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04458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阅读孔雀东南飞的有关语句,完成下列小题。“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1. 下面对有关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托物起兴手法。B.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运用了古诗中常见的互文的修辞方法。C. 以孔雀失偶开头,为全文奠定了哀婉缠绵、徘徊顾恋的感情基调。D. 结尾处以鸳鸯悲鸣作结,与开头相呼应,形成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2.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 昼夜勤作息 B. 处分适兄意C. 可怜体无比 D. 叶叶相交通【答案】1. D 2. A【解析】1. 试题分析:D项,“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不当,应是浪漫主义写作手法。孔雀东南飞结尾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2. 试题分析:A项,“昼夜”的意思是白天和晚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B项,“处分”,古:处理;今:惩罚。C项,“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怜悯。D项,“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点睛: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词义转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参考译文:“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白色的丝绢,十四岁就学会了裁衣。十五岁学会弹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伤悲。你既然已经做了府吏,当然会坚守臣节专心不移。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还故意嫌我缓慢松弛。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公婆难服侍。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徒然留下采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你这就禀告公公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两家要求将他们夫妻二人合葬,结果合葬在华山旁。坟墓东西两边种植着松柏,左右两侧栽种梧桐。各种树枝枝枝相覆盖,各种树叶叶叶相连通。中间又有一对双飞鸟,鸟名本是叫鸳鸯,它们抬起头来相对鸣叫,每晚都要鸣叫一直叫到五更。过路的人都停下脚步仔细听,寡妇惊起更是不安和彷徨。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以此为鉴戒千万不要把它忘。阅读游褒禅山记的有关文句,完成下列小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3.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于是余有叹焉 叹:感慨B. 夫夷以近 夷:平坦C. 不随以止也 随:随便D. 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4. 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孰能讥之乎A. 句用法相同,句用法相同 B. 句用法相同,句用法不同C. 句用法不同,句用法相同 D. 句用法不同,句用法不同5. 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B. 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C. 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D. 平坦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答案】3. C 4. B 5. C【解析】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C项,“不随以止也”意思是不跟随别人而停止,“随”是“跟随”的意思。4. 试题分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意思是“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观啊”,“观”是“景观”的意思;“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意思是“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观”的意思是“景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意思是“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其”是代词,指代自己;“其孰能讥之乎”意思是“难道谁还能讥笑吗”,“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可译为“难道”。故此题答案为B项。5. 试题分析:C项,无中生有,“也可惋惜”分析不当,文中没有体现出来。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参考译文: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方孝儒 逊志斋集吴士6.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谈必推孙吴 推:推崇B. 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 将:让为将C. 月靡粟万计 靡:倒下D. 士及麾下遁去 遁:逃跑7.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遂募兵于钱塘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B. 缚至辕门诛之 及其所之既倦 (兰亭集序)C. 战而不知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D. 未尝能将兵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8.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 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结党营私,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B. 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又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C. 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D. 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9. 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 (1)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 (2)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答案】6. C 7. A 8. C 9. (1)(他)自己夸大自己的才能,说全天下没有人能赶得上他。(2)我看当今天下的形势,地形地势没有比苏州更便利的了。【解析】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C项,结合上下文可知,“月靡粟万计”意思是“每月消耗的粟米用万来计算”,“靡”的意思是“浪费、消耗”。点睛: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A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可译为“在”。B项,前一个“之”代词,他;后一个“之”,动词,趋向、喜爱。C项,前一个“而”表转折,却;后一个“而”表承接,不译。D项,前一个“也”用在句末,表判断;后一个“也”用在句中,表停顿。8.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到“他只会结党营私”的意思。B项,“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不当,从原文来看,他根本没有实力。D项,张冠李戴,“与国朝争雄”不是吴士的计划。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高”,使动用法,可译为“夸大”;“其”,代词,自己;“举”,全;“及”,赶得上。(2)“今天”古今异义词,“今”是不“当今”的意思;“天下”,天下的形势;“形势”,地形地势;“便于姑苏”,状语后置,比苏州更便利的。 参考译文:三、诗歌阅读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题目。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10.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解析】试题分析: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就很难打发漫漫长夜。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着一“频”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都不会给她送来温暖。这情景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点睛:本题既考查炼字,又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还考查到了对诗歌意境的鉴赏。解答时可先找出“诗眼”,然后总结情感,概括意境。这里首先要明确“诗眼”的概念,“诗眼”就是诗歌当中某一联或某一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要找准“诗眼”,这需要第一有鉴赏诗歌的一般常识,如了解作者的身世、流派、作品的风格及创作诗歌的背景,做到知人论世,第二要准确把握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第三要仔细品味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意境时可先答出诗中写了哪些意象,然后用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用两个词语概括画面特点,最后指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四、名句名篇默写。11. 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1)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_,_。(3)赤壁赋中从侧面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_,_。【答案】 (1). 羁鸟恋旧林 (2). 池鱼思故渊 (3). 高余冠之岌岌兮 (4). 长余佩之陆离 (5). 舞幽壑之潜蛟 (6). 泣孤舟之嫠妇【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羁、渊、岌、陆、离、舞、幽、壑、潜、蛟、嫠。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素面朝天毕淑敏素面朝天。 我在白纸上郑重写下这个题目。夫走过来说,你是要将一碗白皮面,对着天空吗?我说有一位虢国夫人,就是杨贵妃的姐姐,她自恃美丽,见了唐明皇也不化妆,所以叫夫笑了,说,我知道,可是你并不美丽。是的,我不美丽。但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看着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见一位化过妆的女友洗面,红的水黑的水蜿蜒而下,仿佛洪水冲刷过水土流失的山峦。那个真实的她,像在蛋壳里窒息得过久的鸡雏,渐渐苏醒过来。我觉得这个眉目清晰的女人,才是我真正的朋友。片刻前被颜色包裹的那个形象,是一个虚假的陌生人。脸,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证件。我的父母,凭着它辨认出一脉血缘的延续;我的丈夫,凭着它在茫茫人海中将我找寻;我的儿子,凭着它第一次铭记住了自己的母亲每张脸,都是一本生命的图谱。连脸都不愿公开的人,便像捏着一份涂改过的证件,有了太多的秘密。所有的秘密都是有重量的。背着化过妆的脸走路的女人,便多了劳累,多了忧虑。化妆可以使人年轻,无数广告喋喋不休地告诫我们。我认识的一位女郎,盛妆出行,艳丽得如同一组霓虹灯。一次半夜里我为她传一个电话,门开的一瞬间,我惊愕不止。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我不能不化妆。”她后来告诉我,“化妆如同吸烟,是有瘾的,我已经没有勇气面对不化妆的我。化妆最先是为了欺人,之后就成了自欺。我真羡慕你啊!”从此我对她充满同情。我们都会衰老。我镇定地注视着我的年纪,犹如眺望远方一幅渐渐逼近的白帆。为什么要掩饰这个现实呢? 掩饰不单是徒劳,首先是一种软弱。自信并不与年龄成反比,就像自信并不与美丽成正比,勇气不是储存在脸庞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化妆品不过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动物的油脂,它们同人类的自信与果敢实在是不相干的东西。犹如大厦需要钢筋铁骨来支撑,而绝非几根华而不实的竹竿。常常觉得化了妆的女人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请看我的眼睛!浓墨勾勒的眼线在说。但栅栏似的假睫毛圈住的眼波,却暗淡犹疑。请注意我的口唇!樱桃红的唇膏在呼吁。但轮廓鲜明的唇内吐出的话语,却肤浅化妆以醒目的色彩强调以至强迫人们注意的部位,却往往是最软弱的所在。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不拥有美丽的女人,并非也不拥有自信。美丽是一种天赋,自信却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12.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我们周围一草一木“衰老和凋零”的本色与自然,和人类的“化妆”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效果强烈,发人深省。B. 作者认为,无数广告对“化妆”效果喋喋不休的虚假宣传,是对广大妇女人生价值取向的误导。C. 文章末尾处,反复使用了四个“可以”和三个“相信”,以排比句式层层铺开,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D. 文章结尾“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一句,斩钉截铁,道出一位并不美丽的当代女性作家对自己受到相貌歧视的激愤之情。E. 本文与著名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分别从不同角度呼唤着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具有异曲同工之妙。13. 根据文意,概述“素面朝天”喻指的人生态度。14. 作者为什么说“化了妆的女人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15. 联系全文,分条概括作者所批评的“化妆”的实质。【答案】12. BD 13. 以真实的面目、自信的心态,直面人生。 14. 因为化妆重油饰外表、轻磨砺内心,实属本末倒置,根本无法掩饰一个人内在的浅薄。 15. 掩饰与虚假;欺人与自欺;软弱与不自信;背负劳累与忧虑。【解析】12. 试题分析:B项,“虚假宣传”理解有误,“对广大妇女人生价值的误导”属夸大、曲解,文中无此义。D项,“对自己受到的相貌歧视的激愤之情”是对文章的误读,文中亦无此义。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1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答出“素面朝天喻指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要答出“素面朝天”在本文中的比喻义。考生可通读全文,筛选出与“人生态度”相关的语句,然后归纳概括。如文中说“素面朝天”是一种“生存方式”,“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等,据此可概括出“素面朝天”所喻指的人生态度就是以真实的面目、自信的心态直面人生。14. 试题分析:“买椟还珠”的字典意思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在本文中,“椟”指的是外表,“珠”指的是内心。“浓墨勾勒的眼线”“栅栏似的假睫毛”“樱桃红的唇膏”,外表似乎很美丽,但“眼波,却暗淡犹疑”“话语,却肤浅”,内心空虚浅薄。注重外表而忽略内心,本末倒置。点睛: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常见的命题形式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意;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意思;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对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进行分析,答题步骤:抓关键词上下勾连;对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语句,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答题步骤:还原手法作用情感(把握修辞由表及里);对结构复杂的句子,对句子每一部分都要给以解释,答题步骤:复杂句子简单化写关键解析作用情感。15.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筛选出作者对“化妆”的分析和评论性语言,然后逐条概括即可。如“片刻前被颜色包裹的那个形象,是一个虚假的陌生人”,“背着化过妆的脸走路的女人,便多了劳累,多了忧虑”,“化妆最先是为了欺人,之后就成了自欺”“首先是一种软弱”等。 考生依据这些信息就可概括出本题答案。第卷 表达题六、语言文字运用。16.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 酾酒(sh) 侘傺(ch) 愆期(qin) 夙兴夜寐(s)B. 契阔(qi) 三匝(z) 子衿(jn) 渐车帷裳(jin)C. 庐冢(zhng) 愀然(qio) 舳舻(zhu) 便言令才(pin)D. 禊事(q) 会稽(kui) 枕藉(j) 山川相缪(li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渐车帷裳(jin)” 应为“渐车帷裳(jin)”,意思是说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C项,“舳舻(zhu)”应为“舳舻(zh)”,意思是形容船多,首尾相接,千里不绝。D项,“禊事(q)”应为“禊事(x)”,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枕藉(j)”应为“枕藉(ji)”,指纵横交错地躺在一起。17.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咋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辩得出。B. 一个人夹在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秋的意境与恣态,总赏玩不到实足。C. 疲累于灰暗的都市天空和黄寞的平原,我怀念绿色,如同涸澈的鱼盼等着雨水!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咋看”应为“乍看”;“辩得出”应为“辨得出”。B项,“恣态”应为“姿态”;“实足”应为“十足”。C项,“黄寞”应为“黄漠”;“涸澈”应为“涸辙”。点睛: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记时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语音辨识法,通过朗读词语,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字形辨识法,在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语义辨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用字是否正确;结构分析法,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或者说做到“字不离词”;语境辨识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1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最近状态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这样屡试不爽的境况,让他十分沮丧。B. 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而且认识到标点符号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作文成绩也提高很快。C. 妻子故去,他再无羁绊,怀笔仗剑,放浪形骸于歌栏舞榭,寄情于山水林泉。D. 在中华文明中,“弟子规”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弟子规”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屡试不爽:爽,差错的意思,就是每次尝试都成功的意思。此处望文生义。B项,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此处望文生义。C项,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使用正确。D项,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不合语境。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氓这篇课文中,塑造了一个花言巧语、背信弃义的男人形象。B. 朱自清这个名字,对我们很熟悉。C.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使读者受到深刻的教育。D. 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学生最缺乏的,一是持之以恒,二是用心不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氓这篇课文中”去掉“在中”。B项,主客颠倒,应为“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很熟悉”。D项,“学生最缺乏的,二是用心不专”不合逻辑,“二是用心不专”改为“二是用心专一”。2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他们只会坐井观天 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进取 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贪婪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A. B. C. D. 【答案】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21. 新年将至,请你以祝福新年为主题,为你的亲朋好友写一则手机短信。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式,并且在句后标明所使用的修辞方式。字数不超过70字。例:新春论语:除夕拜年,不亦乐乎?不送红包,不亦君子乎?情谊时习之,问候常达之,不亦挚友乎?子曰:手机一响,胜过黄金万两,此致敬礼!(排比、反问)例: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轻轻的问候,并聚喜马拉雅之阳光,拢天涯海角之清风,祝春节快乐,新年大吉!(顶真、夸张)【答案】答案示例:钟声是我的问候,歌声是我的祝福,雪花是我的贺卡,美酒是我的飞吻,清风是我的拥抱,快乐是我的礼物!统统都送给你,祝你元旦快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的能力。题干要求写一则新年祝福短信,这就给定了内容和形式的限制,内容要表达新年祝福的意思,形式是短信。因要求中只有“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式”“字数不超过70字”的明确要求,所以虽然给了例子,但不用仿写例子的格式。考生答案只要写的是祝福短信,祝福的内容是关于新年的,并使用了至少两种修辞方式,在句后标明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就是符合要求的。八、作文22. 春凉,夏凉,秋凉,冬凉,不同季节的凉,发生过不同的故事。谁念西风独自凉,“凉”能触动人身,更能打动人心。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怕就怕人走茶凉。 “凉”也是一种人生状态。PG One不就凉了吗?请以“凉”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记叙文。【答案】凉“呼呼”早晨,我揉了揉朦朦胧胧的眼睛,发现窗外的北风弟弟又在搞恶作剧了.他抓着我的窗户使劲地摇,摇得“砰砰”直响.“啊嘁”我打了个喷嚏,哎,好冷啊!妈妈给我扔来了几件毛衣和一件羽绒服,说:“快穿上,别着凉,今天可只有九度!”什什么!九度!我赶紧穿好衣服,马上去刷牙洗脸.可一开水龙头,那冰冷的水便唱着歌儿冲出来.“呀,好冷呀!真是刺骨的水呀!”出门前,我塞了一条围巾在书包,以防万一.“妈妈,再见!”我竖起衣领,蜷缩着出了门.“咝”一阵风向我吹来,冰凉冰凉的.我迅速戴上了围巾,可仍在直哆嗦.我随后又把衣服上的帽子也套在了头上,嗯,这下好多了.下了电梯,我习惯性地伸手拉开大门,一阵寒风直朝我袭来,我又一次理了理衣服,出去了.虽然我穿了这么多衣服,可那顽皮的风弟弟还不罢休,还往我身上找缝隙钻他钻进了我的袖口、衣领,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看,小区的保安叔叔也换上了焕然一新的冬装制服.走出小区,只见路的两旁,滚动着干枯的落叶,刮得地面“沙沙”地响着;一棵棵紫荆树在疯狂地扭动着身体,一片片紫荆花瓣像雪一样地落下了.“啊,好美的雪!”对面小区的几只狗也不追逐着闹了,它们有的在阳光下一动不动地睡懒觉,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有的在保安亭的桌底下,身上耷拉着一件毛衣,睡得正香呢!我踏进校园,只见只有寥寥无几的值日生在扫地.寒风一吹,植物的叶子纷纷落下来,害得那些值日生手忙脚乱,甚至来回奔跑.回到课室,一看,只见同学们仍穿得像个粽子一样,被五颜六色的外套裹得严严实实,像一个个彩色的鸡蛋.坐在靠窗边的梁铭鸿突然叫起来:“同学们,来点刺激的玩玩吧!”说着,他抬起手来把窗户开得大大的.北风迎面吹来,我们都冷得蜷缩了起来,转眼间,脸似乎被冻僵了,生疼生疼;头发被吹得跳起舞来,根本不敢睁开眼睛.大家的嘴里却不闲着:“你个死梁铭鸿!赶紧关窗!”他倒好,躲在墙后“咯咯咯”地笑着.北风还在“呼呼”地刮着,树叶还在“沙沙”地响着,小动物还在“呼噜呼噜”地甜睡着,我们都还在教室里哼着“啊,好冷,好冷啊”【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命题作文,由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凉”既可以指身体的感觉,春凉、夏凉、秋凉、冬凉,不同季节的凉;也可以指心理的感受,“谁念西风独自凉”“人走茶凉”,这里的“凉”可以是内心的寂寞、孤独、失落、委屈等等。另外材料还提到“凉”“是一种人生状态”,并举了PG One的例子,提示考生,这个“凉”也可以是人生的落魄、失意、不得志等。考生写作中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立意成文。立意参考:(1)身体感觉到的“凉”:描写自然景观,体现秋凉、冬凉、水凉,等等。(2)心理上的“凉”:思乡的寂寞、受误解的委屈,等等。(3)生存状态的“凉”:世态炎凉、人生失意,等等。点睛:命题作文具体立意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是什么”的角度:思考所给标题的内涵是什么。例如本题可以叙写生活中具体的事件来告知读者,“凉”是指什么“凉”?身体感受到的,还是内心感受到的;(2)“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所给标题内容的合理性,例如本题就可以从为什么会感觉“凉”写起;(3)将“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结合起来,深入展现所给标题的内容。例如本题就可以先写“凉”是哪一方面的凉,然后通过叙事和描写,告诉读者为什么会感受到“凉”,写出“凉”的特殊性、深刻性、难忘性等。文体上,本题限定是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要素要交代清楚,立意要深刻新颖,中心要明确集中,内容要具体生动,表达要灵活多变,结构布局要严谨,顺序要恰当合理,人称要通篇一致,记叙详略要得当,语言要生动形象。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要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