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328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第卷(共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 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B. 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 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D. 英雄、隐士、侠客、君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春秋战国时儒家主张“仁”“礼”等思想,培养的是有高尚道德修养的君子;墨家反对不义战争,并到处宣传和平,推崇侠客;道家重修身,推崇隐士;法家反对主张法、术、势相结合,推崇具有绝对权威的英雄式人物具强有力的君主出现,本题非常巧妙的考查了各家的典型的主张,不失为一道好题。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2.2.(xx海南卷)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孟子“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的的性格,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反对礼教的束缚,主张反抗专制制度,故C和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3. 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A. 先秦儒学B. 汉代儒学C. 宋明理学D. 佛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皇帝极为恐惧”“感动上苍”可知是受到西汉时期“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B项正确;先秦儒学主要倡导“仁”和“礼”等道德思想,没有神话色彩,排除A;宋明理学主要是儒学的哲学化,没有神学色彩,排除C;佛教思想主要是人生命运、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理念,不符合材料中意思,排除D。所以选B4.4.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 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B. 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C. 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D. 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造纸术推动欧洲文化的发展。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火药是资产阶级摧毁骑士阶层武器,B正确,符合题意。5.5.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 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B.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C. 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 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A项正确,乾隆年间,“徽汉合流”逐渐形成;B项正确,同治、光绪年间是中国京剧成熟的时期;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项错误;D项正确,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故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元曲与市民社会6.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 风俗画和文人画B. 话本和小说C. 汉赋和唐诗D. 元曲和杂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话本、宋词、风俗画、元曲、小说都是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排除BD项;汉赋和唐诗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宋元以后”,排除C;而高雅文化的代表是文人画,故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7.7.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魏源的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 ( )A. 学造器物 B. 仿行制度C. 解放思想 D. 强国御侮【答案】D【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抵抗外国侵略,D正确;A、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8.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A. 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 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C. 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 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回战胜的,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 “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因此选择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9. 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A. 结束满洲贵族统治 B. 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C. 实现民主政治 D. 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享”可知,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实现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答案选C。A不够准确,排除;B并不是政治方面;D是经济方面。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10.10.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理论的贡献在于 ( )A. 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 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C. 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 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B【解析】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著有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正确;A是第二阶段事实;C是第三阶段;D是第四阶段事实。11.11.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A. 完成了拨乱反正B. 打破了思想束缚C. 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 深化了体制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拨乱反正的步伐,92年南方谈话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故A项错误;两次谈话都打破了思想束缚,前者打破了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后者打破了左的思想的束缚,故B项正确;推动工作重心转移是前一次谈话的影响,后者没有,故C项错误;两次谈话主要从思想层面推动思想解放而非具体的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打破了思想束缚12.12.漫画冠小架子大寓意深刻,它严重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原则() A.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B. 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C. 代表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D.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答案】D【解析】冠小架子大讽刺没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正确;A、B和C不符合漫画主旨。1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C. “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D. 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只有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的“南优2号”杂交水稻走在最前列,故本题选D项。ABC不符合“之最”这个要求。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杂交水稻14.14.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恢复中断的高考制度。对1977年恢复高考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B. 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C. 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体现 D.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答案】C【解析】“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1995年提出,不符合时间,C错误,符合题意。其余选项均正确。15.15.柏拉图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与此相似的命题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美德即知识C.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D. 世界的本源是人的理念【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材料信息可知,柏拉图强调的是事务在不同人的眼中表现出不同的样子,即判定该事物的标准是依据每个人自己的标准,体现了人是衡量事务的尺度,所以与该命题相似的是“人事万物的尺度”,故选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主义的起源16.16.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 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 借助传统文化外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文艺复兴和维新变法时思想宣传的共同点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而康有为则是借儒学的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所以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借助传统文化来宣传新思想。A与维新思想不符,BC与文艺复兴不符,故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17.17.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 批判罗马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 B.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C.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答案】A【解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批判宗教特权,A正确;B是宗教改革特点;C和D属于启蒙运动特点。18.18.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国家政体问题上提出的基本观点是( )A. 三权分立学说 B. 实行君主立宪制C. 人民主权学说 D. 社会契约论【答案】A【解析】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国家政体问题上提出的基本观点是三权分立说。B是伏尔泰思想;C和D是卢梭思想。19.19.欧洲某启蒙思想家认为,人应该回到自然状态的出发点去,设计出一种制度,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使国家成为每一个人的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是民主制度,是每一个人的完全的民主权利。因此,这位思想家 ( )A. 倡导实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 完善了启蒙运动的哲学体系C. 主张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 D. 提出了三权分立并彼此制衡【答案】C【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卢梭,卢梭主张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C正确;A是伏尔泰思想;B是康的思想;D是孟德斯鸠思想。20.20.康德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都必须接受审判”。这里“批判”的本意是强调 ( )A. 批驳否定 B. 质疑分析 C. 批评指正 D. 理解同情【答案】B【解析】“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都必须接受审判”说明康德批判质疑分析,B正确;A、C和D错误。2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材料中的“钥匙”是指A. 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B. 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C. 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D. 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光荣革命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到钥匙”,这指的是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B正确;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之父,生活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A错误,排除;达尔文生活于工业革命时期,C错误,排除;普朗克的量子论提出于20世纪初,D错误,排除。所以选B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力学体系22.22.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提高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 民用技术迅速地转化为军用技术C. 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D. 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答案】C【解析】“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说明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C正确;A、B和D错误。23.2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D.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答案】D【解析】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D正确;A是产生浪漫主义;B和C是现代主义。24. 下列作品与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 人间喜剧 B. 安娜卡列尼娜C. 老人与海 D. 巴黎圣母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楚辞”属于浪漫主义作品;A.人间喜剧 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B.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D.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此题应选D项考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点评: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在内容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2)在创造风格上,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想象力丰富,情节跌宕起伏。25.25.2014年10月9日,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xx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曾被誉为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下列作品与该作者创作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C. 日出印象 D. 格尔尼卡【答案】B【解析】“作品曾被誉为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说明是现实主义,B属于现实主义,A浪漫主义;C是印象主义;D是现代主义。第卷(共50分)非选择题:共3题,第26题14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6分。26.26.东西方对人性的不同态度,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社会的发展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欲,复尽天理。” 朱子语类材料二彼得拉克认为,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和幸福,应该是研究的主题。他说:“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应该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要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正义,以及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2)材料二反映出的思想主旨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 (3)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与材料二相比有何发展?【答案】(1)主要观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主旨:人文主义思想。不同:材料一是泯灭人性,材料二是提倡重视人性。(3)发展:从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从主要批判神学到整个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西思想的理解。第(1)问,根据材料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结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来回答问题。发展主要回答不同的地方。27.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黄宗羲思想中“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和“新见”的表现。材料二 民生”两个字是中国向来用惯的一个名词。我们常说什么“国计民生”,不过我们所用这句话恐怕多是信口而出,不求甚解,未见得涵有几多意义的,但是今日科学大明,在科学范围内拿这个名词来用于社会经济上,就觉得意义无穷了。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定义,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孙中山民生主义演讲稿(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生观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实现其民生观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措施? 材料三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瘁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3)据材料三,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材料四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4)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案】(1)“不脱儒家思想道路”:以民为本(民主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新见”: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推崇法治。(2)核心内容:民生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国家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措施: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主张: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方面利益(或借鉴苏联模式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发展国民经济);改进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提高工人工资(或缩小贫富差距,或调节社会分配)。(3)相同:发展生产。不同: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或先富带动后富)。【解析】(1)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本思想以及保留君主制的角度回答进行回答“不脱儒家思想道路”;从限制君权和提倡法治角度组织“新见”答案。(2)第一小问内容,由材料一“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可以看出,孙中山对民生进行了定义,定义强调了民生问题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所以答题角度可以从此出发。第二小问蓝图: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为克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而提出的,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指导思想,因此可以从改造社会、寻求人类解放角度进行分析。(3)第一小问从发展生产;第二小问从先富带动后富回答。28.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爱因斯坦的眼中,我们所处的宇宙,不仅仅是长、宽、高的三维空间,而是应该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时空。在爱因斯垣的眼中,人类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的。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各国家之间友好相待。和平是永恒的主题,战争与杀戮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在爱因斯坦的眼中,人应该信仰上帝。他认为,应该信仰那个在事物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事实上,爱因斯坦已经把上帝哲学化了。他把人类的道德和福祉置于最高地位。一蔡晓滨启蒙者西方思想家群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思想的主要内容。材料二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而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因此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时,在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2)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材料三 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开幕。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自xx年设立至今,18年,共有29位科学家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取得迅速发展的原因。【答案】(1)内容:相对论的学说;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思想;造福人类、关心人类命运和福祉的思想。(2)作用:政治:进化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 经济: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思想:民主、科学的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诉求。(3)原因:政府的重视;经济的发展;教育的不断完善;科学家们的努力等。【解析】(1)注意概括材料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持怀疑态度”“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联系爱因斯坦20世纪阐发相对论的贡献,引发了一场科学领域的思想革命进行回答即可。(2)考察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从材料一中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材料二“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进行判断。联系时间“1917年到1923年”“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判断与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旗帜有关。从材料中的“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判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判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注意从合理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辩证的予以回答。(3)结合所学从政府的重视;经济的发展;教育的不断完善;科学家们的努力等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