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2430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中常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2.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及翻译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学习难点:倒装句式的辨识和翻译。三、【学习方法】自学、归纳总结 【考纲解读】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主要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变式句)、省略句。判断句1、 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4)“者”、“也”全不用。 如: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2.用副词“乃”“则”“ 即”“ 皆”“素”“ 耳”等表示判断。这些形式也比较多见。如: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且相如素贱人。此亡秦之续耳。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4.用“非”、“未”、“弗”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吾本非文人画士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注意:以上各种类型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如是肯定判断句 ,要用“是” ;如是否定判断句,要用“不是”。)被动句1.用介词 “于” 、“受”、“受于”表被动(“于”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wi,动词,治理的意思)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任何标志,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帝感其诚。(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省略句1.省主语。廉颇为赵将,( )伐齐,( )大破之。承前省沛公谓张良曰:“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 )录毕,( ) 走送之。自述省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曰:“不若与人。”对话省2.省谓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项王曰:“壮士!之卮酒赐。”则与(之)斗卮酒。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竖子不足与(之)谋。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4.省介词。(较常见的是“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倒装句注意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定)主+状谓 +(定)宾如:(全体)同学都做(语文)作业。而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1. 主谓倒装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也!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在哪里?)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我年轻的中国很美!)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古人不欺骗我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安抚百姓而称王天下,没有谁能够抵御他。)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王见之,曰:“牛何之(动词,去,到)?”大王见到这个人,问:“牵牛到哪里去?”项王曰:“沛公安在?”用“之”或“是”作为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以加强语气。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夫晋,何厌之有?唯你是问!(即“唯问你”)。 介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情况。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王问:“何以知之?”微斯人,吾谁与归?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余是以记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3.定语后置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 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蚓无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翻译的时候要把它作状语,因此,我们称它“介宾短语后置”,或 “状语后置”。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2) 介词结构“以”、“乎”等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如:验之以事(即“以事验之”),合契若神。用事实来验证它,就像神灵一样吻合。生乎吾前(即“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即“乎吾先”),吾从而师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就跟从他,拜他为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