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教案4(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54079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教案4(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教案4(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教案4(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高中地理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等重要问题。是对上一节课时大气运动的一个应用。又是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全球气候的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名称。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3)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4)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三圈环流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形成的区别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3)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季风环流形成原因,东亚和南亚季风区别难点: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季风环流形成原因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时的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问:什么叫大气环流?大气环流的形式有哪些?问: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挪威森林大面积遭受酸雨危害,却将英国告上法庭。你认为是否有道理?(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看书明确大气环流的概念。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 、 的大气运动。2大气环流的形成: 第一步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自传 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 带和极地 带,成因为热力因素所致。第二步 假设: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阅读教材P41内容,结合图2211思考:小结:副热带 气压带和副极地 气压带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产生,故为动力因素所致。高压控制下由于气流下沉,降水较少;低压控制下由于气流上升,降水往往较多。 6个风带的形成过程。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小结:地表均匀的,地球静止不动,太阳直射赤道 圈环流地表均匀的,太阳直射赤道 圈环流。近地面出现 个气压带 个风带。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共同点是从较高纬吹向较低纬的,这样会使气流的温度升高,不易产生降水;相反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易产生降水。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形的移动规律读图2212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并以赤道低压带为例,说明其移动情况。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 移、冬季 移; 海陆热力性质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不考虑其他条件下,相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在同一季节(以北半球为例):夏季, 受热快, 温度高, 温度低。冬季, 放热快, 温度低, 温度高。读图2 213“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分析(以北半球为例):1该图所示为 月份,北半球为 季,陆地温度 海洋温度。2. 据前面所学完成如下分析: 比较同一纬度陆地与海洋气温与气压差异,并完成热力环流分析。3思考:7月份,气压带和风带 移动, 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 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 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 上。4读图观察南半球此季节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影响状况,南半球陆地面积较 ,海洋面积较 ,地表相对均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相对完整,呈 状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高低压相间呈 状分布。读图2214“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分析(以北半球为例)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 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 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它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季风环流的形成1. 读图2215,完成下表。地区华北地区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1月7月 2归纳:什么叫季风? 。 3结合图完成下表,具体分析各支季风的成因与特点。 成因冬季风夏季风成因性质成因性质亚洲东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受亚洲高压控制,盛行偏 季风。 干燥受夏威夷高压控制,盛行 季风。温暖湿润亚洲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受亚洲高压控制,盛行来自高纬大陆的 季风 干燥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的 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西南季风。温暖湿润(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多个学生展示)学生先说,然后课件展示知识框架。再次以课件形式对本节课做以总结。(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这些规律具有全球性,那么对于小范围的天气、气候有有什么影响因素呢,下一节我们学习常见天气系统。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 九、板书设计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形成条件 2过程 (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三)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三、季风环流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课前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把时间尽量多的留给了学生,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就整堂课来看有些内容处理还欠细致,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力求做的更好。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