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中测试(二).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372891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中测试(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中测试(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中测试(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中测试(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填空 (共10题;共30分)1. (2分)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图像,这就是早期的_,而_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2. (1分)_的建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 (1分)我们把放大镜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_。 4. (1分)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_,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5. (1分)_是生物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它来完成。 6. (2分)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_。 7. (7分)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括号中填上序号。_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_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_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_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_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_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_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8. (1分)生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把其制作成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9. (11分)铁生锈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全世界每年由于生锈造成损坏的钢铁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科学小组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如图所示。(1)上图所示是用于研究铁生锈和水与空气关系的一个实验装置。甲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_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_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_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很好地吸收了空气中的_。(2)一星期后观察发现,_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_和_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3)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与_和_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 (4)通过上述对铁钉生锈原因的探究,请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防锈方法:A_;B_。10. (3分)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_、_和_等。 二、 选择 (共10题;共20分)11. (2分)把沙子和豆子混合,搅拌后发现( )。 A . 产生了新的物质B . 沙子减少了C . 没有明显变化12. (2分)下列各种物质不具有晶体结构的是( )。A . 食盐B . 雪花C . 石蜡13. (2分)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 A . 糖B . 淀粉C . 甜蜜素14. (2分)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 老花镜B . 一滴水滴C . 近视镜15. (2分)影响铁生锈的原因是( )。 A . 只有空气B . 只有水分C . 空气和水分的共同结果16. (2分)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 . 草履虫B . 蚂蚁C . 船型硅藻17. (2分)馒头和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 )。 A . 制造面包和馒头的面粉疏松B . 馒头和面包里有很多防腐剂C . 生面团中揉人了酵母,排出了二氧化碳18. (2分)在用显微镜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观察时要先用高倍镜B . 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同C . 直接把洋葱放在载物台上观察D . 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19. (2分)下列三种细胞图片中,( )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A . B . C . 20. (2分)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般情况下应该( )。 A . 双眼睁开,右眼观察B . 双眼睁开,左眼观察C . 右眼观察,左眼闭上三、 判断 (共10题;共20分)21. (2分)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2. (2分)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 23. (2分)能将物体放大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 24. (2分)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 25. (2分)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26. (2分)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 27. (2分)像流感这样的病毒,不具有其他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 28. (2分)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29. (2分)面粉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30. (2分)馒头、面包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四、 连线 (共2题;共10分)31. (5分)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32. (5分)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五、 实验探究 (共3题;共17分)33. (7分)课堂上小明知道了我们身边的物质会发生变化。一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回家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在厨房里开始了物质变化的探究。 (1)小明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了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发现白糖_。(填序号)先闻到一股香味,继续加热会闻到焦味。白糖加热前是半透明晶体物质。颜色越来越深。变成黑色后,继续加热还着火了。有气泡产生。看到糖粒慢慢裂开,变得更细了。(2)小明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发现_等现象,于是他立刻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看到_。 (3)小明找来了一些食物:米饭、馒头、土豆、玉米等,各取它们的一小部分,分别滴上一滴稀释的碘酒,发现碘酒滴在这些食物上_了。 (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小明判断它引起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填序号)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_;把碘酒滴在一些食物上产生了_,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产生了_。一种淀粉和碘的化合物黑色的炭二氧化碳气体34. (7分)课堂上小明知道了我们身边的物质会发生变化。一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回家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在厨房里开始了物质变化的探究。 (1)小明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了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发现 _。 (2)小明取了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发现_等现象,于是他立即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看到_。 (3)小明找来了一些食物:米饭、馒头、土豆、玉米、苹果等,各取它们的一小部分,分别滴上一滴稀释的碘酒,发现碘酒滴在_等食物上变蓝了。 (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小明判断这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把序号填在对应的位置)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_;把碘酒滴在一些食物上产生了_;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后产生了_。A一种淀粉和碘的包合物B黑色的炭C二氧化碳气体35. (3分)下面是铁生锈原因的对比实验,根据要求回答。 (1)研究的问题:_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板里的部分没有生锈。(2)实验方法:如图。 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大豆油。 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大豆油中,还有一枚铁钉半放在水里。每天观察记录一次。观察到的现象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空盘子无变化无变化 无变化有点生锈水盘子水变色生锈锈多了锈更多了大豆油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 无变化 实验结果:_。(3)原因分析:_。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 (共10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8-2、9-1、9-2、9-3、9-4、10-1、二、 选择 (共10题;共20分)11-1、12-1、13-1、14-1、14-2、15-1、16-1、17-1、18-1、19-1、20-1、三、 判断 (共10题;共20分)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四、 连线 (共2题;共10分)31-1、32-1、五、 实验探究 (共3题;共17分)33-1、33-2、33-3、33-4、34-1、34-2、34-3、34-4、35-1、35-2、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