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漂浮的山 2教案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12906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漂浮的山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漂浮的山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漂浮的山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漂浮的山 2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了解文中写了“山”的哪几方面。并学习“山”的身高和外形两部分; 3.通过学习“山”的特点,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写了“山”的哪几方面,掌握“山”的身高和外形。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板书“山”字,请学生帮忙读这个字,并说说自己看到的山的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殊的山,相机板书完整课题:漂浮的山。 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 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课文。 认识文中生字词; 弄清漂浮的山指的是什么。 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漂浮的山指的是什么?(冰山) 出示生字上卡片,要求学生读、记 尼 诞 逛 区 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记住“诞”“逛”二字 诞延 逛狂 听写生字词 尼姑、 诞生、 逛一逛、 地区 订正。 三、 再读课文,了解冰山的特点 1.教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冰山的哪几方面? 2.引导学生汇报情况,根据回答相机板书: 身高: 外形: 漂浮: 数量多: 3.学习第三自然段(身高部分) 自由读这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并告诉学生: 134m 12倍 90m 6倍 这样用数字说明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学习句子: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 A反复读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B指名回答; C引导从“身高”、“身体”、“脑袋”这三个词明白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齐读这段话,读出冰山在身高上的特点。 4.学习第四自然段(外形部分) 自由读,说说从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汇报情况 根据汇报板书: 南:个儿较大、平顶 北:个儿较小、尖顶 引导学生从南极的冰山和北极的冰山不同的对比中,了解比较的说明方法。 齐读第四段。 四、 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安排下节课学习要点: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冰山的身高和外形两方面的特点,下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山”的漂浮,了解一些关于冰山、冰川的知识,大家先去收集一下好吗?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火烧云 1 第二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课型:诵读课、想读课。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的整个过程。同时,要强调课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先自行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写作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词,梳理清文字,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全面把握课文。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及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仔细观察生活与大自然,从中发现和体会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培养其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朗读训练,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和特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突破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的发生过程,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云的图片和有关文字材料;火烧云的影像资料。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第二课时一、简单复习上课时内容,开启新知。复习生字词。请学生回顾上课时学习的内容,教师可提出问题,巩固学生已学过知识。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去看看萧红笔下的火烧云到底有哪些具体的特点。二、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文章重点,分析细节。学生朗读是要进一步了解课文大意,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课文。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火烧云上来时霞光万丈,把地上的动物和人的身上多涂上一层金光,显得美丽。)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霞光可以体现火烧云上来的一个显著特点,为描写火烧云的美丽做好了铺垫。同时,它可以映衬出火烧云的特点,使人对火烧云到底是怎么样的充满想象,充满阅读的兴趣。)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重点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哪些是火烧云的静态描写?哪些是火烧云的动态描写?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色彩和形状,重点写了火烧云的形状。重点分析火烧云形状变化里的动态、静态描写,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作用。)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火烧云下去时天空变得恍恍惚惚,既像这个又像那个,什么也看不清了;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这样的美景的喜爱之情,它的离去使得作者恋恋不舍。)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由第1自然段的“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可以看出来)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学生思考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从而把握其特点。(五光十色、变化异常等,不强求一致,学生可各抒己见)指导感情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指导自学交流第23自然段。先读课文,再勾画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课文哪些地方下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讨论后全部汇报交流。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最后讲了“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感情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让学生思考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色彩斑斓”、“变化莫测”等均可)教师引导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第46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出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用投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形状变化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什么也不像)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实感受。(感情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四、教师总结、扩展。指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师生一起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表达了这样的感情?(热爱大自然之情)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词准确,表达合理)五、全班齐读课文,仔细体味全文,把握文章的特点,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尝试课堂背诵课文。课文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趣。朗读时,可让学生抓住生动准确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火烧云变化莫测的有趣景象,把火烧云变化之快、变化之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背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指导背诵,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第26自然段要了解记叙的顺序:先写颜色的变化,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重点词语来练习背;再写形状的变化,先写变成马,接着写马的样子、变化;再变成“狗”“狮子”让学生按着这样的顺序来练习背诵。板书设计5 火烧云 变化多 变化快霞光 五光十色 变化多端 火烧云 颜色 色彩斑斓 变化莫测 热爱自然形状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教学探讨与反思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总结方法,指导自学交流,引导领悟重点段落,推敲词语。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养成推敲词句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运用本课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 ,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训练写话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