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58689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课堂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课堂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课堂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对岩石的开采情况; 2、 知道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知道很多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3、了解保护矿物资源的一些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观看人类开采矿石的录像资料; 2、 交流自己对矿物资源的认识; 3、 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矿物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乐于交流,乐于表达; 2、 意识到岩石和矿物资源的重要以及滥采矿物的危害; 3、 意识到自己可以为保护矿物资源作出一份努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到很多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并正在日益减少。 难点:自主实践,保护矿物资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矿物资源,并了解了它们的作用。现在请大家跟随大屏幕再来回忆一些矿物资源和它们的用途。注意大家欣赏完图片以后,看谁能最快说出自己的感受。(课件展示一些矿物资源和它们的用途。) 生:矿物资源的用途太广泛了。 生: 矿物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矿物资源。 师:是的。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其开采矿物资源的活动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矿物资源能这样无限制地开采下去吗? 生:不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二)、探究新知:1、 出示学习提示: (1)、地球上的资源分为哪两类? (2)、为什么矿物资源会日益减少? (3)、矿物资源的日益减少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4)、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 2、请大家根据学习提示走进教材,认真思考。 3、自学完后,小组长组织交流所学内容。 4、汇报展示及教师点拨。 师: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交流了自己的所学和想法,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第一个问题? 生:地球上的资源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生:可再生资源有: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和一些矿物资源。不可再生需要资源几百万年才能形成,有的甚至不可能再形成。 师:你们组阅读的真仔细。不但了解了地球上资源的分类,还知道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那么为什么矿物资源会日益减少呢?哪个小组来说? 生:因为人类早就认识到了岩石和矿物的用途,开采矿物资源的活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直在开采,所以矿物资源会日益减少。 生:因为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好几百万年才有可能形成,有的甚至可能形不成。所以矿物资源会日益减少。 生:因为矿物资源是有限的,开采多少就减少多少,开采的速度越快,枯竭的速度就越快,所以矿物资源会日益减少。 师:大家说的太对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使矿物资源日益减少。那么大家从这张表的数据当中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这些矿物资源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消失。 生:100年后,铁有可能就没有了,50年后,锌、锡、钨可能会用完,30年后,银、铅、锰、铝可能会在地球上消失。 生:我想让开采矿物的机器慢下来,开采矿物的人们不要光顾眼前利益,要多为子孙后代想一想。生:我们要节约矿物资源,保护矿物资源。 师:说的太好了。现在请大家观看一组图片,想一想过度开采和私挖滥采矿物资源导致矿物资源的日益减少会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哪个小组来给大家交流? 生:绿树少了,裸露的山坡多了,空气中的灰尘多了,破坏了生态环境。 生:生活用品会越来越贵,人们的生活质量会越来越差。 师: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用煤球烧火做饭吗?还能用天然气炒菜吗?摩托车还能成为便利的交通工具吗?汽车还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吗?还能幸福的生活吗?那么,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呢? 生:节约矿物资源、回收利用矿物资源、保护矿物资源、。 生:不但要节约和回收利用保护矿物资源,还要节约可再生资源。开发使用绿色能源。 生:我国对矿物资源的回收利用率还不到百分之三十,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少用一次性物品,不浪费物品。 师:请同学们看一些关于绿色能源的图片。我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节约、保护矿物资源,共同为我们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三)、拓展应用 师:课后请同学们先调查自己家一天使用了多少个塑料袋,然后估算一下,我们村我们县一天大约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把统计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下昼夜交替word教案学科 小学科学 授课年级 五年级 学校 奔牛实验小学 教师姓名 王晓娟 章节名称1.3 昼夜交替计划学时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昼夜交替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太阳的视运动,揭示出表面看来是太阳在运动,而实际上是地球在视运动(自转),让学生意识带在自然界中很多边面现象背后还隐藏着科学奥秘,教育学生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本课将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了解昼夜交替变化的成因,了解在世界上同一时刻不同的昼夜现象。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史,从古代埃及到中国的神话传说,从托勒密到哥白尼对昼夜现象的结实,展开真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史的教育。学习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自我控制能力增强,比较独立自主等特点,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昼夜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不是什么新知识,学生已经从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各种百科全书中知道昼夜现象,形成了初步、但还很模糊的宇宙观。他们虽然对昼夜现象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是要让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就可能很困难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2、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科学知识:1、知道昼夜的成因。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 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教学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学前:未知昼夜交替的现象。学后:进一步认识昼夜交替现象。计算机、投影仪显示视频短片:昼夜交替的情景使用投影仪显示演示文稿内容进一步了解昼夜变化的规律。昼夜交替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学前:未知昼夜变化的成因。学后:知道昼夜交替的成因。计算机、投影仪显示视频短片:昼夜变化的成因使用投影仪显示演示文稿内容知道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新课51、多媒体:昼夜交替情景谈话: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2、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3、谈话: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夜色渐渐消退;傍晚,太阳慢慢西沉,夜幕悄悄降临昼夜交替,周而复始,那你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吗?(地球自转)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昼夜现象。学生汇报,交流想法。了解昼夜的成因模拟昼夜变化实验,了解昼夜的成因51、谈话:为了方便我们研究昼夜交替的成因,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2、提问:实验中,你要看到什么现象呢?(昼和夜)那我们做模拟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手电筒放哪? (调节手电筒和地球仪的距离,至光线能照亮半个地球仪)地球是怎样转的?哪个转的时间短啊?(自转)它的方向怎样?(自西向东)为什么地球要自西向东转?你是根据平常看到的什么现象判断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当太阳光照射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地球的一面被太阳照射的是白天,另一面太阳光照不到的是黑夜)当地球自西向东转动时,你又发现有什么不同想象?(原来地球仪上亮的地方变暗,暗的地方变亮了,也就是原来是白天的地方变成了黑夜,原来是黑夜的地方变成了白天,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现在你知道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了吗?(地球的自转)3、多媒体:昼夜变化的成因4、小结:太阳不可能用24小时围绕地球转一圈,昼夜交替的现象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学生回答关于时差推算昼夜区域和某地时间181、在地球仪上插根标志,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提问:当标志从明亮部分转到黑暗部分的交界处时,是一天的什么时候?(黄昏)标志进入黑暗部分是什么时候?(晚上)标志从黑暗部分转到明亮部分的交界处时又是什么时候?(清晨)标志正对着太阳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白天)2、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位置提问:当中国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或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或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或地区处于黄昏?把你的发现填写在P7的横线上 3、 谈话:在地球上的同一时刻的不同地点,昼夜晨昏不同,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时差现象,在同一时刻,有的地方是白天,有的地方是黑夜,有的地方是黄昏,有的地方是清晨根据时差来计算,中国和美国时差大概12个小时,中国的晚上相当于美国上午;而中国和澳大利亚相差、个小时;中国和德国相差个小时4、提问:明年奥运会要在北京举行,如果xx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20:00,那么,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5、小结:美国人在上午点就能看到,澳大利亚人在晚上10 、11点时可以看到,德国人在凌晨点可以看到人类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介绍人类对昼夜现象的解释51、介绍:其实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对昼夜的形成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和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哥白尼的说法不赞成托勒密的说法,它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2、应该是哪个人的说法对?还有其他人也作出了一些解释,看书上P8。学生交流想法。总结课堂总结课堂3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学生回顾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