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I)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袁济喜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融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来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1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 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表现。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 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 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 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 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 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B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融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 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C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 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D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 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美学人物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 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B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 会随时代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C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 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D中国古代美学主张以审美体验为中介,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 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慧国,崇、观法慧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败退,堕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进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关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给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首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刚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三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5.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6.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孙博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上书蔡修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 速有所更变,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博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小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 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博不畏金人,努力全包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 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博舍人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博前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 示身为太子博,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亭。7. 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 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8. 颈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9.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岳阳楼记文中点明洞庭湖四通八达的句子: , (2)阿房宫赋 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 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 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 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方的方框图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小 区 鸡 鸣李忠元 自打买了新楼房,张三就痛快地搬了进去。还是新房子好啊,躺在软绵绵的床上,真舒服,张三的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不知不觉睡着了。可这醉人的安适却只是一会儿的事儿。睡着睡着,张三突然觉得有声音,就扑棱爬起来,侧耳细听,声音是来自楼外。张三披衣下地,来到阳台,这回终于听清楚了,是一声声沙哑的鸡鸣,由远而近,很是吵人。 张三顿时睡意全无,他想不通是谁这么嚣张,竟在这时尚小区里堂而皇之地养上了鸡!张三一忍再忍,可一连十几个凌晨两点,他都被这可恶的鸡叫声吵醒,他坐卧不宁,甚至怀疑自己患上了顽固的失眠症。这天,实在忍无可忍的张三天还没亮就起了床,悄无声息地下了楼,循声找去,却见对面一楼的一户人家窗前架着一个铁丝鸡笼子,一红一黑两只大公鸡正比赛似的扯着脖子欢叫呢!张三这个气啊:可恶的畜生,看你把老子折磨的! 张三捡起脚下的一块石子,想惩罚一下这两个可恶的东西。没想到石头还没出手呢,就听耳边嗷的一嗓子,张三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白发老头正怒目而视,张三一时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羞红了脸,挺着脖子,不知该怎么开口了。你干啥?想杀生?老爷子精神矍铄,说话挺霸气。看样子你也是农村出来的,怎么这么不爱惜生灵呢?张三低下头,打量了一下自己。农村人?我哪里还像农村人?从买楼那天起俺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了!张三不服气。老头子,看我不告你,两只破公鸡还动不得了,宝贝似的,俺找个说理的地方去! 张三气呼呼的,一溜烟似的跑到了物业办。室内乌烟瘴气,满地垃圾,两个自动麻将机边坐满了打麻将的人,吆五喝六,战得正欢,根本没人理睬张三。看到这场面,张三怯怯的,心中的怒火顷刻间被浇熄了一大半儿。 张三悻悻地走出了屋子,但他还是满怀希望的,毕竟这半夜鸡叫是人人愤慨的事,难道他物业的就不嫌吵闹吗?张三在小区里也撺掇邻居一起去告公鸡扰民,可他话一出口,别人都无奈地摇摇头走掉了,谁也不爱理睬他。 回家后,张三越想越窝火,现在的城里人真是太麻木了! 张三盼着物业早日解决这件事,心里一忍再忍,希望事情尽早出现转机。 这天晚上,张三早早地躺下,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后半夜,睡得迷迷糊糊的张三又被鸡叫声惊醒了。那可恶的鸡叫很有穿透力,由远及近,划破长长的夜空,一遍又一遍,让张三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张三睁着惺忪的睡眼,看天还没亮,就无奈地拿起一本杂志看起来,可这恼人的鸡叫竟没完没了,让他难以静下心神,看书也是心不在焉,一目十行。 第二天一大早张三下楼时,竟意外地发现难得一见的开发商刘金正在给那两只公鸡送食吃。这一发现令张三大为吃惊,他更来气了。一打听,张三才知道,那个养鸡的老头竟是刘金的父亲!我说这事儿怎么迟迟得不到处理呢!没有犹豫,张三又单枪匹马杀到物业办,去兴师问罪了。 正好刘金在,张三就像个开了火的机关枪,一通嗒嗒,把心里的怨气竹筒倒豆子一样说给了刘金。 刘金一拍桌子,张三,这楼里住着千百户,人家都不吱声,你凭什么来叫嚷啊? 张三听刘金竟这么质问他,腾地火了。他不吱声,我也不吱声,大家都漠然置之,难道任凭这两只公鸡搅得大家一辈子不得安宁,还要我们忍气吞声吗? 本来,张三是奔着干仗来的。没想到自己唇枪舌剑,却换来了刘金“扑哧”一笑,张三立时懵了。他还没回过神来,刘金又是一拍桌子,把张三吓了一跳,以为他要动手。 没想到刘金不慌不忙从夹包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支衔在嘴里,“啪”的一声用打火机点上了,吞起云吐起雾来。张三,你不是一直没工作吗?今天我正式通知你,你现在就是这个小区的物业办主任了,这里的一切事情由你全权负责! 张三一时愣住了,什么?什么? 张三,我忙于北京的楼市开发,根本无暇顾及这里,这个小区的管理一团糟。为寻找一位认真负责的人来管理小区,管好小区,我家老爷子特地从农村买来两只爱打鸣的大公鸡,没想到激怒的是你!(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小说把张三和邻居做了对比,以邻居的麻木不仁、怕事躲事衬托了张三的与众不同, 暗寓了张三被刘金看中而得到工作的必然性。 B.“你干啥?想杀生”的话,与“老爷子精神矍铄,说话挺霸气”的描写,表现了刘金父 亲对张三想拿石头砸鸡的不满以及他的财大气粗。 C.“张三,你不是一直没工作吗”的问话,说明刘金对张三做了认真的调查,他早就发现 张三是个人才,所以借此机会要重用他。 D. 张三撺掇邻居们和自己一起去告公鸡扰民,但邻居们都不愿意去,是因为他们知道养 那两只公鸡的人是开发商刘金的父亲。 E.“人家都不吱声,你凭什么来叫嚷啊”是刘金的故意一问,旨在对张三做进一步考查, 从其反应看他是否合乎自己的用人标准。(2)小说中多次写到小区的鸡鸣,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张三有哪些突出的个性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回答。(6分)(4)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删掉,你认为合适不合适,为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学贯中西马建忠马建忠(1845-1900),中国清末洋务派重要官员、维新思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 咸丰三年,马建忠进入外国人办的徐汇公学,学习法文和拉丁文等课程,同时准备科举仕途。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刺激了少年的马建忠,他对那些“绝口不谈海外事”的士大夫非常不满,“决然舍其所学,而学所谓洋务者”,但他的观点与当时洋务派局限于练兵、制器及器物改良不同。他还一洗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耻于言商的陋习。他搜寻各种西方新学的译著,如痴如醉地研读。他又努力学习外语,经过十余年的刻苦努力,成了一位“善古文辞,尤精欧文,英、法现行文字以至希腊、拉丁古文,无不兼通”的学贯中西的新式人才。同治九年,经在直隶总督李鸿章幕府的二哥马建勋引荐,马建忠也成为李鸿章的幕僚,随办洋务。光绪二年,李鸿章保荐马建忠以郎中资格为随员前往英、法。入法国政治学院,主修国际公法,并兼任出使英、法大臣郭嵩焘的翻译,颇得郭的器重。五年,郭嵩焘离任后,马建忠又充继任公使曾纪泽的翻译,也颇为曾纪泽欣赏,说他“精通法文,而华文函启亦颇通畅,洵英才也。”由于马建忠知识渊博,在一年后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成为第一个在法国获得语言学学位的东方人,当地报纸纷纷刊载有关马建忠的消息。马建忠还得到了政治、法律、外交、理科等学位。在法国留学的三年多时间里,马建忠周游了英、法、德、奥、瑞、比、意诸国,参观了众多工厂、学校、军营,访问了许多法国的家庭、学者、政要,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想,通过悉心研究中、西文化的异同,看到了中国存在的不足之处,“历上书言借款造路、创设海军、通商、开矿、兴学、储才”诸事。这一时期他所撰写的文章和书信中,除了提出借款修造铁路、培养外交人才、创设海军等具体建议外,对洋务派以练兵制器为先的自强办法进行了批评。认为西方各国之所以富强,在于“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而洋务派所注重的“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他竭力主张通商致富,并对“利洋商而害华商”的不平等关税制度予以抨击,主张区别不同的货物课以不同的税率,以此来调节进出口;并以自己所掌握的国际法知识,多次上书朝廷阐明对外国提出修约,免厘加税是正常之举,与违约不同。这一主张后为总理衙门所接受,并实际运用于对外谈判中。 光绪六年春,马建忠结束了在法国的留学,回到天津,重新在李鸿章幕下办理洋务。八年,受李鸿章派遣去朝鲜,协助朝鲜政府与美、英、法三国签订了商约,并建议朝鲜聘请有经验的洋员和中国有识之士掌握海关主权,后李鸿章派德国人穆麟德与马建忠的四哥马相伯前往朝鲜海关。十年,朝鲜大院君发动政变掌握政权,马建忠与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东渡观变。当时,日本海军已先登陆仁川,欲乘乱控制朝鲜,马建忠“设辞缓之,而亟请速济师代定乱”。当淮军将领吴长庆率兵到达朝鲜后,马建忠设下诱擒叛乱头目之计,并参与了抓捕大院君的行动,而后先将大院君用军舰押解往天津,继而扑灭余党,使日本控制朝鲜的阴谋归于破产。中法战争爆发前夕,马建忠身负李鸿章交付的秘密使命前往上海,通过各种关系刺探法方意向,同时按李鸿章的指示,将轮船招商局转售给美国旗昌洋行,使招商局的船只在中法开战后免于为法国所夺,此举使马建忠遭到朝臣的激烈抨击。中法战争结束后,马建忠会同盛宣怀收回招商局轮船,并任招商局会办。十六年,马建忠撰写富民说,主张发展对外贸易、扶持民间工商业等措施以富民强国,并将富民说上呈李鸿章。不久,受李鸿章委派为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旋因资金周转等问题去职回籍。此后,马建忠一直埋首整理著作。马建忠的著作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其语法巨著马氏文通。他对西方各国语言(包括古典语言如拉丁文和希腊文)的精深了解使他能借以对比中国古文,研究古汉语的语法规律。马建忠以拉丁文语法为参照,又借鉴中国传统训诂学中对实词和虚词的研究,对古汉语词法和句法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马氏文通总计十卷,分为“正名”“实字”“虚字”“句读”四部分,1896年书成,“学者皆称其精,推为古今独创之作”。观照中国过去百余年的风云变幻,马建忠的真知灼见,如富国为先和权力制衡,又岂止是“数十年以后治中国者所不能易”。只是商业的进步似乎不难达到,而如何让“人人有自主之权”,在二十余年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仍是深刻而艰巨的话题。(节选自晚清历史人物)(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A. 马建忠学习法文和拉丁文等课程,搜寻各种西方新学的译著认真研读,主要为了让自 己成为学贯中西的新式人才,做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B. 马建忠虽也是洋务派的重要官员,但和洋务派的强国主张完全不同,他批评洋务派以 练兵制器为先的自强办法是完全错误的。 C马建忠留学法国期间周游了许多欧洲国家,通过参观访问,加上自己对中西文化异同 的深入研究,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不足与落后。 D. 马建忠一直受到李鸿章的赏识和重用。李鸿章保荐他到英法学习,回国后就让他协助 自己办理洋务。他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时,因不善经营被迫离职。 E. 马建忠学贯中西,他所提出的许多观点,不仅在当时晚清具有先进性,就是在几十年 后的中国,乃至改革开放后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马建忠在外交上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3)马建忠为什么能写成语法巨著马氏文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一员,马建忠对富国强国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理解。(8分)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3分) “古有刘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的讲解将人们 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 能,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 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 A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声绘色B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绘声绘色D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 普通流感患者无须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体温高时可服用感冒清热颗粒、 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一般情况下病情一周以内即可减少。B. 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0多个重 点监测城市约半数左右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 000。C. 各地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同时,应努力减轻企业的税外负担,尤其 要严正法纪,惩处某些公权单位向企业利用权力变相索贿的违法行为。D. 中印同为文明古国,互为重要邻国,双方有数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近代以来两国又经 历了相似的遭遇,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中国的古人提出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_。_,_。_,_。可以看得出中国古代确实不主张与外部世界热情交往,不倡导离开家乡宗族独自出行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的理想是老子所说的“安其居,乐其俗,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但却只适用于太平盛世的读书人 中国古代愿意摆脱科举制诱惑跋涉旷野的读书人很少多数中国人心中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安土重迁”的观念这种境界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又有生动描述A. B. C. D.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斑驴不但能守护家园,而且_。英格兰一度兴起用斑驴拉车的风气,在伦敦周围,郡长的马车后便拴着两头斑驴。体重达400公斤、无比健壮的斑驴很少能成为其天敌口中的饕餮大餐,_,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的猎食对象,但原始的狩猎方法并没有给斑驴群体以致命打击。直到19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涌入非洲,看到如此美丽的动物都非常感兴趣,一时间斑驴标本价格昂贵,这更促进了这些贪婪的欧洲人对斑驴大开杀戒。他们用套索、火器等装置进行疯狂的猎捕,还大肆劫掠、贮藏、盗运斑驴的皮张。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_。到了19世纪中期,非洲南部已经很少再能见到斑驴了。17. 新闻漫画深受群众喜爱,结合下面这幅新闻漫画与下面的新闻事件,说说这幅新闻漫画的寓 意,不超过50字。(5分) 新闻事件: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新生向媒体反映,高年级师兄推销给自己的棉被是“黑心棉”。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黑心棉”来自江宁义乌小商品市场,有人专门到此低价批发然后转卖给各高校的大一新生。 六、写作(60分)1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农民作家正在田野里劳作,一辆小轿车停在了路边。车上下来一个人,递给作家一张邀请函。原来是市作协邀请他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他在水沟里洗去身上的泥巴,穿上扔在田埂上的泥迹斑斑的球鞋,就上了车。司机见他这个样子,说:“大作家,怎么不把自己拾掇一下?”他笑笑说:“这才是我的本色。我写文章追求本色,做人也讲求本色。” 要求: 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xx(2)期末)1答案:C 【解析】(曲解原意。“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错,原文第段所说“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并无排斥宗教的意思。)2答案:D【解析】(张冠李戴。“生生之谓易”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3,答案:B【解析】(以偏概全。在段中说“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并非“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4. 【答案】A【解题思路】文言文断句一是看句意,一是分析动词和附近名词的关系。从句意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宣和末期,高丽入宋朝进贡,使者所过的地方,调发民夫修整船只,引起骚动且用度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且对于中原之国来说又没有丝毫的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孙傅把他安置在蕲州。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来看,动词“贡、过、谓 ” 的发出者分别是“高丽、使者、宰相”,所以以上动词应该紧跟着发出动作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故可以排除C 、D 。而选项A 、B的不同只在于动词“奏”的主语是谁,很明显,“奏”不是孙傅自己发出的,也不是突然冒出的苏轼发出的,而是宰相发出的动作,故“奏”不应紧跟名词“苏轼”,所以排除B ,正确答案是A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掌握基本的虚词、固定词组等,但是现在文言文断句越来越不会那么简单,更需要学生从语义、语法上去判断几个词的关系,那么对于实词功底比较弱的学生来说,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入手分析句子间的成分位置是非常有效的方法。5. 【答案】D【解题思路】 D项错误在于“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而是被“预定”,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皇储、储君”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古汉语文言常识的能力,更多地考查考生的语文功底和素养,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这一类型的题在各大省市的模拟中我们也经常看到,集中起来说这类题往往不会有大的错误,都是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用词上出现瑕疵和陷阱,需要考生静下心来,好好分析琢磨。6. 【答案】C【解析】C原文中“他密谋藏匿太子”一事最终没有施行。 C选项“杀二宦者”错。原文中说的是:“别求类状宦者二人杀之” ,意思是说“另外找了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也就是说是两个像宦官的人,而不是宦官。【点评】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就是运用文章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年份等不变的名词去快速定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对原文,进行翻译,这道题和传记类文本的答题思路和技巧非常接近,只不过一个是现代汉语,一个是古代汉语,但是技巧方法都是一致的。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答案】(1)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统治中国,如果立异姓人为帝,我就为此死去。(2)金人即使不求索我,我应当与太子同行,求见两位敌帅当面责斥他们,也许万一可以成功。【解析】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中的关键词:“唯”“帝”“苟”;“面”“庶或”及宾语前置句式“金人不吾索”。【解题思路】(1)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唯”,只;“帝”,名词做动词,统治、称帝; “苟” ,如果;“当”,判罪,这里是判自己去死的意思;“之” 代指前面的事情。(2)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 ,要翻译成“不索吾”;“虽”,即使;“俱”,一起;“面”,名词做状语,当面;“庶或”,或者;“济”,实现、成功。【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包括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理解,文言文翻译一定要注意句式和活用的问题,这次的题目都有涉及,文言文翻译一定要细心,做到一对一的翻译,然后再去调整句式和结构。这次的文言文翻译比较简单,没有难点和怪点,都是平时常见常练的字词,只是需要考生按要求和步骤答题8.答案 (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而“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9.(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歌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10(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3)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1(1)答案 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解析 B项,“表现了刘金父亲对张三想拿石头砸鸡的不满以及他的财大气粗”错误,老爷子当时的样子其实是故意做出来的,为的是看张三的反应,他是在为儿子刘金挑选人才。C项,“刘金对张三做了认真的调查,他早就发现张三是个人才”错误,刘金是从张三被激怒才发现他是个认真负责的人的,而至于张三没有工作一事,刘金可能只是听说而已。D项,从文中内容看,邻居们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11(2) 答案 照应了题目。作为线索,贯串起了整个小说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借对鸡鸣的反应,表现了不同人的不同心理,突出了张三的形象。(每点2分)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文中多次写小区的鸡鸣的作用。首先,文章题目就是“小区鸡鸣”,小说中写小区鸡鸣,准确扣住了题目。其次小说多次写鸡鸣,写它影响到了张三的睡眠,这就串起了情节,推动了故事发展。最后,通过写不同人对小区鸡鸣的反应,表现了邻居的麻木不仁和物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也凸显了张三的形象。11(3) 答案 不畏权势,正直有胆量。即使知道了扰民的鸡是小区开发商刘金家的鸡,他也没有退缩。有头脑,做事善思考:为了早日解决问题,他撺掇邻居一起去告公鸡扰民。认真负责。别人不管的事,他管,而且要把事情解决掉。(每点2分)解析 解答此题,需对小说情节进行仔细分析,看张三的言行能表现他的什么个性。敢于找物业办,知道鸡是刘金家的后“更来气了”,这说明他不畏权势,有胆量。撺掇邻居和他一起去告公鸡扰民,虽然邻居不去,但也说明张三并不蛮干,是一个有头脑、有办法的人。从整个事件来看,他这个人认真负责,刘金最后请他来管理小区就是证明。11(4) 答案 示例一:合适。(2分)从文章内容上看,刘金是个开发商,他肯定不希望小区管理混乱,因此应当明白鸡叫扰人的道理,而最后请张三管理小区就暗示出他家养鸡的目的。而且可以推断出那鸡迟早会被撤走,所以没有必要再交代鸡叫的原因。从艺术手法上看,文章直接以张三发愣做结尾,是在情节陡生逆转之际戛然而止,能够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而这也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使小说结尾显得更为含蓄,更加耐人寻味。(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示例二:不合适。(2分)从内容上讲,这个结尾说明了半夜鸡叫的缘由,也说明了刘金让张三来管理小区的原因。从人物形象上看,这个结尾交代了刘金及其父亲的想法,扭转了先前他们在读者心目中可能产生的不好的印象。从结构上讲,最后一段交代了整个事件的缘起,使小说结构更为完整严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解答这类试题,一定要从两个角度去思考。合适与不合适,往往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艺术往往可以从多角度欣赏。解答时,应该从情节设置、主题表达、艺术手法运用等角度去考虑,才能答得全面、准确。12(1)答案 CE(E3分,C2分,D1分)解析 A项,“成为学贯中西的新式人才”是结果,不是目的;“做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文中没有。B项,“强国主张完全不同”错,强国主张相同,只是具体措施的主次、先后不一样。D项,“不善经营”不确切。12(2)答案 提出免厘加税,并实际运用于对外谈判中。参与平定大院君政变,使日本控制朝鲜的阴谋破产。将招商局的船售给美国,在中法开战后免于为法国所夺。(每点2分)12(3)答案 精通西方各国语言。有深厚古文辞功底。能将中国古文与西方语言对比研究。有埋首研究和创新的精神。(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2(4)答案 富国为先,通商致富。修路开矿,扶持民间工商业。兴学储才,创设海军。设立议院,下情上达。(每点2分,并结合文本详细分析)13. B 【解析】“绘声绘色”指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说描写或描述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指“描写”“模仿”得美妙逼真 ;“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14.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应将“减少”改为“缓解”或“减轻”;B项,成分赘余,应把“约半数左右”改为“约半数”或“半数左右”;C项,语序不当,应把“利用权力”移到“向企业”前。15. 答案 A解析 引起观点少数人多数人证明引用1引用2例证16.答案 在被驯服后还能替主人拉车 但由于肉质鲜美 斑驴几乎被斩尽杀绝17.【答案示例】 批判那些眼里只有金钱的大学生,卖出的不仅是”黑心棉”,也出卖了自己的良心,呼唤对良知与道德的坚守。(内容2分,寓意2分,语句通顺且不超字数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以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能力。由于是一幅新闻漫画,作答时要紧扣新闻事件,将新闻事件与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需要注意漫画中出现的一些新闻事件中没有提到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更能体现寓意。如这幅漫画中的眼睛、黑心,归纳寓意时都需要注意到。 18.写作提示本色,指的是原有的性质或品质。材料中,这位农民作家保持农民本色,简单朴实,在写作方面,也追求本色。本色的东西,能给人以真实感,让人感到放心;本色的品性,能抵挡外界的诱惑,出淤泥而不染;本色的表演,更能体现实力,让人叹服。考生可以选择本色的人或物,突出本色可贵的主题;也可以选取那些抛弃本色、迷失自我者的事例,从反面说明保持本色的重要性。【附:文言文译文】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條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條不听。升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期,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修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他在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他意,以职论事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靖康元年(1126),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百姓,熙宁元丰法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间法度有利于奸臣。”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督战。金兵分从四面鼓噪而攻,郭京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城门急忙关闭了。当天,金兵攻进城里。靖康二年(1127)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统治中国,如果立异姓为帝,我就死去。”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秘密谋划把他藏在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十几个囚犯,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献过来。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担这件事。孙傅说:“我是太子的师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金人虽然不求索我,我应当与太子同行,求见两位敌帅当面责斥他们,也许万一可以成功。”孙傅于是跟从太子出城。守城门的金兵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预?”孙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师傅,应当死从。”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绍兴年间,(孙傅)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