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四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五 乐毅论.docx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8611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四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五 乐毅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四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五 乐毅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练半小时 阅读突破 第四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五 乐毅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文精练五乐毅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乐毅论苏轼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或者之论曰:“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呜呼!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霸,可得乎?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范蠡、留侯,虽非汤、武之佐,然亦可谓刚毅果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为者也。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当此时,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求亡之不暇暇:悠闲B.援桴进兵援:拿起C.治其政令治:治理D.不王则审所处审:明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公、晋文公如果去做商汤、周武一样的事,图谋成就王业,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成就霸业。B.吴王最终被勾践杀死,项羽被汉高祖追杀,作者用这些事例阐述了不能用狭小的仁义去破坏掉建国立业的大计。C.作者认为,乐毅在和齐国的常年征战中如果能及时停止战争,让齐国的百姓休养生息,那么对生活满足的齐国人也就没有人有斗志去和乐毅打仗了。D.文章叙议结合,内容材料丰富,分析了王道和霸术的分别,阐述了王道不是霸者夺取天下的好方法。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霸,可得乎?译文:(2)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译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籍之解而东解:解放B.燕之并齐并:兼并C.反其田里田里:家乡D.不王则审所处王:称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年徐偃王、宋襄公曾经推行他们的仁义,但最终灭亡,原因在于他们所推行的,不足以满足他们所追求的。B.乐毅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滥施行义,未能急攻,错失良机。C.本文借古讽今。结尾的感叹句特别令人追昔而思今。D.文中多次使用问句与感叹句,既使文章活泼、有气势,又在说理过程中融入深深的感情色彩。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选自六韬文韬文师)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译文:(2)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译文:(3)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译文:答案精析第一组1.A暇:空闲的时间。2.AA项均为代词,指自己。B项介词,向/介词,在方面。C项介词,用/介词,因为。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3.AA项与原文“虽欲霸,可得乎?”语意相反。4.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5.(1)假使让齐桓公、晋文公去做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事情(王道),那他们将要自寻灭亡都来不及了,即使想要称霸,能够成功吗?(2)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第二组1.A解:突围。2.CC项均为连词,表顺承,就。A项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转折。B项助词,所字结构/与“为”一起表被动。D项代词,他的/连词,表选择。3.B乐毅失败的原因很多,“滥施良机”只是原因之一,并非主要原因。4.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5.(1)因为他们所推行的,不足以满足他们所追求的。(2)大概是因为他想要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3)这本来就是让齐国能够慢慢谋划这件事的原因。参考译文自己知道可以成就王业并且真正称王的,是古代三王(夏禹、商汤、周武)。自己知道不可以成就王业而成就了霸业的,是春秋五霸。有人曾经这样论说:“图谋成就王业却没有成功的,那最坏的结果也还能成就霸业。”唉!假使让齐桓公、晋文公去做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事情(王道),那他们将要自寻灭亡都来不及了,即使想要称霸,能够成功吗?所谓的王道,不可以用在小的地方。用在大的地方可以成就王业,用在小的地方,就会被消灭。当年徐偃王、宋襄公曾经推行他们的仁义,但是最终自取灭亡、失去国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推行的,不足以满足他们所追求的。所以如果有获取天下的方法,却没有获取天下的想法,这才可以同他说王道。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汉留侯张良,虽然不是辅佐商汤、周武王的贤臣,但也可称得上是刚毅果敢的人物,才能卓越,遇事不糊涂,能够有他们一定要做的事。看看吴王夫差被困在姑苏城上,而向越王勾践哀求保全性命,勾践曾经想赦免他,当时只有那范蠡认为不可以,然后击鼓进兵攻打姑苏城,并最终杀死吴王。(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籍突破重围向东败逃时,高祖也曾想罢兵西归,可是张良上谏说:“这是上天要让项羽灭亡,赶快追击,莫失良机。”这两个历史人物,都认为小小的仁义,不足以改变我们的军国大计。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这就足以使他灭亡了。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完全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这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如今用百万的军队去攻打(莒、墨)两城的残兵败将,而用了几年的时间都不能取胜,军队长年在外,这样就一定会有敌人利用他的国力空虚。诸侯在内部作乱,齐国在外面攻击。到了这时候,即便是姜太公、田穰苴在世也不能不失败。然而,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大概是因为他想要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为何乐毅用百万军队和两个小城对峙好几年却不决战?这本来就是让齐国能够慢慢谋划这件事的原因。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让天下人讥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