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渔歌子》教案2 鄂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92136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渔歌子》教案2 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渔歌子》教案2 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渔歌子》教案2 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渔歌子教案2 鄂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3、想象这首词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难点:1.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2.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用时:0.5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导入: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张松龄的弟弟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咱们先来读读“渔歌子”。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古人用汉字表示音乐的节拍、旋律,这就是词牌。比如:念奴娇、清平乐、忆江南,还有渔歌子。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比如,渔歌子,你会想到什么?二、初读,读正确,读得有点“词”味1.初读,师:谁来把这首词完整地读一读 (生举手)2.教师范读,师:听了大伙这么一读,我也想读了。(教师范读)3.美读词语,过渡:我发现她把这几个词语读得像画儿一样美。(1)课件出示:白鹭,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桃花流水(2)指名读词,读出画面美。三、想象,品出词中画1.读出词中画师:你的脑海中有些画面了吗?试着读一读,脑中最清晰的那个画面要得让别人也能感受到。(生朗读)师:读得有点儿画面的味道了,这样吧,动笔划划,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交流、指名说画面)2.师生共同展示画面,理解词义指名说:(1)不仅是这些景物啊,还有很丰富的色彩呢,你看到哪些色彩了?(2)这样说着,我似乎觉得这画面中还有一些声音、还能让人闻到一些气息。来,静静地,让我们走进这画面中,听再闻闻师生总结:远处,连绵起伏的山云雾缭绕,一群洁白的鹭鸶扑腾着翅膀,飞向青天,近处,桃花盛开了,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从你陶醉的眼神中,我看到你心中的画面了,拿起笔,用心写下那画面。3.品出人之情师:我们似乎忘了什么?是画中的人。青箬笠,绿蓑衣,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此时,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了,是怎样的?(指名说)小结:啊,青箬笠,绿蓑衣里藏着是一份悠闲和自在。来,让我们静静地站在桥上,任清风抚面,任细雨飘洒,任空气的芬芳扑鼻而来,吟诵四、拓展,品出“钓”中情:过渡:读出词中画,还读出词中人,诗词就有这样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诗歌,想象还不够,如果我们了解词人的生平,会有更多的发现。了解张志和吗?1.了解背景师介绍:张志和不仅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2.小结: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配乐)悠闲的生活大自然的热爱板书设计: 白鹭飞 斜风细雨渔歌子 桃花流水 鳜鱼肥 不须归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教学目标:1.体会诗的意境之美2.品味诗的语言,领会诗的凝练之美3.诗人的形象。教学重难点:品味诗的语言,领会诗的凝练之美。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用时:0.5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诗歌,看一看诗人韩愈是怎样发现了春天怎样的特点。二、文学常识:1.韩愈:字退之,号昌黎,唐代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使唐代散文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后世称道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二、读:断句,语速,语调,节奏三、释题,背景:1、早春,初春。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因为他在同族兄弟(不是同胞兄弟)中排行第十八,并且曾任水部员外郎,故称“十八员外”。古代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诗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早”。“早春”与仲春、暮春有什么不一样呢?要注意看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个“早”字的。2、此诗作于公元823年(长庆三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四、赏析1.前两句诗如何理解?“润如酥”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方法?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两句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润:滋润。酥:酥油。“润如酥”是比喻,新颖,传神。这两句是写景。在如酥的春雨的滋润下,小草悄悄地冒出幼芽尖,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的青青之色,这就是早春的草色,当诗人满怀欣喜地想走近观看时,那淡淡的青色反而不见了。远远望去,草色新绿,走近了反而看不出。这正是早春草色的特点,靠了诗人传神的妙笔记录下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2.后两句诗抒情。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到对早春的赞美的?后两句诗用对比的方法表达了对早春的赞美。作者首先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就是把春说成是春季中最美的一段时间。绝胜:远远超过。烟柳:如烟之柳;烟雾笼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树。一个“满”字,说明春天已经快过去了,那时已是暮春时节。作者说早春之景“绝胜”暮春之色,用对比的方法表达了对早春的赞美之情。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烈期盼和赞美之情。板书设计: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并会默写。2. 预习第九课(听录音,熟读课文,解决不懂得字和词语)。3.4. 附送: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鄂教版【教学内容】滁州西涧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代表作之一。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自然流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重点)2、理解古诗内容,写出本诗大意。(重点)3、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难点)【设计理念】1、借助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在充分自读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准确和完整地理解诗词意思,感受诗人思想情感。2、丰富的想象、联想是鉴赏诗句的重要方法。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想出诗中画面,读出诗中意境。3、古诗词讲究“用词精妙”,在教学过程中力图带领学生揣摩、品味诗中的“关键词”,从而体会诗人情怀。4、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原则,整体把握全诗的语言特色,更深感受诗的语言美。【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引发读诗兴趣。在中唐皇帝玄宗身边,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卫士,总是骑着御厩里的骏马,走在仪仗队的前列,气概非凡。他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奇怪的是,他却在安史之乱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世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这位诗人,便是韦应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滁州西涧。二、释题入手,感知大意。1、板书课题,读课题。从课题里知道了什么?(本诗写的是滁州西边山间涧水的景色)2、据欧阳修醉翁亭记所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西涧正在这“林壑尤美”的峰峦之中。这滁州西涧究竟景色如何呢?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一起去看看。三、自读自学,交流修正,理解内容。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读诗,熟读感知。2、这首诗写了什么?自己试试能不能解释诗句?将没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词做上记号,一会交流的时候注意听与学。3、交流修正,写出本诗大意。(参见教师用书)4、再读古诗,理解朗读。四、想出画面,读出诗味。1、反复吟读了这首诗,“滁州西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 预设学生回答:A. 感受到“美”。(1)从“幽草”感受到美。想象一下“幽草”是怎样的?低声吟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鼻端又仿佛嗅到什么气味吗?(想象草的茵绿、繁茂、厚密、芳香,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读出这“幽草”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此句写的就是“怜涧边幽草”,可不可以不要句中的“独”与“生”二字呢?反复读读,玩味玩味。(“独怜”表现“特别喜欢”“唯独怜爱”,更表达出对幽草的爱怜。“生”写出了草的动态,这静静的草茂盛的样子,生命力展现了出来。)凝练的古诗啊,每一字都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与特别的感受。我们真该静下心来,细细的揣摩,领悟。还从哪里感受到西涧的美?(2)“黄鹂鸣叫”感受到西涧静谧的美。细细读读,想象出画面来。(指名读)用你的朗读,将大家带到你想象的环境中去B. 感觉到“荒凉”或“自在”。从“野渡无人舟自横”感受到的。从哪个词,想到什么让你感觉到“荒凉”(或“自在”)呢?交流理解“野渡”“舟自横”。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来。C. 感受到“动态的美”。从“春潮带雨晚来急”感受到的。比较:换一个字“春潮伴雨晚来急”行不行?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带”:表现了春潮夹带着雨势,滚滚而来,一泻千里。“伴”则显得缓、闲适得多。不适合后面的“急”。)那我就把句子换成“春潮伴雨晚来涌”,行不行呢?是不是更符合前面闲适的情境呢? 提示,老师联系了前文,大家可以联系后文考虑。(春潮的“急”才冲击着“舟自横”,如果“涌”,则感觉的多是不安,诗词的意境大不相同。)过渡:其实,了解了作者的心境,才能更明白他为什么这样遣字用词。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再读读这首短小的七言绝句,看看能否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来。生可能找到“独怜”“自”,各谈理由。3、了解韦应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他有一直有着怎样的想法,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他此时的心境。(补充资料: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良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任其自然。)你从诗中哪些地方读出他这样的情感?(“无人”“舟自横”“幽草”)师总结: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这一幅看似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但诗人的灵魂却无处不在,全诗没有一处不寓有作者的寄托。让我们再好好的诵读一番,做做诗人远隔时空的知音吧!(感情诵读)五、回到整体,感受语言美。理解了诗意,感受了诗情,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的时候,试试能不能感悟到诗人语言的妙处?(生自由发言,师肯定发言中的合理部分。如: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用字精炼,字字关情等等)师总结:这一首滁州西涧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鹂鸣、还是春潮晚雨、荒郊野渡,虽字字作景语,实是字字为情语;虽字字不离眼前之物景,而又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确实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玩味。请大家起立,我们一起诵读此诗。(师生同背诵)六、当堂作业:默写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