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0229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选择题1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各项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积累了重工业建设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ABCD【答案】A21930年,武汉蔡明伟夫妇创办小吃店“蔡林记”,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武汉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蔡林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蔡明伟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有可能是()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答案】C3下图所示的决议是在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这一决议()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C4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让你写一篇反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小论文,需要一组关键词。请结合所学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长春一汽、西藏自治区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包产到户C三大改造、“大跃进”、日内瓦会议D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共八大、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5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偏重于()A思想改造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改造C发展生产D生产方式的改造【答案】B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D增强企业活力【答案】D7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BC D【答案】B8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其中“春天”的含义是()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答案】A9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A对内坚持改革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10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不同于内地之处在于()A以扩大内需为目标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D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答案】C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二步,将国家资本主义改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企业但是公私合营企业今天仍然很少因此,今后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关于工商业的公私合营材料二1979年1月,邓小平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商也可以回来办工厂也可以搞合营。”材料三表一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项目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工业总产值100%0表二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混合经济中公有成分非公有经济40%29%7%24%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私人工商业改造的方式。(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什么基本政策? (3)对比材料三中的表格,指出表一中现象的成因,说明表二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答案】(1)方式:公私合营。(2)基本政策:对外开放。(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变化: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占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1952年 1957年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1)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2)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答案】(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2)19581962年。变化:流入重工业和农业的资金都增加了。原因:“大跃进”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人民公社化运动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19631965年。变化: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流入农业的资金增加。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三年经济困难,党和政府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对重工业的投资,加强发展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