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千张糖纸》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62072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千张糖纸》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千张糖纸》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千张糖纸》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千张糖纸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一、学习目标1、认识诚信对人格形成的意义。2、学习在故事叙述中插入“点睛式议论或抒情”的写作方法。3、欣赏精彩的心理描写。二、学习准备:预习课文三、学习过程一、交流预习感知内容板书:积攒糖纸对故事的感受(一)师生共同探讨学习重点1、质疑2、讨论得出学习重点1)、我们为什么要攒糖纸?2)、我们是怎样攒糖纸的?3)、我对“一千张糖纸”故事有怎样的感受?i.自主、合作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1)A、商量后出示解决问题的途径:1)、浏览,找出相应小节。2)、自读,找出相应语句。3)、合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B、共同解决问题2、出示句子:1)、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累的问题。“累”距离我们是多么遥远呵。2)、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3、读句子,说说两句句子写出了什么?4、作者在大段的叙述中,穿插了自己内心的意见、看法。这就是点睛式议论。5、解决问题(2)A、作者在写攒糖纸过程的时候,选择了很多典型的细节。B、读第8自然段,找这样的典型细节。板书:买糖、吃糖寻找、追随等待、捡起盼望C、再读这一小结,体会这细节描写的好处。D、小结:作者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我们的天真、纯情。但追求、盼望得越真切,失望也就越深切。6、解决问题(3)A、读最后一部分,谈谈自己对“一千张糖纸”的看法。B、辩论赛:我对“表姑的行为”的看法。ii.课外延伸1、辩论赛的延伸:课后收集相关资料(故事、名人名言)来为自己的“看法”寻找充足的论据,准备再次辩论。2、扩展阅读:又见香雪iii.作业1、查字典理解文中引号的作用。2、片段练习:我们的纯真不容欺骗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学习目标】了解运用事例来论证说理的好处。懂得质疑的重要性,养成质疑的习惯。懂得只要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坚持真理,就能在生活中发现真理。【词语积累】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所发现见微知著【结构分析】根据内容,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论点,指出发现真理的必要条件。第1段,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正确性、普遍性。第2段,对发现真理的必要条件作了说明。第二部分(第18段),运用三个具体事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第一层(第段),作者概括指出科学真理的发现,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终于把?拉直,变成!”,说法极为形象,强调“问”的重要性。第二层(第段),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联想到地球的自转,联想到台风的方向,并作出了合乎逻辑的判断。第三层(第10-12段),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大陆和海洋的形成。第四层(第13-17段),奥地利医生从做梦时眼球转动的现象,推断睡者做梦的普遍规律。第五层(第18段)总结三个典型事例,指出只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第三部分(第19段),总结全文。作者先用反问句,强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真理的普遍性,然后指出科学并不神秘,关键在于“知微见著”。【问题讨论】课文列举了哪三个事例?通过它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谢皮罗从洗澡水的漩涡,联想到地球的自转和台风的方向,并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现象,推断睡者做梦的普遍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如果课文需要增加一个事例,你觉得加什么例子好?为什么?加一个中国的事例。中国的科学家,也曾经对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也有类似的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第段中,第句是什么意思?“眼睛、脑子、勇气”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这句话,指出了真理发现的三个必要条件:要善于观察,要善于思考,要敢于坚持真理。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顺序也不可颠倒。因为只有留心生活中的事物,善于观察,有了疑问,才能促使思索;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发现了真理,只有坚持它,才能让真理绽放光芒。第段中,“发现者、创立者”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发现比创立容易。发现在前,创立在后。“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发现问题后,经过追根求源的思考,最后解决问题,发现了真理。. “终于把?拉直,变成!”。其中,“终于”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说明从发现问题到发现真理的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