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练案34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081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练案34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练案34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练案34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练案 34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选择题 1 2018 沧州 苏联解密档案显示 1921 年苏俄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当年共判处 贪污贿赂罪 69641件 职务犯罪 32177件 1922 年判处贪污贿赂罪 32587件 这表明 D 导 学 号 26812942 A 新经济政策还存在诸多问题 B 苏俄政权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C 商品经济必然导致社会腐败 D 新形势下经济领域犯罪严重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 新经济政策推动苏俄经济的发展 经济 发展导致贪污贿赂等经济领域犯罪严重 故选 D项 A 项与符合材料不符 C 项表述绝对且 不能由材料得出 B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排除 2 2018 华中师大附中 1927 年 苏俄有 45 1 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 地活动 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 35 4 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 19 8 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D 导 学 号 26812943 A 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 B 抑制农村土地兼并 C 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 D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解析 据材料 承租土地活动 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 35 4 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 这反映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状况 出卖劳动力的农户比使用雇佣劳动户比 例大 说明使多余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能力充分发挥 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故 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 不是斯大林模式积累工业建设资金的问题 故 A项错误 出卖 劳动力的农户比使用雇佣劳动户比例大 也不能抑制农村土地兼并 故 B项错误 农业合 作化是将土地实行集体所有 不符合材料 故 C项错误 故选 D 3 2018 天水一中 1924 年 苏联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数量为 5个 1929年时 增加到 70多个 1931 年 已增加到 124个 1931 年 苏联进口机器设备的数 量 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 30 到 1932年 约占 50 材料主要反映出苏联 B 导 学 号 26812944 A 尝试打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B 抓住契机为工业化服务 C 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支持 D 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 解析 根据题干 1929 1932 年 和所学知识可知 该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经济危机 国内工业品生产过剩 此时苏联利用机会 大量购买西方机器设备 推动苏联 经济建设 故 B项正确 1929 1932 年 苏联正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故 打破 说 法错误 排除 A C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西方国家没有承认和认可苏联 排除 D 项说法错 误 苏联没有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 排除 4 2018 常熟 关于新经济政策 学者郑异凡提出 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 只是 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 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 是对农 民的暂时让步 要求转入进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 D 导 学 号 26812945 A 新经济政策与 1918年春政策具有相同特点 B 新经济政策的 退却 是指退回到资本主义 C 对农民的暂时让步 是指实行余粮收集制 D 转入进攻 的办法包括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 据材料 斯大林 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 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 要 求转入进攻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8 年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与新经济政策不 同 故 A选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的 退却 是指恢复商品经济和市场作用 故 B选项错误 对农民的暂时让步 是指固定的粮食税 故 C选项错误 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后 实 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工业化 故 D选项正确 故选 D 5 2018 齐齐哈尔实验中学 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 务使每个被 动员者明白 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 其原因有三 第一 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 士兵 有较充足的粮食 第二 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 第三 正在 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 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 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 景是 C 导 学 号 26812946 A 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 B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C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D 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析 从材料中的关键词 前线 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 可以看出此时正处 于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 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 经济形势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 困境 故 C项正确 农业集体化出现在 1929年 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是在 1941年 故 A D 两项不符合题意 这一动员令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巩固新生的政权 而不 是为了解决粮荒问题 故 B项排除 6 2018 齐齐哈尔实验中学 1926 年苏联开始 社会主义工业化 其进程是集中全 部力量生产枪支 弹药等军工产品 之后 这种着眼于备战和打仗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 进程 以更强的势头继续发展 由此可知斯大林模式 C 导 学 号 26812947 A 为其它各国工业化提供了新模式 B 是国内环境影响的结果 C 国家工业化并不等于国家现代化 D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实力 解析 从材料 这种着眼于备战和打仗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 进程 可看出苏联重 点进行国防建设 现代化是指经济 政治 思想 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代化 所以苏联的 这种工业化并不等于国家现代化 故 C项正确 A 项 各国 说法错误 斯大林模式是国 内外环境影响的结果 B 项错误 斯大林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实力 二战 后弊端暴露 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故 D项排除 二 非选择题 7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过重大成就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阅读材料 问 答问题 导 学 号 26812948 材料一 据 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道 1932 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 约有 6 800人 其中美国工程师约有 1 700名 1931 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 器设备出口总额的 1 3 1932年上升 50 左右 在 1926年以前 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 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 而且利率高达 15 20 1929 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 证制度 1935 年 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 期限 5年 利率仅 6 萨顿 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 1930 1945 1 依据材料一 20 世纪 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材料二 1933 年 8月 14日 苏联杂志 为了工业化 上写道 美国的商业和科学 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 在三 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莫里森 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布尔什维克的智慧 是什么 取得了哪些 巨大的 效果 材料三 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 每日工资为 5卢布或更少 百货公司还不到营业 时间 门前已开始有两三百人在排队 那天是卖床垫 或许只有四五百件 却来了 800到 1 000多顾客 不到天黑 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 就是在很久以后 一切东西仍会供不应 求 安德烈 纪德 从苏联归来 1936 年 3 材料三反映了 20世纪 30年代苏联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答案 1 人才 技术设备和资金 2 智慧 制定了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方针 实施了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成效 苏联形 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或 1937 年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基本实现了 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3 普通劳动者工资待遇低 物质奇缺 不能满足群众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