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56728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新人教版必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右图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C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解析从图片的穿着看,是改良后的旗袍,反映了中西结合的特点。答案C2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求婚尺牍吸引了众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有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神。”这反映了当时()A传统婚俗受到挑战 B择偶必须借助传媒C新式婚姻蔚然成风 D女性实现婚姻自主解析从求婚尺牍的内容来看,可以看出婚姻观念变了,要求婚姻自主,冲击了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俗。所以选A项,B、C、D材料没有体现。答案A3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解析A项“开放”说法不准确;B、C两项中的“告别”和“瓦解”说法不对;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西服”代替长袍马褂。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尊卑观念的礼仪,取之以西方的平等的握手等礼仪。改变缠足、留辫等陋习等。答案D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择偶观经历了五次重要变化。下列符合20世纪50年代择偶标准的是()A穿着打扮排第一 B家庭人口要简单C经济条件必须好 D首选工人老大哥解析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工人的社会地位比较突出。答案D5下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主要说明()A中国粮食生产呈下降趋势B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粮食越来越少C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D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能力不断下降解析从图中可知,1980xx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其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意味着居民家庭在衣着、娱乐、旅行等方面的消费比重增加,这反映了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答案C6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A调运快捷 B连接中外C资源开发 D经济交流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军事方面,能起到调运快捷的作用,故A项正确;连接中外、资源开发、经济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7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解析两广总督提到的种种理由,实际上反映了守旧势力对修建铁路等新现象的阻碍。答案B8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一页插图,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运用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此教科书由中华民国组织发行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解析由图中人物外表特征可判断这一时期是清末,而手拿电话进行通讯,可以判断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开始应用,故A项正确。答案A9某历史教研网站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及习俗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A流行语言 B网络普及C自驾旅游 D民航大国解析交通通讯包含了网络和自驾旅游及民航,故可以增加流行语言的网页。答案A101861年,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的目的是()A报道重大时事 B宣传政治主张C评价社会风气 D传播商业信息解析从材料中的“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来分析,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答案D111897年9月5日上海游戏报第74号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记载自己观看某艺术形式的感受:“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之象,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这一艺术形式是()A皮影 B电影 C戏剧 D杂技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文字叙述,可以看出这是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感受。答案B12“点赞”“女汉子”“且行且珍惜”“no zuono die”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B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解析题干材料中“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6分,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蒋良骐东华录卷五材料二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张枬论辫发原由材料三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12分)(2)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14分)解析第(1)问,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得出两种认识。第(2)问,把“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等信息具体化来回答“发型变化的趋势”,“变化原因”可联系时代变迁来考虑(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答案(1)认识:剃发留辫就是归顺清王朝;剪辫就是支持排满革命。相同:将辫子问题政治化。(2)由单调到丰富多彩,由从众到个性化,与世界时尚同步。原因: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自由,社会生活水平提高。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31种。据大公报之最近报界调查表(1905年)整理材料二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类别篇数比例列强在中国21547.4%经济/财政/商务87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194.2%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引者注:时务报1896年创刊于上海,1898年停刊。梁启超任总主笔)材料三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之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他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尤不可以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其意见。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请回答:(1)概括材料所示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刊载上述几类译稿的背景。(8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10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从办报的数量、办报者、办报的主体、报纸发展情况等方面分析归纳。第(2)问,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喜康梁之议论新颖”“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天足会、禁烟会等”“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杂志亦风起云涌”和所学知识概括。答案(1)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下去。(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或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实业救国”“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逐步展开。(3)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或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