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787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24分)1. (3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B .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C .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D .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2.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B .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C .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3. (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伤疤 砍肩 不屑置辩B . 婉惜 荒唐 无缘无故C . 洋溢 隐匿 两肋插刀D . 旗帜 烟囱 千匀之力4. (3分)下列各句的末尾处,有误的是( ) A . 我好像始终没发现一个活蚂蚁比一个死了的更具有 (微理性)。 B . 一般的蚂蚁都属(欺世盗名之徒)。 C . 蚂蚁“不知道它的穴在那里”。离开三尺远,它就(能找到它)。 D . 蚂蚁“缺乏判断能力,不能区分什么东西是好吃的,什么东西是不好吃的”。这说明它是(愚蠢无知的)。5. (3分)选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A . 反复B . 夸张C . 夸张 反复D . 反问6. (3分)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B . 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C .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D . 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7. (3分)依次填入下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灯笼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连,庙堂中、房宇外,处处都有灯笼张挂。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灯”与“丁”语音相问,故灯意味着人丁兴旺,_。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汉代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庆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传。A . 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在延续这种风俗B . 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风俗的延续C . 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把借以讨个口彩的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在延续这种风俗D . 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把借以讨个口彩的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风俗的延续8. (3分)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C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2015贵州黔南)根据提示,默写填空。“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徜徉于文学海洋,情景交融的佳句比比皆是:杜甫登楼中“锦江纯色来天地,_。”以浩大的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的追怀。王维使至塞上“_ ,_。”描绘了塞外大漠苍凉雄浑之壮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用“_,只有香如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操守。常建体魄山寺后禅院中“_,_。”则表现美学中的曲折美、层次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借莺歌燕舞表达对早春的喜爱。龚自珍借落花心系故枝表达自己高度爱国热忱的句子是“_,_。”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10. (5分)名著阅读。(1)电视剧组正在筹拍水浒传,请你帮杨志的扮演者出谋划策。你认为演好杨志这个角色应该注意他性格上的哪两个特点?(2)中国有句俗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请结合水浒传中的有关情节,谈谈你对“少不读水浒”这句话的理解。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儒家论语)(1)解释划线或横线的词语。人不知而不愠_为人谋而不忠乎_思而不学则殆_逝者如斯夫_(2)翻译句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请根据选文,写出儒家所主张的“君子”应有的品质。请至少写出三点。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2. (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请别冷落了科学家据报载,被誉为“全球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袁隆平,一次和一位年轻歌星同机到达某地,俩人走下飞机舷梯,歌星被围得水泄不通,而袁隆平却无人问津。无独有偶,2007年3月31日,“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最新研制出禽流感疫苗的生物学家陶一之、超薄纸质电池发明者张霞昌、国际影星章子怡等11位杰出华人作为获奖者列席。现场可以称得上星光熠熠,但与会传媒,特别是那些没有入场券的大学生们的眼光中似乎只有章子怡,他们不断呼喊着章子怡的名字,对其他获奖者则置若罔闻,场面顿时变得相当尴尬。事后,英国广播公司播发了一条耐人寻味的消息:除了章子怡,他们是谁?影星章子怡由于演技高超,出镜率高,受到万众喜爱,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袁隆平、陶一之、张霞昌等人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不知要高过章子怡多少倍。他们在改善百姓生活条件,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更不是章子怡他们所能比的,可为什么却被人如此冷落呢?的确,同许多娱乐明星相比,许多科学家自甘寂寞,“不擅作秀”!现在是“选秀造星”的传媒年代啊。多少“超级女生”、“学术猛男”凭借一首歌、一场报告,就一炮走红,闻名全国。有实力的层层参加选拔赛、复赛、复活赛、总决赛;没实力的最起码也得曝光点“裸替”、“潜规则”等幕后新闻,好歹在媒体混个脸熟。科学家则不然。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先是当农民,再当科学家,几十年里在田间劳作,直到年逾古稀,仍坚持每日两次下田。像这样平淡的生活自然引不起媒体的兴趣,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的确,同许多娱乐明星相比,许多科学家独守清贫,“不会炒作”!章子怡之所以在11位影响世界华人中“脱颖而出”,关键是新闻多;与袁隆平同机的年轻歌手为什么大受欢迎,主要在于媒体炒呀!而我们的一些科学家却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寂寞,袁隆平院士深感应酬过多,消耗了大量时间,为了进一步推进杂交稻科研事业,有时甚至要“躲起来做点事”。他深有感触地说:“歌星是面对面地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却是背对背地为大家服务的。面对人群,怎样思考和实验?”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这些科学家们显得很傻,因为他们对功名利禄毫不在乎。其实,科学家并不傻,正是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时刻不忘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生、对事业负责,不懈追求,才谱写出“神六”飞天、“嫦娥奔月”的当代神话,才成就了天路通车、“歼十”起飞的强国梦想!诚然,影星章子怡的知名度高,炒作他们可以给传媒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传媒朋友们难道眼里除了金钱,就不需要承担一点社会责任了吗?不然,若社会真的冷落了科学家,光剩下娱乐明星,我们的社会还能进步吗?科学推动进步,创新成就伟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既需要影视明星,更需要科学明星。我们呼吁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肩挑道义的各类传媒朋友,不要一味热衷于炒作娱乐明星而淡忘了科学家默默躬耕的背影,我们每一个公民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也应自觉摆正价值观,千万不可只沉湎于对娱乐明星的追捧,而一次又一次的冷落这些科学家了!毕竟,社会的进步不是娱乐明星唱出来的,而是科学家们踏踏实实地奋斗出来的!(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节列举科学家和娱乐明星有何作用?(3)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文章结尾说:“社会的进步不是娱乐明星唱出来的,而是科学家们踏踏实实地奋斗出来的”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说说理由。13.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丝路“糖史”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 n)”,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1)选文主体部分以_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_。 (2)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蔗饧”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B . 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C . “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窨制法”“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D . 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石蜜”“西洋糖”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3)第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 (4)第段画线句中划线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5)请简要分析第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6)积累链接: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开篇的“_,_”既以醉态表现了将军之威,又以角声描写了军容之壮,可谓英武刚烈,场景恢弘。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4. (7分)阅读一片槐树叶,回答问题。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B . 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C . 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D . 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时间:_心理:_(5)本诗运用了“以大见小”的手法。请你说说“小”指什么?“大”又指什么? 七、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15. (5分)(2016桂林)根据题目,回答问题。(1)如图是一幅楷书“永字八法”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仿照示例写出其他六法(侧、勒、弩、掠、啄、磔)中某一笔画的形象特点和技法要求。示例一:趯:钩画,好像人踢脚,全神贯注在脚尖;要求运笔短促有力。示例二:策:挑画,好像用马鞭策(驱)马;要求仰笔铺毫,轻抬而进。(2)对“永”字八法的观察,你有什么启示或感悟?八、 写作题 (共1题;共60分)16. (60分)材料作文:你的感情是否发生过波澜?你怎样对待你身边的人?你伤害过他们吗?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500字。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9-1、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10-1、10-2、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11-2、11-3、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3-5、13-6、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4-1、14-2、14-3、14-4、14-5、七、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15-1、15-2、八、 写作题 (共1题;共60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