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3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62088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3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3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3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3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能力目标: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情感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教学准备: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声效教学理念:1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重视学生独立钻研文本,潜心会文,使学生经历阅读实践。在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4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沟通课堂内外,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昨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关云长刮骨疗伤)那么,关云长刮骨疗伤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而本文,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2板书“沃克”和“刘伯承”,相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沃”和“承”。3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1)出示含有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课件出示生字词)年龄土匪绷带拒绝施行麻醉剂哼叫由衷勉强堪称晕过去一声不吭(2)引导学生更换语境,给生字组词扩词。学情预设:学生在读词语时易把“施行”的“施”读成“sh”、“勉强”的“强”读成“qing”。学生在给生字“拒”扩词时,可能组成词语“距离”“规矩”等。教学策略:若学生出现读错的现象,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为其正音。若学生出现同音替代的现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拒”和“距”“矩”,并分别组词。用学生熟悉的相类似的故事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意了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个大致了解。学生对字词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组词扩词,是为了更换语境,在新的语境中强化学生对生字的再认识。二、速读课文以学定教。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大致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刘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开始,刘伯承为什么谎称自己叫“刘大川”?教学策略:教师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对那些易于回答的问题,请知道答案的同学予以帮助;对那些有思考价值、值得阅读探究的问题,将其逐一梳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自主解决。在这里,教师还可以转变角色,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如,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关注学情,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细读课文顺学而导。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顺学而导。教师相机过渡: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16年的重庆,来到临江门外那个外国人开设的诊所里,与刘伯承、沃克医生一起经历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手术,解开我们心中的不解之谜。1朗读对话,体会从容镇定。(1)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前11 小节,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把这部分内容说得更清楚一些。)(2)借助资料,了解刘伯承的伤势,体会刘伯承的从容镇定。(课件出示刘伯承受伤的资料)资源共享:1916年,在一次战斗中,刘伯承为了救一位战士,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太阳穴,又从右眼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3)分角色读前11节,注意人物语气、情绪的变化。师读沃克的话,生读刘伯承的话,体会这一部分人物对话的特点。教师相机小结:这是一个军医和军人之间的对话,所以他们的语言简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来,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点。(4)相机解决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时可能提出的问题。2借助资料,体会意志之坚。(1)指名读1215节,了解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学情预设:学生在前面提出了“刘伯承为什么拒绝使用麻醉剂?他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的问题。教学策略:教师可以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切入,借助课外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课件出示资料)资源共享:“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学情预设:学生在这一部分没有问题质疑。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读刘伯承的话,从他“平静”的话语中感受他为国效力的坚强决心和钢铁般的意志。读沃克医生的话,感受刘伯承在手术中将要面对的巨痛。(课件出示刘伯承与沃克争执的资料)资源共享:“敢不敢做是你的胆量问题,受不受得了是我的忍耐力问题!”(2)相机解决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时可能提出的问题。3紧扣细节,体会意志如钢。教师相机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让我们再次目睹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吧。(1)自读17小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在头脑中形成画面。(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学情预设:学生在自读自悟这一部分时,感受比较强烈,交流很顺畅。教学策略: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学情预设:学生在自读自悟这一部分时,感受不够强烈,交流受阻。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声不吭”、“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居然”等词语,充分感受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课件出示手术时的录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动情的范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相机过渡:难熬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当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从病人口中得知自己一共割了72刀时,他惊呆了,这哪儿是一个普通的军人啊!他分明是一个军神!(3)齐读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相机解决学生在此提出的相关疑问。(课件出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教师相机小结: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甚至是一个普通军人都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赞叹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4)针对前面学生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了解侧面描写的好处。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对课文通过侧面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写法感受不深。教学策略:教师可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本文重墨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是为了衬托刘伯承的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教师相机小结:这种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强读书的指导,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注意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如对话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既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了人文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四、扩展延伸深化情感。1出示小诗,感情朗读。赞军神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2教师总结,深化情感。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再读课题。3练习写话,升华情感。(1)同学们,慈祥的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刘伯承的照片)(2)学生交流写话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饱含激情朗读自己所写内容。4扩展延伸,熏陶感染。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学生交流汇报。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马克思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彼岸。”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就能跨越困难和挫折,到达胜利的彼岸。课后实践:请同学们从下面的几个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实践。1搜集有关刘伯承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2搜集关于意志力的名人名言进行摘抄。3同学之间自由组合,排演课本剧军神。板书设计:军神沃克冷冷柔和肃然起敬 刘伯承病人军人军神从容镇定意志如钢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军神 5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读出语气、语调,正确表达语意。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2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体会课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的理解,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读出语气、语调,正确表达语意。 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如:课文中“军神”指谁?谁称他是“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3检查预习情况: 课文中“军神”指谁?谁称他是“军神”? 板书:刘伯承 沃克医生 4简介刘伯承(多媒体映示): 刘伯承四川开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过无数次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二、揭示自读要求(多媒体映示): 自读要求 1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三、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读后检查,指导读准字音: 一类字德 沃 势 职 药 担 损 承 抖 刀 汉 二类字 绷 匪 坚 醉 恳 吭 垫 崭 晕 多音字 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了不起 查看了伤势 朗读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军神 损坏 伤势 职员 承受 结束 镇定 崭新 注视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读后检查(多媒体映示词语,朗读并说说有关词意): 担心 承受 损坏 外科 镇定 职员 崭新 伤势 了不起 男子汉 3反复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读后检查: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参与评点。 4快速朗读(或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检查: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描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负伤后到医院求治,坚决不用麻醉药,忍受巨痛接受手术的故事。) 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内填上序号(多媒体映示“练习一”): ( )手术前刘伯承不愿使用麻醉药。 ( )刘伯承请沃克医生治眼伤。 ( )手术后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军神”。 ( )手术中刘伯承一声不吭。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多媒体映示下列生字的重点笔画及书写笔顺: 德 损 势 药 承 刀 2学生描红。 五、作业: 1习字册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读出语气、语调,正确表达语意。 教学重点: 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映示: 默读思考:沃克医生是怎样识别出刘伯承是军人的? 找出沃克医生的话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多媒体映示下列句子: 他对医院的主人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 指名朗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刘伯承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板书:镇定 多媒体映示: 反义词: 镇定( ) 媒体映示参考答案:镇定(惊慌)(慌乱)(慌张) 指导朗读刘伯承的话。 3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根据提示语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二)第二自然段。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醉药? 板书:不用麻醉药 多媒体映示: “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坏我的脑神经。” 指名朗读。 联系刘伯承的经历想一想: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药是否担心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害怕以后再也不能行军打仗为国效力了。) 2联系沃克医生的话想一想:不用麻醉药意味着什么? 多媒体映示:“你的话有理。不过,你能承受得了那难以忍受的疼痛吗?” 3哪些词句反映出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 多媒体映示: 年轻人坚定地说:“能!我一定能!”说罢,他自个儿爬上了手术台。 (在反映刘伯承坚决的态度、坚定的语言、果敢的行动的词语下面加注红点。)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配乐齐读。 (三)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板书:一声不吭 2刘伯承的哪些行为最令你感动,分别做上标记。 交流。 多媒体映示重点词句:一声不吭 紧紧抓住 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指导朗读描写刘伯承的话,读好重点词语。 3课文是怎样描写沃克医生的行为的? 多媒体映示重点词语:微微发抖 你是怎样理解沃克医生双手“微微发抖”的?(通过沃克医生双手“微微发抖”,从侧面衬托了刘伯承惊人的忍受能力和钢铁般的意志。这样的写法叫“侧面描写”。) 4指导朗读:指名朗读、评议;齐读。 (四)第四自然段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做了什么? 板书:数刀数 2沃克医生听了刘伯承的话之后有怎样的表现? 多媒体映示:“吓了一跳” 为什么会“吓了一跳”? 3刘伯承回答“72刀”之后,沃克医生又有怎样的反映? 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多媒体映示:“失声喊” “失声喊”是什么意思?(不由自主地叫出声音来) 为什么会“失声喊”?(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这种超乎寻常、难以想象的表现惊异到了极点) 写沃克“吓了一跳”、“失声喊”来表现刘伯承的神奇,这是一种什么写法?(侧面描写) 指导朗读沃克医生“失声喊”的话:指名朗读,范读,齐读。 4、多媒体映示: 说完,他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请告诉我,你的名字叫什么?”病人说:“刘伯承。” 学生自读质疑。 多媒体映示:“注视” 什么叫“注视”? 从沃克注视刘伯承的神情中,谁能说说沃克当时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问名字时,要关上手术室的门?这和文章前面哪儿是相照应的?(先前刘伯承自称是邮局的职员,显然是不想露出真实身份。手术后沃克医生已经知道刘伯承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军人,为保密起见,所以关上了门。)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说说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3教师小结: 作为军神,除了应具有普通军人的镇定外,还应具有一般军人所难以具备的神奇杰出之处。刘伯承手术前坚决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数清刀数,手术后谈笑自若,无不表现了他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超乎常人的非凡气概。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第三课时教学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读出语气、语调。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 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学重点: 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听写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讨论:为什么沃克医生要称刘伯承是“军神”?1什么是“军神”?(军神是具有特异军事能力、高潮军事本领和接触精神的军人)2从刘伯承在手术前后的表现来看:他伤势很重,求治时十分镇定;手术前,拒绝使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孩子啊默默地数刀数;手术后与沃克医生交谈。所有这一切,真是了不起!正如沃克医生说的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军神!”三、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在写作上学到了什么?讨论后老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小结:1引人入胜:全文到最后才把主人公的名字点出,此前都是用的“年轻人”。2侧面描写:文中不少地方写沃克医生,如:不悦、愣住了、双手微微颤抖、失声喊等,都能表现刘伯承镇定、坚毅的品格,的确是一位“军神”。3对话描写。三、作业1继续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有条件的话,可谓阅读介绍刘伯承事迹的图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