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二课时).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62025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单位:二连浩特市第三小学名师工作坊指导教师:任立新 王艳东主备人:刘瑞珍参与人员:任立新 王艳东 李瑞华 刘瑞珍 李雪梅 孙晓飞 张雪莲 孔祥娟 王丽萍 温淑珍 赵文娟备课时间:2016年12月13日下午一、 教学背景分析【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倡导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艺术的魅力”一组中的文言文。它讲述了伯牙、子期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文章语言凝练,音韵优美,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虽只5句,却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章法奇美。第一句总起,一个善鼓、一个善听,是成为“知音”的基础;第二句到第四句顺承,一个所念,一个必得之,是“知音”的境界;第五句转接,一个“死”,一个“绝弦”,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简单的文言文,基本上能字字要准地读简短的文言文,但还不能读出其中的节奏和韵味;大体能明白故事讲了什么,但要感受伯牙和子期千古传奇的“知音”情,体会语言的凝练、优美,章法的独具匠心,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二、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悟“知音”文化。3、 体会语言的凝练优美,章法结构的严谨奇美。三、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感悟“知音”文化。四、 教学难点:1、 体会语言的凝练优美,章法结构的严谨奇美。五、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1、 多媒体课件2、 课文插图对此开展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环节:一、 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二、 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三、 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1、 感知“琴”千里知音一“琴”牵2、 感悟“情”高山流水得知音四、 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五、 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用借助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语和句子。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讲俞伯牙和钟子期相识的故事以引入课题: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叫俞伯牙的人,从小就酷爱音乐,天赋极高。于是,就拜当时很有名气的一位琴师为师。很快俞伯牙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了非常有名气的宫廷琴师。可是,俞伯牙却一直很苦恼,因为他每天弹琴,却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他感到很寂寞、很伤心。有一天,他又怀着寂寞孤独的心情来到江边弹琴消愁,他如痴如醉地弹着,将自己远大的抱负和宽广的胸怀全都融入到了美妙激昂的琴声中。正弹得兴起时,忽然听到了令他意想不到的赞叹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2、教师板书课题: (PPT出示)25、伯牙绝弦 (学生读课题,教师正音,注意“弦”字的读音)3、读完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理解“绝”和“绝弦”的意思,引入课文的学习。)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可结合注释想想该怎么读。2、指名读文。 (其他同学仔细听,一会儿点评、正音。) 3、教师引导正音。(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教师适时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读“d”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和韵律美,但停顿不等于断开,要把尾音拖长就更有韵味了。谁再来读一读?5、教师范读 (可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决定是否教读)。6、学生再读课文,可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7、看看你划的节奏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呢?(教师出示划好节奏的课文)全班齐读。(PPT出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结:读得太好了,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三、再读课文,初解绝弦1、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PPT出示)(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2、伯牙为谁而绝弦?(板书:钟子期 介绍:钟子期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3、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说一说插图内容 (PPT出示)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结合插图,理解“善”(善:擅长)。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4、课文中还有两个“善”,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读句子。 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A、理解“善哉”表示赞叹,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1)这两个“善”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妙啊!好啊!)2)“善哉”相当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B、讲解:“哉和兮”都是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解释。 (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C、刚才说到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板书:志)体会二人心灵相通。D、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的?(板书:念)(小结同意不同字的现象,说明中国的汉字多么丰富)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PPT出示)6、全班汇报:(擅长弹琴的俞伯牙遇到了善于听的钟子期,两人相见恨晚,成了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了琴,决定从此不再弹琴。)四、巩固所学1、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在小组内讲一讲,看谁讲得生动(推选一名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讲述,教师总结)。2、再次朗读课文。五、作业布置 用自己的话给父母讲一讲这个故事。六、板书设计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悟“知音”文化。3、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背景音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两组词语,说一说你的发现: (PPT 1出示)气势磅礴 崇山峻岭 层峦叠嶂 群山巍峨 高耸入云 巍峨高大洪流滚滚 奔流不息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滔滔不绝 川流不息生:我发现第一行的词语都是描写高山的生:我发现第二行的词语都是描写流水的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擅长用文字寄情于山水。文学艺术是相通的,同样是寄情抒怀,文人擅长用文字,画家擅长用色彩,歌唱家擅长用歌声,演奏家擅长用乐器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艺术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伯牙鼓琴图”,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关于他们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题目是:伯牙绝弦。(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讲解绝字) (PPT 2 出示)(PPT 3 出示)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学生自由朗读了解。1、师生互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学习课文,理解知音难求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板书:俞伯牙 钟子期)能把伯牙和钟子期的关系读成文中的一个词吗? (板书:知音)2、(PPT 4 出示)学生交流汇报关于主人公的了解伯牙,原姓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yng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师:(设疑)是啊,身份相去甚远,国家相去甚远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是什么让他们成为知音呢?让我们从文中去探寻探寻答案。自由读读,划一划相关语句。3、(PPT 5 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师:一个善鼓,一个善听,看来千里知音一琴牵,相同的爱好是两人成为知音的基础。4、(PPT 6 出示)从哪里能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画下来,仔细体会。(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作答。)(PPT 6 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钟子期的赞叹,通过反复的吟诵理解句子,感受伯牙琴技的高超和钟子期超凡的音乐鉴赏能力。)5、师:仅凭听出了伯牙琴声中的“高山”、“流水”这两点就能断定钟子期善听吗?还有哪一句最体现出了钟子期善听呢?(PPT 7 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引导学生理解句子。)6、想象伯牙还能将什么样的情感融入到琴声中,钟子期又会如何赞叹呢?(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小组合作交流7、(PPT 8 出示)(指导学生试着填空并朗诵读。)小组合作交流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明月!”志在细雨,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志在 ,钟子期曰:“ !”(清风徐徐 白雪皑皑 杨柳依依)8、伯牙所念的仅仅是高山流水、鸟语花香、清风明月吗?(PPT 9 出示)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学生讨论:(伯牙念的是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像江河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9、(PPT 10 出示)琴声也懂,志向也懂,胸怀也懂,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师:想象知音相遇的那份欣喜。(一个善弹琴的人,遇到了如此善听的钟子期,伯牙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他可能会对钟子期说什么呢?)3、 深入学习,理解绝弦1、 故事:伯牙和子期多么想像高山和流水一样相伴相随永不分离,他们相约来年再相见,一年以后伯牙乘着一叶扁舟来到去年相见的地方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他把对子期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琴声。2、 (PPT 11 出示)子期去世了,伯牙是怎么做的?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感受伯牙内心的悲痛,体会子期死,世上再无知音;伯牙所念,再无人得之。) 体会伯牙的心情,再读这句话。古人云“志哀则音促”“乃破琴绝弦”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读出来的。学生讨论升华:伯牙悲痛去世的同时,也悲痛知音的难求,他断绝的不仅仅是“弦”,更是他的爱好,他在用最极端的方式祭奠自己的知音。对朋友如此深厚的情谊怎能不让人感动呢?四、 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PPT 12 出示)拓展阅读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教师介绍: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2、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总结升华) (PPT 13 出示)师:子期死了,俞伯牙的琴碎了,心也碎了,这一曲高山流水却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伯牙破琴谢知音的故事,也成了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成了东方文化之瑰宝。让我们跟着高山流水的音乐一起,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着音乐的无穷魅力去感受古人纯真的友谊吧。(播放高山流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作业 (PPT 14 出示)1、背诵课文。2、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收在警世通言中,大家课下找出来读一读。六、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伯牙 所念 绝弦 琴 知音 子期 必得 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