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语文五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word教案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91766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苏教版语文五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word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年苏教版语文五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word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年苏教版语文五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word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苏教版语文五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word教案2预习导航:1.读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大致了解诗人杨万里的有关情况,尝试理解诗意,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收集有关描写荷花的诗句。一、激趣导入1.指名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评价:1.掌握得很好。2.再巩固一下就流畅了)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西湖哪个季节的景象?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六月的西湖狂风暴雨中的景象)2.同样在六月,同样的西湖,晴好天气下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初读古诗(一)检查预习1.自个儿把这首诗读一读,要求:读得字正腔圆,注意节奏。再指名读(评价:1. 字正腔圆2.流利)、集体读2.初读古诗,你能说说晴好天气下的西湖是一番怎样的景象?3.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番景象的?理解“晓”(指着课题)师:对的,在盛夏的一个早晨,诗人杨万里从净慈寺出来送别友人林子方时看到了这一番景象。2.知诗人通过课前预习,你对诗人杨万里又有哪些了解?集体交流引导回忆学过的杨万里小池中描写荷花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三、品读感悟(一)疏导细读,释字词译诗句1如果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表现的是一种精致的美、小巧的美,那么这首诗表现的又是一种怎样的美呢?打开课本,先快速找找诗中只描写了哪两种景物?(莲叶、荷花)你觉得莲叶、荷花有什么特点呢?圈出一些关键词。集体交流:(1) 莲叶特点:多、绿 (板书:接天 无穷碧)预设一:在你看来,“无穷碧”是什么意思呢?(莲叶一望无际,绿的范围很广,一片片挨挨挤挤,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地毯。)这第三句诗中,哪个词也是说明莲叶多?“接天”?真的接到天了吗?你认为“接天”是指?(莲叶一望无际,一直绵延到与水天相接的地方。)小结:诗人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把莲叶一望无际铺满了整个湖面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预设二:“接天”?真的接到天了吗?你认为“接天”是指?(莲叶一望无际,一直绵延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小结:诗人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把莲叶一望无际铺满了整个湖面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第三句诗,除了突出莲叶的多,还突出莲叶什么特点?(绿)你从哪个词看出?在你看来,“无穷碧”是什么意思呢?(莲叶一望无际,绿的范围很广,一片片挨挨挤挤,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地毯。)让我们欣赏一组“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画面感悟:对比小池表现的是一种精致的美、小巧的美,这“接天”、“无穷碧”让你感受到了有一种怎样的美? (很壮观、很有气势,有一种大气之美)在读中继续感悟这种大气之美。(指名读、集体读)(2)荷花特点(板书:映日 别样红) 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别样红”的呢?(映日)这早晨的太阳可以称为?(旭日、朝阳)请你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在朝阳的映照下,荷花红得格外鲜亮。)欣赏一组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面。你想怎样形容这荷花?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你们课前搜集的有关描写荷花的一两句诗预设一:美不胜收、美仑美奂、娇艳欲滴、亭亭玉立(在读中继续感悟这种美)(评价: 预设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2.再连起来读读这两句诗,要把这份美读到我们的心里去。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指名多人读、集体读(在黄红班这样激励评价效果还可以:朗读高手、高手中的高手、超级朗读高手)读着读着,你们一定看到了一幅别样的画面。出示:你瞧,这景象多么壮观先思考一下,同桌交流、集体交流预设:你瞧,这景象多么壮观水上的莲叶一片碧绿,广阔无垠,一直延伸到与天相接的地方,就好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一支支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在朝阳的映照下,红得格外地娇艳。(相机引导学以致用:还记得叶圣陶爷爷笔下如何将这莲叶与荷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3.感悟诗歌表现手法在这短短的两句诗、十四个字中,诗人除了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还运用了怎样的表现形式?依次飞出: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无穷碧别样红你发现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句式工整,对对子,对仗)读上去朗朗上口,男女生分读。老师来做个示范:男生读接天莲叶女生对映日荷花(二)指导品读,悟诗情明道理1. 研究前两句诗这无穷碧衬托那别样红,意境可谓美到极致。难怪诗人杨万里会情不自禁发出如此感慨(出示整首诗)(1)集体交流: 预习中有没有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重点:毕竟、四时)说说两句诗意思(到底是六月的西湖,此时的风光绝非其他时候可比。)(2)古代的诗歌原先没有标点,你会加上什么标点?出示:“风光不与四时同(!)假如加上一个感叹词,你会读吗?老师会加上一个“啊”(风光不与四时同啊)你呢?加上“呀、呦、哇”朗读3.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朗读古诗就应该身临其境,找到那幅画,成为那个画画中人。你们愿意当一回诗人杨万里?创设情境:现在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回到800年前的那个盛夏。当你从净慈寺中走出,送别友人林子方,一道风景蓦然映入你的眼帘,你眼前一亮,随即吟道(配乐诗朗诵)指名一生朗读(评价:你的确很像一位诗人)建议:读古诗就得放开胆子,摇头晃脑地读。就像老师这样再指名读(3人)鼓励上台表演读、有创造性(相机提示:边踱着步子边吟诵,放眼望去,把座位上的同学、老师看做一片片莲叶、一朵朵的荷花。你为什么停顿一下做掳胡须动作?做思考状、对自己的创作很得意。)5.古诗新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四、拓展延伸(一)比较感悟,加深理解1品读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联系我们前两天学的同是描写西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开动脑筋,你能发现两首诗有什么不同呢?同桌讨论讨论预设一:一首描写了疾风骤雨下西湖的景象,另一首描写了晴好天气下的西湖的景象。预设二:一首充分运用形象的比喻,另一首巧妙运用夸张、对仗手法。预设三:一首描写了云、雨、风、水,山、船、地、楼,这么繁多的景物浓缩在短短的四句诗、28个字中,足见诗人驾驭文字的功力,另一首只写莲叶、荷花,表现的意境美轮美奂。2.指导对比朗读:前一首诗写疾雨急来急去,读时节奏可稍快些;后一首诗婉转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语速应稍慢。 (二)课外拓展,以一带一1. 苏轼也是既爱雨中的西湖,又爱晴好天气下的西湖。有诗为证出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师配乐朗读对照注释尝试理解大致意思哪句看出他爱晴好天气下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哪句表明他也爱雨中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小结: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妙的。因此诗人发出这样感慨(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里用了一个奇妙的比喻,把西湖比作?集体朗读五、课堂总结(略)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小结:品读了拓展了)六、检测完善补充80页一(2)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无穷碧 映日别样红附送: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9年苏教版语文五下月光启蒙word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出文中民歌童谣的韵味来。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部分重点词语的意思。3、综合运用怎样根据词语的特点选择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意的方法,初步学习利用电子词典提供查阅速度,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阅词语、词组的更具体信息。4、通过回忆儿时的启蒙学习经历和具体的语言文字,初步理解“月光启蒙”的内涵,初步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准备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金山词霸软件,百度搜索引擎,相关资源包教学过程课前情感铺垫交流:季老师第一次给五()班的同学上课,大家欢迎吗?怎么表示?为了表示我的诚意,特意送上一份礼物,请看屏幕上依次点击播放民歌编花篮、童谣月亮跟我走、属相歌(视时间长短是否播放故事龟兔赛跑),渗透引导打节拍。设计意图:通过一幅幅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画展示,把学生从课外带入课堂,并为下面课的学习作了铺垫。一、走近文本、揭开启蒙 1、刚才听了这些季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能够引起你的哪些回忆呢?2、在季老师这么大的时候,家里根本没有电视机、VCD、DVD之类的播放电器,也就不可能像你们这样唱儿歌、听故事了。而且甚至在五六十年前的农村,也根本没有幼儿园。你知道在那个时代的偏僻农村,孩子们是怎样开始最初的学习吗?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会告诉我们这个答案。一起读课题:月光启蒙。“启蒙”是什么意思?因为这是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我们还应该更准确地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用什么办法解决?设计意图:利用“金山词霸”现场输入,查找“启蒙”的正确解释,突出“初学者”、“基本”、“入门知识”,并与学生最初理解作比较。4、那么,“月光启蒙”该怎么理解?这是词语表面的意思,相信学了课文,同学们对月光启蒙会有更深的了解。5、同学们,请看屏幕:儿时的“我”就是在这样的夏夜,在这个篱笆小院聆听母亲唱民谣、唱童谣的!让我们走进这座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中听一听小院里的故事。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听老师读课文,(点击画面,配上音乐,饱含深情诵读第一节) 设计意图:和谐、温馨的画面、舒伯特抒情的小夜曲、教师动情的诵读,构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过渡:想不想也把课文读好?二、走进文本、感受启蒙。(一)熟读课文,学习字词1、请同学们自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向老师示意。2、这是课文的生字词,谁有信心读好?出示a、凤凰 洗澡 搂着 豁然开朗 (强调读音饱满与轻声)指名2生读,齐读。B、割荆草 编箔篮 筛大米 坐花轿 红帐子 白褂子 指名2生读,男生女生轮读,每次一个。3、把这些生字词放入文中还能读好吗?句1: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指名读,齐读(提出“笆”和“辰”单用时读原声,在句中应读轻声,齐读 篱笆 时辰,并处理长句的停顿 )句2: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音韵。指名读,女生齐读句3:母亲天资聪颖用歌谣把故乡的爱豁然开朗。(1)指名读,正音“混”“落”;(2)这节中有一些难解的词,看看你理解了哪些生字新词的意思,用横线划出,还有什么词义不理解?用浪线划出,可以与同桌交流一下。哪个词语理解有困难?现在你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词语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方法不限出示一组词语:聪颖、混沌、莲花落、黄河故道、豁然开朗聪颖,点明是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然后指名学生代入课文所在句子读一读。混沌,学生先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如果有困难,联系开天辟地一课的句子来引导。莲花落,用查词典的方法不能解决,查网络搜索引擎,查网络视频,然后点击播放莲花落片断。黄河故道,用分解法理解后,设问,作者家住安徽北部,为什么有黄河原来的河道呢?出示中国地图设疑,然后留作学生课后的作业查阅证实黄河原来的河道经过安徽北部。豁然开朗,用联系上下文理解,然后放入课文中朗读体会。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由于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理解词语,线性的课件很难与学生选择词语的顺序一致,所以采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功能,直接从资源库中调出相关资源来展开学习活动。(3)把这些词语全部放入第5小节,完整地读一遍。 (男生齐读)(4)、“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实际上是课文当中哪一个词语的意思?(启蒙)所以母亲也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出示:“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师:不识字的母亲在美妙如水的月光下用歌谣和童谣等启蒙了孙友田,让我们来读一读歌谣和童谣吧。4、学习歌谣:投影出示两首歌谣。(1)指名学生读,正音;(2)齐读;(3)因为这是两首歌谣,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满足这样的朗读。歌谣是什么意思呢?要想准确了解歌谣的意思,怎么办?用金山词霸查出“歌谣”的意思是:指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设计意图:指名学生上台用词霸现场查词,加强了师生互动,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你从词典中的解释知道了哪些关键信息?你能从这两首歌谣能看得出这一特点吗?(根据学生在歌谣上批注韵母)(4)歌谣还可以吟唱,母亲吟唱后,小院立即飘满了音韵,音韵是指什么?先别急,让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母亲唱的歌谣。(点击母亲唱的歌谣)说说你感受到的音韵指什么?设计意图:母亲唱歌谣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动人的音韵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对音韵一词有了感性的理解。(5)这么美的歌声,怪不得作者说母亲用甜甜的(引读)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音韵。(6)让我们再一起来像母亲一样,轻轻地,充满深情地读一读这两段歌谣吧。生齐读。5、当我们沉浸在母亲的歌谣声中的时候,母亲的童谣又在耳边响起了。出示第一首童谣。(1)指名读,正音;(2)“荊草”是什么?如果词典上查不到怎么办?示范用网络百度或google网搜索引擎查阅“荆草”,并且利用图片搜索观看荆草样子。(3)那“箔篮”是什么?我们可以知道它是用荆草编出的篮子,到底是怎样的呢?留给大家课后去查。(4)童谣当然也可以读出韵味来,试试看。指名读,齐读。(5)你也能读好另外两首童谣吗?学生练习朗读后指名读。(6)童谣跟歌谣有区别吗?先从字面上比较这两个词语,再读读课文中的两首歌谣和童谣,发现区别或联系。有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来理解词语。你觉得这些童谣怎么样?(有意思有趣)这就是课文中说的“幽默风趣”(7)这么有趣的童谣,就让我们用有意思的方式来读读吧。让笑容绽放在我们的脸上,让我们拍着手,打着节拍一起读。(1)学生练习拍手读一读。(2)齐声拍手按节奏朗读。(8)同学们,这些幽默风趣的童谣让我们开心不已,也让童年的孙友田,飞向了童话的王国。所以他说(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6、出示第14小节,指名学生读,注意正音。(二)、整体感知,读薄课文课文读熟了,我们还要学会把课文读薄。怎样才算读薄呢?现在掩卷沉思,母亲用什么方式来启蒙我的?你能用一两句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演示板书)你看,现在我们用上两三句话,就能把这篇课文主要写的内容讲清了,这就是把课文读薄。三、拓展延伸,回味启蒙1、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要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老师通过资料的查询,找到了这篇文章(出示:月光母亲)教师激情诵读感人部分:在母亲的启蒙下,孙友田从一位农村孩子成为一位诗人,多年后,作者回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而她的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文中写道: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配上音乐神秘花园,边读边拖拉文字演示)设计意图:如泣如诉的旋律萦绕、满怀深情的诵读、文本资料的同步展示,做到视听结合, 加深了学生对“月光启蒙”的感悟。学生从情境中受到感染,有的不禁热泪盈眶。2、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作者多么希望能唤起母亲的记忆啊,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有感情地齐读课题。3、现在,你能象老师一样吧课文读好吗?让我们跟随作者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点击开头画面,配上小夜曲,引读开头部分,在课件配合下的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设计意图:用开头的画面再次把学生带入意境,巧妙自然地引导学生诵读,与开头相呼应,不知不觉触动他们渴望获得和老师类似感受的心弦。课件配合下的师生合作朗读为全课又掀起了一个高潮。结尾音韵缭绕,让人回味无穷。 4、我们不但要把课文读熟、读薄还要把课文读厚,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品味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那么,下一节语文课,就由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把课文读厚。四、课后作业:1、通过网络查询或资料查询,理解“箔篮”“黄河古道”。2、阅读月光启蒙的姊妹篇母爱似水。 xx-11一、谈话导入: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理解:“启蒙”,用“启蒙”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幻灯出示本文作者孙友田简介,说说你看过这个简介有何感受。(这么有成就的诗人,月光是如何启蒙他的呢?)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2、思考: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回答问题: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你从哪儿能读出来?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A、轻声读。B、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何疑问?学生质疑。2、出示幻灯,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A、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谣,是怎样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的?B、母亲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二)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疑问。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母亲给我们唱的民歌民谣。(幻灯出示文中的民歌民谣。)1、五首民歌民谣有何不同?理解“歌谣”、“童谣”两个词语的区别。2、大声地读一读这五首民歌民谣,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学生自由地谈谈对歌谣的理解和自己读后的想象)3、通过歌谣的理解来理解最后一小节中“含蓄、明快、风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4、多么美、多么有趣的民谣啊,正是母亲唱的这些优美生动的歌谣为“我”开启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带来浓浓的诗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再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三)拓展:这么美的歌谣你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我也找来了两首歌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幻灯出示)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吗。5、布置作业:收集家乡的民歌民谣,或者自己写童谣。四、结束语:母亲为什么能唱那么多的民歌民谣,她又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同学们回家继续仔细读课文,这将是我们第二节课讨论的内容。板书设计:唱歌谣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唱童谣:那这个道理在童谣里有没有直接说出来呢?(没有)这就是“含蓄”。第一课时一、互动交流 1. 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很聪明!老师写一个字大家一定都认识。好,看老师写字。2.(师板书:魏) 认得吗?好,认识的请举手。3.认识的一起读4.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说说看。5.(生大胆的猜想)(若无人猜到,师表扬大家都很勇敢,都很聪明,然后告诉他们老师是想告诉他们老师的姓,方便同学们称呼)6.好,上课。7.(师生问好)(引导将老师的姓也带上)8.同学们真精神!二、引题、解题1.同学们,老师还想写个字让大家认一认,看老师写。(师板书:蒙)2.认识吗?认识的请举手。3.真聪明!这可是生字呀!告诉老师什么时候认识的,怎么认识的?它有几个读音?会区别吗?(相机导出并板书:启蒙)4.知道老师为什么写这个词吗?猜猜看。(引导说出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有关系)对,今天老师将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月光启蒙(完成课题板书)5.介绍作者:知道课文的作者是谁吗?孙友田,同学们不陌生吧!我们曾经学习过他写的一首诗歌,名字叫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知道他的一些情况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他是一位著名的煤矿诗人,经常用诗描写煤矿工人的生活,在煤矿生活十多年,写出了1000多首诗,出版了煤矿短歌、煤矿春早等10部诗集。)6.一位诗人的成长,背后总会有许多理由。孙友田就说,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好,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7.请同学们来一起满怀深情地读课题:月光启蒙8.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有问题想提,想一想,把你读了课题后想说的话,想提的问题跟大家交流交流。三、初读课文1.同学们真聪明!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许多个问题更重要!大家都是小爱迪生!学会提出问题很重要,善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同学们能够提出问题就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课文读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想读吗?2.提示初读要求:(课件出示:友情提示)(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在一些不理解的弄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等一会儿让大家来帮助你。(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3.学生自读文章,思考问题。4.教师巡视,指导。四、交流初读习得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课件出示)启蒙老师 篱笆小院 白布褂子 搂在怀里时辰 混沌 嫦娥 凤凰红账子 割荆草 编箔篮 筛大米(1)指名读。(2)齐读。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评价:是否正确、流利。3.质疑解难。4.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简要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回答出示板书: 唱歌谣 讲故事唱童谣 猜谜语5. 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划分段落。由此可见,课文可以划分为几大段?拿出笔,快速默读课文,用“”标出来。五、赏读课文第一部分1.过渡:从刚才交流的情况看,同学们都很能干!会学习!老师高兴。从刚才同学们读书情况看,正确、流利这两级台阶同学们没费力一次性就跨越过去了,有感情这级台阶,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够轻松跨越。有信心吗?课文很长,由于时间关系,我想这节课咱们就重点来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有意见吗?没有意见,咱们就来读吧!2.自主练读。先准备准备,一边读一遍品味,看怎样读就把感情给读出来了。3.赏读。(1)谁先读?说说看,读这一段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读?(答案是多元的)(2)学生读课文。夏夜的月光下,母亲在院中搂着孩子,唱起了动听的歌谣,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呢?(美妙)美在那儿,妙在何处?夏天的月夜怎么美呢?为什么在你们眼里是“最美的时辰”?( 夜,静悄悄的。月亮在云中穿行,母亲伴着淡淡的月光给我唱起动听的歌谣,多美啊!)听着你们的朗读,看着你们的表情,我看得出你们一个个都被陶醉了,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们如此陶醉吗?(月夜美、歌谣美、嗓音美)听着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如银的月光洒满了小院,真美啊!谁还想读?夏夜的月色真美,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出示图片)“搂”你体会到什么?(亲热)被妈妈搂过吗?什么感觉呢?(读)(2)想知道妈妈的感觉吗?(师描述:你们知道吗,当儿子坐在母亲的膝上,母亲用双臂轻轻地搂着他,这时,儿子那透彻的双眸与母亲对望,并且是头靠着头,这时一种多么幸福的感觉啊!我想这就是天伦之乐吧。这种幸福的感觉是不是也让你想起了你和母亲在一起的甜蜜。)(3)别让这种感觉溜走,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芳香的音韵:这动听的歌声就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芳香一样,让我们陶醉。我们仿佛来到一个开满鲜花的大花园。这段文字富有浓郁的诗情,真是太美了。大家也读一读,体会体会,感受那芳香的音韵。(自由读、指名读)理解句子: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丰富。历史上有“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改道”之说。这里的地理条件恶劣,黄河经常决口流经的土地难以生长庄稼。 你还可以联系歌谣的内容谈谈吗?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生长)五谷,却长(产生)歌谣。 歌谣表达了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谈谈对“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的理解。 刚才大家都弄不明白母亲唱歌谣给儿子听能给孩子什么启蒙,这就是“混沌”,现在读了这一节是不是和作者一样豁然开朗了? (混沌: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豁然开朗: 一下子就明白了 。) 明白了什么?母亲唱着歌谣,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了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这就是启蒙教育,母亲真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就是用这样动人的歌谣,为我引读: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3)请同学们一起满怀深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4.总结谈话。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他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地,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一生爱她;有一种爱,她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让我们感谢我们的母亲,感谢她给予我们的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深深地爱,感谢她给予我们的启蒙教育!五、布置作业1.我们也爱我们的妈妈,从小到大,我们也读过许许多多的儿歌,请你回忆一下,把你印象最深的几首推荐给大家。2.搜集家乡的民歌童谣,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注意后鼻音。)2、“启蒙”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在文中这位“初学者”是谁?介绍“我”(孙 友田)3、孙 友田是一位当代作家,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就是出自于他的笔下。想听他的小故事吗?孙友田,出生于安徽北部的小山村,父母都不识字,8岁时他才上镇里唯一的一所小学。父母都不识字,但对他的学习却抓得很紧,因为他们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母亲只要见我放学回到家,第一句话就是“写字去!”写什么字她不管,只是守着他,看着他拿着铅笔在本子上画。 3、谁在月下启蒙孙 友田?(母亲)可我的母亲不识字,如何是我的启蒙老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1、出示本课9个生字指名读,正音。这些生字你怎样快速地记住它们呢?(鼓励学生组词说句、和熟字比较、也可以提醒其他同学需要注意的地方)2、出示下面句子句1: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指名读,要求读正确、通顺。评价。(提出“笆”和“辰”应读轻声)句2: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豁然开朗。要求同上。(指出“混”是多音字,理解“混 沌”与“豁然开朗”)句3: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像一尊玉石雕像。要求同上。(理解“高深莫测”、“已至中天”)3、发现:这三个句子和题目有什么共同之处?(都写到了“月”)4、师:夏夜的月下,你和你的父母都会做些什么呢?(指名说)小结:是啊,如水的月光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清风朗月里,农村的孩子可以去尽情地玩耍,逮蛐蛐、捉迷藏父母在月下喝茶、聊天。城里的孩子会陪着父母逛商场、看电视、玩游戏。可如水的月色却给童年的孙 友田不一样的感受,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太多的感受。他难以忘记月下的母亲,忘记月下母亲为他所做的一切。三、初步感知课文1、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童年月下启蒙。(113自然段)2、请同学们自由读113自然段,想想月下母亲为我做了哪些?指名回答,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3、谜语大家一定很熟悉,母亲讲的神话故事你们听说过吗?就讲两个吗?儿时的我听过吗?所以在我眼中(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童话世界。)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竟)4、歌谣和童谣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画出歌谣和童谣的句子读读,读熟后,说说。小结各自的特点,练读.5、想听听母亲吟唱的歌谣吗?有个小要求,请你说说听完后的感受,如果你能用一个比喻句就更好了。(播放后指名说。)师过渡:在我的耳中,母亲的歌声是怎样的呢?6、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自由读,说说这是怎样的歌声,用文中的词语说。(甜甜的、深情的、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一样的、像小溪的流水一样的、芳香的)思考为什么说是“芳香的音韵”呢?(悦耳动听,让我陶醉)指名说,指导朗读(齐读)四、小结本节课1、这篇文章作者孙 友田主要回忆了月下母亲为我(手势、齐读板书)2、师:为什么童年夏夜下的母亲会让我记忆犹新呢?下节课继续学习。五、指导写字拿出钢笔,在书上认真描一描这9个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