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 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 专题05 企业与劳动者(含解析).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3769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 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 专题05 企业与劳动者(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政治 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 专题05 企业与劳动者(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政治 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 专题05 企业与劳动者(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5 企业与劳动者(解析版)【构建专题知识网络体系】胸有成竹考向1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母题1.(2018全国卷)企业聚焦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产品企划和营销网络,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该模式体现的企业经营理念是( )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 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A. B. C. D.【答案】A【技巧点拨】该模式体现的企业经营理念是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降低经营成本;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本题也可以通过排除法来做,材料没有涉及兼并收购,更何况扩大企业规模不一定能搞好企业;单纯增加市场份额不一定能提高利润率。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首要因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关键);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重要因素)。母题2.(2018江苏高考)某企业依托“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管理系统,成功解决了规模生产和需求差异化的矛盾,产品遍布全国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跃成为行业翘楚。材料表明,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A.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 B.实施“走出去”战略C.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D.注重产品的品牌效应【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该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决了规模生产和需求差异化的矛盾,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A正确且符合题意;“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以中国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企业形象和产品的品牌效应,C、D不符合题意。【技巧点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企业的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营利,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经营的成功,必须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从题目中某企业依托“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管理系统,成功解决了规模生产和需求差异化的矛盾,跃升为行业翘楚可以看出该公司取得经营成功主要得益于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由此可见审题获取信息对解题的重要性。【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8全国卷)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下图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 A.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 B.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C.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D.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答案】C2.(2017北京高考) “马太效应”指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在市场竞争中,由于需求方的因素导致企业“马太效应”式分化的是( )A.大而不倒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的倒闭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风险,因此政府在其面临危机时常会出手援助,而对小型金融机构可能坐视不管B.规模经济规模更大的企业可以以更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比小企业更有竞争优势C.网络效应聊天工具、在线游戏等网络产品,影响其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是已有用户数量的多少,因此用户数量较多的企业更能吸引新用户D.劣币驱逐良币当缺乏透明、公正的市场规则时,侵权盗版的企业可能大行其道,积极研发、依法经营的企业却难以立足【答案】C【解析】A、B选项并不是从需求方的因素来说明“马太效应”的,与题意不符; D项并不符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不选。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企业的经营。本题情境设计与大家钟情的供给侧的角度相反,是从需求角度命题的,有利于打破学生惯性思维,培养理性思维,提高学科素养。试题的四个选项中,A、B、D都是从生产角度即供给侧分析导致企业分化的原因,不符合题意;C项看到了用户数量多的企业的优势,从需求方的角度说明了强者愈强,正确。3.(2017江苏高考) 债转股是解决债务清偿问题以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甲企业赊欠乙企业 3 亿元货款,到期后无力偿还,经过谈判,约定乙企业将所持有的甲企业债权转为股权,即乙企业持有甲企业51%的股份,将甲企业重组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这意味着( )甲企业延期偿还所欠乙企业债务 乙企业获得甲企业经营控制权乙企业可将股份在甲企业内转让 乙企业有权再将股权转为债权A. B C.D.【答案】C4.(2017江苏高考) 某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战略,积极加速国际化布局,收购了国外一家著名同类生产企业,产生了布局优化协同效应、创新发展协同效应、产品服务协同效应等,驱动其快速成长。材料表明,国际并购( )A.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 B.能够消除企业经营风险C.能确立企业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 D.提高了企业资本回报率【答案】A【解析】国际并购并不能消除企业经营风险,B说法错误。确立企业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夸大了国际并购的作用,C项错误。资本回报率与企业的成本和效益有关,国际并购不一定能提高企业资本回报率,D不符合题意。海外并购产生协同效应,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答案选A。5.(2017课标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据统计,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6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亿,境外消费达2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2016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答案】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解析】本题易因不能准确概括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而失分。本题以消费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隐性考查供给侧改革这一社会热点和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这一常见考点。首先要提到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再结合材料中境外消费的内容,叙述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如何应对:设问主体是企业,此处有一些可以通用的企业“怎么做”的解答思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竟争力;努力扩展市场,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要科学发展,环保发展;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抢占发展先机;关注大众消费热点,快速作出反应;等等。6.(2016课标卷)近年来,服装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2015年7月,我国某服装企业现金收购意大利一家著名服装公司51%的股权,利用其品牌、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该收购可以助力企业( )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 改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产品市场 丰富品牌组合,满足差别化需求A. B. C. D.【答案】D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回答第下题。7.(2016浙江高考)上述材料表明( )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处置僵尸企业 破产有利于淘汰落后企业破产和兼并有助于压缩企业规模 兼并可以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A. B. C. D.【答案】D【解析】依据所给材料可知,政府没有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故排除。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说法错误。为兼并和破产的意义,D正确。8.(2016江苏高考)材料一某研究就我国资本回报率 与银行贷款利率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玻璃企业两极分化加剧。甲企业一直从事已严重过剩的普通平板玻璃生产,产品积压严重,价格持续走低。加上强制性环境标准提高、劳动力短缺等多重挤压,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乙企业专注于发展高端、特种玻璃等高科技产品,同时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在整个行业不景气情况下,产品仍畅销国内外。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判断图中A和B哪一条曲线代表资本回报率,并说明作出判断的理由。(2)请就如何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资本回报率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A曲线代表资本回报率。理由: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只有经营收入高于成本,企业才能获利。一般来说,资本回报率应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或者:贷款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银行贷款利率高于资本回报率会导致银行没有客户。一般来说,银行贷款利率应低于资本回报率。)(2)适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以有效对接需求升级;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以促进产品销售。考向2劳动者就业与维权【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母题1.(2018北京高考)“米面粮油,外卖帮你能搬又能扛;感冒发烧,外卖代买常用药;上门烧菜、上门洗车,人与服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如今,这类服务随处可见,被趣称为“懒人经济”。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 扩大相关服务交易规模,促进就业增如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 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A. B. C. D.【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对教材知识的考查相当灵活,贴近生活,涉及到劳动者就业方式多样化、第三产业服务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知识。在做题时,如果正面突破较难,可以排除错误选项;也可以通过确定材料主旨来选择,本题的主旨是肯定外卖服务,所以给予积极的评价是正确选项,给予消极的评价是错误选项。母题2.(2018江苏高考)以电商为代表的经济形式已经成为提升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支点。2017年7月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海量的中小微网店在更为宽松的税收新政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因为,减税有利于( )A.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B.缩小收入差距C.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 D.强化财政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劳动者自主创业、财政的作用等知识。国家对小微企业实施减税新政,与市场体系的完善没有直接关联,A不符合题意;对小微企业减税不必然导致个人收入差距的缩小,B不符合题意;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提高,降低了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可以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热情,C正确且符合题意;减税会直接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不会强化财政的作用,D不正确。【技巧点拨】本题以当前的热点话题-减税为背景考查考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本类考题往往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识别。材料中强调海量的中小微网店在更为宽松的税收新政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来考查本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7课标卷) 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A. B.C.D.【答案】D2.(2015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 600万人左右的水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 【答案】(1)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2)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保就业就是保民生。(3)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确保居民就业的基础;保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4)“稳增长、保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重要性,属于意义类试题,易因不掌握意义类试题解题方法而失分。本题要求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的原因,具体可从“稳增长、保就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方面作答。从解决主要矛盾、就业的意义、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等角度进行说明。3.(2015浙江高考)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材料一(见右图)注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于50%。材料二2010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人数(万人)631660680699727就业率(%)89.690.290.991.4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材料三国务院今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27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近期国民经济状况。(2)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答案】(1)经济总量不断增加,GDP速度增长率不断下降,经济质量不高。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略有上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创业意味着创业者自身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高校毕业生创业既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又能够获得生活来源,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全面发展。鉴于当前国民经济形势,高校毕业生创新,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解析】第(1)问为图表题,要求对材料一、二中的信息进行完整描述。易因不能准确解读图表标题、内容和注而失分;第(2)问为意义类试题,易因不能掌握意义类试题解题方法而失分。第(1)问要求通过标题可知图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率。由图可知生产总值增加,增长率下降。小注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表格表明我国就业率,由表格可知我国就业率增加,就业人数增加。但是由于失业率较高,所以就业形势严峻。第(2)问解答首先明确知识指向,运用就业的知识和转方式的知识回答问题。其次明确设问指向:要求分析创业和创新的意义。分析创业的意义应该立足就业来分析,强调就业的具体意义。分析创新的意义应该立足我国创新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来分析。4.(2015重庆高考)“亲,你也可以开店哦。”微店作为科技时代新产物,只需手机号码即可开通。如果说淘宝像商场,大而全,微店就像路边小店,胜在方便,它们各有市场。微店的兴起表明()A.微店比淘宝更符合社会需求 B.微店代表了更高生产力水平C.科技进步可以促进大众创业 D.企业微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答案】C5.(2014海南高考)2013年开始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是我国首部关于性别平等的地方性法规。根据该条例,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给予男女两性同等重视,保障男女两性享有同等机会,获得同等资源,得到同等发展。这一规定()消除了现实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有利于促进男女两性的权利平等坚持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提高了女性公民的政治地位A. B. C. D.【答案】C【解析】现实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可能短期消除,夸大了该条例的作用。错误,该条例强调了男女平等,并没有提高女性公民的政治地位。符合题意,答案选C。6.(2012山东高考)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惠及民生。近年来,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有( )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A. B. C. D.【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