看待热点问题每到复习备考阶段,无论学校还是教师或是学生都花大量的时间来找热点材料,这种做法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命题者在设计题目时,大多数情况下热点问题仅仅是作为素材,考查学生的还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当地找热点材料,主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是制胜的决定因素。4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初中化学复习的教学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特点突出学科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强学法指导是重要的一环。加强科学探究的力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化学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加强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的预测能力、设计和改进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评价实验的能力的训练,加强综合引导学生回忆课本实验,加深对实验操作和原理的领悟并参与基础实验的重组和改造,理解综合实验题的形成过程,提高解决科学探究的能力。重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培养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思路,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解释与反思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的训练,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习惯。注意培养全面细心的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审题不够仔细、看错题、看漏条件、没有用到条件其实是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高的体现,培养全面细心的审题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保证阅读全面准确,阅读时经常注重思考就可以提高审题能力。严格规范、减少无谓的丢分。复习备考时特别要严格训练、做到操作规范、书写规范、格式规范、表达规范、化学用语和常见文字书写的规范,养成仔细、认真、严谨、踏实的好习惯,避免审题和表达不确切而导致的失分。中考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用语的规范要求高,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将化学用语放在真实的化学问题情景中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分析、运用中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感悟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重要性,选好典型问题做好示范和引导,多提供一些使用化学用语的表达交流的机会。注重训练学生化学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结束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中考试题的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让您欢喜让您忧,中考备考过程中的我们时刻充满着太多的思考。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化学在发展、考试也在发展,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教学及其中考备考也应该与时俱进。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化学,化学的发展使世界更加绚丽多彩,让学生把化学的学习融入个人的生活、社会的发展,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使学生体会到处处有化学,时时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化学问题,注意把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上升为学习的化学小课题或子课题。通过开展化学与社会发展有关的化学小课题的研究来加强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教学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亲密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化学的强大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教学中实践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成长,不断提高,您的教学会感到更得心应手。参考文献:化学社会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5年1-2,12期化学教育 2005年10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