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认识正比例》(课时1)参考教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4077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认识正比例》(课时1)参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认识正比例》(课时1)参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认识正比例》(课时1)参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认识正比例(课时1)参考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经历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2、知道正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3、对显示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事物有好奇心,在判断成正比例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教学重点:经历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课前准备:实物投影、小黑板。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生谈话,让学生说一说汽车每小时跑多少千米,以及汽车是用什么记录跑的路程的,引出里程表。1、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路的建设,汽车是越来越多,我想咱们很多同学都坐过汽车。你们知道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吗?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给与肯定,对超出150千米的进行安全教育。如:车跑得太快,容易出现问题,高速公路上一般限速120千米/时等。2、师:谁知道汽车上用什么记录跑的距离呢?生:里程表。学生给不出,教师介绍。师:汽车有一个装置,是专门记录汽车行驶的路程的。板书:里程表二、认识成正比例行程问题1、用课件展示教材上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并计算出汽车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启发学生解释计算的合理性。课件展示汽车8点开始行驶到9点停止时里程表上数字的变化。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情况?学生可能会说:汽车8点开始行驶,9点停车,行驶了1小时。汽车行驶时,里程表上的数字是8724千米,汽车停止时里程表上的数字是8814千米。2、师:根据里程表上的数字,能计算出“汽车1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吗?”怎样算?生:用8814减去8724就是汽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生:因为汽车没跑时里程表上是8724千米,跑了1小时,里程表上是8814千米,多出来的千米数就是汽车1小时跑的路程。师:说的真好,请同学们算一算,这辆汽车1小时跑了多少千米?学生口算,教师板书:8814-8724=90(千米)3、提出(2)的要求师生共同完成。师:如果汽车的速度不变那么,汽车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用小黑板出示空白表格。学生边答,教师边填数。师:3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师:4小时、5小时、6小时呢?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完成表格。4、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师: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每增加1小时,路程就增加90千米;在这个过程中速度是不变的,都是每小时90千米。时间越长,所行驶的路程就越长。5、提出写出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师:观察写出的比和求出的比值,交流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比值都是90。比值都相等。比值就是汽车的速度。教师说明:90既是比值,又是速度,然后得出比值都是90的结果。6、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归纳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一定)。(1)师:我们以前学过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根据刚才写出的比和比值,还可以写出一个关于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谁来说说是什么?学生说,教师板书。(2)师:这个关系式中,什么量是变化的,什么量是不变的?生:在这个关系式中路程和时间是变化的,速度是永远不变的。师:速度永远不变,就是说速度是一定的。在关系式后面写出一定。(3)师:谁来说说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路程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速度一定,时间越长,行驶的路程越长。路程随着时间按比例扩大。路路程是时间的倍数。7、提出“议一议”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总结数量关系式,为认识正比例的定义打基础。(2)在学生进一步认识路程、时间、速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教师介绍成正比例的量,使学生初步建立正比例的概念。师:在行程问题中,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增加,路程也就随着增长;反之时间减少,路程也就随着缩小。而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我们说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正比例。板书课题:正比例。8、师:在行程问题中,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购物问题。购物问题1、教师说明生活中有不少类似的问题,并出示买笔问题。师:买一支自动笔1.6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买2支、3支、5支、6支、7支、8支各花多少钱?让学生自主计算,然后师生共同完成填表。2、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写出总价、数量和单价的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一定)。学生可能会说:买自动笔的数量越多,花的钱就越多。单价一定,也就是花的钱数和买自动笔支数比值一定。买自动笔的数量越少,花的钱就越少。花的钱数和买的数量是成比例的量。师:说得很好。那你能像路程问题一样写出一个式子表示总价、数量和单价之间的关系吗?试一试!学生自主尝试,然后指名交流,教师板书。3、提出课本第8页“议一议”的问题。师:买自动笔的总价和买自动笔的数量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是正比例。因为自动笔的单价一定,所以购买的数量越多,所花的钱数越多;反之购买的数量越少,所花的钱数越少。师:谁能用一句话说出总价和数量的关系呢?单价一定,买笔的总价和买自动笔的数量成正比例。 4、提出:分析两个例子,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学生可能会说:(1)在行程问题中,速度一定,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越长,路程越长;反之,时间越短,路程也就越短。在购物问题中,单价一定,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数量越多,总价就越多;反之,数量越少,总价也就越少。(2)它们都是有两个量变化,一个量不变。(3)都是两个变化量的比值不变。第(2)、(3)如说法没有,教师可启发或参与交流。5、教师揭示正比例的含义。 师:“像上面两个问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这段话在数学书的第9页请大家打开书,看书。6、提出:成正比例关系的量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给学生充分发现的机会。学生可能会说:这两个量的比值一定。一个量扩大,另一个也按比例扩大,一个量缩小,另一个量也按比例缩小。这两种量是关联的。一个量扩大,另一个量也成倍数增加。三、尝试应用1、“试一试”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试一试”,谁能判断一下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先同桌互相说一说。第(1)题:师:第1个问题,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生:飞机飞行的速度不变,飞行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呢?生1:飞机飞行的速度不变,就是飞行距离与飞行时间的比值一定,那么,飞行时间越长,飞行距离也就越远。所以,飞行路程和飞行时间成正比例。生2:飞机飞行的速度不变,飞行的时间越长,飞行的路程也越远。而且按比例扩大。(也可能说成成倍数增加)第(2)题:师:第2个问题,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生:每千克苹果的价钱一定,就是苹果的单价移动,付出的钱越多,买的苹果就越多。所以,付出的钱数和购买苹果的数量成比例。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与肯定。第(3)题:师:第3个问题,每月支出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是否成正比例?生:每月收入一定,每月支出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不成正比例。师:为什么?每月收入一定,支出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也是有关系的,为什么不成比例?谁来解释一下?学生可能会有不同说法:虽然,它们是相关的量,但“每月的收入”不是“支出的钱数”与“剩下的钱数”的比值。支出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不是相除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是:每月收入-支出钱数=剩余的钱数。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看来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只看有关系还不行,关键要看这两个量相除的商是不是一定。2、教师谈话并提出蓝灵鼠的问题,让学生举例并说明理由。师:刚才我们判断了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生活中还有许多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和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判断,再交流,说明判断结果和理由。给学生用不同表述进行判断的机会。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有不同说法。如(1)题: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也就是行驶的路程除以时间的商一定,所以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那么行驶的路程越快,需要的时间就越多,而且是按比例增加,所以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如(4)题中小明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没有关系,所以不成比例。如(5)题中幼儿园的阿姨分给每个小朋友5块糖,就是每人得到的糖块数一定;那么,小朋友越多,需要的糖块就越多,而且成倍数增加。所以小朋友的人数和需要糖的总块数成正比例。2、“练一练”第2题,先自己填表,再判断并用语言描述葡萄的质量和箱数的正比例关系。 师:同学们请看“练一练”的第2题,每箱葡萄12千克,请先完成表格,再判断葡萄的质量和箱数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学生自主填表,独立思考。交流填的结果。师:葡萄的质量和箱数成正比例吗?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生:成正比例。因为每箱葡萄12千克就是葡萄的质量除以箱数的商。附送: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7课旱天雷教案 (I)教学目标:1、能运用自己身边的音源来模拟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雷声”,感受大自然的音乐,体会大自然的美妙故事。2、能在表现风雨雷电音乐故事的创编活动中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并体验到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教学重难点:1、 探索和运用自己身边的各种材料和乐器来模拟风、雨、雷声。2、集体协作,表现完整的旱天雷。教学用具:钢琴、二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这节课老师会给大家介绍一首广东音乐,上课之前呢,我们首先来猜一个谜语。【毫光突起,瞬息千里,一鸣惊人,带来风雨。(打一自然现象)】生:雷电、闪电师:同学们真聪明!可以大家已经猜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乐曲呢和雷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就是旱天雷。2、完整聆听音乐,整体感知音乐。师:通过刚才老师的介绍,大家对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你们想听这首乐曲吗?生:想!师:让我们完整地聆听音乐,请思考几个问题:(1)、从大的范畴看,乐曲属于哪种音乐形式?(2)、乐曲的整体音乐风格是怎样的?(3)、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播放作品的音乐会视频影像,学生聆听,然后逐一解决问题。师:刚才大家完整欣赏了这首乐曲,它从大的范畴来看属于哪种音乐形式呢?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展示视频的截图,让学生认识这些乐器。)师:这些打击乐器在音乐的进行中起到了烘托音乐气氛和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师:这首乐曲大致可分为几个部分呢?二、复习。1、老师教唱一遍。2、同学们合唱一遍。三、总结。因为光的速度要比声音的速度要快的多。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而声音的速度是300米/秒。让我们记住这一自然现象你一定能背唱,赶紧来试一试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