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导学案 苏教版一年二班 姓名 日期一、学习目标1.【诵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字词】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二、预习过程第一步: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自由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方法建议: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将结果整理到笔记本上。(1)下列词语注意读音:疾驰 蜡烛 消逝 催人奋起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雾霭:疾驰:催人奋起呐喊:亡国:消逝:第二步:诵读课文1. 默读课文,思考:从课文标题你看出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吗? (如:“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 “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2、划分课文层次方法建议:认真读课文,概括每自然段的意思,然后归类,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三、学习过程(分组讨论并讲解)第一步:精读课文(一)1,回答:“我”是谁 ?文章哪一部分告诉我们的?补充介绍: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能知道什么信息 ?(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3.指导朗读第一段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二)1.学习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2)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3)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提示: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4).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3、试背第二段 想想如何记忆.讨论记忆线索:参考:告别亲人离华沙,师生咏唱送别曲.老师叮嘱送礼物,肖邦接杯登车去.同桌互背,展示背诵。(三).学习第三段.(1)解释词语悲愤欲绝 (2)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 肖邦是怎样做的? (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解释:彻夜通宵,整夜 (6)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1)什么叫“弥留之际” ?(2)肖邦为何病得这样重 ?(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析第6自然段.(1)解释: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人世。辞,告别。(2)读一读,比比,说说有什么不同.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三、总结课文,朗读全文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第三步:拓展探究肖邦心,爱国心解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从文中肖邦说的一句里提炼而成的,原句是: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正是从原句里提炼出来的,因此课题不需要加双引号。从原句中提炼一个重要意思,得到一个题目,这是一种很好的取题目的方法。如我不是最弱小的。这段话,除了肖邦说的话传递出他的爱国情,从其他几个词也可以看出:“弥留之际”和“紧紧”:一个人“弥留之际”的“紧紧”抓的东西,一定是他一生最后的最重要的遗愿,肖邦平生最后一个遗愿是把自己心脏运回祖国。“喃喃”:它的意思是小声的连续地说。小声,是他弥留之际的话,不可能大声。连续地说,说明它最牵挂的就是这件事。这里有一个叫人生疑的地方:肖邦为什么不叫姐姐将自己的遗体运回祖国呢?这就不能不说到背景。1837年,当时肖邦已经在法国,俄国驻法的大使以沙皇宫庭的名义拉拢肖邦,要他接受“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并表示这是由于肖邦并未参加1830年的华沙起义。肖邦断然加以拒绝,并义正词产地答复:“虽然我没有参加1830年的革命,因为当时我还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那些革命者在一起的。”这坚定的回答、傲岸的蔑视,无疑给沙皇一记响亮的耳光。正由于这样一些缘故,沙俄统治下的波兰,是不可能让他的遗体运回祖国的。肖邦也深知这一点,他在弥留之际,不说将我的遗体运回去,而是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这篇课文的爱国情,与同组的我们爱你啊,中国,基调完全不同。这是悲的,愤的,痛的。全文洋溢着的这种悲的、愤的、痛的爱国情的语句还有很多。比如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从“满怀悲愤”“不得不”。可以看出,肖邦多么想留在自己的祖国啊,可是不行,他不得不走,一是他不肯向沙俄低头,二是他的父母师友让他出国深造,不能让这位音乐天才在国难里埋没。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一生,以至于肖邦临死前,这样想: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和抗争。“悲痛欲绝”,是“悲痛得要死了”的意思。可是他不能死,他要起来为祖国做点事。他是一名音乐家,手中的笔、手中的琴就是他战斗的武器,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一个为祖国命运担忧到“悲愤欲绝”的人,他的生前和死后,却不能回到祖国去,他只能对自己的姐姐,喃喃自语: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流逝,可是他自己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注意这个“日夜”。白天想着祖国,是可以理解的,晚上想着祖国做梦去想?这里,作者的运用是真正的贴切的。因为从彻夜,从忘记时间的概念,可以看出,真的是“日夜”。从“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何等大灰暗,何等的忧虑,何等的痛苦。一个人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忧虑自己的痛苦与祖国如此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没有办法回到自己的祖国,去看看自己的祖国,去踩一踩自己的故乡的泥土,他只能临死前念叨着:读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受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慎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告别亲人时,肖邦没有哭。师生咏唱时没有哭,老师叮嘱时,肖邦没有哭,可是,当他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他再也忍不住地哭了。这样一个对祖国情深的人啊。当然这段话不只有肖邦的爱国情,也有老师埃斯内尔的爱国,从“紧紧握住肖邦的手”从“深情地对肖邦说”,从一个“捧”字,都可以感受得到。肖邦回首望了望华沙,走了。一走,就是一生,再也没有回来。这一别,就是与祖国的永别,他多么想回祖国,再去看看啊,可是,他只能在弥留之际,对亲爱的姐姐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行文到此,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句子都能突出反映肖邦的爱国之情。那么从以上句子中任选一句,概括一个题目,如“特殊的礼物”“思念祖国”,好不好?不好。选哪一句,哪一最具有代表性的,这就是水平,鉴别的水平,也是选择的水平。课文第二节的“送别”,是文章的一个重点,也是写作技能渗透的一个重点。师生送别肖邦时,有三个场面:咏唱、叮嘱、送“泥土”。如果将这三个场面换成: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埃斯内尔紧紧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肖邦慎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感动地点了点头。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肖邦再也忍受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这样一来,重点就落在了肖邦对老师、同学的感情上了。可见,表达的顺序很重要,最后的那个意思,往往是最重要的那个意思。第二节的第一句话是:“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改成“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阳光灿烂,金果飘香”,反正快过去200年了,谁知道那天究竟是什么天气。通不通?通。顺不顺?顺。美不美?美。行不行?不行。这一环境描写要与当时的人的心情、气氛融合在一起。显然“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与肖邦当时的心情、心境是一致的。这是这句简单的环境描写对我们的写作启迪。 1849年10月,38岁的肖邦离开了人世。遵照肖邦的遗嘱,朋友们将他保存了18年的那杯泥土,撒在他的棺木上,他一生思念祖国,现在,死了也嗅着祖国泥土的芬芳而去。遵照他的遗嘱,朋友们又将他的心脏装在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波兰,赤子之心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占领波兰。盛有肖邦心脏的匣子一直被珍藏起来,没有遭到破坏。肖邦的心已成为爱国心的象征。1949年10月17日,肖邦逝世100周年那天,肖邦的那颗赤子之心、爱国之心,回到了庄严古老的教堂。肖邦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心,永远在祖国在人民中跳动,他的音乐,也永远在祖国、在世界传扬。肖邦的心,是一颗真正的爱国心的象征。四、自我展示说说你的读后感受和听革命练习曲后的感觉。教学反思: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挂两支笔的孩子教案 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2、读通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段和过渡句。并利用过渡句和过渡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二)教学过程1、揭题。2、自学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默读全文,划出文中的过渡句和过渡段,按“挂两支笔不再挂笔又挂上笔”的线索给课文分段。划出不明白之处,质疑。3、检查自学情况。当堂完成作业本上的第1题,同桌互查词语掌握情况。将“芯”与“心”、“沁”进行比较,通过搭配扩词进行巩固。教师对“教授”、“作家”、“记者”等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人都是文化人,有广博的知识,都受到人们的尊敬。讨论分段。学生汇报文中的过渡句和过渡段分别是什么,然后讨论分段。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412自然段);第三段(13自然段)借助过渡段和过渡句概括段落大意,完成作业本第4、5题。 当堂质疑,并讨论决定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一、二两段,了解陆小亮不再挂笔的原因。2、能摘录课文中带分号的句子。能用“无论都”及“虽说可”关联词语造句。3、初步明白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服务的道理。(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支圆珠笔“妙极了”?(2)为什么课文在写笔的功能时要用分号?(复习分号的用法,3种颜色并列,3个分句并列。)(3)“无论到哪儿,他都不忘挂上这两支宝贝笔”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陆小亮要这么做?用“无论都”这一关联词说一句话。2、学习课文第二段。(1)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过渡段中哪句话是承上,哪句话是启下的?(2)“左右为难”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陆小亮之所以感到左右为难,是因为他想如果( )老奶奶,( );如果( )老奶奶,( );请按你的理解填空。(3)陆小亮终于答应给老奶奶写信了,可他写得那么“费劲”,课文哪些地方表明陆小亮写信很费劲?请边读边划找。(4)汇报交流。并练读这段话。陆小亮为什么不再挂两支笔了?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上“虽说可”这一组关联词语来回答。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4、完成作业本第2、3题。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给课文选择正确的中心思想。2、能根据课文内容开展合理的想象,把王老师找陆小亮谈话的内容写下来。(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2)这一段是从哪两方面与前一段连接起来的?(时间上。内容上。)(3)王老师与陆小亮谈了什么话,才使小亮又把笔挂起来?请学生进行想象推测。a、同桌互相试述。b、教师作小结提示,强调想象要合情合理。c、展开想象,将王老师找陆小亮谈话时说的话写下来。2、小结全文。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提醒学生可利用过渡句、过渡段来帮助概括。)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顺势完成作业本上第6题。并请学生说明选择(3)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