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革开放是历史前进的大逻辑心得体会四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2470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改革开放是历史前进的大逻辑心得体会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习改革开放是历史前进的大逻辑心得体会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习改革开放是历史前进的大逻辑心得体会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改革开放是历史前进的大逻辑心得体会四篇【篇一】心怀梦想,是人类天性使然。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祖国改革的过程,都是祖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1978 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恰巧出生在 80年代,至今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浓郁计划经济特征的产物我有幸见识过。那时候流行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保证买到商品,虽然,普通家庭也确实没有钱。但是,在我父母的心里总是盼望着有一天能见到市场放开的情景,购买物品不再受票据的束缚。40 年过去了,我长大了,有了自己想要的家,也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用在夏天的傍晚找地方乘凉,也不用在冬天的夜晚抢“汤婆子”。小时候梦想的电话已经过时,黑白电视已经淘汰。再看城市变化,将航空、高铁和汽运完美结合,城市交通更加井然有序,轻轨、地铁阡陌纵横。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生在了这个追梦的年代,并能将梦很快的转化为了现实,同时我有幸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人人都会有梦想,但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但身在这个时代,我感觉很自豪,是时代的发展给了我梦想成真的机会,是梦想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人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梦想,现在我依然有个梦,梦想着“收入倍增计划”逐步落到实处,让所有中国人都圆了“住房梦”,住上宽敞舒适的房子,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真正实现“中国梦”。40 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40 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xx 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 40 周年。现在社会在提倡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和谐凸显出了社会的发展,和谐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成果,和谐更表明了时代的特性,开放与开明。纵观世界,放眼国内,无处不体现这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巨变。工业、农业、交通、国防、教育、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处处展现迷人的风彩,让我们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篇二】历史昭示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 40 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改革开放这条路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以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从“历史的深处”把握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逻辑演进,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历史前进的大逻辑,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抓住历史机遇,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历史前进的逻辑”,就是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总是按照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使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前进逻辑的根本主线和客观趋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中国改革开放就是通过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对历史前进逻辑的最精彩、最全面的实践把握。改革开放 40 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在于我们党带领人民从始至终紧紧抓住历史前进逻辑的根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使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好办法归根到底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生动实践。我们要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篇三】历史发展的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实践,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既是问题倒逼的结果,又是党和人民在问题面前充分发挥主动性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发展生产力,热切期待改善生活。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尊重自然历史过程与人民选择的统一,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作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列宁说过,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四川一批工厂发起的国有企业改革,到“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经济特区,从个体户、乡镇企业、私营经济、自由集贸市场、三资企业,到电子一条街、众创、“互联网”、共享经济、移动支付我们党正是尊重了人民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的愿望、智慧和经验加以概括提高,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改革开放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以往、现在和今后的改革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好办法归根到底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生动实践。我们要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篇四】读史寻正路,明史通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多读一点历史”,就是因为历史中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起伏,隐藏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以史为镜,鉴往知来,必须具备历史的大视野,读懂历史的大逻辑。历史之中有大势。读懂历史的大逻辑,需要有拨云见日的功夫,在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看大势、谋大局。事实上,讲究“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的中国史学,一直把“时与势”“变与常”作为分析历史兴衰的重要概念,强调对历史大势的理解和洞察。孟子有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看大江大河的走势,一定要从波澜壮阔处着眼。有了对历史潮流和历史大势的把握,才会在展望台海形势、两岸关系时,拥有“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的自信;才会有在面对逆全球化趋势时,以三个“不会停滞”,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总是能够从长线程历史的大逻辑中,找寻方向、汲取力量。历史之中有大道。“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的重视,反映出“读史”与“识道”的辩证关系。“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古人所说的“大道”,既是指治国安邦之道,也是指历史的大逻辑、发展的大潮流。我们今天读历史,就是为了在历史中寻找可资借鉴的治理之道。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正是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以及人类文明史中汲取智慧,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找到了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历史之中有未来。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善于察大势、明大道,才能开启未来之门。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纵观中国“数千年大历史”,认为“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他回首世界百余年历史,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的问题。这些判断和思考,都以明澈的历史大视野、清晰的历史大逻辑,抓住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指明了世界未来的方向,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更多确定性的力量。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顶层设计、战略方向,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眼光和战略视野。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站在风云际会的新时代潮头,我们对于昨天、今天和未来有着更加深切的历史感悟,也更会自觉地在“历史之变”中探寻和把握“历史之常”。拥有“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的坚定信心,我们就能在把握历史大势中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述往事,思来者”,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今天,我们作为历史的“剧中人”敬畏历史、认识历史,就要从历史的深处把握现在,让中华民族沿着人间正道浩荡前行,创造属于每一个人的美好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