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128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三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三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三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三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7分)1.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走进七年级丰富多彩的诗文世界,我们惊奇地发现:诗中有景,李白夜发峨眉山,看到了“_,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宁静之美;诗中有声,王籍踏访若耶溪,听出了“_,鸟鸣山更幽”的静谧;诗中有画,白居易暮至江边,看到了一幅“一道残阳铺水中,_” 的着色秋江图;诗中有情,李商隐夜雨寄北,想象“_,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有志,陆游僵卧孤村,以“夜阑卧听风吹雨,_”表达自己的报国之志;文中亦有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诗中有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极富哲理,揭示了自然界新旧交替的规律;文中亦寓理,论语为政通过“_,_”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2. (2分)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行者齐天大圣弼马温孙悟空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B . 西游记中,孙悟空巧妙进攻,变作小虫子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她交出芭蕉扇。C . 悟空为救唐僧打杀了强盗,却被唐僧赶走。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猕猴变成悟空来害唐僧,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账。后来,如来识破真相,真悟空打杀了假悟空。D . 西游记中,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唐僧、悟空和沙僧不为财货、女色所动,只有八戒愿意入赘,最终受到惩罚。3. (5分)写作。请从下面的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请以“留些在心中”为题写一篇文章。(横向上可选填“快乐”“希望”“回忆”)(2)我是渺小的,如水滴;我是伟大的,能穿透坚硬的石头。我是卑微的,如小草;我是高贵的,能浸润生命的诗意。我是沉默的,如石子;我是宏观的,能撑起通天的长路。我是平凡的,但我又不平凡。请以“我,不平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二、 选择 (共1题;共2分)4. (2分)指出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例句:非天质之卑A .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B . 不必若余之手录C .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D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 (4分)看拼音写成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同一股ru b k dng_的巨潮,席卷世界,波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所有的观众都bng x lin shng_,关注着这个气质超群的孩子。十年浩劫,致使他们夫妻分离,从此yo w xio x_。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zhng jn wi zu_,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6.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双兔傍地走_但手熟尔_但微颔之_及鲁肃过浔阳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7. (2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曲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垒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馓。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1)依据第段内容,填写下表。时间花的状态日出前_日出后即刻开放,开大开园日落时_(2)为什么太阳花能“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 (3)指出文中画线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4)第段写太阳花的美丽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 (5)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 (6)文中的太阳花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 8.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茱萸之谜余光中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幍兮,榝(sh)又欲充夫佩帷。”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茱萸,菊花,登高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梁朝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红)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带茱萸囊,盖始于此。”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带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吴均虽是梁朝人,相传桓景和费长房却是东汉人。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据此推测,重九的习俗起源则在东汉乃至汉初了。有意思的是,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佩花之盛。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虽然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说明此树的红实熟于重九,可以插在鬓边。佩戴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jn)绅”。至于李峤“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则是陈花于席,而李乂(y)的“捧箧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当时每逢重阳佳节,皇帝常常率领一班文臣登高赋诗,同时把一枝枝的茱萸分赠群臣作佩饰,算是辟邪消灾,应付桓景的传说吧。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我们统称为“茱萸”的植物,其实更分为三类: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吴茱萸和食茱萸则属芸香科,功能杀虫消毒,逐寒去风。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植此树,叶落井中,人饮其水,得免瘟疫。至于说什么“悬其子于屋,辟鬼魅”,自然是迷信,大概是取其味辛辣性烈之意。其花、茎、叶、实均可入药,还可制酒。白居易所谓“浅酌茱萸杯”,恐怕正是这种补酒。然茱萸何以独独见鄙于屈原呢?可能茱萸味特辛辣,不合屈原口味,甚至引起过敏之症,也未可知。曹植诗句:“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也许正说中了此意。(1)下面对文章标题“茱萸之谜”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揭开重阳节佩戴茱萸登高之谜。B . 揭开茱萸辟邪除害有医学根据之谜。C . 揭开唐代诗人喜爱茱萸并大量引入诗中之谜。D . 揭开茱萸由“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之谜。(2)下面关于“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起源于唐朝。B . 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起源于梁朝。C . 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起源于汉朝。D . 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起源于先秦。(3)下面的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A . 屈原不喜欢茱萸的原因是茱萸味特辛辣,不合屈原口味,甚至引起过敏之症。B . 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C . 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D . 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功能杀虫消毒,逐寒去风。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_,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34分)10. (3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 , 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拔:攻下。逼阳: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备:准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B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C .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D . 望其旗靡 , 故逐之 靡:倒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B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C .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D . 望其旗靡 , 故逐之 靡:倒下。(3)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4)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5)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6)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7)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8)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任务。“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当下网络热议的话题,许多即将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听说后,感到紧张担忧。请你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学习体会写一篇小作文,向他们介绍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要求:(1)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3)字数在150200之间。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7分)1-1、2-1、3-1、二、 选择 (共1题;共2分)4-1、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6-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7-1、7-2、7-3、7-4、7-5、7-6、8-1、8-2、8-3、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1、9-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34分)10-1、10-2、10-3、10-4、10-5、10-6、10-7、10-8、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