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儿童和平条约》2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10003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儿童和平条约》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儿童和平条约》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儿童和平条约》2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儿童和平条约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教学要求:1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2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3学习本课生学词。教学重点难点: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引入课文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2个别学生读课文3学生齐读课文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四、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一、学生交流读后感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二、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三、学生生字词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四、布置作业:书写生字词板书设计:儿童和平条约没有战争、破坏、仇恨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附送:2019-2020年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初秋行圃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解读:初秋行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它以描写蝉为目的,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切传神、趣味横生。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情趣。教学理念:1、以读为主,读中体验。不管是领会诗的涵义,还是体味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能激发想象,强化积累,培养语感,所以,朗读必须贯穿于古诗学习的全过程。2、创设情境,体会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在学习“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作声”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从情感的体验出发,首先在读中感悟、品味,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找不到蝉到的遗憾,然后引导学生再读,再一次交流情感,体会到深藏在作者内心的对秋天美景、对秋蝉的赞美、喜爱之情。教学目标: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2、借助注释,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难点:体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教学准备:1、课前复习作者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收集他写的其他诗歌。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初秋的美景。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预设:第1课时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1、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齐背后交流)2、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板书课题。二、读题解题,初读古诗、指名学生读诗题。、通过预习,谁能说说题目“初秋行圃”的意思?(教师提示:加进去适当的词语把话说完整。)、现在正值初秋,在你们眼中,初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自己在身边看到、感受到的初秋美景。、师:那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又描写了什么景色?他什么时候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三、自读自悟,感知诗意1、教师范读古诗。2、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会生字。3、指名朗读,正音。学习生字“圃”。4、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弄懂诗句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与同学交流等。)5、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八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古诗,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需要老师帮助的同学或小组,可以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会很快来到你的身边和你们一起学习。第2课时一、集体交流,理解诗意、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师:看到大家学得这样认真,相信大家已经有成果了,哪个小组愿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学习的成果?、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读诗的感悟,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古诗大意。(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二、读中品味,体会意境师:刚才,大家了解了诗意,相信大家再读,一定会读得更美,更投入。谁读第一句?1、从这句哪些词语看出作者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象?抓住“落日”和“暮蝉”加以体会。2、你觉得哪些字能体现落日的有情?引导学生品味“偏、催”二字。深入体会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一“偏”一“催”把落日当成了有灵性的人。就是这两个字赋予了“落日”的情意“有情”,使初秋傍晚的景色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思。3、引导学生想象落日的“有情”。“落日无情最有情”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根据诗句谁能想象出这幅画面?(提示:夕阳、晚霞、地面景物、蝉鸣声)4、谁能读出落日的这份“真情”?预设:(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逐步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形,读出味。)生读(没有激情)。师:你这快落山的太阳,怎么这样无情?从你的读中,老师感觉不到漫天五彩晚霞的瑰丽。谁再来读。生读。师:老师从你的读中感觉到你是重情谊的夕阳,可我从你的读中没听到满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谁再读?生读。师:哦!多美的景致!多热闹的黄昏!老师好象看到了夕阳西下时的灿烂晚霞,听到了园子里嘹亮的“黄昏大合唱”。来,让所有的蝉儿都唱起来,全班齐读。)师过渡语:初秋的傍晚,诗人独自在园中散步,抬头望着西边的天空,一轮红日即将落山,夕阳将天边抹上了瑰丽的色彩,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多美的景致啊!听,众多秋蝉也不甘寂寞,趁着这美丽的时刻,放开清亮的歌喉,开始了“黄昏大合唱”“真美,服了;真美,服了”学生齐读前两句。5、听到这美妙的“合唱”,你会心动吗?是否想找到这些“歌唱家”,赶快行动()可诗人找到了蝉没有?引读:近在咫尺,寻到旁边。没看见蝉,心中会是什么滋味?指导学生带着遗憾的语气来读。()作者心中只有遗憾吗?再看,这漫天的五彩晚霞;再听,这此起彼伏的蝉鸣声,真有遗憾?那又怎样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中的欣喜、赞美之情。()师小结:看到天边美丽的晚霞,听到园中这悦耳的“大合唱”,作者兴致大增,虽然没有寻到“演唱家”的踪影,可这情、这景足矣!这一样也能让作者诗兴大发(学生带着赞美之情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意境。)三、赏读全诗,熟读成诵。、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初秋行圃的理解。师:请大家用最擅长或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读一读;想唱的,可以把诗句改成自己喜欢歌曲的歌词,试着唱一唱、学生分组练习、展示、评价。四、总结拓展,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学诗的方法。读:读通、读顺诗句。译:结合注释、或查字典、或结合插图、猜读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悟:品读、感悟,想象、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诵: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用自己学到的古诗学习法,自学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即可,无须对作者托物言志写法进行深究。(虞世南的蝉附后)、课外找找杨万里的其他写景诗读一读。板书设计: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鸣。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作声。附: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緌(ru):结冠(帽)的两条带子叫缨,缨在颔(hn)下打结,余下的两段叫緌。因为緌是下垂的,所以诗中称“垂緌”。饮清露:古人以为蝉是饮露为生的(其实它吸树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