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7226073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 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C.气质有好坏之分D.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2、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3、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4、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很高的教学( )。 A.认知能力 B.监控能力 C.操作能力 D.效能感5、罗森塔尔效应说明,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A.教师的人格特点B.教师的教学水平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D.教师的威信6、张傅近期经常失眠,食欲不振,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消极 悲现;认为目己-无是处,未来没有希望。他存在的心理问是( )。A.强迫症B.蕉虑症C.抑郁症D.恐怖症7、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这种教育功能是( )。A个体发展功能B正向功能C显性功能D隐性功能8、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B.家庭背景C.社会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9、“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应用1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对环境条件的认知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构造一种“完形”11、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2、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心理辅导老师为了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便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行为分析法B.合理情绪疗法C.系统脱敏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13、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 。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练习法C.作业法D.演示法14、保加利亚学者罗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A.纲要信号教学法B.探究发现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5、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16、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A、动作思维B、直觉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17、孔子曰 : “ 上好礼 , 则民莫敢不敬 。 上好义 , 则民莫敢不服 。 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 具有灵活性B 脱离社会生产C 具有全面性D 结合社会生产18、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赞可夫 19、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中学德育( )的原则。 A言行一致 B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通过集体进行教育 20、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语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21、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理性因素D感知因素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3、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4、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2、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3、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自述: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觉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躁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来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时总是语无论次而且声音发颤。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方法。2、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教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教师的经验就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在教学中,田雨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还经常观看精品课课程,然而,期中教学检查后,她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与同事们的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般这令田雨十分不解。甚是苦恼,自己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教师的经验运用到了自己教学中,可为什么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并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A2、答案:A3、答案:C4、D5、C6、C7、【答案】C8、【答案】D。解析: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学习需要和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故本题选D。9、B10、B11、答案:D12、【参考答案】B13、答案:D 14、【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首创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15、B16、D17、答案:B 18、B19、A20、D21、【答案】B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此说法是错误的。国家课程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2、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教学过程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教和学),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点: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3、此说法是正确的。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4、【参考答案】。解析: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知识与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能力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越多。机械地说知识与能力成正比,说法有失片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正确答案:(1) “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要求学生“样样都好”的平均发展,也不能理解为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同 “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 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 (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对其他各育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各育不能相 互代替。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其各自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 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五育”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 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因此,“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2、长善救失德育原则基本要求为:(1)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2)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加以肯定鼓励,借以克服缺点。(3)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特长,培养优秀品质。(4)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促进矛盾积极转化,加强自我修养。3、(1)口唇期(0到18个月) 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2)肛门区(18月到3岁) 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区(3岁到6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4)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到成长) 这一阶段也叫两性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考试焦虑的典型表现包括:心情极度紧张,情绪波动,比如“时常感觉心烦意乱”生理反应强烈,比如“心跳剧烈”,“身体不舒服的燥热”,“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思维刻板,比如“思维不受控制,注意力不集中”等心情慌乱,比如“整天惴惴不安”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比如“学习有好有坏”害怕老师提问,比如“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2)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比如班级的排名,老师的关注等等。家庭方面的原因,比如父母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父母的严格要求等。社会方面的原因,比如社会舆论的影响,考试成绩代表个人成就。学生自身的原因,比如学习动机过强,不当的归因等。(3)改善考试焦虑的方法包括:积极强化。比如做对题目以后,给予正强化。还可以交给学生学会运用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来鼓励自己,减少压力。系统脱敏法。可以将学生的考试焦虑由低到高划分成多个等级,然后结合放松训练等犯法,让学生逐步适应每一级的焦虑水平,最终克服考试焦虑。代币奖励法,用一些符号、工具作为去的成功的指标,每做好一件事情,就给学生一个代币,随着代币的增加,逐步减缓焦虑情绪。认知疗法,比如理性情绪疗法。改变学生一次考不好,众身无望的看法。人本主义疗法。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确定,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潜能。2、(1)田老师之所以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从教学规律看,违背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该规律强调既要利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经验指导学生,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田老师“师范专业,非常敬业,学习精品课程”,都只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从教学原则看,违背了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和量力性)原则。这三个原则,都强调教师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好到的经验运用到具体教学中。材料中田老师“观看精品课程”,向他人请教,但都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只是简单的模仿。从效能感角度看,没能及时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材料中田老师“精神饱满,信心十足”,说明其自我的教学效能感很高,但很可能没有注重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如树立学习榜样,培养良好的情绪。(2)给田老师的教学建议包括:根据课程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面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等。田老师应结合每堂课的具体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田老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应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