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7835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开来做,把阅读教学当成语言学来分析、讲解。针对这种情况,我把作文和阅读联系起来,让阅读为写作服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融进优美的意境、背诵精美句段积累现代语言;分析课文不面面俱到,抓住文章灵魂,抓住作者思路即可;对精美语言进行品味,对美好片段师生共同分享;利用课本资源,鼓励学生运用;仿写经典课文,牢记写作技巧。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多,写作教学少,比重失调。 2.大家都知道中学的语文教材是以典范的语言作品作为教材的主体,语言规范是语文教材的特殊性。课标中要求中学生背诵古诗词文80篇,可是现代文背诵要求极少。 3.课标中关于阅读还有一条“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三年达到260万字。”可以说现在的中学生课外阅读少得可怜,而且教师也极大程度上不能给予调控。 4.学生写作多教师批改少,有时教师对学生的思想不够关注。 5.阅读分析多,与写作联系少,更不用说为写作服务。 6.学生写作有量没有质。 7.语言的积累与掌握,很大程度上是靠模仿得来的。可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创新,学生模仿练习很缺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则是语文能力的运用和展现,所以写作比听、说、读等能力更难让学生掌握。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谈谈我是如何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的。 二、阅读为写作服务的几种做法 1.诵读融意境,背诵积文句。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新闻、童话等,课本上的所有的现代文都应该诵读,以此来感受记叙文事件的曲折,议论文的严谨,散文的优美,诗歌的激昂,新闻的庄重,童话的神秘。记得吉林省教育学院的张翼健说过“朗读不仅是感受、理解课文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美感与气质的熏陶”。朗读是一种嘴、眼、耳、心的综合性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逻辑性、条理性、生动性,使读者整个身心融于作者创造的美好意境中。 如峻青海滨仲夏夜开头部分把霞光照耀的海面比喻成“霍霍燃烧的火焰”,把大海写得亮起来动起来,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 “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一幅立体的活动的画面会呈现在脑海里:大海是红色的,天空是红色的,波浪涌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朗诵让我们沉醉。 朗诵不光使学生深刻体验了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还使学生理解了文字的形象美、意境美。 背诵则让学生把精美的典范的标准的现代汉语语言牢牢地印在心里。 “你听过蒲公英熟透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你一定会听见的) “曾经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经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经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浪之歌) 像这样意境优美,思路开阔的文段比比皆是。这么好的语言资源是多么应该珍惜呀。 2.分析抓灵魂,理解重思路。灵魂即作者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作者的感悟与思考往往集中于一段或几段中,其他段落则围绕此段展开。只要对此段反复诵读,学生就能够迅速掌握全文的结构,积累优美语言。如一束紫罗兰一段是这样的: “我探身向前,想看看是撞着什么人。原来是在离汽车几步远的地方,在被匆匆而过的春雨冲洗得干干净净的柏油马路上,有一小把紫罗兰。阿斯洛尔走过去拾起来,回到了驾驶室。在他那双黑黢黢的大手里,花显得那么娇嫩,那么弱不禁风。他朝花束吹了吹,努出嘴唇去碰了碰,吸入一口芬芳的花香,然后把花小心翼翼地放在挡风玻璃前” “不知是谁扔在路上了,多可惜呀” 本段细致刻画了阿斯洛尔对花的喜爱。阿斯洛尔是个有双黑黢黢大手的司机,为什么他对花的热爱引起作者的关注?找出有关段落。我为什么和阿斯洛尔在一起?找出相关段落。两个问题分别是文中的两个层次。阿斯洛尔在我的印象中是个冷淡的人、脾气怪的人,和他接触后我才知道他有着细腻的内心世界。从而揭示出文章的中心:只有走近一个人,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思路即文章的结构。如教授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时,先解释“大道”,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我们都喜欢和平美好的生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为达到这种生活,我们国家以及世界各个国家是怎么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做到社会将是什么样子?学生们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基本上同老子思想一致。接着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自己观点;最后根据文下注释翻译课文并分层。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解读文章就轻而易举了。 3.解读品味语言,美好共分享。语言是文章的外在表现,用什么词表达思想,以及用什么词更生动更形象更明白地表达思想,要我们教师格外关注,并且与学生共同分享,不是分析。如教授敬畏自然时我重点朗诵了第一段。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此段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明作者对人类的行为极为不满,而且层次清晰,语言优美。作者先客观介绍人类的行为,然后把人类说成是孩童,且是“天真幼稚”,接着又用小草来比,说人类对大自然来说微不足道。最后作者又进一步让我们清楚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像“一滴水”之于“大海”,于是才有“不自量力”这个词。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语言生动形象,而且很有逻辑性。 4.课本资源好,鼓励勤运用。在进行初三课程的教学时,我把所有的课文分类,题目印发给学生,然后根据课文材料,以“我是中国人”为题进行写作。我要求学生选取三个不同事例表现中国人民的智慧。有的同学利用写景的文章,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同学利用记叙文写出了中国人民的英勇不屈。通过这种作文训练,学生不仅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且记住了很多精美的词句。 5.轻松学仿写,技巧要记牢。结构仿写:如邓稼先一文采用小标题:“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有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每个小标题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邓稼先美好的品质。学生仿写后再也不发愁不能达到老师要求的字数了,而且内容也具体了。如心中的最美一文,写同学运用“会说话的眼睛”、“透明的水晶”、“紧皱的眉头”三个小标题,活灵活现的描绘了自己同学的形象。开头仿写:观舞记一文开头是这样的: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样的美丽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学生利用这个开头写理想:“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假如我是一片白云假如我是一缕春风假如我是一片绿叶”思路开阔,语言优美,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阅读是输入,提高语文能力;写作是输出,表现语文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总是把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让阅读为写作服务,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教师教起来省劲。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写作教学在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当成两种不同的教学任务,导致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脱节。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字词、修辞、写作手法等相关的课文内容基础知识,在作文课堂教学中专业讲授作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如文章的构思、立意、开篇、结尾、详略等问题。这种各具特色的目标性很强的课堂教学,截然把语文教学分为阅读和写作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方面,甚至在课表上把课堂区分为语文和作文。这实际是在潜意识中对语文教学的误读。其实,课文才是学生作文最常用,最直接、最丰富、最典型、最有价值的资源库。只是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课文和作文是两码事!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的这一问题,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理清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真正把作文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去。使写作知识从课文中来,到作文中去,而不是通过一周挤出一两节课孤立地去进行作文教学。在实践中,我总结认为阅读教学中要渗透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阅读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阅读教学要成例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既告诉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又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将写作教学渗透进来。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来渗透写作教学呢?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初中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散文和小说,语文教师如果平时在阅读教学中实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那么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高超的表达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用词准确的表达效果笔者在教学孔乙己时,是这样让学生品味孔乙己断腿前和断腿后在酒店付酒钱时的两个动作的:同样是付酒钱,孔乙己断腿前作者为什么要用“排”字来描写,而断腿后又为什么要用“摸”字来描写呢?1.“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让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比翼双飞以往事依依教学为例有人形容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也有人说阅读和写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互相依存。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倾吐,是表达,阅读和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师致力提高的两种基本能力。近几年来,语文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阅读教学方面,阅读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而写作教学的研究总是不温不火,给人的感觉是阅读和写作这对翅膀没有同时扇动起来。至于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教学实践似乎还不多。能否在阅读和写作结合方面做点尝试,不让写作教学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专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其中很多篇目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为写作提供了范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精美范文的阅读、研习、化用(能动模仿),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启发,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从而为学生写作找到一根“拐杖”。这样一方面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同时把写作教学融入其中,使写作教学不再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笔者在执教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分解”训练的实践研究阶段报告单位:延庆县十一学校 执笔人:秦晓丽 课题组成员:低年级段:梁妮娜 张秀兰 高 飞 鲁书平于春丽 罗春香 李爱华 朱红梅 左书艳 中年极段:房明霞 张颖慧 吴东华 李庆平 王落芬 郝进萍高年级段:秦晓丽 赵丽霞 贺智丽 朱爱云 赵爱华 程玉玲一、问题的提出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美国管理协会聘请55位杰出专家组成的探讨“要想在21世界取得成功,今天的孩子该掌握些什么”的专门委员会,总结出22条技能首推“写作技能”,他们认为“写作技能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进行交际,写作是读写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有效地进行交际的关键,这有助于发展主动性,因为写作需要理出头绪、组织思想并进行对比。写作发展勇气,因为共享点子使学生对别人的监督敞开大门。写作有助于提高阅读技能”。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沿袭一文定终身的选材制度,中国古代的文以立身、文如其人思想影响关于作文教学的革新史可谓渊源流长,老师们对作文教学的重视可谓是重之又重,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作文教学研究现状。打开互联网,有关作文教学的文章如春天盛开的鲜花一样,异彩纷呈,尤其近十余年来,教学改革此起彼伏,教学研究活动更是轰轰烈烈,“熟读精思”是语文教学的经典法宝,“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说、写、演、练促读”更把语文课堂渲染得趣味横生。而纵观我们的培养对象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却令人很是忧虑,初中、高中毕业生能自如表达、流利书写的人占多大比例?学校课程日趋丰富,考试评价制度等等诸多原因,造成实际教学中每周两节作文课基本上有一半被语文基础知识训练挤占,作文教学现状很是不容乐观。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作指导,我们开始了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分析,查阅,思考,我们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升华: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外在语言的内化过程。语文课上的语文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指导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能动地把课文的规范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过程。而其中,迁移运用是读书内化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功。因此,拟开展读写结合、学用结合“作文分解”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通过本研究,探索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实践与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现实依据: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倍受关注,作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流派纷呈。然而,作文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灾区,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家长读到作文时总是摇头叹气,结果作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学生作文过程仍是一种痛苦的煎熬,作文本上仍然是假话、空话、套话。我校老师中有很多人都认识到上述情况,对作文教学比较感兴趣,有上好作文课的愿望,并且在不断探索。我们都想探索出一种实用而且有效的方法,而且多位教师也在对学生进行结合阅读的写作训练,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我们的与大自然对话的系列训练,学生就比较感兴趣,有的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一篇文章就仿写一个精彩片断的训练,效果较好;现在有的年级的老师们专门制作了阅读卡,引导孩子们天天阅读,同时指导进行进行摘录和读后感悟的写作;有的老师还专门设计了不同年段的学生的系列习作目录。有的班级对学生进行写日记的一些训练,不少学生日记写得还很不错。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提出此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学校还准备“出版”学生日记集、作文集和教师文集。理论依据:系统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是“三论”的基本原理。从系统整体原理看,整个作文“分解”教学是一个系统整体,该系统从部分到整体,整体中有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使原来相对独立的各“部件”训练,在习作中优化整合,发挥整体效应。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又重视将说、写、评、导、改融于一体,实现“1+12”的整体效果。有序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才能有序。作文“零部件整合“教学,采用读写结合、说写并举,使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换多向性、多层面,促进认知结构的建构。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方可实现有效控制,从而达到目的。作文“零部件整合”教学在作前进行读写迁移控制,作中实行“部件整合”控制,作后采取评议修改控制。同时又都注重以学生为本位,教师在学生说、写、评、改的过程中随机引拨,反馈调控,再加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调控,问题解决的及时,构成良性循环,大大缩短了反馈周期。语文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识。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初始阶段,重点是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写作教学应贴进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态,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关键所在。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我们提出本课题,旨在研究结合阅读教学,开展作文指导研究,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儿童都是愿意表达的,写就是为了有效地交流。写作过程是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把自己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思想。“作文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学体操是从分解动作学起,那么我们学写文章分解开来从环节学习入手,是作文训练,也是做人的训练。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作文与阅读的心理过程有着倒逆的关系,其心理历程是相反的,两者又有显著相近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作文与阅读的共同之处,引导学生把两者的心理过程相互沟通,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在提出作文分解训练的联系模式,有计划、分步骤培养写作能力。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提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进行了“读写结合、学用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课题,并在延庆县和北京市规划办立项,非常有幸,希望通过本研究,探索在课堂教学中,系列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研究内容:1、研究探索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2、研究探索中高年级学生作文“分解”训练体系,从精彩片断描写开始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训练。作文“分解”教学的基本内涵:作文“分解”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把小学作文分解为各个零部件,“零部件”是指一些最基础的必备的习作要素。作文“分解”教学的主要做法是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打通,依据大纲对各年段作文的训练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活用课本,通过读写结合,有计划地分散落实一些习作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分解动作练习”。以习作“零部件”作为积累信息的途径之一,为学生的创新垫定扎实基础。在每单元的重点习作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习作“零部件”,有机地整合到自己的说写练习中,为自己的表达服务。把说、写、评、导、改融合在学生习作训练的全过程中,这样从部分到整体,整体中有部分,使作文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可控、高效、开放、有序的系统。研究目标: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让普遍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课标对不同年级学生阅读和作文的要求,部分学生在此基础上有突破,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研究设计出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微格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及训练体系。改变教师作文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能力,让学生写作训练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3、在指导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品德。4、改变教师、学生、家长对作文评价的观念,并制定出恰当的评价标准。研究假设:写作训练应该有一个由“点”的训练到“面”的训练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点”就是从整个作文要求中分解出来的各个知识点,我们学习每篇课文中进行的写作训练的设置正是这样的片段练习。)通过“分解”的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之处:学生做广播操都是从分解动作开始的,通过难点的分解,学生都能快速掌握。我们认为,作文分解训练也如此,循序渐进地进行片断描写的训练设计安排,久而久之,才能做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以最经济之时间炼成其最能切实应用之作文能力。”同时,我们结合语文阅读课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实质上是在更大范围、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和方法的“渗透”,有利于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渗透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创造诸多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分散教学难点、减缓知识坡度、沟通知识间内在联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写作的方法、学习思维的方法,为篇章作文的写作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写作片段的训练,在培养学生写作技能方面,功不可量。三、研究的对象范围研究对象为我校一六年级全体同学和一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四、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实验法、调查法和质的研究中的行动研究法。1.行动研究法按照“计划试验小结反思推广”的循环运作循序渐进。在课题组提出改革思路的基础上,集思广议,详细规划,20072008学年进行典型实验研究,20082009学年在全校三六年级推广,在实践中探索最优方法,做中学,边游泳边学习游泳,边研究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2.实验法的实验处理:实验班作文分解教学理念和模式上课。控制班采用原有的教学方式上课。样本:本研究抽取本校一到六年级各班学生为样本,以同等水平其他三所兄弟学校的学生为对比班级。样本大小为学生1106人,参与教师16人,教师平均年龄32周岁。因变量:学生的对作文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水平。因变量操作定义:前后测调查问卷和三篇作文的写作。测试的作文按下列参数分析:内容的丰富性、构思的条理性、文章字数、句子总数、每句平均字数及其连贯性、词语的多样性等。无关变量控制:同一水平教师分任实验班和控制班语文和作文教学。教学内容相同。使用前测保持学生初始状态相同。其他教育内容基本相同。实验设计:前后测控制组设计。统计假设:实验组和控制组作文后测差异显著。3.调查法:聘请专家做出四套调查问卷。对教师采取封闭问卷调查,对学生采取开放式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法调查。五、研究步骤及时间安排研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1、2006年9月2007年1月,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申报课题,参加审批立项。2、2007年3月2007年7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研究实验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相关方案、制度,监督,指导,做好课题研究准备工作;实验小组成员在相关理念指导下,自主开展作文训练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撰写经验论文,案例或提出改革的中肯意见。预做课题研究准备,制定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开展多种形式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训练的共识。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学生培养目标体系。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组织教师进行研讨,集思广益后进行理论论证,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相关的实施方案,计划等。阶段成果为:课题实施方案和作文“分解”教学的操作方法。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7年9月2009年7月)。1、召开实验研究开题会,组织教师学习方案。完善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方案,全面启动实验。加强环节研究,实验教师每月一次经验交流,每学期一次经验展示,期末上交有价值的论文、案例、教案各一篇,提一个合理化建议。、结合教科研活动,不断完善课题研究实验工作,使作文分解训练研究形成特色、有实效、形成系列,认真开展实践研究,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完善研究放研究方案。3、建立较完善的师生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建立与课题研究相匹配的评价机制,从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开始探索,逐步展开。阶段成果为:课题开题报告、教师研究反思、论文。第三阶段总结阶段(与第二阶段交插进行)。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完成相关课题实验研究报告,出版研究论著。2、展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各项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阶段成果为:课题研究报告六、研究的主要做法改革学校教学工作,确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确立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在学校多项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制定具体改革措施。作文“分解”教学的操作方法如下。读写结合,分散作文,上好习作“分解练习”。依据各单元作文训练要求,要事先训练好哪些必备的习作“分解动作”,教师必须心中有数,不能靠占用课余时间来完成,而阅读教学领地中却大有潜力可挖:一是转换阅读教学的角度。二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现用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深奥,一篇课文大可不必花三、四教时,可将省下的部分时间用于“分解”练习作文。读写结合“分解练习”形式灵活多样: 搭支架,即结合课文结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迁移模仿,列习作结构提纲。引导学生从写作内容、中心、顺序、叙述角度等方面进行变换,在变换中创新。抓点子,利用阅读教学中节余的零星时间开展写作竞赛活动。或抄出一段材料,让学生分析它说明了什么道理,补个文章结尾。或出几个作文题目,定几个中心,同时交给学生十几例材料,看谁最先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对号入座”。或修改一段文章点抓住了,便为学生习作的主动发展打下了基础。写句段:扩展内容,说写句段;通过问题提示是扩展内容;变通模仿,说写句段;重点精彩部分,畅谈感悟,续写想象等。说写并举,有机整合,上好形式各异的单元习作训练课。单元习作训练课视不同的训练要求和训练内容,其形式可丰富多彩,绝不是利用习作“零部件”进行组装的拼装课,其教学过程体现:活动与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有机整合;习作“零部件”的运用有机整合于单元习作训练课的过程之中;导、练、评、改有机整合等。七、研究成果及分析引领教师梳理了本年级段习作目标、以及各册教材每篇文章的读写点。1.各年级段习作目标 低年段习作目标句子教学:通顺连贯 中年段习作目标段的构成:积累运用语言 高年段习作目标篇章教学:五年级:主要内容选择材料、详略 六年级:情感表达 2.教材中单元作文教学内容以及读写点,例如:四年级上册:组别内容读写点一自然奇观边读边想象,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二观察与发现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及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三中外童话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四作家笔下的动物体会抓特点写的方法,作者的用词准确,幽默生动。五我国的世界遗产品味语言,领悟按游览顺序抓景物特点的写法。六人间真情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七成长的故事学习书信格式的写法。八科技成就体会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及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推荐 | 评论(11) 阅读(2041) 文章评论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鲁书平 2008-06-20 13:16:06我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应注意以下两点:一年级以说为主,二年级说写结合。一年级首先要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愿意并敢于说话。二年级可以训练说写完整的话,例:谁干什么?你早晨怎么来上学的?力求完整、通顺;其次给孩子一些词语,鼓励学生用到句子中,使句子变得生动一些;最后,看图和结合实际说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指导观察及观察有顺序。另外,训练学生写话不重复罗嗦。写完整的话,通顺的话,真实的话。写自己想说的话,内容清楚,语句通顺,书写不潦草,容易辨认。为中高年级的学习做好准备。 李庆平 2008-06-20 12:58:05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读写能力。既要竭力寻求美文,让优等生吃饱,起到带头作用,又要关心待进生,培养兴趣,寻求写作的快乐,能够跟得上来。 聂占花 2008-06-20 11:54:11 我们结合语文阅读课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实质上是在对学生写作知识和方法的分解,学生训练扎实,有利于有系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针对五年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我在设计每一节的阅读教案时,都充分考虑教材特点,找准本课的训练点,让读写结合,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 吴东华 2008-06-20 11:53:02 每一节课都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阵地,只是每一节课的目标不同,则侧重点不同。但是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们精挑细选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资源,找到与作文教学(狭窄一点说是与本单元习作)相近的文章归纳写法或者观察方法,并且让学生掌握作者是怎么运用这一方法将文章写得如此鲜活生动的。这种随机的指导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罗春香 2008-06-20 11:34:46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外在语言的内化过程。语文课上的语文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指导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能动地把课文的规范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过程。而其中,迁移运用是读书内化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 于春丽 2008-06-20 11:30:40低年级教学中,主要是让孩子结合课文中的词、句子来积累一些词、句子,让孩子在自己的日记中用上这些句子、词。老师对此给予充分的肯定,一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写作兴趣、阅读兴趣。 李爱华 2008-06-20 11:30:10低年级语文,写话能力和模仿、积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写作的前提就是积累和模仿。给学生有意思,感兴趣的话题,并多一些命题写话,让学生感觉想写,有的写! 朱红梅 2008-06-20 11:28:24低年级学生在写作上存在有想法但写不出来的问题,在作文训练课上引导学生先进行口语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有计划的引导孩子把主题表达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并且对于学生作品要采取欣赏的态度,不断激发写作的兴趣。 赵丽霞 2008-06-20 11:13:03我们结合语文阅读课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实质上是在更大范围、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和方法的“渗透”,有利于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针对五年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我在设计每一节的阅读教案时,都充分考虑教材特点,找准本课的训练点,让读写结合,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多元作用。 左书艳 2008-06-20 10:42:10低年级语文中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要结合课文,设计有关词语,句子的训练,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能够对写话产生兴趣是很重要的。例析语文教学中“阅读 写作 活动”整合的尝试 (张和忠)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这样规定:“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于“写作”这样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样建议:“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其实就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一个过程。接受信息主要指看、听两个方面。“看”是指用眼得到的信息,包括阅读与观察;“听”是指用耳得到的信息,包括听新闻,听交流等,这是储存阶段。 处理信息包括思考与感悟两个方面。“思考”是指把读到的内容,看到的景象,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感悟是指思考分析后生发出的一种情感,悟出的一种道理,把接受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建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是加工阶段。输出信息包括说、写两个方面。“说”是口语表达,“写”是书面表达,说是由读到写的桥梁,写是积累、加工、内化知识后的运用,这是运用阶段。因此,阅读是积累,感悟是处理,写作是运用,而语文活动则是让学生把阅读、写作中掌握的知识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然而,我们现在很多教师对于阅读的要求常常只是提出多读的要求,至于阅读什么内容,如何来阅读,却很少深入探讨;写作训练也是如此;开展语文活动更是与阅读、写作联系甚少。我以为,阅读、写作、语文活动应三维一起整合考虑。以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为例,我是这样思考并实施教学的。一、阅读内容整合 学习本文后,我增加了致文学(赵丽宏)这篇文章内容,这是从内容上的整合,因为七年级学生对“文学”这一概念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深入了解。同时,致文学又是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一个部分,增加此文也使全文更完整。再次,两文本是同一文章,只是编者在选用该文时作了删节处理,因而语言风格完全相同。还增加了未上锁的门(选自读本),这是从写作角度选择读的内容。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门”是比喻义,而未上锁的门中的 “门”是本义,两文放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对文章题目的深刻理解,让学生试着学习从“字面”理解到“字里”理解而后进入“字外”的理解。最后,选择往届同学以“门”为话题的习作三篇,这是对本届学生的一种鼓励,更是为他们创设一次挑战机会,让学生看看往届学生的水平,比比自己现在的能耐。这种做法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需要说明的是,整合阅读内容,不仅仅是语文书本内容前后的调整,不只是对语文课本内容的充实,更要讲究它们之间的相关、相连。至于被选文章,可以从读本中寻找,还可以从小小说选刊时文选粹智慧背囊读者作文通讯美文欣赏等杂志报纸中网络上选择。因为,过去“语文书是学生的世界”,今天“世界是学生的语文书”。二、写作训练整合 现有几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训练上还是没有能够跳出以往作文训练的局限,基本还是一个单元训练一次作文,这种模式其实已经被绝大部分一线教师所抛弃。我们知道,作文没有一定量的训练是无法写好的,而要加大一定的训练量,如果没有系统或有效的方法指导,效果也不会令人满意。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采用“读写超级链接” 的方法比较符合课改的理念。所谓“读写超级链接”,就是学生学习什么就练习写什么,活学活用,实现“以读悟写,以写促读”的目的。针对为你打开一扇门等阅读的内容,我设计了二个层次的作文训练:训练一:我对文学的认识。这是对文学的基本认识,要求学生力争用精炼的语言,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谈自己通过学习了两篇文章后对文学的认识。可以模仿赵丽宏的写法,力争用优美的笔调抒写对文学的认识。学生这样写道:你是一首歌,奏响着青春的旋律;你是一杯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你是一剂良药,慰藉那些受伤的心灵;你是一汪清泉,洗涤污浊的灵魂;你是一颗灵丹,陶冶人类的情操;你是一位朋友,伴随我们走过岁月年华。文学如一朵鲜花,让人感到沁人心脾;如一汩清泉,让人感到清凉可口;如一道风景,让人感到流连忘返;如一架彩虹,美丽而又神奇。你是春兰秋菊,夏荷冬梅。文学是歌,奏出的曲却比音乐美妙,因为它表露的是心声;文学是画,图出的色彩却比图画绚丽,因为它抒写的是感慨;文学是酒,品出的味道却比陈酿更醇,因为它储存的是心绪。训练二: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通过对两种不同文体的文章学习后,尝试着写由“路”发生的故事,或对“路”的独到的见解。学生参与这样的写作训练,完全不同于以往,因为阅读材料整合时已经设置了三个台阶:第一阶梯,同龄学生的优秀作文引路;第二阶梯,本义理解课文题目的范文;第三阶梯,喻义理解课文题目的范文。学生可以模仿着一点一点往前走。一位学生在路一文中这样写道:在我家门前有一条路,一直向远处延伸出去,与天连接记得二三岁时,我稚嫩的小脚踩在这条路上,其实那时路也不能算路,只是田间的土埂罢了。每逢下雨,路上的坑洼潭里淤积着泥水,一踩,浑浊的泥水便溅满了裤管。晴天,土地裂开了缝,一踩,尘土飞扬,使你睁不开眼睛。我扶着路边半人高的茅草,在妈妈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向前移去一不小心,被一粒小石子绊倒了,哇哇大哭起来,妈妈一把将我抱起来,搂得紧紧,我伏在妈妈的肩膀上,是那么温暖。远方,路漫漫,留下了母亲对我的一片关爱不知不觉,我背上了沉重的书包,又踏上了这条路。每当学校放学铃声一响,我便背上书包在路上寻找母亲的身影。越来越近了,她憔悴的身影已出现在我的眼前。她跳下车,接过我手中的包,把我抱上车后的座凳。她询问我一天的学习内容和情况。我说好,她脸上便露出欣慰的笑容,并让我保持;说不好,她不免会训上我一顿,但更多的还是给予鼓励。自行车依旧前行,远方,路漫漫,留下了我和母亲的喜怒哀乐经过母亲的帮助和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考取了华罗庚实验学校,母亲背着沉重的行李蹬着旧自行车为我送行。她嘱咐我晚上不要踢被子,学校里晚上没有人半夜里起来为我盖被子的;嘱咐我自己的衣服要自己认真洗,学校里也没有人会为我洗衣服的她说了好多,我却没有听,只是默默地落泪,她的眼圈儿也红了。汽车启动了,我们挥手又挥手远方,路漫漫,留下了母亲给我的千言万语明天又是星期五了,我好激动好兴奋,因为我可以回家了,因为我知道路的那一头,我的妈妈正等着我回家三、语文活动整合 与阅读和写作一样,活动也必须整合,因为现有教科书中的语文活动安排,更多的考虑活动内容的系列性,活动分配的统一性,活动都是集中单独安排在单元最后,而让活动与阅读、写作内容怎样结合起来常常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让活动与阅读和写作巧妙结合,让活动分解到阅读、写作之中。因为活动的展开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在学习为你打开一扇门后,我让学生开展这样的活动:与名著对话。让学生阅读名著,在阅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通过阅读名著,写自己阅读名著的感受。学生这样谈:走进名著,如同走进心灵圣地。不要刻意为之,无需摆出姿态。如手捧一杯清茶,只要慢慢品味。品味名著,就会体会一个时代的变迁,欣赏一段岁月的峥嵘,见证一次光明的穿梭。读名著,就像是策马奔驰在一望无垠的草原,领略开阔;就像是泛舟徜徉在微波荡漾的湖泊,共享平静;就像是跳伞游荡于浩瀚无边的天空,品味高深。无论是哪一种境界,都能饱览到旖旎的风光。朝曦的含蓄,晚霞的灿烂,以文字的形式流入心中,化为一种感动,明澈、智慧、惊叹一本好书,一段人生,一个形象,一种景仰。柯察金豪迈奔放,用双手铸就美好人生;冬妮亚美丽善良,用行动续写永远的爱恋。枪林弹雨磨灭不了友谊,狂轰烂炸改变不了决心。保尔用自己的身体与灵魂写下了一首永不泯灭的战歌,作者用笔墨与心灵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凯歌。困难挡不住意志坚强之人,艰险吓不住敢于挑战之人。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顶着光环的人坐在书页的宝顶卑鄙小人穿梭于书页的狗洞一排排思想打着旗帜喊着口号 寻找未来迷惘的孩子 冒失地闯入又乘着一匹战马 飞快奔出打更的人一遍遍重复时间的水滴尽头 一片光明灿烂名著和太阳一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名著可以引为诤友,它与我们亲善相处,它带给我们乐趣、知识、教诲、安慰。假如一时读不懂,可以囫囵吞枣,一遍不行,可以再读一遍,现在不懂,以后再读,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新的发现。相信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经验的丰富,总会有新的认识。阅读内容整合,是针对学习目标以课文为基点铺设台阶,走向课外世界,有利于学生达成目标;写作训练整合,是针对阅读内容设计相关练习,检测目标,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活动内容整合,是让阅读、写作“这样的心智活动”变得有趣有味。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整合教材,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享受到教学之乐。浅谈如何处理好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即是说,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即阐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读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常令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是究竟孰重孰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常常是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将二者割裂开来,各自呈现单边性,结果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训练培养学生二者的能力,效果均不佳。在语文教学中,虽然二者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各有侧重,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作文的方法,通过作文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一、荡阅读之舟,涤写作之愁作文难写,怕写作文,是较多学生的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困惑和现象。而“肚中无货,无米可炊”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没有东西可写,自然没有兴趣可言;搜肠刮肚,自然写不出精彩文章。如何帮助学生突破作文中的这一瓶颈,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多读,多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都熟知的道理;宋代大学士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即是说写作吸纳的材料要多要广,积累的材料要充分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都论述和强调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少做题是“手段”,多读书是“目的”,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几本好书,多背诵名家名篇,多积累诗词佳句,多扎扎实实的积累。“少做题,多读书”这也是借鉴了我国传统蒙学教育中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存其精华,古为今用。新课标更是强调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初中学生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并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一重要的改革,切中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读写能力指明了方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多读书、多积累来开阔眼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佳词名句、精思妙理等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广积写作的“粮草”,这也是解决学生作文“有米可炊”,不为作文而愁的一条有效途径。二、在读中悟写,读中练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叶圣陶)”。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尤其是更新后的语文教材更不乏文质兼美的篇章,其中储藏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 一是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的指导。例如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怎样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怎样结构文章很多课文本身就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在学习理解这些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相关的写作知识。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好契机和结合点进行作文训练。如在课文学习中学习了精彩的语言及时进行语言的仿写训练,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进行“补白”、“续写”、进行想象和新的创编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课文进行摹写来训练学生的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写仿写秋,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想和做也让学生来写我的想和做等,学生一般都能够摹写出较好的作文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写作手法、精彩语句作评点来提高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通过寻找和把握这些契机,适时进行写作训练,使读写有机结合。三是通过阅读来积累和历练学生作文思想(立意)的厚度。语言的厚度就是思想的厚度,语言的美丽就是智慧的美丽。学生作文思想肤浅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要使作文的思想有厚度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来从中吸取思想的甘露,形成科学的人文价值观;通过对文本个性的多元解读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由事入理、由景入理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历练和丰富学生的思想。 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操千曲,观千剑”,在读中悟写,巧持阅读的彩练,学生作文时才能上演作文的精彩。三、以写促读,畅流开源以写促读,即是说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畅流”使“源”更“活”。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形象的说明了生活是“源”,写作是“流”,“源”开则“流畅”,“源”塞则“流”竭。阅读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是间接地认识生活,是吸收;写作是直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是表达。通过让学生勤写勤动笔,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困惑,会进一步激发强烈的阅读和求知欲,不断的获取新知识,进而弥补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在作文教学中恰当的方法指导,技巧点拨和语言的锤炼,对阅读无不起促进作用,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作文的修改、评讲、反思、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样让学生“读了再写,写了再读”(茅盾),以写促读,反哺阅读,能让学生的阅读之兴更久,阅读之趣更浓。总之,阅读与写作,休憩相关,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更是密不可分,在教学实践中,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双剑合壁,就能让学生读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笔底生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兰州市永登县保家窑中学 高迎海语文素质分为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重在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首先,观察是写作的基础。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因此,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众所周知,生活积累对写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但人的精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受着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好习惯,因为大量的知识要从书本中来获得。同时,使学生养成写阅读笔记的习惯。只要大量阅读,善于积累,同样可以从中获得对生活的丰富感受,提高写作能力。其次,分析题意,提炼素材。没有材料就如同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文章自然写不好,但有了材料如果不精心选材或选材不当,同样也写不出好文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能力。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