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上《抵抗弯曲》表格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00896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上《抵抗弯曲》表格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上《抵抗弯曲》表格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上《抵抗弯曲》表格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上抵抗弯曲表格教案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二、 过程与方法1、 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2、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直立安放的。三、 科学概念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四、过程与方法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五、教学准备小组: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贴而成,每张纸26*3CM);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尺子。 教师:课件(有关的建筑图片)、 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1、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造房子、修桥梁了。看看这些房子和桥梁,它们是依靠什么来支撑的?(点击图片中的柱、梁),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2、小结:房子和桥梁的结构如同这条板凳一样,有横放的(相当于梁),直立的(相当于柱子)。生活中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子和横梁来支撑的。3、比较柱子承受的压力与横梁承受的压力,哪个更容易被压弯、压断?4、是啊,梁比柱更容易被压弯、压断。因此,在建筑上,如何增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是很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出示课题)5、推测: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与材料、长度、宽度、厚度有关)6、我们用纸搭一个横梁,来研究横梁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宽度、厚度分别有什么关系。1、看、说、听2、观察板凳说3、听一听4、观察不同的横梁图,小组讨论探究活动一1、出示:研究任务(一):纸横梁的宽度与它的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 2、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呢?请小组讨论。思考:实验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变?怎样控制这些条件不变?什么条件改变,怎样改变能比较容易看出抗弯曲能力的变化?3、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演示汇报;4、小结: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横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每次实验以纸条中部接触到桌面为最大弯曲度,此时所放的垫圈个数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不变条件:纸横梁的长度、厚度相同; 不能对纸片进行折叠、弯曲等处理;纸横梁两端垫起的高度要相同; 纸横梁架空的长度要一样,纸两端伸出的要一样(20厘米,纸上已做记号);垫圈大小重量相同,都要轻轻的放,都放在中间位置。改变条件:纸的宽度(1倍宽、2倍宽、4倍宽),为便于比较,要成倍变化5、学生实验,第一次实测,填写在P27记录表上,问:预测一下,宽度增加1倍抗弯曲能力是多少?宽度增加2倍呢?为什么?能说说你猜测的原因么? 6、提醒:要先预测后实测。每次预测要根据前一次的实测结果。学生实验、记录,讨论“我们的发现”。7、汇报实验结果与小组讨论结果。小结: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1听、看2、小组讨论3、交流汇报。4、听、理解、明确实验方法5、预测6、实验、记录、讨论7、汇报探究活动二1、出示:研究任务(二):纸横梁的厚度与它的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呢?纸横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不变条件:纸横梁的长度、宽度相同;不能对纸片进行折叠、弯曲等处理;纸横梁两端垫起的高度要相同;纸横梁架空的长度要一样,纸两端伸出的要一样(20厘米,纸上已做记号);垫圈大小重量相同,都要轻轻的放,都放在中间位置。改变条件:纸的厚度(1倍厚、2倍厚、4倍厚)2倍厚的将2张纸叠加,用少许胶水在两边粘起来压平,标上2。2、提醒:在第一次实测后,根据数据进行预测,再实测记录。实验后,小组讨论“我们的发现”。3、汇报实验结果,描述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小结:厚度增加一倍,抗弯曲能力的增加大大超过一倍。(增加纸横梁厚度可以显著增加抗弯曲能力)4、 比较两次实验结果,要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用什么好办法?为什么?5、 让学生比较探究一和探究二,你发现什么?1、学生个别说2、能与实验一比较,明确实验方法。3、明确实验任务。小组实验、记录、讨论。4、汇报、观察数据进行分析,知道增加厚度更能增加抵抗弯曲的能力。5、小组讨论,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活动三1、观察教室顶上的钢筋混凝土横梁(或一些图片):横截面是什么形状?是平放的还是立放的?2、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呢?(厚度比宽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3、怎样用塑料直尺证明自己的观点呢?1、观察,说一说2、用直尺实验证明。小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还有什么问题?课后反思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达到预定的目的还有一定的难度,对实验探究的目标性把握上还有待提高。附送: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上抵抗弯曲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的。本单元知识的编排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先研究薄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再研究弧形结构和框架结构,最后再涉及研究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自然引出“厚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并运用曲线图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提高。第二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要求他们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根据科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科学概念:通过实验,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可以显著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2、探究技能:通过抵抗弯曲的探究活动,发展识别与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制作曲线图,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的探究技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科学探究的学习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决定以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为教学重点,学生对横梁立着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为本课教学难点。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并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变量和制作简单的曲线图及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三、教学理念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说过:“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活动时间。” 本课教学,我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把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探究,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究,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受益无穷。因此,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综合本课特点,我将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既能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更好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五、教学程序1、激趣导入,明确研究主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学一开始,我马上出示半张普通的打印纸,请一位学生和老师配合,拉一拉,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纸片拉断,说明纸承受拉伸的性能强,我再把这张纸放在架空的两个盒子上,引导发现这张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可见薄的纸抗弯曲的能力很弱。厚度和宽度都是影响纸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所以我紧接着出示一张宽一些的纸片,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能力不一样。老师接着问:“今天我们研究同一质量的纸,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怎样?”(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研究过纸承受拉伸的性能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自然引出研究主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是:相同宽度的纸增加厚度,抵抗弯曲能力怎样。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2、设计实验,作出推测,收集数据对实验方法的设计是一个实验能否获得有效数据的关键。我先出示一张一层厚度的纸,观察它能承受住几个垫圈的重量,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紧接着老师再出示二层厚度、三层厚度、四层厚度的纸,让学生说说这几种厚度不同的纸抗弯曲能力怎样。再展示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一杯垫圈,两个盒子,控制弯曲度标准的橡皮和四张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片。问:“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你会吗?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使实验公平,必需要使两个盒子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弯曲标准一致等。推测要有依据,无凭无据的推测就是瞎猜乱猜了。学生明确实验方法后,我先发给他们几个垫圈,要求把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上。再根据刚才测得的数据推测自己组里厚度分别是两层、三层、四层的纸片抗弯曲的大小,把推测的数据记录在记录单上。然后老师再发给更多的垫圈进行实验验证。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当有的小组测完之后老师随即就把曲线图表格发给他们,让学生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上,制成曲线图。在小组内完成对数据初步的整理。3、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结论的得出要有事实的数据作为依据。汇报时,老师问:“比较预测和实测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会猜测纸的厚度增加一层,那么纸抗弯曲的能力就会提高一倍,比如一层厚度测得抗弯曲能力是2,那么他会猜测二层、三层、四层厚度时抗弯曲能力也会是4,6,8,通过和实测数据的比较,学生会发现纸的厚度增加一层,抗弯曲能力会大大提高,比如实测四层厚度的纸抗弯曲能力可以达到五十几甚至60,学生会惊叹增加一层纸的厚度,抗弯曲能力提高得太显著了!“看着曲线图,你能说说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直观的曲线图,得出结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也显著提高!老师通过谈话联系到生活中的应用,在建筑中人们广泛采用厚度很大的横梁来承受巨大的重力。让学生抬头看看,认识教室里的横梁。老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展示更多的横梁。4、运用认知,解释现象“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掌握知识后把它转化为技能,去解决新的问题。老师出示一块条形的木头,提问:“条形的木头,平放抗弯曲能力强还是立放抗弯曲能力强?”学生说一说,接着出示一个棒冰棍,让学生进行体验,通过体验学生认识到木条立着放抗弯曲能力强。接着老师再引导学生发现横梁是立放的,老师紧接着问:“你能解释横梁立着放的理由吗?”有了前面的认知,学生自然就能解释横梁立着放是增加厚度,提高了抗弯曲能力,能承受更大重力。5、课后拓展靠增加厚度来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老师再出示一张纸,问:“不增加纸的厚度,你能想出办法增加这张纸的抗弯曲能力吗?”让学生课后做一做。总之,我认为,科学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兴趣、爱好。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会学”,更要使他们“好学”,只有这样,才能是科学课成为真正的“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