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876326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9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1 概述 生理情况下 机体内存在着凝血与抗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两个对立统一的机制 二者经常保持动态平衡 保证血液流动 发挥各项功能 平衡遭破坏 凝血亢进 纤溶不足 引发 血栓栓塞性疾病 低凝 纤溶亢进则引起 出血性疾病 血细胞数量 功能 循环血量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病理改变 贫血 休克 2 血液造血系统药物发展史 16世纪 抗贫血药铁剂的应用1916年 Mclean 发现肝素1925年 发现维生素B12能治愈恶性贫血20世纪30年代 纤维蛋白溶解药开始应用 20世纪70年代 基于基因工程的造血生长因子开始用于临床 开创了药物治疗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的新纪元 近年来 抗血小板药物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3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系统的药物 抗凝血药 肝素 香豆素类 双香豆素 华法林 醋硝香豆素 枸橼酸钠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 噻氯匹啶 前列环素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 尿激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葡激酶 蛇毒溶栓剂 促凝血药 维生素K 鱼精蛋白 凝血酶作用于造血系统 铁剂 叶酸类 维生素B1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容量扩充剂 右旋糖酐 4 目的和要求 掌握抗凝药 肝素 香豆素类 抗贫血药 铁剂 叶酸 维生素B12 促凝血药 维生素K 的药理作用 机制和应用 熟悉溶栓药链激酶 尿激酶 组织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特点 应用了解血液凝固的机制 其他药物 5 第一节抗凝血药 干扰生理凝血过程的某些环节 防治血栓形成和发展的药物 6 抗凝血药及分类 肝素 体内 体外 药物分类香豆素类 口服 枸橼酸钠 体外 7 生理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 多种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过程 参与的凝血因子有十四种 除了因子IV Ca2 外 均为蛋白质 其中四个 II VII IX X 需要维生素K参与合成 包括 I XIII VI已经废除 HMWK 高分子激肽原 kininogenPre K 前激肽释放酶 pre kallikrein凝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cascade瀑布学说 因子 的激活 内 外途径均可激活 凝血酶 thrombin 的形成纤维蛋白 fibrin 的形成 8 9 静脉中的红色血栓 动脉中的白色血栓 10 肝素Heparin 来源 最初从肝脏发现而得名 药用肝素主要从牛肺脏和猪小肠粘膜提取 为粘多糖硫酸酯 呈酸性 体内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 血浆 血管内皮细胞 普通hepari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 30 103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12 103 强酸性 带有大量负电荷且与其抗凝作用有关 商品用肝素均以活性效价单位U表示 试验中用2ml 12500U规格的 稀释成1000U ml使用 11 药理作用 1 抗凝作用抗凝特点迅速 强大 体内 外均抗凝 抗凝机制依赖内源性AT 的抗凝作用 AT 抗凝血酶 是 2 球蛋白 含有Arg Ser 精氨酸 丝氨酸 活性部位 能与许多凝血因子发生缓慢的化学结合 形成稳定的1 1的复合物 发挥抗凝血作用 带负电荷的肝素可与带正电荷的AT 的赖氨酸残基结合 暴露后者的精氨酸残基 加速其对凝血因子IIa VIIa IXa Xa XIIa的灭活 可加速1000倍 高分子量肝素须同时结合ATIII和因子 高浓度肝素甚至直接抑制IIa 随后肝素从复合物上脱离 循环利用 ATIII 凝血因子复合物被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消除 12 13 2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调节血脂 低于抗凝剂量时 使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脂肪酶和肝脂肪酶 水解乳糜微粒 VLDL 调节血脂 TG VLDL HDL 保护动脉内皮 与血管内皮粘附力高 增加内皮表面负电荷量 阻止血小板等物质粘附于内皮 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管平滑肌 血管内膜增殖 低浓度即产生3 抑制炎症介质的活性和活动 能抑制白细胞游走 趋化及粘附 中和多种致炎因子 减少氧自由基形成和灭活多种酶等 发挥抗炎作用 药理作用 14 体内过程 1 带负电荷大分子 消化道给药不吸收 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容易引起局部刺激和血肿 应予避免 常静脉给药 静注后在血管内立即生效 80 可与血浆白蛋白结合 主要分布血浆2 肝素主要通过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及肾脏代谢消除 此外 肝素还经网状内皮系统和肝素酶清除 3 半衰期平均1 2h 抗凝活性t1 2与给药量有关 4 不能透过胸膜 腹膜 胎盘屏障 不经乳汁分泌 妊娠妇女应禁用 增加母体出血危险引起早产和死胎 15 临床应用 1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3 体外抗凝 4 缺血性心脏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梗 静脉血栓肺栓塞周围动脉栓塞 各种原因引起的DIC早期 DIC早期高凝状态下 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DIC晚期因缺乏凝血因子而引起继发出血 16 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1 出血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5 10 可缓慢静脉注射硫酸鱼精蛋白对抗 1 1 2 血小板减少症 早期发生的多为一过性 若发生在用药1周以上出现的则应注意血栓栓塞并发症 HITT 的发生 检测血小板计数 也可见于停药后 3 其他 长期应用 3 6月 引起骨质疏松 发生自发性骨折 孕妇应用引起早产和胎儿死亡 偶有过敏反应 17 禁忌症 对肝素过敏 有出血倾向 血友病 血小板功能不全和血小板减少症 紫癜 严重高血压细菌性心内膜炎 肝肾功能不全 溃疡病 颅内出血 活动性肺结核 孕妇 先兆流产 产后 内脏肿瘤 外伤及术后等用 药物相互作用 肝素为酸性药物 不能与碱性药物合用 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 右旋糖酐 双密达莫等合用 可增加出血危险 与糖皮质激素类 依他尼酸合用 可致胃肠道出血 与胰岛素或磺酰脲类药物合用能导致低血糖 静脉同时给予肝素和硝酸甘油 可降低肝素活性 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高血钾 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18 上世纪70年代后的新型抗凝药 分子链较短 平均1 2 103 不能与AT 和凝血酶同时结合形成复合物 因此主要对 a发挥作用 具有剂量易掌握 可应用于门诊患者等优点 对已经与血栓结合的凝血酶没有抑制作用亦是其局限性 常用制剂有依诺肝素等 用于预防骨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等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 19 香豆素类Coumarins 是一类含有4 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 因口服有效 又称口服抗凝药 代表药 双香豆素 华法林 20 药理作用 抗凝特点 1 作用缓慢 持久2 口服后体内抗凝 体外无效作用机制 香豆素类是维生素K拮抗剂 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 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 使凝血因子 停留在无活性的前体阶段 从而影响凝血过程 21 22 体内过程 临床用途 不良反应 1 口服有效 但起效慢 2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 99 3 华法林口服吸收完全 起效快 双香豆素吸收慢而不规则 4 肝脏代谢 以代谢物的形式从肾脏排泄 血栓栓塞性疾病 防止血栓形成发展 优点 口服有效 作用持久 应用方便 缺点 起效慢 剂量不容易控制 先用肝素快速抗凝再用香豆素类维持 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 长时间用药需监测凝血时间 可用维生素K对抗 必要时用新鲜血液或血浆 禁忌症同肝素 23 枸橼酸钠Sodiumcitrate 体外抗凝药 可以络合血中钙离子 妨碍凝血 故可抗凝 常用2 5 溶液加入采血器中 1ml可抗凝10ml血液 24 第二节抗血小板药 抗血小板药又称血小板抑制药 即抑制血小板黏附 聚集以及释放等功能的药物 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 一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 二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药物 三凝血酶抑制药 四GP b a受体阻断药 25 一 抑制血小板代谢药物 一 阿司匹林 aspirin 乙酰水杨酸 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小剂量阿司匹林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酶 cox 的活性 减少血栓素A2 TXA2 的生成 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 TXA2的合成恢复需要7 8d时间 在新生血小板已经补充之后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血管内皮的cox抑制作用弱 故PGI2的合成不受影响 TXA2 PGI2 血液不易凝固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26 27 二 利多格雷 ridogrel TXA2合酶抑制药和TXA2受体阻断药TXA2合酶抑制药可抑制TXA2的形成 导致环内过氧化物PGG2 PGH2 蓄积 从而促进PGI2生成 从药理学角度具有阻断TXA2受体和抑制TXA2合酶双重作用的制剂有更高的疗效 利多格雷 ridogrel 为强大的TXA2合酶抑制药并具中度的TXA2受体拮抗作用 对血小板血栓和冠状动脉血栓的作用比水蛭素及阿司匹林更有效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梗死率 复灌率及增强链激酶的纤溶作用等与阿司匹林相当 不良反应较轻 一 抑制血小板代谢药物 28 三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双嘧达莫 潘生丁作用机制 1 抑制血小板粘附 防止其粘附在血管壁损伤部位 2 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 抑制血小板聚集 1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 2 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减少cAMP水解 3 抑制血小板TXA2生成 降低其促血小板聚集作用 4 直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PGI2 增强其抗血栓活性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与口服抗凝血药合用 可增强疗效 一 抑制血小板代谢药物 29 二 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药物 噻氯匹定抗血栓机制 ADP 二磷酸腺苷 是内源性血小板聚集的诱导剂之一 本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膜表面的GPIIb IIIa受体上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的暴露 该位点暴露是血小板聚集的关键步骤 抑制ADP诱导的 颗粒分泌 该颗粒含各种促进血小板粘连的物质 拮抗ADP对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 ADP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抑制ADP的这一作用 就可增加血小板内的cAMP水平 对抗血栓形成 30 目前认为 ADP是通过血小板膜上的ADP受体引起聚集的 血小板膜上有表面ATP酶 这是防止血小板相互粘聚所必需的 而ADP可抑制表面ATP酶的活性 ADP还可使血小板暴露出磷脂表面 因而可以通过Ca2 搭桥 而互相粘聚 31 凝血酶是最强的血小板激活剂 根据药物对凝血酶的作用位点可分为 双功能凝血酶抑制药 如水蛭素可与凝血酶的催化位点和阴离子外位点结合 阴离子外位点凝血酶抑制药 仅能通过催化位点或阴离子外位点与凝血酶结合 发挥抗凝血酶作用 三 凝血酶抑制剂 32 三 凝血酶抑制剂 阿加曲班 argatroban 阿加曲班与凝血酶的催化部位结合 抑制凝血酶的蛋白水解作用 阻碍纤维蛋白原的裂解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 使某些凝血因子不活化 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分泌作用 最终抑制纤维蛋白的交联 并促使纤维蛋白溶解 33 水蛭素 hirudin 和重组水蛭素 lepirudin 是从水蛭唾液腺提取的凝血酶抑制剂 主要优点 能抑制与血块结合的凝血酶 抗凝作用不需要抗凝血酶或其它内源性因子参与 在抑制已经形成的凝血酶的作用方面 它与标准肝素同样有效 但肝素在防止凝血酶形成及防止因子 和 激活方面优于水蛭素 临床主要用于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的辅助治疗 DIC 血液透析及体外循环等 肾衰竭患者慎用 三 凝血酶抑制剂 34 四 血小板膜糖蛋白 b a受体阻断药 本药阻碍血小板同纤维蛋白原 vWF及内皮诱导因子等配体结合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阿昔单抗 abciximab阿伯西马 是较早的PG b a受体单克隆抗体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 对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防血管再闭塞有明显治疗作用 这列药物替罗非班 拉米非班等 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血管成形术后再梗死等 也是今后抗栓药物研发的方向之一 35 第三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熟悉 定义 是一类能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从而溶解血栓的药物 又称血栓溶解药 溶栓药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对已机化的血栓无法复通 常用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 streptokinase SK 尿激酶 urokinase UK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重组葡激酶 staphylodinase 阿尼普酶 anistreplase 36 溶栓的意义 血液凝固所产生的纤维蛋白可被血浆中纤维蛋白溶酶系统重新溶解 对于防止血栓形成和保持血流通畅具有重要意义 37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 降解产物 链激酶尿激酶 组织型激活物血液型激活物 38 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激活物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溶酶体中 以子宫 前列腺 甲状腺 肺 肾等含量较多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肾中的尿激酶 urokinase 因其可少量出现在尿液中而得名 对肾小管血栓的溶解具有重要作用 血液激活物主要来自静脉 微静脉的血管内皮细胞 在受到某些刺激 如剧烈运动 情绪紧张 创伤 休克等 时 可促使内皮细胞合成增多并释放入血 39 第三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 streptokinase 机制 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 并促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纤溶酶迅速水解血栓中纤维蛋白 导致血栓溶解 应用 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 不良反应 出血 注射局部血肿 严重出血可注射对羧基苄胺对抗 禁用于出血性疾病 新近创伤 消化道溃疡 伤口愈合中及严重高血压患者 有抗原性 引起过敏反应 近期链球菌感染者使用本药须先小剂量中和体内抗体 40 第三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尿激酶 urokinase 可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发挥溶血栓作用 适应证和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同链激酶 尿激酶无抗原性 不引起过敏反应 可用于对链激酶过敏者 41 第三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阿尼普酶 anistreplase 二代溶栓药 为链激酶和乙酰化纤溶酶原复合物 进入血液后弥散到血栓含纤维蛋白表面 通过复合物的赖氨酸纤溶酶原活性中心与纤维蛋白结合 缓慢脱掉乙酰基后 血栓上纤维蛋白表面的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而发挥溶解血栓作用 很少引起全身性纤溶活性增强 故出血少 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可改善症状 降低病死率 亦可用于其他血栓性疾病 42 第三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issuseplasminogenactivator t PA t PA在靠近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溶酶原相结合的部位 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 并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用于治疗肺栓塞和急性心肌梗死 使阻塞血管再通率比链激酶高 且不良反应小 是较好的第二代溶栓药 第二代溶栓药还有阿替普酶 alteplase 西替普酶 siteplase 和那替普酶 nateplase 等 43 附 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即 抗纤溶药 氨甲苯酸 PAMBA 对羧基苄胺 氨甲环酸 AMCHA 凝血酸 作用机制 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纤维蛋白溶解 止血 用途 溶栓过度所导致的出血 链激酶引起的出血 肺 肝 胰 前列腺 甲状腺 肾上腺等手术所致的出血 脏器中及尿中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44 第四节促凝血药 掌握 维生素K 结构与来源 基本结构 甲萘醌维生素K1 脂溶性 存在于植物中 维生素K2 脂溶性 由肠道细菌合成或来自腐败鱼粉 维生素K3 维生素K4 水溶性 人工合成品 脂溶性的需要胆汁协助吸收 45 药理作用和机制 是 羧化酶的辅酶 主要参与肝脏合成的II VII IX X 抗凝血蛋白C和抗凝血蛋白S等前体蛋白的活化过程 促进这些前体蛋白的谷氨酸残基发生 羧化而活化 维持正常凝血功能 46 临床应用 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1 肠道VitK吸收和利用障碍阻塞性黄疸 胆瘘 胆汁缺乏导致K1 K2不能正常吸收 慢性腹泻 胃肠广泛手术后K的产生和吸收受影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2 新生儿 早产儿出血3 口服抗凝药 香豆素类 水杨酸类 引起的出血 47 不良反应 1 维生素K1不良反应最少 但静脉注射太快可致颜面潮红 呼吸困难 胸痛 虚脱 改用肌注 2 维生素K3不良反应较多 大剂量可使新生儿 早产儿发生溶血及高铁血红蛋白症 3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缺乏者 K3可诱发溶血 48 第五节作用于造血系统的药物 循环血液中RBC的数和Hb的量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缺铁性贫血由铁缺乏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所致溶血性贫血遗传性G6PD缺乏 血型不合等所致其他类型贫血的治疗采用对因及补充疗法 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49 铁制剂 体内过程 吸收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无机铁以Fe2 形式吸收 食物中血红蛋白 肌红蛋白的Fe3 以血红素的形式也容易吸收 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是三价铁 必须还原为二价铁吸收 而且受饮食成分干扰大 促进吸收的 胃酸 维生素C 果糖 半胱氨酸影响吸收的 胃酸缺乏 磷酸盐 草酸盐 鞣酸 四环素等临床上常用口服补铁制剂 硫酸亚铁 枸橼酸铁铵 柠檬酸铁 右旋糖酐铁 山梨醇铁 储存 直接进入骨髓造血或以铁蛋白形式储存 转运 需要转铁蛋白 ferritin 排泄 每日1mg 50 临床应用 治疗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 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 痔疮出血 子宫肌瘤症 营养不良 妊娠 儿童生长发育所引起的贫血 用药后症状改善迅速 一般用药1 2周网织红细胞达高峰 血红蛋白1 2月接近正常 一般在血红蛋白正常后 再用半量维持2 3个月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量 51 不良反应 胃肠道刺激症状主要是Fe3 引起 减小剂量 或餐后服用可减轻便秘主要因Fe2 与肠道内的硫化氢结合减弱了肠蠕动所致 铁中毒见于小儿误服1g以上铁剂 表现坏死性肠胃炎症状 可用磷酸盐溶液或碳酸盐溶液 小苏打 洗胃 并肌注或胃内注入特殊解毒剂 去铁胺 deferoxamine 结合残留的铁 52 叶酸 叶酸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 由蝶啶核 对氨苯甲酸及谷氨酸三部分组成 又称蝶啶酰谷氨酸 在自然界常以蝶啶酰多聚谷氨酸形式存在 广泛存在于动 植物中 尤以酵母 肝脏及绿叶蔬菜中含量较多 不耐热 食物烹调后可损失50 以上 正常时每日需要量为50 100ug 53 还原叶酸5 甲基四氢叶酸四氢叶酸 食物中 甲基化VitB12甲基VitB12四氢叶酸可作为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传递一碳单位 参与体内多种生化代谢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dUMPdTMP 氨基酸的互变 药理作用 54 药理作用 1 参与氨基酸转化 促进互变 2 参与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3 参与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与B12一同促进红细胞成熟 缺乏叶酸时 DNA合成减少 细胞有丝分裂减少 细胞数量减少RNA合成正常 RNA DNA DNA位于细胞核 RNA位于胞浆 产生的细胞体积大 核成熟障碍 称为 巨幼红细胞 55 临床应用 1 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恶性贫血 需合并应用维生素B12 3 甲氨喋呤 乙胺嘧啶 甲氧苄啶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 因药物可以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 故单纯补充叶酸无效 56 维生素B12含钴的化合物 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成分 药用的维生素B12是从放线菌属灰链丝菌的发酵液中分离提出的 有氰钴胺 羟钴胺 体内有具有辅酶活性的甲钴胺和5 脱氧腺苷钴胺等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富含于动物内脏 牛奶 蛋黄中 植物中含量很少 57 药理作用 参与两种代谢过程 参与叶酸的利用 当vitaminB12缺乏时 叶酸代谢循环受阻 导致叶酸缺乏症 缺乏B12和缺乏叶酸症状基本相同 除了缺乏B12还会引起神经症状外 两药可互相纠正血象的异常 维持有髓鞘的神经纤维的功能 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酸辅酶A 参与三羧酸循环 与神经髓鞘脂蛋白合成有关 58 临床应用 1 恶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贫血VitaminB12必须与胃粘膜中的壁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即 内因子 结合后 才能免受胃液消化而进入回肠远端的空肠中吸收 胃粘膜萎缩导致 内因子 缺乏 可影响VB12吸收 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称为 恶性贫血 治疗恶性贫血需注射给药 口服无效 因为内因子分泌极度缺乏 同时胃酸缺乏影响其吸收 有时需终身给药 因胃粘膜萎缩难恢复 2 神经炎 神经萎缩 病毒性肝炎 59 造血生长因子红细胞生成素 EPO 是祖细胞增殖的调节因子 缺乏时 会出现贫血 促进红祖细胞增殖 分化 成熟 增加网织红细胞数目 红细胞压积 血红蛋白含量 临床主要用于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性贫血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中性粒细胞增生 分化 成熟 释放 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数目及其趋化和吞噬功能 临床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骨髓细胞分化 增殖 成熟 增加粒细胞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 提高其吞噬和免疫活性 临床主要用于骨髓移植病人 促进白细胞增长 辅助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60 第六节血容量扩充剂 了解 右旋糖酐Dextran为葡萄糖的聚合物分类 右旋糖酐70中分子量右旋糖酐40低分子量右旋糖酐10小分子量 61 药理作用 1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扩充血容量 维持血压 2 低分子 小分子右旋糖酐抑制血小板 红细胞聚集 对已经聚集的血小板和红细胞具有解聚作用 降低血液粘滞性 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 防止休克后期血管内凝血 3 抑制并降低某些凝血因子活性及抗血小板作用 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 62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禁忌症 1 低血容量休克 如失血 创伤 烧伤 中毒等 2 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3 血栓性疾病 脑血栓 心肌梗死 心绞痛及手术后的血栓形成等 1 过敏反应 皮肤瘙痒 荨麻疹 哮喘发作 发热 过敏性休克 2 过量可致出血 如鼻衄 牙龈出血 皮肤粘膜出血等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出血性疾病患者 肝 肾功能不全者 63 思考与讨论1 比较肝素与香豆素类作用的异同点2 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3 影响铁制剂口服吸收的因素4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临床应用 64 各种凝血因子 65 体外抗凝 1 1 肝素溶液 0 1ml于试管内旋转使溶液均匀浸湿内壁 80 100 烘箱烤干 每管能使5 10ml血液不凝 体内抗凝 500 1000u kg 市售的肝素注射液每1ml含肝素12500u相当于肝素钠125mg 即1mg相当于100u 应置冰箱内保存 2 3 8 枸橼酸钠 1份可使9份血液不凝 用于红细胞沉降速率的测定 因其抗凝血作用较弱而碱性较强 不适用于供化验用的血液样品 3 草酸钾 常用于供检验用血液样品的抗凝 每管能使3 5ml血液不凝 供钾 钙含量测定的血样不能用草酸钾抗凝 4 EDTA K3 血液分析仪常用的抗凝剂 6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动脉内膜脂质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生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泡沫细胞 脂纹和纤维斑块 引起血管壁硬化 管腔缩窄和血栓形成 导致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 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