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59927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 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 卷 选择题 第 卷 非选择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用时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48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2 小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 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天命 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 商人认为 天命 不可转移 而周人则以为 皇天无亲 唯德是辅 故统治者为了获得 天命 必须 敬天保民 这表明周代 A 王权与神权相分离 B 德治思想逐步形成 C 天子权力有所下降 D 对天的认识理性化 2 历史学家指出 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 集权性 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 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材料中 分散性 松散性 的表现是 A 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 宗法分封制下 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 性 C 层层封授 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 实现了国与家 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 合 3 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 进入战国 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 国王是最高 政治权力的代表 总揽国家的统治权 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A 国君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B 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 C 分裂到统一的趋势加强 D 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4 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指出 秦朝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分封 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面光 然后建立起了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 材料表明秦朝建立 A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B 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 C 使中国开始步人封建社会 D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 5 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 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 为了防止 他们与郡守 侯王勾结 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 由此可知 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 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 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 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6 成书于三国时期的 人物志 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 言谈举止 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 人才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评定理论体系 人物志 的出现 A 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B 为科举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C 标志门阀士族的形成 D 为三国争雄奠定了人才基础 7 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 增加了行省设置 行省从中央领受 部分权力 代中央行事 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这里的 较高 级演化形态 表现在 A 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B 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的矛盾 C 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D 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 理体系 8 凡京奏 禁中称文书 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 纸 小帖 墨字 内照票拟 或皇上 御笔 或宦官代书 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 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 阁 臣随即封上 间有执正强争 也多曲折 由此可见 明朝内阁 A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B 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C 地位很高 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D 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9 清代行政区划一般采取省 府 县三级制 此外部分地区设州和厅 前者地位同于府 后者同于县 蒙古地区全被征服后 清室因其部落故俗 分其地为若干蒙旗 以理其政 并 赋予高度的治权 对西南地区的外族首先沿用明朝的土司制度 后大多改土归流 材料说明 清朝 A 废除了元朝行省制 B 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 C 沿用明朝地方制度 D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 10 据记载 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 太监都要退出 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 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 因此当时有 挑帘军机 之称 挑帘军机 的出现 A 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D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11 柏拉图曾经说 如果你否认比例规则 把过分大的帆装到小船上 给一个小个子吃太 多的食物 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 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 你认为该 评述可以用来指正雅典民主在哪一方面的缺陷 A 其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奴隶专制的基础上 B 其民主方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C 野心家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导致政坛动荡 D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和误用 12 公元前 3 世纪至公元前 27 年是罗马积极向外扩张的时期 但这一时期罗马各种社会矛 盾 阶级矛盾 特别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 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 不断激化 这一时期的罗马 A 公民法占据着统治地位 B 习惯法的痕迹已经清除 C 普通民众均受法律保护 D 以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 13 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 英国 权利法案 颁布后 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 是实实在在的 行政首脑 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 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 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 大 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 也不需要协商一致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 议会无法限制国王的权力 B 责任制内阁已经基本确立 C 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 D 权利法案 遭到了破坏 14 1783 年英国国王任命 24 岁的小皮特为首相 下院多数议员对国王 把国家委托给个小 学生来管理 非常不满 面小皮特则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 这开创了一个先例 即内阁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 并重新进行选举 直接 诉诸选民的裁决 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B 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 国王拥有控制议会的权力 D 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 15 1787 年 6 月 4 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 富兰克林发言说 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 的人 会是个好人 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 就无人知道了 这里也和别的国家一样 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 直到以君主制告终 为此 新成立的美国 A 颁布成文宪法 B 修改邦联制度 C 采用共和政体 D 构建分 权体制 16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 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 它 一无序言 二无理论说明 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 互间的关系 这一现象反映了 当时 A 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B 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 C 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 D 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17 1689 年 权利法案 和 1871 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的共同之处在于 A 确立责任内阁制 B 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 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 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18 1871 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 生 此后 所有年满 25 岁的男性都有权参加帝国议会的选举 而英国在 1884 年议会改革 后 选民权的比重也才上升到成年男性的 60 由 此可见 19 世纪的欧洲 A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和公开 B 英国拥有更加强大的贵族寡头 政治传统 C 选举权的广泛程度不等于民主化的水平 D 秘密选举会使处于依附地位的 人受胁迫 19 费正清在 中国传统与变迁 中写道 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 也很有必要将之放 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 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 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 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该材 料旨在说明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B 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C 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D 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20 梁启超谈到太平天国运动时说 洪秀全之失败 原因虽多 最重大的就是他拿那种 四不像的天主教 做招牌 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 梁启超认为太平天国 A 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 B 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 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 D 混淆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21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 危机中的变革 一书中指出 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 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C 中国割地赔款 丧权辱国 D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22 有学者认为 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以及国民革命 都是辛亥革命的自 然产物 在该学者看来 这些运动和革命共同的意义是 A 对侍统价值观念的否定 B 强调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C 注重对人性私弱的批判 D 推翻了君主制度的束缚 23 国民革命失败后 苏共领导人曾认为 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 只能等待时机 配合城市工人暴动 但是 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对这一探索历程表 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B 中共 七大 工农武装割据 敌后游击战 C 秋收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 中共 七大 D 遵义会议 井冈山道路 论持久战 24 美国月刊 发表了记者西奥多 怀特从中国发回的采访稿 该采访稿称 1937 1938 年 中国 从沦陷区逃出难民共 2500 万人 之后该说法反复出现在关于中国抗战的权威报道里 20 多年后 怀特在个人传记里纠正了这一说法 事实是全国赈济总署 1937 1938 年 共向 难民营发放 2500 万顿饭 从史学研究角度看 报刊的采访文稿 A 不具有史料研究价值 B 都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 史料价值需鉴别考证 D 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25 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 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B 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 C 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 D 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 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 26 下图是 1949 年 4 月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诗 诗中写道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 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 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抗战胜利 日本在南京接受投降 B 南京解放 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C 挺进中原 中共揭开反攻的序幕 D 战略决战 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27 xx 是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和 共产党宣言 发表 170 周年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它 A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B 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C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 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 28 马克思 恩格斯撰写 共产党宣言 时 预言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 死期临近 但 是过了近半个世纪 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 过去的判 断 是不对的 19 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程度 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 扩展能力 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B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 C 巴黎公社失败 D 两个政府并存局面结束 29 西方史学家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就是俄国激进的社会组织实验 这一实验持续了 75 年 其观点主要是指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的根源 B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 俄国十月革命 创造了条件 C 没有战争就没有激进的社会变革 D 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消灭战争 30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 1949 年 10 月至 1954 年 9 月一届人大召开 前 主席 副 主席的政党状况 它表明 A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形成 B 新中国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贯彻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方针 31 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 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 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 第一次 作为权力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 这种民主 形式指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 B 政协会议 C 民族区域自治 D 村 民自治 32 有学者在谈到 一国两制 时说 国家是否统一 关键不是看各地方实行的具体制度 是什么 而是看主权是否统一 是否满足了统一的最基本要求 只要满足了这些最基本要求 允许不同的地方保持自己原有的制度 这说明 一国两制 A 使港澳成为独立的政治实体 B 提高了国家统一的标准 C 改变了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 D 具有很强的政治包容性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 非选择题 本卷 3 小题 共 52 分 33 2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 形成于秦汉 至隋唐而稳固 宋元明清日 臻完备 秦朝即设立听命于皇帝的御史大夫作为纠察百官的最高监察官员 唐代监察制 度更为完备 中央监察机构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御史台系统 负责监察百官之违法与失职 行为 另一部分是言谏系统 负责直接告发官员的违法 失职或者腐败行为 明清两朝 最终实现中央监察机构与地方监察机构的统一 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期 由于国 家幅员辽阔 在专制权力下 各级官吏滥用权力 贪污腐化的空间较大 为了维护皇权 历 朝君主都非常重视专门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运作 试图通过监察官员的纠察和弹劾 防止并打 击官吏的贪腐和不法行为 摘编自朱福惠 国家监察体制之宪法 史观察 材料二 按照分 权制衡理论 美国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方面是议会与司法机 关的监督 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的发展 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的主要方面正逐步演进 为民众的民主监督 即借助互联网和报纸 电视等传媒 用社会舆论对行政机关形成压力 此外 近些年来 美国行政机关还逐步加强了自身的内部监督制约 如建立行政决策的 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政府情报信息披露制度等 1978 年 还根据 政府道德法 设立了政府 道德署 直接向总统和国会负责 地位独立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规范 审核和批准各行政部门制定的道德行为附则 监督行政部门官员公开和秘密的财产申报的 执行情况 审核总统政治任命是否有经济方面的利益冲突 这些都对行政权起着重要的监 督作用 摘编自宋欢欢 美国监督机制浅析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机制的特点及形成的社会背景 10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相比 美国行政监督机制的不 同之处 并谈谈你对古今中外监察机制的认识 10 分 34 2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 64 年 1837 1901 年 一生模范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 责 深受国民的爱戴 她继承王位时只有 18 岁 辉格党首相基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 何做一个立宪君主 教会她不凭感情用事 心平气和地与民选的首相共事 哪怕她从心底里 厌恶这个首相 摘编自曹大力 赵世瑜 历史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 程 材料二 美国宪法的独特贡献在于它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 使共和制成为 一种可操作的现实 它所确立的宪政原则和机制 既是对欧洲 尤其是英国 宪政思想和实 践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挥 更是美国人基于自己历史经验的一种创新 这些原则和实践 不 仅为美国 200 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也深到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 展 摘编自人教版 历史必修一 教师 用书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6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美国 1787 年宪法所确定的宪政原则和机制 6 分 3 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废除君主 建立共和国 而有人则认为只有君主立 宪才是它的真正归宿 根据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以近代英国和美国的政体为例阐述你的 观点 8 分 35 12 分 阅 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1800 年 改良后的蒸汽机中 62 被用于为炼铁炉 面粉厂等工业提供旋转动力 1816 年 英国阿美士德率团访华 因为礼节等分歧 未能谒见嘉庆帝 1843 年 中英签订 虎门条约 和 五口通商章程 19 世纪 50 年代 荷兰 丹麦 普鲁士等国大幅度降低进口商品关税 法国大大降低钢铁和五金品材的关 税 1860 1861 年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与清政府用平等礼节 成立总理衙门 专门负责对外交往 1872 1894 年 近代中国民营企业达到 100 多家 分布在纺织 面粉 造纸 船舶修理等多个部门 1895 年 台湾发布战斗檄文 宣言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898 年 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 呼吁 惟有合群以救之 惟有激耻以振之 摘编自郑师渠 中国近代史 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 自拟题目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 论题 中外关联 史论结合 xx 高三第一次检测历史答案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 48 分 1 B 2 B 3 A 4 B 5 D 6 A 7 C 8 A 9 B 10 D 11 D 12 A 13 C 14 A 15 D 16 D 17 B 18 C 19 D 20 C 21 D 22 A 23 C 24 C 25 B 26 B 27 C 28 C 29 B 30 A 31 D 32 D 二 非选择题 本卷 3 小题 共 52 分 33 20 分 1 特点 历史悠久 监察机构独立化 或专门 垂直领导 并日趋完备 监察对象广泛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各级官员 监察范围广 官员之违法与不良行为 等 8 分 背景 中国幅员辽阔 各级官吏贪腐空间大 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 2 分 2 不同 分权制衡 通过司法机关 议会进行监督 民众的民主监督 媒体的监督 行 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 6 分 认识 注重多部门齐抓共管 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积极借助现代传媒技术 强化民众监督意 识 注重法制建设与宣传 注重道德教育等 4 分 言之成理即可 34 20 分 1 特点 国王是国家元首 君主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 君主是国家的象征 国家权 力的中心在议会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6 分 2 宪政原则 人民主权 限权政府 共和政体 公民权利的不可剥夺性 等等 4 分 任答两点即可 机制 制衡机制 或联邦制 三权分立 2 分 3 观点 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国情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 和制都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基本政权形式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美国走联邦制共和之路 都是历史的选择 英国在君主立宪制下 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而美国的联邦共和制保证了美 国的长治久安 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8 分 35 12 分 示例 1 论题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 2 分 论证 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 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生产力取得较快发展 为了扩 大海外市场 英国等国家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 掀 起洋务运动 兴办近代企业 创办新式海军 选派留学生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在列 强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 近代民族工业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 甲 午战争后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相继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推动中国近代 化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 过渡 8 分 总之 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 中国近代化逐步展开 2 分 论证 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于 1840 年发动鸦片战争 打破了清政府 天朝上国 的虚骄观 念 传统的以华复为中心的民族意识趋于崩溃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及清政府在礼仪及机构方 面的调整 加速传统的朝贡体制瓦解 客观上也促进华复中心观的解体 甲午战争中国的惨 败和 马关条约 的签订 引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峻 中国社会各阶层 纷纷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 民族意识觉醒 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把启迪民智与救 亡图存联系起来 促 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农民阶级发起的义和团运动 以 扶清灭洋 为口号 触及时代主题 是一场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 辛亥革命 引入西方民主共和观念 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发展 8 分 总之 西方 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2 分 示例仅作参考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