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8053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1921年学艺杂志之文学与国家关系一文中写道:“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不可也。数典而忘祖,舍田而耘,立见其败。”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A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顽固思想B全盘否定西方文化价值C反对中西文化的调和D没有摆脱“中体西用”的窠臼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对题干信息的解读:“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体现不反对中西文化调和,因此A、B、C错误,本题选D。 2.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A主张“中体西用”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解析:选D。郭嵩焘的观点是:西方国家在国家建设方面把政治制度建设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经济发展。所以,材料表明郭嵩焘强调的是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正确答案为D项。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切勿一看到题干中的“洋务派第一流人才”就错误地选择A项。 3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看,维新派认为只要清帝下诏,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就能“庶政尽举,民心知戴”,这未免想得太简单了,可以看出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4.梁启超在其新民说中提出了“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B中国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要革命,不要改良D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的能力。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社会改良,反对革命,希望通过提高民众素质,进行渐进的社会改良。 5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的指引下,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上个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时树立的指导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旗帜是()A变法救亡 B三民主义C民主和科学 D.马克思主义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上个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时树立的指导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旗帜”应是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三民主义指导了20世纪的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6同盟会纲领中,反映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同盟会“十六字纲领”的进一步阐发。在“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里,民权主义是核心部分,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民权主义思想即“创立民国”,故此题答案选C。 7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解析:选C。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A项可排除;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由“民主”一词的频繁出现可排除D项。 8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又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商律公司律奖励公司章程等一系列章程法规。这些措施()A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B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清政府逐渐成为一个法制的王朝D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解析:选B。设立专门管理商业的商部,依法管理商业经营和发展,这些措施在客观上适应了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的需要,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有利的条件。 9“凡有识见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绝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之鉴。”孙中山想在中国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是()A不愿少数满洲人专权B不愿君主一人专制C不愿少数富人专利D不愿欧美列强统治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依据材料“社会革命,欧美是绝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之鉴”可知孙中山意欲进行社会革命,改变资本过度盘剥、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因此,本题选C。 10.鲁迅先生在自选集自序中意味深长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表明鲁迅先生()A对中国的民主共和运动产生动摇B认为辛亥革命属于完全失败的政治运动C认识到革命道路的曲折和复杂性D对于孙中山以往的革命道路产生了怀疑解析:选D。鲁迅先生是一位革命者,不会对中国的民主共和运动产生动摇,排除A项;从题干来看,鲁迅先生并没有否认辛亥革命,排除B项;同样,也没有表现出他认识到革命道路的曲折和复杂性,排除C项;题干中提到了“怀疑”和“失望”,是指他是对孙中山以往的革命道路产生了怀疑,仅仅单纯依靠会党和革命党人,而不广泛发动群众是不会取得革命胜利的,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李文忠公全书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筹办夷务始末请回答:(1)以上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别的主张?出现在什么时期?(4分)(2)材料一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6分)(3)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你的理由。(4分)(4)材料二与材料三观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6分)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时间和所代表阶级都是识记知识,关键是把握“中体西用”的目的、含义与评价。答案:(1)洋务派。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2)先购买,再仿造。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3)不正确。认识不到封建制度的落后。(4)都主张购买外国武器,认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自强的途径。 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海滨洋界,会党纵横,甚者倡为革命之说,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生,故从之者众。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借,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折材料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十三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说:“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俟数年后,规模初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光绪朝东华录材料三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康有为在中国维新报上发表“布告”说:“顷七月十三日明谕,有预备行宪政之大号,以扫除中国四千年之秕政焉。薄海闻之,欢腾喜蹈。民权既得,兆众一心,君民同治,中国从兹不亡矣。”中国近代史材料四(孙中山说)既知民为邦本,则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地?此为自学理言之者也。满洲入据中国,使中国民族处于被征服之地位,国民之病,二百六十年如一日,故君主立宪在他国无甚深之恶感者,独或可安于一时,在中国则必不能行,此自历史事实而言之者也。总理全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6分)(2)依据材料三,说明康有为对待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态度和目的。(8分)(3)依据材料四,回答孙中山反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理由。(6分)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的“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而无词可借,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材料二中的“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的“欢腾喜蹈”“君民同治,中国从兹不亡矣”。第(3)问则需要结合材料四内容回答,逐一提取概括。答案:(1)载泽认为,改行宪政后,革命之说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因此为了消除革命,应当实行君主立宪;慈禧太后和光绪的谕旨则以维护封建专制为目的(大权统于朝廷)。(2)态度:康有为对清政府“预备立宪”表示拥护,大加赞扬。目的:民权实现,中国从此就不会亡国了。(3)理由:一是民主、平等就不需要君主;二是满洲贵族的反动统治遭到人民反对,中国不能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是如保留君主,人人都想当皇帝,如实行民主,这种争当皇帝的内乱就不可能存在了。 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犹)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材料二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及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材料三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调查问题调查结果1.下列各种方法,你认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割10票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票,美国107票3.你心目中的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3分)(3)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在审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应分别结合三则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概括。解题时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有效信息的全面性,二是要注意准确性。另外,第(3)问中“原因”一问还应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结合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进行分析。答案:(1)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够深入。(2)认识到帝制复辟的根本原因。(3)主流民意:认识到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俄国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列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因:南方革命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军阀的反动统治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