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31061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工科学探究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支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活动。5、在科学的学习中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来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产生新问题。三、教学建议:1、耐心、细心、精心做科学。2、观察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与填写。3、运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未知的进行探究。4、力求做到知识和能力并进,不可偏废。5、强调过程的同时,要重视结果。6、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师的传授。7、在动手之前引导学生多动脑, 8、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9、注意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附送: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 (I)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的有机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或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我们吃什么单元从吃饭入手,由食物到营养,再延伸到饮食与健康,通过对食物进行分类、检测并进行营养搭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生活处处皆科学;水里有什么单元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引领,让学生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基本的方法、步骤,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植物的生活单元以身边常见的植物为观察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精心做科学。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植物的内部构造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直接与间接的科学实验,认识植物身体的构造功能。通过对植物生活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到直接与间接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掌握从事物的表象探究其内部构造的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功能有较深的了解;空气和水的力单元以“力”为探究点,展开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做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力量,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热的传递单元以“热”为载体,展开观察、对比实验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热在不同物质中传递的方法,验证太阳能热水器所选用的材料、摆放的位置与热的关系,体会到利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探究方法,具备独立做科学的能力;研究与实践单元,选用与本册研究密切相关的“食物”与“太阳能”知识,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本册教科书从整体上看,所选内容是以生活经验及其相关链接构建单元,知识只是作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收获之一。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才是教科书的灵魂。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内容在各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各有侧重,并皆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单元说明科学饮食是人类健康的基础,科学课程标准在生命世界部分中明确指出,应让学生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编排设计了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构建了“我们吃什么”这一单元。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借此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下列目标:1科学探究: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3科学知识:知道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知道食物的丰富多样;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知道日常饮食卫生常识。主要的相关链接本单元包括我们的食物、我们的营养、饮食与健康3课内容。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通过本单元学习,为学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知识打下基础。本单元各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的食物是本单元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用观察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一些食物,知道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大自然。我们的营养一课是让学生学习用简单的实验方法鉴别几种常见食物的主要营养,进一步收集资料,并作简单分析。饮食与健康主要阐述任何一种或一类食物都不能为人体提供全部所需的营养素,所以我们要学会从营养学的角度认识食物的分类,合理地搭配日常的膳食。在对信息作进一步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认识到营养全面的重要性。1我们的食物一、教学目标1能调动多种感官观察食物,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食物的特征;能通过对多种食物的比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食物分类;能利用调查访问、查阅书刊等手段获取有关食物的知识;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对他人做出正确评价。2想知道有关食物的更多知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愿意把自己的材料介绍给同学,并尊重同学的劳动成果;了解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3知道食物的丰富多样;知道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二、教科书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食物的丰富多样性,了解食物的主要来源。教科书循序渐进地安排了认识常见的食物名称、给食物分类等活动。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我们的食物种类是多样的,体会自然界食物种类的纷繁多样。活动准备:提出了本课要探究的问题及主要的探究任务:“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研究一下吧。”让学生做好心理上和材料上的准备,把探究活动有效提到课前。同时用文字指出学生材料上的准备:“了解我们常吃的食物,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资料的准备主要以常见食物的名称、外形特点、口味特点为主,也包括后续学习将要接触到的有关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几天布置学生注意观察日常饮食,首先把食物名称记录下来,了解日常食用的食物名称。为便于课上交流,实物的搜集很重要,但是,也应引导学生准备一些常见食物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更多关于食物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活动过程:活动一:我们的食物有哪些?教科书以图片的形式出示了一组常见的食物,种类包括蔬菜、粮食、肉、蛋等,在种类上没有做明显的分类,并且都是学生日常饮食中食用过的,旨在提示学生交流更多的日常食物。教科书还呈现了一个表格“食物统计表”,通过卡通语言“昨天我们吃了什么?”提示学生回忆平时的饮食情况,交流日常饮食中食物的名称,利用表格中的提示做好记录。探究活动可按教科书提供的顺序进行,即先让学生列举常吃的食物,接着让学生介绍虽然不常见但自己知道的一些食物,以便扩展学生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爱吃的食物,说说喜欢吃的食物及喜爱的理由。通过比较充分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食物是丰富多样的,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活动二:给我们吃的食物分类。在学生列举了大量食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来源问题,从而让学生初步知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教科书出示了一幅图,图上既有自然界的庄稼、苹果树、蔬菜等植物,又有牛、羊、鱼等动物,这些都是食物的来源。卡通语言“有的食物来自动物,有的来自”意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食物的来源有哪些途径?同时,教科书呈现一段正文语言:“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都来自于自然界。教科书还提供了一个活动情景图:三个学生用食物图片在进行分类活动。提示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给食物分类。给食物分类的方法很多,既可以按照食物的来源给食物分类,也可以按照口味给食物分类,等等。教科书隐含了给食物分类的标准,旨在通过学生自定标准给食物分类活动,理解食物种类的多样。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插图的提示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诸如“大米和面粉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吃的牛羊肉是怎么来的?”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交流。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我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大自然,如鸡鱼肉蛋来自于动物,米、面、蔬菜、瓜果来自于植物,香菇、木耳来自于微生物等等。教学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关于给食物分类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对带来的食物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能各有各的分法,只要能说出比较恰当的理由,就可以肯定并给予表扬鼓励。如果学生准备的食物不充分,也可以利用图片进行分类活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自主精神,尽力做到让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不统一分类标准,不搞一刀切。自由活动:教科书设置了一个活动指向:“我是美食小导游。”呈现的情景图极富活动性,一个学生作介绍:“这是我们的地方名吃,欢迎品尝。”其他学生一边听取介绍,一边准备品尝美食。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一是可以组织“美食小导游”活动,让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美食绘声绘色地介绍给大家。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三、四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做“小导游”,向“游客”作美食介绍,看谁的讲解最有诱惑力,最能吸引“食客”。课堂上也可以举办“美食一条街”的模拟活动,让学生自愿组合,开办美食店,几家美食店组成一条街。几位“食客”随“小导游”游览美食街,“品尝”美食,然后评出最佳导游。二是可以组织演讲会或辩论会,对社会上只讲美食不讲生态环境的行为慷慨陈辞。在组织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就教科书上的例子发表看法,也可以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类似的话题,如湖区常见的炸鱼、电鱼,山区里的打野兔、打山鸡等,让学生畅所欲言,张扬个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更实际、更方便的教学活动。拓展活动:教科书提出了一个活动指向:“调查我们当地的饮食习惯。”这个活动虽然是安排在课后,但是题目依然有点大,学生难以单独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后拓展活动灵活性强的特点,分成小组安排活动,或者分时段安排活动。如有的小组调查“饮食喜好”的专题,有的小组确定“饮食时间”的调查专题,等等,最后合作研讨调查结果,总结出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结束全课时,教师可以对全课内容作一小结,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肯定性的评价,还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在课下展开进一步的探究。2我们的营养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资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能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活动,并做实验记录;能用较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对食物营养的研究过程和结果。2.对食物的营养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乐于展开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善待生命,珍爱生命。3.知道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是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及其主要来源;知道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二、教科书分析本课在对食物有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食物中包含的营养,增加对食物的理性认识。通过开展一些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同时知道维持人类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结合对食品包装袋的研究,拓展获取食品营养信息的途径,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获取信息资料,并对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活动准备:教科书利用图文的形式指明了学生课前准备的要点:问题导向人为什么需要吃不同的食物?明确探究任务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物准备准备日常的食物及实验用品;材料准备搜集有关食物营养的资料和一些食品包装袋。活动开展时,最好由教师引导学生一块进行,准备碘酒、滴管、酒精灯、铁架台等分组实验用品,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材料。然后,教师布置学生准备:常见食品、发丝、白纸、铁丝、蜡烛等实验用品及有关食物营养的资料。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提前进入探究的情境,准备的探究材料也会更有针对性。活动过程:活动: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我们检验一下。教科书首先出示了三幅探究实验场景图:一幅是学生把花生、大豆在白纸上摩擦的图,旨在提示学生探究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脂肪类营养成分,把花生、大豆在白纸上摩擦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一幅是学生在向米饭、馒头上滴加碘酒,旨在提醒学生探究米饭、馒头等食物中含有淀粉类营养成分,向馒头、米饭上滴加碘酒后,会变成蓝色。另一幅图是学生把肉、蛋等放在火上烧,旨在告诉学生肉、蛋含有蛋白质类营养成分,肉、蛋等放在火上烧时,会发出类似头发燃烧的刺鼻气味,这是蛋白质类营养成分的特性。教科书还提供了一个“实验提示卡”,对以上三个探究活动的探究方法、呈现的现象作补充说明。学生在这些信息的指示下可以自主开展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脂肪、淀粉、蛋白质三种营养成分的特点。教科书还隐含着一些活动,如探究其他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写实验报告等。学生会利用上面的检验方法检验更多的食物,探究后认识到脂肪、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会含在不同的食物中。实验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填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及时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这三组实验,教科书并没有给定顺序,这样更便于在课堂上展开探究,使得选择性、灵活性、开放性更强。同时,教科书出示了一段正文文字:“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利用资料的形式认识食物营养的种类。自由活动:为了让学生对食物的营养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教科书在“自由活动”中安排了两项活动:一是分析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教科书呈现了三幅食品配料表供学生观察、分析。分别是盒装纯奶配料表、瓶装酸奶配料表、饼干配料表,让学生通过对纯奶和酸奶等食品成分表的对比,了解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初步学会分析包装食品的营养。二是检测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学生活动情景图,一个学生在向被检测食品上面滴加碘酒,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桌子上放着灌装八宝粥,暗示被检测的食品可能是八宝粥,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被检测的是饼干等其他食品。同时配以卡通语言:“这些信息可靠吗?”旨在引导学生敢于对食品包装上的营养配料信息产生怀疑,并把怀疑付诸于实践检验的行动。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意识。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每个人收集到的食品袋资料,并展开讨论。然后,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或小组的共识。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手中的资料展开分析,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中的三个例子。在了解包装食品营养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包装食品的保质常识渗透进来,让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为今后选择卫生食品打下基础。拓展活动:教科书设置了一个活动指向:“统计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分析每天都获得了哪些营养成分,适当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教科书提供了一个统计表格,引导学生及时记录自己每天的饮食。拓展活动的指向开放性较大。因为是拓展活动,所以可以作为中长期探究活动开展。学生能检验出来的营养成分仅限于脂肪、淀粉、蛋白质、水等,其他的营养成分只能采取查资料的形式获取。另外,要调整饮食习惯,必须较长时间记录、统计自己的饮食,最起码要一个月左右的记录才能看出饮食特征。教科书提供的表格比较开放,记录表格可以设计成下面的样式,有助于活动的完成。日期早餐食物午餐食物晚餐食物营养成分获取是否合理改进建议3饮食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能反思日常饮食的情况,并做出合理评价;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编写科学饮食歌谣;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对健康与饮食保持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愿与他人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饮食的常识指导自己的生活。3.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知道日常饮食卫生常识;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二、教科书分析营养学研究发现,维持人类生命健康至少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素,其中包括各种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而这些营养素必须通过摄入各种不同的食物实现,由于各类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同,因此我们的日常饮食要注意科学、合理地搭配,以求达到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平衡。本课就是指导学生了解、认识科学饮食的结构,学习科学搭配自己的饮食,做到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活动准备:教科书首先明确了本课探究的主要任务,即科学饮食。其次要求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准备材料,既可以访问医生,也可以通过报刊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得相关资料。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我们的饮食科学吗?教科书出示了四种常见的早餐配餐样式,分别是:以肉类为主的配餐、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以油炸食物为主的配餐、以甜食为主的配餐。四类配餐以组图的形式呈现,没有其他的说明,旨在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研讨这四类配餐的优缺点。教学时,教师可以不必局限于这四种例子,也可以把学生自己的日常配餐情况展示出来。可以对比各种配餐之间的不同,通过讨论,对科学配餐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活动二: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呢?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认识我们的食物结构。教科书呈现了一个食物结构金字塔和一个食物搭配资料卡。在食物结构金字塔中不难看出由下往上共分成四层,依序是第一层主食类,第二层是蔬菜水果类,第三层是奶类及油脂类,第四层是蛋白质类。它的塔基是谷类粮食,塔基大,表示可以多吃一些。塔尖小,指的是油脂,要少吃。但这个金字塔只表示各类食物的相对比例,每个人究竟要吃多少,并不清楚。所以教科书呈现食物结构金字塔之外还附加了一个资料卡,资料卡中明确说明了各类食物的摄取比例。按照中国目前的国情,我们认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还是应保持传统的以谷类食物为主,蔬菜水果为辅,适当增加豆类、乳制品、动物性食品。二是设计一日三餐。教科书提供了一个供学生填写设计的空白交流框。学生在了解了科学的饮食搭配知识后,可以学以致用,自己设计一日三餐。考虑到上面提供的食物金字塔只是一个笼统的提示,教科书还以正文语言的形式出示了一段文字:“因为每个人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设计更有用的饮食计划。教学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食物金字塔,提出问题:“食物金字塔是什么意思?”或者“怎样解释食物金字塔?”让学生展开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认识食物金字塔。食物结构金字塔由下往上共分成四层,依序是第一层主食类,第二层是蔬菜水果类,第三层是奶类及油脂类,第四层是蛋白质类。它的塔基是谷类粮食,塔基大,表示可以多吃一些。塔尖小,指的是油脂,要少吃。以此为基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营养配餐。交流时,教师应侧重于提醒学生,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均衡搭配食物,更要关注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的不同,制定出有特色的健康饮食计划。自由活动:教科书设计了一个活动指向:“怎样做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教科书在学生对均衡饮食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对今后的饮食卫生展开讨论,开阔学生眼界,指导生活实践。为引发学生探究,教科书在情境图的编排中,对饮食卫生的讨论概括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选择卫生食品,拒绝有害食品。卡通语言“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强调了这一要点;二是注意食品搭配,做到均衡营养。卡通语言“还要注意营养的搭配”突出了这一注意事项;三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教科书中,卡通语言“吃东西要定时定量。”“不要边看书边吃饭。”虽然仅仅像蜻蜓点水似的提到了这两点,但是寓意深刻,提示学生,关于饮食科学还有更多需要注意的方面,教科书为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把自己访问医生和从书刊上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然后交流,相互纠错,相互补充。最后,教师小结,使学生明确,只有合理搭配食物,做到营养均衡,身体才可能健康。科学饮食绝不仅仅指营养均衡,还包括更广的内容,所以,教师还要进一步启发学生,要他们进一步探讨。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这部分的教学,更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热烈探究的同时,对教材做出必要的补充(尤其是对饮食卫生的补充)。教师可以利用儿歌的形式向学生进行渗透健康饮食的常识,这里有两首儿歌供教学时参考:(一)小学生,要记牢,科学饮食很重要。一日三餐巧搭配,定时定量要做到。五谷杂粮是主食,蔬菜水果不能少,鸡鱼肉蛋宜适量,糖脂食物控制好。饮食且要讲卫生,身强体健学习好。(二)新时期的小学生,饮食习惯记心中。细嚼慢咽助消化,狼吞虎咽可不行。饭前便后要洗手,餐中不宜大声鸣。绿色食品优先选,有机食物首当冲。拓展活动:教科书设置了“利用网络资源,编辑营养与健康报”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向身边小朋友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加深对科学饮食的认识,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并尝试着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社会,改善生活。“拓展活动”是课堂活动的延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广泛搜集资料,在资料丰富的前提下分专题编辑手抄报,张贴在教室内,师生共同分享,或者搞一次评比活动。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单元说明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水也是学生常见的一种物质,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生喜欢玩水,对与水相关的诸多现象心存疑惑,但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研究。本单元就是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下列目标:1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2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科学知识: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知道净化水的方法。主要的相关链接本单元由水变咸了、怎样加快溶解、做一杯饮料、水里有什么四课组成,主要研究水能溶解其他物质、加快溶解、水与其他物质的混合和分离等方面的内容。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等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以“水的溶解”为主线串联为一体。水变咸了、怎样加快溶解主要是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特性以及加快溶解的方法,重点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做一杯饮料、水里有什么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逐渐深化探究,了解到水不仅能溶解固体,还能溶解液体、气体物质,进而拓展到水的净化等方面的探究。本单元的探究活动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的认识,同时通过证据的搜集和分析,理解事实和证据是获得新知的条件,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本单元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借助生活经验,研究生活现象,应用于生活实践,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摆脱了书本的束缚,使科学探究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丰富了学习经历,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习惯的养成。4水变咸了一、教学目标1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2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3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征;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科书分析水能溶解物质的现象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但是水溶解物质具有什么特点呢?本课就是以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为探究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探究物质溶解的特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目标编写的,主要研究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特点。活动准备:教科书以文字的形式,提示了本课探究活动中需要准备的主要材料:食盐、白糖、小苏打、洗衣粉、奶粉、食用油、石子、黏土、粉笔末、高锰酸钾、木屑等,目的是提示学生为课堂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材料和心理上的准备。本课探究活动较多,建议材料准备要丰富。学生依据活动准备中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材料。为使课堂上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应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做相应的准备,如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以及多媒体资料等。活动过程:活动:把盐放到水里会有什么变化?以问题“把盐放到水里会有什么变化?”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通过品尝活动,知道水变咸了是“盐在水里化了”的事实,初步认识“溶解”现象。然后通过做“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实验,进一步认识溶解的现象,体会到“溶解”的含义。本活动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一组情景图,意在提示学生探究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学生疑问:“盐哪儿去了?”和学生语言“水变咸了”意在引领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并通过品尝活动,验证自己的想法,初步认识“溶解”。二是教科书展示了一个学生在用高锰酸钾做溶解实验的情景图,学生语言“盐的变化看不清,用高锰酸钾试试看”意在提示学生用高锰酸钾代替食盐,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溶解现象。在探究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描述出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过程,能够了解像高锰酸钾一类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特点,进一步理解、认识“溶解”。三是教科书以正文文字形式呈现了溶解的定义:象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这种现象叫做溶解。目的是让学生对溶解现象形成一个理性的认识。四是教科书提供了一幅实验材料图及一张实验记录单。实验材料包括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等。目的是提示学生对身边常见材料进行探究,发现它们在水中的变化情况,利用表格记录探究时发生的现象和出现的结果。本活动有三层含义:一是能对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溶解做出初步的猜想;二是能利用实验的方式判断各类物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三是能根据物体在水中溶解情况对物体进行分类。目的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假设,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本活动可以按照教科书的思路分成四个步骤开展探究活动。一是提出问题:“把盐放到水里会有什么变化?”,以此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通过交流,进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变化。二是做“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实验,让溶解过程显性化,进一步认识溶解现象,通过学生对“溶解”的语言描述,体会到“溶解”的含义。三是引导学生对溶解的定义进行总结,形成理性的认识。四是对课前准备的不同物质的溶解性进行猜想,并通过具体的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巩固和加深对溶解的认识。也可以把几个探究活动进行整合。首先,教师提出探究的活动指向:“如果把食盐、高锰酸钾等物质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记录探究时观察到的现象。以对比的方式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描述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情况,理解溶解的含义。在本环节的活动中,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交流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描述出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才能有利于理解溶解含义。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带来的这些材料放到水里会溶解吗?”,进而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对猜想展开验证实验,最后进行交流,从而达成共识。开展本活动时,教师可完全放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利用准备的材料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辨别,这样既是对溶解概念的再认识,也是做好记录的前提,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组织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将研究对象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比较更科学。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验记录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溶解的特点。本活动环节涉及到了猜想与假设。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既然是假设,那就有好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有的是正确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让学生先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猜想,并在小组内达成共识。无论哪种猜想与假设,在没有验证之前,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大胆的猜想。另外,对常见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的处理,如面粉,科学地讲,它在水中属于不完全溶解,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不需要接触“不完全溶解”的说法,教师也无法给学生一个确切的结论。因此,教学时,不要再像以前那样追求实验验证的定论,即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鉴别的过程和小组合作的方法上,侧重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自由活动:教科书设计了一组学生探究的画面:不断向水里加入食盐,搅拌,由于食盐的增加,出现了溶解饱和现象。看到烧杯内有明显的未溶解的盐,学生语言“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查一查资料”一是引领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的饱和现象;二是启发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释疑问,如向他人请教、查询资料等。本部分教学应突出两点:一是在探究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的饱和现象,意识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二是让学生学会从多个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解释,如向老师和家长请教、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查阅资料、网上浏览等,重在方法的指导,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本活动时,教师可以直接给学生探究的题目: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看有什么变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科书活动指向提问题进行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加入食盐,直到饱和。而后再加入食盐,观察现象。也可以在学生加入食盐的过程中做好食盐量的记录,以便大体找到达到饱和状态的食盐量。拓展活动:教科书提出了“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拓展活动指向,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溶解现象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并利用所学知识辨别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引导学生能够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意识到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有时间,这一拓展活动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溶解现象?以引起学生的思考。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利用投影或是多媒体课件进行相关介绍。本部分教学应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列举生产和生活中不同领域中的溶解现象,以扩大学生对水溶解应用的了解,让学生领悟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增强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列出表格引导学生记录,然后交流。5怎样加快溶解一、教学目标1能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加快溶解的方法,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2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3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了解溶解现象的两面性。二、教科书分析学生在认识了溶解这一现象后,自然会遇到和提出怎样加快溶解的问题,也就是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为了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完善关于溶解内容的探究结构,我们设计了怎样加快溶解一课。通过学生的猜想与验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尝试用较严格意义上的对比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活动准备:教科书首先提出问题:怎样使糖块溶解的更快些?意在让学生明确将要探究的问题,并在课前进行初步的探究,搜集相关的资料。其次,教科书还以文字方式提示了本课探究活动需要准备的材料:冰糖、肥皂块、筷子、小锤、热水、冷水、杯子等。本课的准备主要落脚于对比实验材料上,教科书提到的材料只是一个参考,教学时可灵活对待,可以利用其他的材料进行实验,如冰糖、肥皂块可以替换为高锰酸钾、明矾、水溶性药片等。活动过程: 怎样使物体溶解的更快?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一幅学生做溶解实验的情景图,意在提示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语言“水要一样多”意在提示学生实验前要预先做好实验设计,控制相关变量,以保证对比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卡通语言“我还有其他方法”意在提示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科书还展示了三组实验提示: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同温度的水,放入颗粒大小不同的等量冰糖,观察溶解得快慢;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同温度的水,放入颗粒大小相同的等量冰糖,只在其中一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溶解得快慢;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不同温度的水,放入颗粒大小相同的等量冰糖,观察溶解得快慢。二是教科书提供了一个记录表格,以冰糖和肥皂为范例,为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提供了一个现成的表格。目的一方面提示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三是教科书以正文形式给出了加快溶解的方法:由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对比实验是以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方法为基础,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实验过程中通过人为控制所产生的两个类似现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过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虽已接触过,但要很轻松地设计真正意义上的对比实验仍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活动教学的侧重点和难点应在对比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上,教师尚需必要的“帮扶”。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在做之前进行大量的“想”,主要将学生的思路打开,将实验设计的重点落在控制变量的选取上,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典型的范例,让学生不仅能想,还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小组成员及在小组间进行交流,从而完善和优化自己的实验设计。自由活动:教科书提出了“比一比,谁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这一自由活动指向,意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探究所得,开展让冰糖溶解得更快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获取和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所以教科书设计了加快冰糖溶解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以达到使学生学有所用的目的。学生会想到先将冰糖研碎,然后放到热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这些方法,从而加快冰糖的溶解。教学时,可以采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先完成任务的方式展开比赛,也可以采用在规定时间内哪组溶解的冰糖多为标准展开比赛活动。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用肥皂或其他的物体再进行一次比赛活动,比赛的方式可视实际情况而定。拓展活动:教科书提出了“了解生活中溶解现象带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这一拓展活动指向,同时展示了一幅水体污染的图片,意在启迪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另一个侧面认识溶解对人们带来的危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时需要想办法加快溶解,有时需要遏制溶解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认识溶解现象的“两面性”。6做一杯饮料一、教学目标1能提出制作活动的思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作品;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2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愿意合作与交流。3知道水不仅能溶解固体、液体还可以溶解气体。二、教科书分析汽水、果汁等饮料是学生非常喜欢和熟悉的,自己制作饮料更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本课以学生制作饮料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深一层认识溶解的过程,知道水不仅能溶解固体物质,还能溶解液体、气体物质。活动准备:教科书以图片的形式提示本课要求准备的饮料,以备课堂上的观察和探究;以文字的形式提示需要准备的制作材料:小勺、量杯、白糖、纯净水、吸管,再选1-2种自己喜欢喝的饮料粉,如奶粉、桔子粉等。活动过程: 活动:我们来品尝饮料并亲自做一杯。包括四个环节。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一幅学生品尝饮料的情景图,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饮料的成分进行探究,分析饮料的成分,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并能够初步感知饮料是由水溶解别的物质而形成的,对学生认识溶解和制作饮料起到铺垫作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先出示饮料,并提出问题:尝一尝这种饮料,能说出饮料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然后相互交流,对饮料的成分做出初步判断。也可以开个饮料品尝会让学生品尝自备饮料,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可以用多媒体播放饮料的制作过程,由学生判断、分析饮料的配制原料。教师要给学生一段自由探究的时间,了解成品饮料的配方,教师对成品饮料中的一些成分可以做适当的解释。二是教科书提出了活动指向:我们需要做一杯什么口味的饮料?做这杯饮料需要哪些配料?并提供了一个学生自己填写的自制配料空白框,意在引领学生设计具有个人风格的饮料配方。教科书没有具体的饮料配方和制作过程,学生可以对成品饮料配方进行改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设计配方。这就给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在设计自己的饮料配方这一环节中,学生的配方可以是对成品饮料配方进行改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设计,还可以是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自己的配方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根据自己的饮料配方,学生在动手制作饮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可能准备不足,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协调补充。学生在制作饮料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做过多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感觉,会很快发现自己制作饮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三是动手做饮料。教科书展示了一幅学生动手制作饮料的情境图,意在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按照自己的配方配制饮料。教科书还提供了一个配制饮料的小提示,主要是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配制饮料。为了让学生找到一个最佳的饮料配方,教科书还提供了一个配料记录表,便于学生记录和分析。本环节是制作的核心活动,教师要对这一过程进行适当的指导,并提示制作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卫生问题,因为制作好的饮料需要通过品尝来进行评比。另外,要提示学生对自己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地记录,可以参考教科书上的记录表格,也可以自行设计合适的表格。四是品尝和评比。教科书展示了一幅两个学生品尝饮料的情境图,桌子上摆放着配制好的不同颜色、不同配方的饮料,意在让学生通过品尝对配制的饮料进行评价。学生语言“我来算一算饮料的价格”意在引导学生在保证饮料颜色新鲜和口味纯正的基础上,在配料的价格上展开比较,从而找出物美价廉的饮料和配方。教科书还提供了一个以“我的收获”为引领的空白框,意在引领学生全方位评价自制饮料的过程,写出自己的收获。自由活动:教科书提出了“给自己的饮料定个品牌”这一活动指向,意在让学生根据自己饮料的特点和自己的喜好给自制饮料确定名称。本活动指向于课堂研究的生活化,让课堂更具生活性、社会性的特点,从而落实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融合的课标要求。拓展活动:提出了“祖传秘方是怎样配制出来的”这一拓展活动指向,意在从配方这个角度入手,引领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秘方的发现与发展的历程,从而了解人们为研制秘方而付出艰辛劳动的过程。7水里有什么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能够利用感官和借助仪器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2善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3知道水里有溶解和不溶解的物质;知道对不纯净的水进行净化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二、教科书分析本课以学生对水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按照“问题观察交流探究”的科学认知程序,探究“水里有什么”、“水的净化方式”等内容,认识水的净化的基本步骤及其重要意义,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实验能力、科学思维等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得到加强。活动准备:教科书以文字形式提示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进行课前准备:到附近池塘或小河里取一瓶水。意在提示学生课前探究,考察自然水域,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师可提示学生根据活动准备中的要求,进行课前准备:到附近池塘或小河取一瓶水。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课前准备应该在成人的陪同下和监护下进行,取水过程要注意安全。为了课堂上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应根据需要,相应准备酒精灯、铁架台、三角架、石棉网、烧杯、玻璃棒、漏斗、过滤纸、坩埚、镊子、细纱布、放大镜及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等。活动过程:活动一:水里有什么?教科书展示了一幅情景图:两位小学生带着疑问“水里面有什么?”对自然水域进行考察。画面上有流动的河水,河岸上茂密的植物,水面上漂浮着植物的叶片等,意在提示学生对水进行观察,初步了解水中含有一定的杂质。教师可以依据教科书的思路展开教学。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从池塘或小河里取来的水,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回顾在取水的过程中观察到的自然水域里面有些什么?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为使活动的开展具有探究性,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表格,引导学生分别把从水里观察到的杂质记录下来,以利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到水里既有肉眼可见的不溶性杂质,又有肉眼不能观察到的可溶性杂质。如果学生取来的水或观察的水域受到了污染,教师可做适当的说明。活动二:想办法除掉水里的杂质。这一活动是在明确水里含有杂质的情况下开展的,教科书展示了两幅情景图,提示学生进行“除掉水里杂质”的探究活动。活动指向比较明显,但活动的展开是有层次的,有逐渐深入的趋势。水中最容易除去的杂质如草叶、树叶、草棍等直接用手可以取出来的,也可以借助简单工具隔离出来,如纱布、滤网等;其次是沙、石等较重的杂物可以通过使其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三是更为细小的灰尘等浑浊的杂质,需要更为细密的滤网,或者多用几层滤网过滤。即使经过这好几道程序的去除活动,水里依然还会有杂质,需要学生进一步想办法除掉水里剩余的杂质。经过这些探究活动,学生边动手、边思考,不断反思活动的成效,不断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逐渐明确水里含有多种杂质:既有肉眼可见的,还有肉眼不容易发现的杂质,如溶解在水中的杂质和细菌。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净化水的一般方法。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怎样除掉水中的杂质?”作为引发学生交流的话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