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2九色鹿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72374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2九色鹿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2九色鹿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2九色鹿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2九色鹿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恶习。让学生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只好”“竟然”造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重点难点1.体会九色鹿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2.把握表现调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九色鹿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这一句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角。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洁白如雪”“九种”“鲜艳”“漂亮极了”等词语体现了九色鹿的什么特点? 表明九色鹿漂亮可爱。段导读:这段话是写山林中有一只鹿,其双角洁白,毛分九色,被人们称为“九色鹿”。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在山林中生活着神奇的九色鹿。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 说明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救命啊,救命!”说明当时的情况如何? 心地善良的九色鹿不顾危险,勇敢地跳下水拯救落水者。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面对危险,九色鹿是怎样做的?段导读:这段话写九色鹿不顾危险拯救落水者。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ku)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难句解析:调达得救后,对九色鹿感激至极,不但“连连叩头”,而且表示愿做九色鹿的奴仆,还要一辈子听从它差遣。调达被救后有什么样的表现?段导读:这段话写调达被救后想报答九色鹿。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 知恩图报:知道别人对你的恩情就要想着去报答。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句导读:九色鹿救人一命,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向别人透露自己的住处,这个要求当然应该得到满足。段导读:这段话写九色鹿拒绝调达的报答之意,只要求他不泄露自己的住处就行了。 九色鹿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句导读:“郑重”“决”表现了调达当时的决心,与后文的背弃诺言、忘恩负义形成鲜明反差。段导读:这段话写调达郑重起誓保守秘密。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有一天九色鹿救了一个名叫调达的落水者,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有一天,这个国家的王妃(fi)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头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种鲜艳毛色的鹿。她突发奇想: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做件衣服穿上,我一定会显得更加漂亮! 王妃是一个贪慕虚荣的人,由此我们也知道了国王捕捉九色鹿的原因。这句话写出了王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句导读:“重金悬赏”推动故事进一步展开。段导读:这段话写国王在王妃的纠缠下张贴皇榜,悬赏捕捉九色鹿。 重点句解析:调达看到皇榜,心中想到的是发财,他忘记了九色鹿是他的救命恩人,忘记了恩人对他的嘱托,忘记了他对九色鹿的郑重誓言,进宫告了密。这时我们眼前的调达是一个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的小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此时调达心中想的是什么?说明调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段导读:这段话写调达见利忘义,告密带路。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突然,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再一看,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b)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 肮(n)脏:卑鄙,人品卑劣。无辜():没有罪的人。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在如此紧要的关头,九色鹿能如此镇静地分析,表明了它的什么特点? 说明九色鹿沉着、机智、勇敢,不向恶势力低头。段导读:这段话写九色鹿怒斥调达,诘责国王。国王非常惭愧。国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国王是一个知错能改、明辨是非的人,他能主持公道,让正义得到伸张。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句导读:“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善”得到了伸张,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段导读:这段话写国王很惭愧,重重惩罚了调达。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讲调达财迷心窍,带领国王的军队包围了九色鹿,九色鹿怒斥小人。最后国王惩罚了调达,并下令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字、新词卡片。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揭示课文题目1.出示:“奴仆”是什么意思?指旧时在主人家里从事杂役的人。出示: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学生自由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个名叫调达的人在落水了被人救起后的感激之词。2.再读这句话,你能读懂调达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吗?如果你是调达,你会怎样立誓感激救命恩人呢?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如果此时救命恩人需要你做的只是保守一个秘密,你会答应吗?万一以后这个秘密能带给你好处,比如金钱、权力,你还能保守吗?4.那个叫调达的人在利益面前能恪守诺言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民间故事板书课文题目:九色鹿。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老师范读。2.学生自读,老师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挣扎奴仆驱使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挣扎千恩万谢起誓皇榜发财浩浩荡荡气愤见利忘义灵魂无辜斥责背信弃义(2)指名逐个读,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正音:“誓、挣、扎、斥”是翘舌音,“财”是平舌音;“皇、榜、挣”是后鼻音,“魂”是前鼻音;“调达”的“调”读作“tio”。(3)指名解释词语。挣扎:用力支撑。驱使:差遣。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恩将仇报:受人恩惠反用仇恨报答。指伤害曾经对自己有恩的人。见利忘义:看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4)齐读生字、新词。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三理清文章脉络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共分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在山林中生活着一只神奇的九色鹿。第二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有一天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起誓保守秘密。第三段(第六至第九自然段):写调达财迷心窍,出卖了九色鹿;九色鹿怒斥小人,调达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四指导写字“誓、魂、弃”较为难写,应作重点指导。“誓”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折”要写得扁一点。“魂”字右边的“鬼”第六笔是长撇,从“白”字里面一撇到底。“弃”字上边不能少一点。1.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教师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文中九色鹿救调达是一种见义勇为的行为。因此,教师围绕对见义勇为的讨论及认识来讲述。调达落水之前,九色鹿的生活是悠闲自在,没有什么危险的。调达落水,九色鹿是“立即纵身跳进河中”。此时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课文最深的内涵九色鹿见义勇为,没有丝毫犹豫。教到这里,教师的语言一转问道:“如果不是九色鹿在场,而是你,你会救调达吗?”学生全都举手表示自己一定会救调达的,但是救要有方法的,不能盲目,要确保:一要自己安全,二要救援成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了很多救人的方法。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为后来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1.读拼音,写词语。q sh驱使f sh发誓cn ku惭愧zh n t bo知恩图报xi lu泄露lng hn灵魂2.辨字、注音,并组词。3.缩写句子。(1)枫树的叶子是秋季最红的树叶。叶子是树叶。(2)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人民。周总理关怀着人民。(3)垫着软缎的玻璃匣子里装着一块长城砖。匣子里装着砖。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斑鸠斑鸠又馋又憨,人们叫它憨斑鸠。斑鸠听了自然不高兴,可是又没有办法去掉这个绰号,只好自己跟自己生闷()气,叫着:“气嘟嘟,嘟!气嘟嘟,嘟!”捉斑鸠那才有趣呢!有一种方法,又简单,又好玩儿。斑鸠总是有一顿吃一顿。冬天,田里庄稼都收完了,斑鸠找不到吃的,饿得直发慌。打谷场呢,早收拾()得干干净净,连谷壳都没有了。斑鸠还是飞来了,这里刨刨,那里啄啄,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几粒落(lul)下的谷粒。这是捉斑鸠的最好机会了!你在谷场上,挖几个杯子大的洞,差(chchc)不多也就杯子那么深。挖好了,把麦子或豌豆撒在洞里。然后你就找个地方躲起来,千万忍着别笑出声。斑鸠飞来了,它们急着到处觅食。有一只发现了洞里有麦粒,高兴得不得了。又有一只也发现了,哈,都发现了,它们都高兴得围着洞口直转(zhunzhun)悠。其中一只伸头进去啄不着,急得没法子。它就再把头多伸进去点儿,“扑”一下,来了个倒(dodo)栽葱它插进洞里去了。别的斑鸠见它“四脚朝天”,怪好玩儿的,还以为它吃到了很多好东西,独自享受起来没完没了(lelio)了。于是,纷纷插到了洞里。你现在哈哈大笑也不要紧了,反正斑鸠一时半会儿飞不了啦,你就提着笼子来拾()斑鸠吧。(1)画去文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联系上下文,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到文中括号里。闷:因空气不流通,感觉不舒畅。密闭;不透气。心烦;不痛快。拾:整理。修理。捡;从地上拿起来。(3)文中画线的句子与文中哪句话相照应?找到后画“”。(4)把短文分为两段,用“”标在段首。(5)斑鸠的绰号“憨斑鸠”,表现了斑鸠的什么特点?表现了斑鸠很傻,识别不出人们设下的圈套,很容易被捉住的特点。1.把握表现调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2.体会九色鹿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3.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本领,即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理解课文。图片或幻灯片。一导入新课你一定见过鹿吧?梅花鹿、长颈鹿、麋鹿可是,你见过九色鹿吗?这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人们称它为九色鹿。今天,我们一起去读读由九色鹿引发的故事。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2.学生自读课文。(1)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写下故事概要,尝试复述课文。3.交流反馈,让学生复述课文,老师相机点拨。(学生可用自己的话复述,但要交代清楚故事的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故事梗概: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住着一只九色鹿。一天,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后来,国王应王妃的请求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4.学生齐读课文。三细读全文,深入品味本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可引导学生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人物一:九色鹿这是本文主要歌颂的正面主人公,分析九色鹿这一形象是学习本文的重中之重。1.让学生找出能表现九色鹿这一形象的语句。(1)描写九色鹿外貌的语句。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2)描写九色鹿救人场景的语句。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3)九色鹿与调达的对话。(4)九色鹿对国王说的话。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2.仔细品味这些语句,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九色鹿这一形象吗?(学生交流,老师相机点拨。)投影出示:美丽。(九色鹿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看见落水人,它立即跳进河中救人。当落水人要求报答它时,它并没接受。)沉着、机智、勇敢。(九色鹿得知自己将会被捕杀时,并不慌张,而是勇敢地对国王说了一番逆耳忠言。)人物二:调达这是本文的反面主人公,分析这一形象也很重要。1.让学生找出能表现调达这一人物形象的语句。(1)得救后的行为: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并答应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2)看了皇榜后的行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2.仔细品读上面的语句,试着用准确的词语概括调达这一人物形象。(学生讨论交流,老师适时指导。)投影出示:背信弃义(调达在得救后发誓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可是看了皇榜却向宫里告密。)恩将仇报(九色鹿是调达的救命恩人,但调达却想置九色鹿于死地。)人物三:国王国王这一人物形象对故事的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国王,学生的看法也许会出现争议,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国王。1.找出有关国王这一人物形象的语句。(1)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2)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2.分析人物形象。他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能主持公道,让正义得到了伸张。人物四:王妃这一人物形象比较容易分析。1.这篇文章的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反面形象来体味诚信。课堂上教师没有直接深入突破,而是问学生:“如果调达在你的身边,你愿意和他做朋友吗?”有的学生说:“不愿意,他是一个灵魂肮脏的人,我怕以后遭受他的陷害。”这样的回答表现出学生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的厌恶。有的学生说:“我愿意,我先揍他一顿!”这表现出学生痛恨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人。 还有的说:“老师,我愿意和调达做朋友,我要用我的诚心感动他、教育他,让他知道自己错了,然后重新做人!”这是多么好的回答,首先肯定别人的错误,然后教育改变他,让他洗心革面。这正是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的。2. 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重难点。教学中,教师没有过分强调调达是反面形象,但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会顺势引导学生感悟九色鹿的神奇美丽、不图回报、善良勇敢,这其实是教学的一条暗线,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加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1)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2)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忽然突然猛然(1)老船工听说红军要渡江,(猛然)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跑到江边去摆渡。(2)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然)飘来一块乌云,下起了大雨。(3)中国人民解放军时刻提高警惕,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埋怨抱怨(4)事后,他(埋怨)自己考虑不周到。(5)他老是(抱怨)别人对他不尊重。1.本文故事来源九色鹿的故事出自佛经。传说菩萨身为九色鹿,其毛九色且其角白如雪,常在恒水边活动,与一乌鸦为友。该故事并绘于敦煌石窟第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中最完整的连环画式故事画。画面从两头开始,中间结束。层次清晰,中心突出,构图严谨,是北魏的经典作品之一。2.知恩图报的故事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宣子在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一人非常饥饿,就上前去询问。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一次,灵公想杀宣子,灵辄在搏杀中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脱险。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3雾凇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2.感悟雾凇的美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雾凇 冰封:(江、河、道路等)表面全部被冰所覆盖。三九严寒,大地冰封。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这句话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季节是在冬季三九时节。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十里长堤”“缀满”说明雾凇之多;“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说明雾凇之美。正因为它“洁白晶莹”,所以在阳光下“银光闪烁”。这句话写出了雾凇什么样的特点?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sn)奇观。这句话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应以赞美的口吻来读,强调吉林雾凇的名气大、景观奇。段导读:讲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了雾凇奇观。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描写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有先声夺人之感。 饱和:比喻在某个范围内某种事物的数量达到最大限度。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 这句话以简明、科学的语言解释了雾凇形成的主要原因:“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笼(ln)罩:像笼(ln)子罩在上面。镀:原指把一层金属薄而均匀地附在其他物体上。文中指雾气附在树枝上,形成一层白霜。句导读:这两句介绍松花江江面上雾气形成的原因。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句导读:这两句介绍江面上的雾气是如何向两岸扩散和弥漫的。这是雾凇形成的重要环节。 重点句解析:作者通过“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等词语,清晰细致地写出雾气遇冷时缓慢、轻柔、持续凝结的经过,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雾凇逐渐形成的过程由最初的雾气到凝结成银线、银条,最终形成十里长堤银装素裹、美丽壮观的景象。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雾凇是怎样逐渐形成的? 难句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借梨花比喻白雪,借梨花盛开写漫天飞雪,形象、生动、壮美、浪漫,有“妙手回春”之誉!雾凇美景被人们誉为“冬天里的春天”,作者借用前人诗句,用梨花比喻雾凇,借“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形象地描写了雾凇的千姿百态、奇美壮观,表达了作者由衷的感叹和赞美。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句导读:用“千姿百态”“琼枝玉树”“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雾凇的景致,很贴切、很形象。这两句诗出自哪里?段导读:写人们清早观赏雾凇的感受。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字、新词卡片。一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九九歌。2.出示参考资料: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三九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期,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3.揭题。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听课文范读录音,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2.学生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奇观弥漫琼枝玉树俗称漫步情不自禁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大地冰封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零下淹没模糊雾凇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2)指名逐个读,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正音:“凝、零”是后鼻音,“淹”是前鼻音。“俗”是平舌音,“摄、氏”是翘舌音。“堤”读“d”,不要读成“t”。“模”在课文中读“m”,不要读“m”。(3)指名解释词语。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本课指江面上充满雾气。琼枝玉树:本课指松花江两岸的树一片银白,晶莹美丽。俗称:通俗地叫做。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4)齐读生字、新词。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三理清文章脉络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描写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美。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第三段(第三自然段):人们清早观赏雾凇及其感受。四指导写字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是“堤、俗、凝、摄、淹、模”,都是左窄右宽。“凝、零、雾”笔画较多,注意笔顺,把字写好。“凝”的第三笔为撇,第九笔为点。“雾”的第十笔是横撇。“零”的最后一点不能丢。“氏”是独体结构,不要写成“氐”。1.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教师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学生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课堂。2.“奇”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教师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体会美,要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于是,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的静态美,如此,有利于逐步教学。1.读拼音,写词语。lng zho笼罩nng ji凝结m mn弥漫ji bi jng yng洁白晶莹zhng tng蒸腾zhu mn缀满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美丽(丑陋)严寒(酷暑)下降(上升)模糊(清楚)3.解释下列诗句和词语。(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2)千姿百态:形容人或事物的姿态多种多样。(3)情不自禁: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4.选词填空。飘荡飘扬飘拂(1)五星红旗在阳光照耀下迎风(飘扬)。(2)一阵风吹来,河边柳树的枝条便轻轻(飘拂)起来。(3)松花江上蒸腾的雾气随风(飘荡),涌向两岸。赞扬赞美赞叹(4)他学习勤奋、待人真诚,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5)当人们欣赏到吉林雾凇的美景时,不禁为之(赞叹)。(6)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学者曾深情(赞美)自己的祖国。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雾凇的特点与美丽,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雾凇美景的挂图。一导入新课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二学习第一段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物萧条,走进东北的吉林,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1.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2.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3.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老师板书:奇观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三学习第二段读到这里,老师想提一个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很少出现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仔细读读第二自然段,拿笔画出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随机出示投影片)。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老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2.出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阵阵雾气”。(这符合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符合条件“遇冷”)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1)比较朗读。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2)指导朗读“最初逐渐最后”,让学生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等一幅幅画面来。出示题目,让学生填空,学会抓关键词。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笼罩着。树木。,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四学习第三段观察插图,让学生形容一下。过渡:十里江堤上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五指导赏背课文虽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多练习朗读,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六总结全文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验一下。雾凇奇观水汽遇冷凝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有的学生在生活中从未亲眼见过雾凇,虽然通过文本能够得到一定了解,但仍缺乏感性认识,更无法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特殊原因,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教师把网络带进课堂,让信息技术与语文相结合,借住网络文字图片资料及flash动画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用自己的话说说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在对雾凇形成的必要条件及形成过程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后,再让学生细读课文,体味字词的准确与精妙,学生就很容易发现“涌”“笼罩”“镀”“慢慢地”“轻轻地”“最初逐渐最后”等关键词,从中体会文章词句的准确性。 2.抓住文本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让学生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对于雾凇的形态,文中没有具体描绘,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北国风光特有的景观,结合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完成说话练习: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这个练习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此时再让学生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就会深入到学生的内心。1.按课文内容填空。(1)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2)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2.填空组成成语,并解释加点的字词。(1)囫囵(吞)枣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2)负荆请(罪)荆:荆条,古代用作刑杖。(3)(横)行无忌无忌:肆无忌惮。(4)盛(气)凌人凌:欺凌,欺压。(5)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30斤为1钧。(6)(千)里迢迢迢迢:形容路途遥远。3.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黑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6)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2)地上积满了白雪,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1)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3)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5)它们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不耐烦地等待着春天到来。4.按要求写句子。(1)用上“骄傲”这个词语,写两个感情色彩不同的句子。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你不要因为刚有一点儿进步就骄傲起来。(2)例:我们的船在树下泊了片刻。改写为:在树下,我们的船泊了片刻。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写为:在星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1.雾凇雾凇俗称树挂,在北方很常见,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是很普遍的,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2.雾凇的别称雾凇是其学名,现代人对这一自然景观有许多更为形象的叫法。因为它美丽皎洁,晶莹闪烁,像盎然怒放的花儿,被称为“冰花”;因为它在凛冽寒流袭卷大地、万物失去生机之时,像高山上的雪莲,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开,韵味浓郁,被称为“傲霜花”;因为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美艺术品,好似“琼楼玉宇”,寓意深邃,为人类带来美意延年的美好情愫,被称为“琼花”;因为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挂满枝头,把神州点缀得繁花似锦,景观壮丽迷人,成为北国风光之最,又因它使人心旷神怡,激起各界文人骚客的雅兴,吟诗绘画,抒发情怀,被称为“雪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