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民为贵【教学目标】 1.诵读,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重点学习第1、2、3则;借鉴和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说理艺术)。3.领会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领会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学习孟子论辩和说理艺术。【教学难点】 1、领会孟子的民本思想。 2、借鉴和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说理艺术)。【教学方法】诵读、讲授、点拨、合作探究、练笔【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过程】1、 名句导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 (尚书)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二、检查预习(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说)1、字音社稷( ) 粢盛( ) 弑君( ) 走圹( ) 獭( ) 驱爵( ) 鹯( ) 三年之艾( ) 淑( ) 胥( ) 溺( ) 谆谆( ) 2、通假字为丛驱爵者,鹯也。(“爵”通“雀”)3、古今异义牺牲既成(古义:用来祭祀社稷的牲畜;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古义:被诛杀或逃亡;今义:失去生命。)4、词类活用然而旱干水溢(名作动,遭受旱灾)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名作动,成就王业)5、特殊句式祭祀以时。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此之谓也。1.唇亡则齿寒,此之谓也。.2.“于我心有戚戚焉,此之谓也” 此之谓也:一般是放在句末的,是对上文所说事情的总结。这是文言里常见的宾语前置,此,代词作宾语,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这是古汉语中的习惯用语,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如果加在一段话的末尾,意思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或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是嵌在句子中,如:“此乃公孙衍之所谓也”,常用于评论人或物,意思是:这是XXX说的(话),或者这是XXX说的(意思或道理)。三、诵读感知,疏通文意(听、读、说)1、 师生分读1、2、3则,初步感知。2、分小组合作讨论疏通各则文意并全班交流。 第一则: 民贵君轻 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二则: 君暴民反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秩序是不可以被侵犯的。 第三则: 君仁民归四、合作探究(说、听、读)1、 孟子是用什么方法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对比、排比、比喻2、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是什么?五、拓展延伸(说、写)拓展1:结合一些历史上“得民心”与“失民心”的例子,深入理解民本思想。 得民心:刘邦、李世民、康熙 失民心:周幽王、暴秦、项羽“得民心者得天下”据说出自三国时的司马懿,其临死前对司马师和司马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诸侯;得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得民心者得天下 悠悠中华五千载,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辉煌,为后人所赞颂。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段辉煌之中,都毫无例外地闪现着一个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烨他们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统治着不同的时代,可他们却印证了同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项羽都是名载史册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霸业,后者却无奈乌江自刎,这难道真如项羽所言此乃天意吗?不是,刘邦项羽二人相比,项羽比刘邦更有才能,但项羽他恃才傲物,很少与属下谈心沟通,一意孤行,又兼?夫之勇,妇人之仁,最终走向了灭亡。相反,刘邦没有突出的个人才能,但他善于听取各方良言,身边谋士极多,常常与他们交心倾谈,上下沟通,月下千里追韩信就是明证。因此,他可以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最终成为楚汉之争的胜者。李世民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广大农民获得了耕种和休息的时间,生产力回复,国力增强,江山更加稳固. 时间又过了几千年,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一位历史伟人-康熙皇帝,他有着比刘邦更为出众的才华,有着比项羽更为强健的体魄,有着比铁木真更为勇猛的军队,照说他可以安安稳稳的坐上龙椅。但是,他却遭遇了关内百姓的强烈的反抗,只因为他是满人,而他治下的却大多是汉人。在汉人的眼中,他永远是夷人,是外来者,因此,各地的反清斗争不绝,这也成了康熙的一块心病。但是,他从未想过使用武力让汉臣服。一次,他去长城察看城墙的毁坏情况,面对早已破落的长城,有的大臣认为要加固,以防来袭,但康熙却坚定地说:我要修的是百姓心中的长城,这比真正的长城坚固好几倍!是啊,这是明君的抉择,他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后来,他多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无数百姓,终于使百姓臣服,成为一代明君。以史为镜,可以知古今。纵古观今,我们不难看出?成就大业,一统天下,与老百姓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毛泽东说过,要让人民获得最根本的利益,因此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只为搏美人褒姒一笑,而置国家和民心于不顾,外敌来犯,再燃烽火,却无一兵一卒来援,西周亡国。严刑峻法-暴秦 秦,从立国开始,秣马厉兵近600年,后由嬴政东征西战9年,终于统一中国。 但由于数百年分裂动荡的影响,始皇帝担心六国复辟,于是收缴全国兵器,制定严刑峻法,建立庞大的军队,多次四处征战(匈奴和南越),大兴土木,致使国家逐步空虚。 至秦二世,不思休养生息,却变本加厉地剥削和压榨人民,致使民不聊生,终于陈胜吴广在泽乡起义,掀起了反抗暴秦的浪潮。走投无路-明崇祯帝明崇祯帝朱由检,登基即接手了早已千疮百孔的明帝国。崇祯帝一方面勤俭自律,励精图治;另一方面又多疑多虑,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拓展2:“民为贵”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境遇?六、小结七、布置作业1、依据孟子的民本思想自主学习4、5则。2、背诵课内、课外名句。3、以“仁爱”为题,写一组比喻论证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