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祖父.后园.我》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63071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祖父.后园.我》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祖父.后园.我》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祖父.后园.我》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祖父.后园.我教案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感谢生活中有你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用天真而纯朴的文字描写了作者萧红小时候在故乡呼兰河这个小城中生活的经历。课文节选的这一小部分内容相对集中,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非常生动。该文以第一人称“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为线索,回忆了“我”与祖父在后园的种种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童年生活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人情美及自由和天性的向往。童年的快乐是童叟不分的,“我”给祖父戴花帽,那笑声中的日子多甜美。文章以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快乐、自由、温馨的童年生活的赞美,用一颗童心去感觉自然美、人情美,必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从写作特点上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细读全文,就不难体会全文的“神”,这篇文章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教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了关于“祖父、后园和我”的哪些内容。2结合作者幼年生活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描写的祖父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生活的场面,体会他们之间的亲密感情。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留意课文题目的特点,学习文章细腻的笔法,学习把事物写具体。过程与方法:1师生互动,探究本课写人叙事富有表现力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2品味感悟作者描写的童年趣事所带来的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感受祖孙深情,体会亲情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重难点分析:这篇文章较长,要想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结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哪些可以规划为一个大层,总共讲了几件事情,哪个是重点内容。理清文章结构脉络,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写作时正确地运用叙事方法。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重点让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和课文片断,领会其对表达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可以通过使用不同语气朗读来体会蕴含其中的感情色彩。同时让学生积累优美的状物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在课后布置小练笔,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充分运用到实践中。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萧红和呼兰河传的材料。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回顾诵读,导入课文(一)出示课件:我们学过著名作家萧红写的火烧云,精美的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背诵给大家。(二)火烧云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现在,我们再来学习萧红的一篇文章祖父后园我。二、设疑促思,初读课文(一)出示课件:齐读课题,找出课文标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由三个词构成,中间用两个间隔号连接。(二)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编者后加的,编者为什么用这样一个题目?作者又会在文章里写些什么?请自读课文,哪一句最能揭示课题。出示课件三、身临其境,细读课文(一)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围绕祖父、后园和“我”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些事情。简单概括一下,试着写出小标题。1第1自然段:概括祖父的特点突出一个“笑”字。 2第2-6自然段:祖父喜欢和孩子们玩藏帽子的游戏。3第7-18自然段:后园是我和祖父的“乐园”。(讲了我在后园奔跑玩耍、摘黄瓜吃、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三件事。)4第19-30自然段:“插花”事件。5第31自然段:总结全文,表达祖孙情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二)这些事情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集体交流,重点品读下列内容:1祖父和孩子们玩藏帽子游戏。出示课件:在文中找出有趣的语句。2祖父带“我”在后园里玩:“我”不停地奔跑;“我”找樱桃、找李子;“我”摘玫瑰花捉弄祖父。出示课件:你觉着作者在描写这件事的时候哪些细节写得有趣?想不想知道给我们作者的童年留下美好记忆的后园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萧红描写后园的文字课件。3祖父的“笑”。出示课件教师小结:这些事情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欢乐,永远留在她美好的童年记忆中。四、深入课文,体会情感(一)请学生思考:作者的童年生活并没有五彩斑斓,也没有惊天动地,但对于作者来说,依然是美好的,为什么?出示课件适当补充萧红的资料。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但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地挣扎过来。他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在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萧红后在她的作品呼兰河传中以这段童年生活为线索,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描绘了一幅20世纪20年代北疆小城呼兰的风土画卷。课文就是从这部长篇小说中节选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作者和祖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二)出示课件。再品读课文最后一段,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五、拓展阅读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空间和阅读空间,可以做比较阅读和拓展式的阅读,出示课件,提供相关资料。如:作者萧红的其他作品,萧红的祖父死去的日子,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罗大佑的歌曲童年及其相关的材料。六、回味趣事,学以致用播放歌曲童年课件:我们都是从童年走过来的,有些经历和感觉始终让我们记忆犹新。学生讲述自己认为最有趣、最深刻的一件事,这些事都给自己留下了怎么的印记?有什么感受?对你现在有什么影响?“疑是思之始”,将课文题目加以对比,在猜测中生疑,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作者笔法细腻,将一个个童年生活的场景写得具体而生动,老师将学生零碎的、不全面的回答归纳起来,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学生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相去甚远,适当补充资料,让此时的孩子通过阅读,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 正是因为作者幼年生活的不幸,所以慈爱的祖父和自由的后园,才成了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后园”让“我”和祖父在这里自由快乐地享受亲情和美好。附送:2019-2020年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祖父后园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学情分析】这篇文章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但文章字里行间祖父的爱,景物描写清新隽永的意境,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欢乐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的。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想像体验,平等对话,从而触摸文字的温度,体会文字的意蕴,感悟文字的新鲜、自然之美。【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预习作业设计】1、利用字典,借助拼音,将课文读正确、流利。2、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近萧红1、师述: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称一位女作家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位女作家就是萧红。联系课后作家卡片,介绍萧红以及呼兰河传。2、呼兰河传中萧红用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着重写家里的园子。板书课题 读题过渡:她为什么会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绕的园子。设计意图:鲁迅先生的话可以引发学生对作者的关注,一位作家为何一生对一个普通的园子念念不忘,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二、自读,走进园子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自读:(投影)读一读,联系课文或经验理解。蜂子 倭瓜 谎花 铲地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读音。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浏览课文,分别找出相关段落,分别是第2、13节和第3至12节。设计意图:通过初读,对文章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园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一些方言土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与点拨。三赏读,看景物之自由1、读着萧红清新自然的文字,我们仿佛一起走进了园子。轻轻地读第2、13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里漫步,你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像画面,体会园中昆虫、蔬菜、花草充满生气,自由自在。并相机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3、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可以说(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设计意图:创设“漫步园中”的情境,抓住重点词句,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旨在引导学生抛开冷静的局外人的身份,入境生情,体会园中景物的生机勃勃、自由自在四、品读,解“我”之自由1、自由读读课文312自然段,看看我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事?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呢?划出有关词句,用心读一读,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2、交流讨论。老师发现,好多同学读着读着,脸上就笑微微的了。你看到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那么,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交流时说、议、读相结合。(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拔草。)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种小白菜时瞎闹、踢飞菜种。)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我是怎样铲地的呢?引导学生抓住“爬在地上”、“乱勾一阵”看似平淡的两个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理解“我”铲地有趣的样子,一边往前“爬”一边“乱勾”。设计意图: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在“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爬在地上”、“乱勾一阵”看似平淡,细细琢磨,却活化了人物形象。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抢水瓢浇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读书联想起了自己的经历,读书读出了自己。(第11节)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读出“有趣”的同时你还读出了“自由”,真会思考!把这样的感受放进去,读一读。我们可以发现,(引说)我跟着祖父种小白菜、铲地、浇菜时,和做这些事儿一样,也是自由的,种小白菜,我是在瞎闹,铲地,我是在乱勾,浇菜,我是在乱闹,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板书:自由)设计意图: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根据学生的阅读前理解,在交流“有趣”中生发对“我”在园中自由的体验,由浅至深,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五、想像,悟祖父之爱1、过渡:其实,我在园子里做过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曾经我追根究底问祖父园子里的樱桃树为什么不开花不结果,曾经有一次祖父拔草时,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还以为是因为春天雨水大,园子里的玫瑰花开得香呢设计意图:呼兰河传中的几个片断的大意,一为过渡,营造意境,二为深化“有趣”与“自由”,三为引发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2、在园子里漫步,你们看到了吗?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祖父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再默读312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我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很宠爱我。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很耐心,很形象。祖父笑了。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还在笑,笑声中,他仿佛在说什么呢?(课件呈现课文插图)他仿佛在说:_。请你看看图上祖父的笑容,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你们理解了祖父的笑,祖父的笑是疼爱,是呵护,是宽容,(板书:爱)当我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时,祖父是慈爱的笑;当我把水扬向天空,祖父还是那样慈爱的笑,祖父的笑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设计意图:祖父的“笑”是耐人寻味的,祖父“笑”的含义在文中是一处空白,引导学生想像,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祖父的爱鲜活、具体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因为有祖父的爱,才有我的自由”。正因为有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能在园子里自由自在,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设计意图:由景物的自由到“我”的自由,此处读意义更进一层。六、引读,深化“心”之自由1、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_;鸟飞了,就像_;虫子叫了,就像_;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_;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_;玉米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是_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13段。2、(课件呈现,齐读)园子里,鸟儿蝴蝶、花草蔬菜瓜果,我,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3、引读14节。设计意图:这是对园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对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读第13节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的巧妙,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自由。此处读是一次情感的升华。七、延伸,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1你们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随着你们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设计意图:以呼兰河传的尾声部分的内容改编成的一首小诗作为教学的结尾与延展,有些哀愁,有些苍凉,却符合原著的情感基调,也渗透了园子的精神意义,那是萧红“温暖与爱”的故乡。当然这只需要学生模糊地理解。【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自由 快乐 无拘无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