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53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创伤创新 揣度度德量力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B . 粘贴字帖 炫耀头晕目眩 数一数二数见不鲜C . 家畜畜养 屏风屏气凝神 妙趣横生飞来横祸D . 狭隘谥号 讴歌呕心沥血 秣马厉兵相濡以沫2. (2分)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 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暇想,翱游在美妙的梦境中B .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C . 除下帽子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D . 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差之毫厘,_。所以动心忍性,_。法不阿贵,_。_ , 乌蒙磅礴走泥丸。自古以来,诗歌总是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思家难归时,将士们借酒消愁,“_ , _”(范仲淹渔家傲);离别时,朋友设酒宴饯行,“_ , _”(李白行路难)。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4. (5分)名著阅读。(1)“如果一只耶胡拥有大量这样的贵重东西,它就可以买到它所需要的一切,比方说,最漂亮的衣服,最华丽的房屋,大片的土地,最昂贵的酒类和肉食,他还可以挑选最美的母耶胡。” “他们从青年时代起,就学习一门学问,即搬弄文字,设法证明白的是黑的,黑的是白的,你给他出多少钱,他就给你出多少力。”上面的两段话出自英国作家的小说格列佛游记第四卷,这是主人公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段是格列佛费了半天口舌解释的用处时说的话;段则是格列佛对英国(职业)的定义。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才是这部小说的灵魂所在。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按要求写句子。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改为反问句:_特古斯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里去实现我的梦想了。”改成转述句:_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修改病句:_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欣赏是_ ;_ 。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6. (10分)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1)【资料我来查】在查阅资料时,你看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材料一4月8日,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上演。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歌曲与西方交响乐“牵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了民族文化。观众对这样的大胆创新报以热烈的掌声。材料二近年来,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走进程阳八寨景区,听敬酒歌、跳多耶舞、吃百家宴,领略独特的侗族风情。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吸引更多游客,显示了民族为文化艺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材料三“三月三”期间,我市组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市民族高中、柳江县壮文学校附属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对歌、传统体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文化,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和发扬。你的探究结果是:_。_。_。(2)【板报我来做】为了让同学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板报。请你参照示例,为板报设计两个栏目。示例:民族音乐知多少栏目一:_栏目二:_。(3)【专家我来请】育才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张华,将前往邀请我市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李晓冬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假如你是张华,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7.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特殊的听众落雪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当然,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得出的结论。在他们听起来,我拉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儿。这话使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就在楼区后面的小山上,那儿有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幽幽的乐曲。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心剧烈地跳起来,我不得不大喘了几口气,使它平静下来。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在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事实很快就令我沮丧了,似乎我又把那把锯带到了林子里。我懊恼极了,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不由得诅咒道:“我真是一个笨蛋,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并转过身时,我吓了一跳。一位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她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下来,她的满头银发显得格外晶莹。“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愿意听我的琴声了,尽管她是一位聋子。我拉起另一支曲子,面对这位特殊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她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从我紧闭着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德舒罗德的基木练习曲。虽然妹妹还像以前那样,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我却己经不在乎了。练琴时,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瘸,汗水也湿透了衬衣,但是我绝不坐在椅子上练习。在以前,我可是坐着练的。就这样,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坚持不懈地练琴;而我那位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老人,也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子上等我,看我拉琴。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欢乐和幸福;我呢,在她面前,信心十足、一丝不苟地拉着每一支曲子,仿佛她真的能听到我的琴声。我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靠近小山的那座楼里,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而且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前天还在指导我们排练呢。她怎么会是聋子?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心中充满了对老人的感激与崇敬。从此,每天早晨,我仍然早早地来到小树林里,面对我这位特殊的听众,这位“耳聋”的音乐家,轻轻调好琴弦,拉起一支支优美的曲子。我用心感受着,仿佛听到了老人在用她的心演奏着真正的音乐,那美妙的音符从她心中缓缓流淌,充满了整个小树林,充满了我的整个身心。后来,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有了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的机会,但是,每当此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我那位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音乐家。(1)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 .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B . “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C .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D .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2)“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请谈谈你对“变”的理解。(3)“我”从一个音乐“白痴”成为“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得益于一位“特殊听众”。随着情节的发展,文章逐步揭示了其特殊性。“我”最初认为她是_;后来才知道她是_。(用文中语句回答)(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感受到老人的鼓励是她用爱心演奏的真正的音乐,它美妙动听,令人感动。B . “我”感受到老一辈音乐家对青年人成才的渴望和企盼,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我”感动。C . 名教授技艺高超,她演奏的音乐是这样美妙动听,令“我”陶醉。D . “我”理解了老人的良苦用心,深深地被她高尚的人格力量所打动。(5)本文重点塑造一位“德艺双馨”的老教授的形象,但是文章中描写“妹妹”的文字也占有较大份量,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8. (2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核电站的一次性投资确实比火电站大一些。衡量电站的经济价值,还要核算电站运行后消耗的燃料、设备折旧维修、运行管理等费用。30年来,国际上对煤电成本与核电成本所作的等值比较,显示出修建火电站实际出现的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修建核电站则正相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建成300余座核电站,总功率达2亿千瓦左右,绝大多数核电站已使核电成本降至煤电的60左右。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至于核电站所出现的事故,不足以否定其安全性。从核反应形式看,原子弹可以和核电站类比,但原子弹的235铀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而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浓度低于4的235铀,这样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从实际情况看,任何形式的电站,只要设计与管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竞使1.5万人丧生,当然这不是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夺走31人的生命就值得庆幸。值得庆幸的是核电站系统工程技术有了新突破,使得核电站安全保险系数优于火电站。说到环境保护,最先进的火电站也难以让人作乐观的承诺,而核电站则别具优势。(1)根据上下文看,第段中的“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指的是什么?(2)第段中的“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指的是( )A . 核电站在世界各地大量建成。B . 绝大多数核电站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C . 核电事业的发展再一次证明了现代经济价值观的科学性。D . 在现代经济价值观的指导下,核电事业取得了胜利。(3)第段中核电站的“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4)选文第段举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A . 水电站事故造成的伤害比核电站造成的伤害大得多。B . 核电站的安全系数要比水电站的安全系数大得多。C . 任何形式的电站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D核电站会发生事故,水电站也会发生事故,不能因为核电站会发生事故就对其全盘否定。D . 核电站会发生事故,水电站也会发生事故,不能因为核电站会发生事故就对其全盘否定。(5)选文第段画线句中的“根本”一词强调了什么?(不超过28个字)(6)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核电站投资高、消耗低、经济价值高。B . 核电站的反应效应与原子弹的根本区别在于核电站不是核链式反应。C . 核电站在安全保险系数和环境保护两方面都优于火电站。D . 选文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核电站的优势。(7)本文主要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将核电站与_、_及_进行对 比,说明了核电站_、_、_等特点。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9. (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 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为长者B . 聂政之刺韩傀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 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D . 挺剑而起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全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出唐雎在强权面前不卑不亢、有礼有节。B . 唐雎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以“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压倒秦王。C . 用五百里地易安陵,秦王显然包藏祸心,以强凌弱。D . 唐雎冒死和秦王抗争,让秦王辞穷色挠,他的这种不可侵犯的人格和自强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布衣之怒 _以头抢地耳 _长跪而谢之曰 _寡人谕矣 _(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5)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0. (5分)试对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个性化表达。 材料一:不懂我的人只知道我的容易,懂我的人知道我的不容易。材料二:登高望远,不是为了被世界看到,而是为了看到整个世界。要求:选择其中一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3-1、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1、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6-1、6-2、6-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7-1、7-2、7-3、7-4、7-5、8-1、8-2、8-3、8-4、8-5、8-6、8-7、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9-1、9-2、9-3、9-4、9-5、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0-1、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