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弹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40659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弹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压弹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压弹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弹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压弹”是指个体在面临逆境时维持积极适应的过程,与安全管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各级管理者应当深刻把握“压弹”理论的精髓,促成其在煤矿管理中的充分运用,进而提出整体提高全员应激水平的具体措施。这是煤矿企业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关键词:压弹;煤矿;安全管理近年来,我国煤矿灾害事故频频发生,其消极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范畴,使煤矿企业形象受到巨大损害,企业市场亲和力受到削弱,严重地影响了煤炭企业后续发展的动力,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1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事故原因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以及各项监管措施和政策法规的落实,煤矿生产安全形势明显好转,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百万吨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事故总量明显下降(见表1)。(2)国有重点煤矿事故总量大幅度下降。与2006年相比,2009年减少了45起,下降率达到83%。从总体来看,自2006年以来,全省国有重点煤矿事故总量连续4年下降,下降幅度较大。(3)较大和重大事故均受到遏制(见表2)。从上述3个方面来看,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不断加强,黑龙江省煤矿生产安全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是,从调查中,体会到该省安全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是地方煤矿事故总量依然较大。2006年和2007国有地方煤矿的事故发生率均超过2/3,其事故数量分为别为98起和80起,各自占当年事故总量的645%和727%;2008年和2009年发生在乡镇集体煤矿的安全事故均超过半数,2年乡镇集体煤矿事故均达到30起,各自占当年事故总量的508%和545%。二是较大和重大事故依然多发。2007年密山市原秦友绵关闭煤矿、鸡西市城子河区振兴煤矿和穆棱市顺发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均造成8人以上死亡,3次事故造成39人丧生;2008年鸡西市麻山区建宝煤矿“228”透水事故,死亡14人;2009年11月21日鹤岗市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08人死亡。这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表明由于利益趋动和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煤矿安全事故尚未从根本上得以遏制,从企业到政府监管部门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全产这根弦,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切实履行安全责任探索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黑龙江省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社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不强;煤矿安全欠帐较多,基础薄弱;职工素质偏低,安全生产素质较差;小煤矿比重大,规划不合理。在调查中,通过深度访谈和与相关部门座谈与交流,发现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不认真、不负责、思想麻痹、忽视安全,管理者违章指挥,职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由此可见,目前在煤矿生产领域,从政府到企业,从管理人员到普通职工对于安全生产均缺乏危机意识和足够的重视。总之,地方党政领导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企业所有者的“重效益,轻安全”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成为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绝对诱因。2“压弹”的理论内涵及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启示“压弹”原本是物理学概念,泛指物体受压时的反弹。在心理学中则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及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博士强调,压弹素质之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活质量,培养一个人的压弹就是促进其自我成长与人格完善。“压弹”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是指个体在面临逆境时维持积极适应的过程。国外关于压弹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最初以压弹影响因素的鉴定为主,近年来转向对压弹过程的动态性研究。压弹研究对于个体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和过程的关注及其对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启示意义都值得国内心理学界的充分关注。研究表明,煤矿生产部门和监管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政策、规章和法规,安全生产的宏观环境已经形成。而且煤矿生产单位在采煤过程中使用正规采煤方法,有严格的的针对性的作业规程,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过程中有独立的通风设施,基本上都有2个以上的安全出口,有防灭火系统或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有安全帽、矿靴、工作服等劳动防护用品,可以说从客观上讲,绝大多数煤矿生产企业已经具备相对成熟和健全的安全生产客观条件。但安全事故还频频发生,其中重要的深层原因在于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心理漠视。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占事故总量的95%以上,而且大多是责任事故,其中因生产经营者唯利视图,在安全防范上不作为以及从业人员麻痹大意、违规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比比皆是,对安全生产主体意识的缺失使众多的安全生产客观条件形同虚设。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要抓技术、抓设备,抓制度等硬件环境建设,更要重视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增强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因此,为了从根本上遏制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引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利用“压弹”理论,建立建立一种人本主义安全管理新模式。压弹是应激与应对和谐统一,可以调节心理压力,振奋情绪,起到激发潜能。观念决定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在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中,有很多是因为人们对事故发生麻痹漠视和过分担忧造成的,只有人们对安全生产具备了关键意识和成熟的应对能力,人们才能自觉地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积极地主动地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从而确保安全生产。通过与被调查的矿工的深度交流,了解到:70%的矿工在井下工作时感到精神压力大、紧张,30%的人无感觉;大多数矿工虽然对外在的生产环境安全条件较为满意,但对工作存在的隐患比较担忧,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心存疑虑,对事故发生本身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力,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与自我安全防范能力的发挥。生产经营者对安全生产的关键意识和职工心理因素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企业的安全政策的制定、安全措施的落实、安全目标的实现。因此,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实现新的突破,由原来基于教育、政策和设施建设的宏观管理转变为基于“人性”、“人欲”的微观管理。3压弹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鉴于在调查中对人的心理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关键作用的体会,认为应当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的心理研究为切入点,力争通过引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事故倾向性格理论的拓展和强化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主体性意识等心理学分析,建立以“压弹”理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安全管理新模式。从而突出人本哲学与心理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科学价值,从而为企业安全管理研发专项心理测量工具,并进行团体、个体咨询以及员工心理档案建设指导。3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责任理念增强安全意识煤矿事故之所以频发不断,追根究底,在于经营者和地方政府扭曲的发展观和对人生命的漠视,为了追求利润指标,企业唯利是图、急功近利,麻木不仁,没有真正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遏制矿难频发的关键,在于真正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生产发展观,矿工要带着对生命的尊重去工作,企业和政府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切实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只有社会、政府、企业和个人真正地树立了对安全的关键意识才能从主观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矿难的人为因素。首先,各级政府和企业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确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责任理念,高度重视煤矿安全问题,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把安全生产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把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其次,全社会要广泛参与和普遍关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版报等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广泛开展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文化教育建设,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忽视安全生产、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典型案例,要予以曝光,引导全社会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再次,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要本着对职工负责的精神,从规章制度、生产设备、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加强安全监管力度,认真排查隐患和危险源,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及时实施设备更新,有组织地对矿工实施安全教育,切实履行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义务,逐步改善煤矿安全状况,保障矿工安全。最后,矿工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安全无小事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学习安全常识,严格按规定和程序作业,将安全行为辐射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自我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自觉意识,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总之,要形成层次丰富的“压力环境”,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各自的个性空间。32加强教育培训和心理疏导与甄别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是决定因素。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人的安全意识如何,安全防范能力高低,直接支配其安全行为,对安全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煤矿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发展。提高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做好煤炭企业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是降低煤矿事故的治本措施。一是要切实加强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生产经营者和管理在煤矿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专业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安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对他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专业素质考核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已经对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资格做出明确规定:国有煤炭企业和煤炭管理部门的局长必须取得安全工作资格证书;煤矿矿长必须取得矿长资格证书;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取得操作资格证书。计划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完成全省各类煤矿的矿长、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岗位培训。二是加强煤矿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于煤矿工人,必须加强安全知识、专业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常规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及临危不乱、遇变不惊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同时,要提高煤矿职工的准入门槛和上岗要求,实施刚性的从业资格和上岗条件考核制度,从源头上确保从业人员的素质。最后是构建政府、院校、企业3个层次的煤矿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体系。除技能培训外,还要注重心理辅导,各单位应当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即使进行事故倾向性格和其他人格障碍的隐患排查,使全员保持适当的“弹”的个体反应机制,保持企业群体良好精神状态。33致力于管理理论的创新和活用要善于将心理学方法运用到管理中去,管理者的指导、批评和教育管理,要在职工心甘情愿地接受的基础上进行。要多倾听、少干预、多给有价值的指导与帮助,形成相互信任、关系融洽,为工作创造条件。为此要做到以下2点:一是从为被管理者着想的角度来施教,要转换角色,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的根本利益着想;二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因人而异地施加管理。先进的、落后的,行为表现正常的、不正常的,经济状况富裕的、困难的,自我实现能力强的、弱的,家庭结构健全的、不健全的,个人生活幸福的、不幸福的,有创伤经历的和无创伤经历的等等,这些信息对于有针对性地做好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而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与手段,可以准确地获取这些信息,为管理工作助一臂之力。4结语煤矿安全管理是由人、机器(含技术)、环境组成的并伴随着煤矿的动态生产过程。而人就是这一系统中的决定性因素,做好人的心理调节工作以及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是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绝不仅仅要体现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手段地位,更重要的是人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衡量以及人的自我解放。这一过程更好地体现人的价值取向,煤矿安全管理不能靠简单的方法做好,更不能凭一时之功,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科学的态度,时刻把人作为安全管理的目的及核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通过多种措施构建本质安全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最终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使安全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参考文献:1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哲学原理,1994:9102杨建民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之现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523杨建民“压弹”理论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224李世明搞好煤矿安全管理落实具体改革措施J煤炭工程,2005(10)5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446韩琳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S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8高文新社会发展与主体意识的进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4)9赵国云试论本质安全人的确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1)10栗继祖煤矿安全从业人员心理测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3)11王重鸣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5)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