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1《水污染及其成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75908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2.1《水污染及其成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2.1《水污染及其成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2.1《水污染及其成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选修六学案:2.1水污染及其成因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1 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_能力。2天然水体的净化作用(1)净化作用分类: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_净化。 (2)水体自净能力比较:河流水_地下水。(3)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_,充分利用水体的_,就能以最_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3水污染: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_,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_、水体_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二、水体污染现象1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源:_等营养物质。(2)表现:湖面上出现一片片的“水花(水华)”,又称“_”,在海洋上则称为“_”。(3)危害:湖中植物_受阻而死亡;_大量死亡; _遭到严重破坏;湖泊将演变成_。2海洋水体污染(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_过程。(1) 危害:油污染导致_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_,底栖动物还(2) 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间接对_造成危害。知识点一 天然水的自净作用1 自净作用概念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这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这就是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天然水的自净机理物理过程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化学过程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生物过程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强,湖泊的自净能力比地下水强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2.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位置净化物质过程上层藻类及其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中层河水发生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使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浓度降低底部河床底泥及微生物河床底泥吸附部分污染物;微生物通过生化过程将污染物吸收、转化【典例 1】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 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 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1关于水体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水体的自净能力就是水体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越强 B由于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C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当的,当人类向水体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水体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水污染现象 D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2不论哪一种水体,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若排入的污染物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 )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 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 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 造成水质恶化 使水生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化A B C D知识点二 水体污染现象1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定义生物所需的氮和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恶化的现象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表现氮、磷等营养物质在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积聚到一定程度后,藻类就迅速繁殖。因为占优势的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呈现蓝、红、棕、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危害湖中植物死亡藻类聚集在湖泊上层,遮蔽阳光,使湖中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鱼类死亡藻类有毒,鱼类可能中毒身亡;表层水体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鱼体循环系统失调死亡;下层水体缺氧,鱼类窒息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湖泊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由于不能被鱼类食用或鱼类已死亡,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湖泊将演变为沼泽2.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污染(1)污染物来源:近海或海底石油开采;海洋石油运输(石油泄 (2)常发区域: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周围。(3)危害:石油污染海洋,会给被污染区域的生物带来灭顶之灾,对海洋及附近的海岸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污染物及过程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沉降到海底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典例 2】(2010 年高考福建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 211 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1)指出 19892006 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图 211(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据此完成 12 题。1有学者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源性缺水。下列城市中,水质性缺水严重的是( )A青岛 B广州 C兰州 D天津2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 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其污染物来源不包括( )A化肥农药残留物 B生活污水 C原油泄漏 D工业废水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