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焦** 文档编号:79545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鲜艳、服装、招引”等词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3、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4、借鉴课文第3自然段的形式,说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分享资料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民族风俗。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各民族图片),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者最感兴趣的少数民族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主选择图片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2、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在我国西南的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乐。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吗?(生齐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所小学去看一看。(板书课文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出示课件“自学提示”。)自学提示:(1)标出自然段。(2)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3)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3、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和下课的情景);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四、巩固练习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五、课堂总结,铺垫下文这节课,同学们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也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怎样的乐趣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读通课文,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去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独特的魅力。二、汇报交流,深入探究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交流交流吧。(“美丽、团结、欢乐、祥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阅读引导。)(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能体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丽的语句。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点拨。(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出示课件: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意思。(颜色鲜艳,色彩多)(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出示课件:相关语句和背景图)引发学生思考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3、范读: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4、指导朗读,品味校园的美丽。师: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大青树粗壮,凤尾竹婀娜多姿,还有身着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的孩子们,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你能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吗?(1)自由练读;(2)指名读,师生评价。(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1、“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小学呢,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2、学生自读,画出相关语句。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指导。(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说明各民族的孩子,虽然穿戴不同,但是他们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老师范读,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4、教师小结: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一起体会他们的团结。(生齐读)(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1、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安静)(2)你认为这个词语用得准确吗?(引发学生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再适时引导,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呢?这是从侧面烘托孩子们学习认真。)2、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怎么能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让我们带着对这所小学的赞美再读一读这段话。(对于“祥和”这个特点,学生不一定能很准确地概括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1、课件出示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1)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2)指导朗读。校园里的同学多么有礼貌,在民族小学里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通过朗读来传递自己的感受吧!2、课件出示重点语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3、指导说话:请同学们想一想,还会有谁来这里凑热闹?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说: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都吸引过来了。4、课文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三、揭示主题,升华情感1、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师:这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多少自豪和赞美的情感啊!结合我们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填上最能体现你感受的词语再读一读。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_的小学。(美丽、团结、祥和、欢乐)(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入合适的词语。(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2、假如你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3、指生带着自豪、骄傲的情感读这句话。4、为什么一个西南边疆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6、教师总结。(出示课件:五十六个民族手拉手的图片)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团结、祥和!让我们一起唱响爱我中华这首歌吧!四、巩固练习打开“阅读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五、课外延伸,鼓励实践1、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也很想了解你们的学习生活,课后我们可以把我们一周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整理好邮寄给他们。2、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其他民族的一些资料,准备参加班级将要开展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