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64531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一、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Q 地气压带的名称是A. 副热带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副极地高气压带2. P 地的气候特点是A. 温和湿润 B. 寒冷干燥 C. 高温多雨 D. 炎 热干燥3. Q 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A. 暖湿的中纬西风 B. 干冷的中纬西风 C. 干冷的极地东风 D. 冷湿的极地东风【答案】1. C 2. D 3. A【解析】1. Q地处60N的副极地地区,是副极地低气压带。选C正确。2. P地盛行下沉气流,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全年炎热干燥。选D正确。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 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A. 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 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C. 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 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5. 下列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 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 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 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答案】4. D 5. C【解析】试题分析:4.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最上面的城市夏季很长、春秋季相连,为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的广州;第三个城市冬季漫长、夏季短促,为纬度最高的哈尔滨;第四个城市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因此其纬度也较低,是武汉;第二个城市春秋季较短,冬季较长,故其为纬度比哈尔滨稍低的北京。5. 高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小,因此冬季漫长夏季短促,季节更替不明显。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 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 2 B. 3 C. 4 D. 57.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 生物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地壳【答案】6. C 7. B【解析】试题分析:6. 图中瀑布属于水圈、植物等属于生物圈、山体等属于岩石圈、大气属于大气圈,共包括四个地球圈层。7. 图中景观的主体要素为瀑布,属于水圈。考点定位:地球圈层结构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 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8.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 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9. 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答案】8. B 9. D【解析】试题分析:8. 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火山喷发物岩浆的发源地,说明地热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置,其主要分布在上地幔中,故B项正确。9.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面,故A项错误;该界面处地震波的纵波、横波均能够穿过,故B项错误;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陆地上较大,故C项错误;由于该界面之下的物质发生了变化,故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故D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地震波的特点,考查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名师点睛】地震波内部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图为济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 水循环 B. 温室效应C. 热力环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1. 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图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A. B. C. D. 【答案】10. D 11. C【解析】试题分析:10. 读图,该实验通过比较昼、夜两种不同条件下,沙石和水的温度变化情况,主要目的是测试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比海洋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D对。图中没有体现水循环、温室效应、热力环流的环节,A、B、C错。11. 读图,图表示的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错。图表示的是锋面活动,B错。图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图所示实验原理相同,C对。图表示的是地形雨的形成,D错。【考点定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力环流,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常见天气系统。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面小题。12. 下列有关甲、乙两图中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A. c B. b C. a D. b13.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秋分 C. 冬至 D. 夏至【答案】12. B 13. D【解析】12. 位于春分与夏至之间,对应乙图中是a;位于夏至与秋分之间,对应乙图是b;位于秋分与冬至之间,对应乙图中是c;位于 冬至与春分之间,对应乙图中是d。选B正确。13.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选D正确。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石灰岩,因最早发现于江苏、浙江之间的太湖地区而得名。因多窟窿和褶皱纹理使其千姿百态、玲珑剔透,常用于制作假山景观(见下图)。回答下题。14. 太湖石属于A. 变质岩 B. 沉积岩 C. 喷出岩 D. 侵入岩15. 下图中,风带、气压带画法正确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14. B 15. B【解析】14. 太湖石是石灰岩,石灰岩是沉积岩。选B正确。15. 60N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北侧吹极地东风吹东北风,南侧是中纬西风吹西南风,A错;30N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侧是中纬西风带吹西南风,南侧是东北信风带吹东北风,B正确;30S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侧是东南信带,吹东南风,南侧是中纬西风带吹西北风,C错;0是赤道低气压带,其北侧是东北信风带吹东北风,南侧是东南信风带吹东南风,D错。选B正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6. PQ 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 L 和 S 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A. 20 B. 30 C. 2326 D. 663417. PQ 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 P 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 )A. 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在北半球向南移动C. 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 在南半球向南 移动【答案】16. C 17. B【解析】试题分析:16. 由图中信息可知,PQ分别为夏至日和冬至日,L和S代表的是黄赤交角,即为2326 。17. 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动。【考点定位】黄赤交角和太阳回归运动。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 下面小题。18. 图中表示大气的( )A. 反射作用 B. 吸收作用 C. 保温作用 D. 辐射作用19. 大气的热量来源主要来源于( )A. B. C. D. 【答案】18. A 19. C【解析】18. 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选A正确。19. 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是太阳辐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是地在辐射,是大气的逆辐射。选C正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0. 图中字母 a 代表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 D. 近地面风向21. 对风的速度有影响的力是A. a、d B. a、b C. b、d D. b、c【答案】20. B 21. C【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原理。水平气压梯度力d是风的原动力影响风向和风速度大小;摩擦力b对风起阻力作用,影响风速大小;地转偏向力a,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致相同;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摩擦力与风向相反。20. 图中字母 a与风向垂直向右,是地转偏向力;c是风向,b是摩擦力,d是水平气压梯度力。选B正确。21. 水平气压梯度力d是风的原动力影响风向和风速度大小;摩擦力b对风起阻力作用,影响风速大小;地转偏向力a,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选C正确。下图中,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和该区某处“灾害现场”。完成下面小题。22. 引起岩层弯曲的内力作用主要是( )A. 流水搬运 B. 地壳运动C. 变质作用 D. 岩浆活动23. 图中所示灾害现场最可能发生在左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22. B 23. C【解析】试题分析:22. 图示地质构造是褶皱,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岩层受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选B正确。23. 图示灾害现场是崩塌,容易发生在山地的陡坡地段及地壳不稳定的断裂带。选C正确。考点: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及自然灾害。24.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及其切断的气压带名称 是A. 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印度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C. 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D. 亚洲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的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60 N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因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夏季30N附近原为副热带高压带,因为陆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之保留在海洋上。选A。【考点定位】季风环流25. 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 )A. 台风 B. 大气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答案】B【解析】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热力环流是局域性的冷热不均形成的大气运动;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局域性大气运动;台风没有规律。选B正确。读图,回答下面小 题。26. 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 北京(40N,116E) B. 广州(23N,113E)C. 甲地 D. 乙地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所在晨昏线为昏线 B. 甲所在晨昏线为晨线C. 甲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18 时 D. 乙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答案】26. B 27. B【解析】本题考查日照图判读及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图示北极圏以北出现极昼,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四地中广州离北回归线最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图示甲所在晨昏线为晨线;甲地处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恰在晨线上,其所经线地方时为6 时;乙所在经线地方时为4:00。26. 图示北极圏以北出现极昼,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四地中广州离北回归线最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选B正确。27.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图示甲所在晨昏线为晨线;甲地处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恰在晨线上,其所经线地方时为6 时;乙所在经线地方时为4:00。选B正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8. 若图中有一地点位于赤道,这一地点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9. 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日落时刻为地方时 18 时B. 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C.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D. 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是乙地的两倍【答案】28. A 29. A【解析】28. 据图可知,乙丙丁均昼夜不等长,说明不是二分日,而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据图可知,甲地夜长12小时,昼长12小时昼夜等长,为赤道地区。故选A。30. 冰壶是深受加拿大人喜爱的一项运动。冰壶为圆壶状,由一种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制作冰壶的材料可 能来自下图中的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知,冰壶由花岗岩制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由岩浆侵入地壳中冷却凝结形成,故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右图中的,故A正确;是侵入型岩浆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属于沉积岩,均不正确,可排除。【考点定位】三大类岩石。二、综合题(共 40 分)3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三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向斜的是 。在地形上,该处为 , 向斜成为这一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属于背斜的是 在地形上,该处为 , 背斜成为这一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三处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的是 ,是在野外判断该类岩石的依据是 , 或有 ;为岩浆岩的 。【答案】(1);山岭(山地); 向斜中心的岩石受挤压,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山岭(山地); 背斜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向上突起所以成山。(2); 层理构造; 常含有化石; 、【解析】(1)图中处构造是向下凹形、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是向斜;是断层,是北斜;在地形上,处是山地, 向斜底部受挤压力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向斜山;处构造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是属于背斜,在地形上是山;背斜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向上突起所以成山。(2)处岩石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在野外判断该类岩石不仅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是岩浆活动形成的为岩浆岩。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图中处构造是向下凹形、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是向斜;是断层,是北斜;在地形上,处是山地, 向斜底部受挤压力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向斜山;处构造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是属于背斜,在地形上是山;背斜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向上突起所以成山。处岩石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在野外判断该类岩石不仅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是岩浆活动形成的为岩浆岩。32.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左图中虚线 a、b 表示等压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B、C、D 四点气压由高到低分别为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则 CB 间是 风(方向)。(3)若该图表示海陆风,图示环流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若该图表示季风 环流,此季节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答案】(1)BCDA(2)西北(3)白天 高温多雨【解析】整体分析:热力环流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气压低,遇冷处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是海风。(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气压低,遇冷处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A、B、C、D 四点气压由高到低分别为BCDA。(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则 CB 间风由B吹向C,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是东南风。(3)若该图表示海陆风,图示环流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是海风。通常出现在白天;若该图表示季风环流,此季节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北半球是夏季,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33. 读图中回答以下问题。(1) 此 时 太 阳 直 射 的 地 理 纬 度 是 , 全 球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的 分 布 规 律 是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 。(3)此时北京时间是 。(4)图中 A,B,O 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此日之后的一个月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_ _。(5)此日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是_ 。【答案】(1)2326S(2 分) 自 2326S 向南北两侧递减(2)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3)16 时(4) B=OA (2 分) 先变快后变慢(5)120W 向东到 180【解析】(1) 图示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是冬至日,此 时 太 阳 直 射 南回归线,即2326S; 全 球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的 分 布 规 律 是自 2326S 向南北两侧递减。(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南极圈以南地区。(3)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图示O所在晨昏线为昏线,O所在的经线即150E就是18:00,由图示给出的180经线,可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16 时。(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图中 A,B,O 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B=OA;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最快,在远日点7月初最慢,此日是冬至日之后的一个月是12月22日到1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先变快后变慢。(5)地球上新旧一天的界线是0:00和180经线,新一天的开始是0:00,图示150E是18:00,可算出0:00是120W,即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120W 向东到 180。【点晴】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而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而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最快,在远日点7月初最慢;过了1月初速度变慢,过了7月初速度加快。地球上新旧一天的界线是0:00和180经线;新一天的开始是0:00,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新的一天结束。34. 读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1)图中三大岩石分别是 A 、B 、C 。(2)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3 )三大类岩石中,从成因上看,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 。(均填字母)【答案】(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上升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3)A 或 C;B【解析】(1)A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是岩浆岩;BC分别是外力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和变质岩。(2)是岩浆活动,岩浆的上升冷却形成岩浆岩;是变质作用,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重熔再生作用,各类岩石通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3)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岩浆岩A和变质岩B,即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C。本题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是岩浆岩;外力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各类岩石通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岩浆岩和变质岩;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