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7903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火车在宽阔的平原上向前行驶,坐在车上的旅客看到两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向车后面退去,旅客所选参考系应该是( )A. 两边的树木 B. 铁轨 C. 平原 D. 火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火车向前行驶,而坐在车上的旅客看到两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向车后面退去,旅客所选参考系应该是火车,故选D.考点:参考系【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参考系的概念;要知道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的静止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参考系选择的不同,则对物体的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但是得出的都是正确的结论,此题是基础题.2.以下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 裁判员在跳水比赛中给跳水运动员评分B. 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C. 研究“嫦娥一号”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姿态D. 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裁判员在跳水比赛中给跳水运动员评分,需要研究运动员的姿势和动作,要考虑身体形状,故不可看作质点,A错误;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要考虑求得大小和形状,不可看作质点,故B错误;研究“嫦娥一号”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姿态,要考虑其形状,不可看作质点,故C错误;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海轮相对于茫茫大海来比,其大小可以忽略,看其为质点,故D正确;故选ABC.考点:质点.【名师点睛】此题是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注意有旋转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此题是基础题.3.由于微小形变不易直接观察,某探究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玻璃瓶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微小形变,该实验体现了()A. 控制变量法 B. 放大的思想 C. 比较的方法 D. 等效的方法【答案】B【解析】图是演示玻璃瓶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装置中,用力挤压玻璃瓶,玻璃瓶发生形变,细管中水柱上升,由于管子较细,上升的高度较大,将玻璃瓶微小的形变放大,能直观的观察到形变,体现了放大的思想,故选项B正确。点睛: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物理学上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基础题。4.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 物体的重心只能在物体内D. 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可以运用悬挂法确定重心的位置。【详解】A、B项: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而万有引力一大部分表现为物体的重力,一小部分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故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全部,地球上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静止的物体与运动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A、B错误;C项: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C错误;D项: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故D正确。故应选:D。5.如图,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向右匀速传动。现把一个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上,这时物体受到的力是A. 重力、弹力 B. 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C. 重力、滑动摩擦力 D. 重力、弹力、静摩擦力【答案】B【解析】把一个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于传送带会向后滑动所以会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另外物体还受重力和弹力选B6.用一水平外力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使木块保持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当水平外力增时,则木块( )A. 对墙的压力增大,受静摩擦力增大 B. 对墙的压力增大,受静摩擦力不变C. 对墙的压力不变,受静摩擦力增大 D. 对墙的压力增大,受静摩擦力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根据静摩擦力的性质及求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中物体处于平衡,故静摩擦力可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详解】由图可知,静摩擦力应沿墙壁方向且与重力方向相反,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静摩擦力不变;垂直于墙面方向上,物体受F及墙面的弹力而处于平衡,水平外力增大时,物体受墙的弹力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墙的压力增大。故应选:B。【点睛】在分析摩擦力时一定要明确是静摩擦还是动摩擦力,动摩擦力一般由公式求出,而静摩擦力应由共点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出。7.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减速,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从刹车开始的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A. 30 m B. 40 m C. 105 m D. 210 m【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详解】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知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即 故应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8.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5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 )A.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是4N,方向水平向右B.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是4N,方向水平向左C. 在运动过程中,若撤去F时,摩擦力仍不变D. 在运动过程中,若撤去F时,则摩擦力变为0N【答案】AC【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根据物体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N等于物体的重力G,由f=N求解摩擦力大小,而与有无拉力无关。【详解】A、B项: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受到水平面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N等于物体的重力G,则摩擦力大小为f=N=G=0.220N=4N故A正确,B错误;C、D项:在运动过程中,若撤去F时,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知,摩擦力仍不变,故C正确,D错误。故应选:AC。【点睛】本题不能简单认为摩擦力方向与水平力F的方向相反,是水平向左,注意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及有无拉力无关。9.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开始计时时两车 在同一 处。它们在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3s时间内 ( )A. 1s时刻两车相遇 B. 2s时刻两车相遇 C. 1s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D. 3s时刻两车相距最远【答案】BD【解析】【分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相遇要求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之差越大,表示相距越远。【详解】由图象可知,在2s末,ab两车的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故在2s时刻两车相遇;在3s末ab两车的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之差最大,故3s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所以AC错误,BD正确。故应选:BD。【点睛】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要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10.在同一高度处间隔t0时间先后自由释放两小球A和B,不计空气阻力,则A. 两球落地时间间隔t0B. 在空中运动时两球间距越来越大C. 在空中运动时两球速度差越来越大D. 在空中运动时两球间距保持不变【答案】AB【解析】由于释放高度相同,落地所需时间相同,故落地时间间隔为t0,A正确;B球释放后t时刻,A球已运动t+t0,此时vA=g(t+t0),vB=gt,hA=g(t+t0)2,hB=gt2,则vAvB=gt0,不变,hAhB=,随t增大而增大,故两球速度差不变而距离增大,B正确,CD错误。二、实验题11.(1)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 Hz,常用的“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是_V和_(选填“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它每隔_s打一个点。(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答案】 (1). 220 (2). 交流电源 (3). 0.02 (4). A【解析】试题分析:打点计时器需要使用交流电,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低压交流46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需要交流220V电压。由于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因此每隔0.02s打点。为了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操作顺序为先开电源在释放纸带。考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基本仪器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1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所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现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依次为:S1=16.10cm,S2=17.95cm,S3=19.80cm,S4=21.65cm则:(本题计算结果数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s;(2)拖着纸带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表达式a=_(用S1,S2,S3,S4,T中相应的字母表示);大小为_m/s2(3)计时器在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B=_(用S1,S2,S3,S4,t中相应的字母表达),大小为_m/s【答案】 (1). 0.1; (2). ; (3). 1.9; (4). ; (5). 1.7【解析】【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学会用逐差法求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求某点的瞬时速度。【详解】(1)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0=0.02s,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故相邻计数点间隔的时间为:T=50.02s=0.1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S3-S1=2a1T2S4-S2=2a2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解得:;(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点睛】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三、计算题13.从离地面45m的空中由静止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求:(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上;(2)小球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答案】(1) (2)【解析】(1)由可得:=5s;(2)由v=gt得落地时的速度为:v=105=50m/s;14.一根轻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由原长伸长为9.0cm时,产生的弹力为36N,若将该弹簧压缩到4.0cm,产生的弹力为24N,求(1)该弹簧的劲度系数;(2)弹簧的原长【答案】(1) k=1.2103N/m;(2) L0=0.06m【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胡克定律:F=kx,注意x为弹簧的形变量。【详解】设弹簧的原长L0,伸长到L1为0.09m时,弹力为F1;压缩到L2为0.04m时,弹力为F2;由胡克定律F=kx得:伸长过程:F1=k(L1-L0)压缩过程:F2=k(L0-L2)代入数据得:k=1.2103N/mL0=0.06m。15.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质量为2kg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且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多大水平拉力。(2)用F16N的水平力拉木块,求木块受摩擦力的大小。(3)木块在桌面滑动后,使水平拉力变为10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答案】(1)8N;(2)6N;(3)8N【解析】【分析】(1)当拉力等于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开始运动,根据平衡求出最小拉力;(2)比较拉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若不能拉动,则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求出静摩擦力的大小;(3)木块一旦拉动,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结合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出摩擦力的大小。【详解】(1) 假设木块恰能被拉动,则F=fm而fm=f滑=N据二力平衡得:N=mg联立得:F=8N;(2) 因为拉力F1fm,所以木块保持静止,据二力平衡,得:f1=F1=6N;(3) 因为拉力F2fm,所以木块滑动,则滑动摩擦力f2=N=mg=8N。【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确定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结合平衡和摩擦力公式进行求解。16.如图所示,倾斜角度为37的斜面,由AB和BC两部分组成,其中AB部分光滑,其长度为SAB=2m,BC部分粗糙物块P(可看成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P在AB部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在BC部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到C点速度恰为零求:(1)物块P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2)物块在斜面BC部分运动的时间及斜面BC的长度;【答案】(1)4m/s;(2)4m【解析】【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块P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块在BC部分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BC的长度。【详解】(1) 物块P经过B点的速度解得:;(2) 物块在斜面BC部分运动的时间 B到C,由得:。【点睛】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的基本运用,知道运动的过程若不涉及时间,运用速度位移公式求解比较简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