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一、安徽农产品出口现状 .1(一)出口规模 .1(二)出口产品 .1(三)出口市场 .2二、安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4(一)初级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 .4(二)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使得出口企业利润变少 .4(三)贸易壁垒导致出口利润减少 .4(四)政府补贴方式及结构不尽合理 .5(五)农产品品牌优势不够明显且大型龙头企业规模不够 .6(六)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增加了出口风险 .6三、提升安徽农业出口贸易的方法措施 .7(一)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丰富种类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7(二)依靠高新技术和规模经营降低农产品的出口成本 .7(三)通过制定完善环保法规及利用大众媒体来强化企业绿色意识 .7(四)完善财政农业补贴法规制度改变补贴方式和结构的不合理 .8(五)全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以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 .9(六)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以规避因市场太过狭窄带来的危害 .9参考文献 110一、安徽农产品出口现状(一)出口规模安徽与世界上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近几年, 安徽农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农产品出口势头屡创新高,安徽省农产品出口总额总体保持上升势头,见表 1-1。表 1-1 安徽省 2006-2011年度农产品出口贸易总体情况项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农产品出口额(亿美元) 3.76 4.32 5.13 5.08 6.89 8.53同期比(%) 15 18.8 -1 35.8 57.8占总出口额百分比(%) 5.49 2.72 3.00 5.71 5.55 5.71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农产品贸易月度统计报告 1安徽省是农产品生产大省, 但却不是农产品出口大省。由于 2008年 7月份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安徽省其他产品出口严重受挫, 2009 年的农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的比重才略有回升, 占安徽省总出口额的 5.71%。但 2009 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为 5.08 亿美元, 和 2008 年农产品出口额为 5.13 亿美元相比下降 1.0%,由此也可以看出农产品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要略低于其他产品所受到的影响,从 2009年到 2011年农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百分比基本稳定。(二)出口产品1、出口产品结构安徽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其农业经济在全国位于第 9位。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 豆类、玉米、高粱、甘薯等次之,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籽、烤烟、茶叶、蚕茧、黄红麻等。近几年, 农产品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油、糖、棉、茶叶、蜂蜜等传统农产品的出口在整个行业出口中的主导地位正在被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和加工食品等优势农产品所取代,农产品加工品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农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安徽农产品出口企业不断克服日益严峻的国外贸易技术壁垒的影响,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产品加工品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农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2、出口值据安徽统计局的信息,2006,安徽省加大了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克服了禽流感疫情、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实施的食品新法规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产品出口实现较快增长。2006 年, 全省蔬菜( 5923 万美元)、羽毛( 4330 万美元)、茶叶( 2980 万美元)、芝麻( 2658 万美元)、蜂蜜( 1351 万美元)等主要农产品出口全面增长, 平均增幅高达 30% 1。其中芝麻、茶叶、羽毛和蜂蜜出口在全国位居前列。2007 年柳编、羽绒制品、木制品、薄荷醇等农产品加工品出口 4.95亿美元,同比增长 18.7,出口所占比重达 65.5;茶叶、蜂蜜等原料性初级农产品出口 2.61亿美元,同比增长 17,所占比重下降至34.2;对亚洲等地区出口增长较快,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格局。2009 年, 出口前 5位分别为茶叶、花生(含制品)、蔬菜、蜂蜜、羽绒, 其中羽绒、蜂蜜和茶叶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见表 1-2。表 1-2 安徽省主要出口农产品对外贸易金额2006-2010年安徽省主要出口农产品对外贸易金额(万美元)2006 2007 2008 2009 2010活动物 80 106 118 77 76肉及肉制品 1238 843 896 599 917乳品及蛋品 15 287 36 5 15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 1605 1507 1947 1171 2311谷物及其制品 642 1216 1676 2647 1417蔬菜及水果 14247 15169 2023 13475 23120糖、糖制品及蜂蜜 3142 4112 4913 5150 5788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品 3650 3799 4771 5502 6401饲料(不包括未碾磨谷物) 298 299 722 750 1231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局, 安徽统计年鉴 2安徽省最大宗的出口农产品是蔬菜及水果,2010 年该类商品出口总额 23120万美元,占全部农产品出口额的 27.1%,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三位的依次是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品和糖、糖制品及蜂蜜,都超过了 5500万美元,所占比重均超过 6,这三类商品累计超过 3亿美元,所占比重高达 41.39%。(三)出口市场2007出口到世界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亚洲 3.67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 48.5,同比增长 15.2;出口欧洲 1.5亿美元,同比下降 1.79;出口北美洲 1.7亿美元,同比增长 4.6。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有:东盟(3909 万美元,84.2) 、韩国(2130 万美元,48.7) 。民营企业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2007 年我省民营企业出口 5.18亿美元,同比增长 12.3,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68.5。 “十五“期间安徽农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断增强, 市场多元化格局正逐渐形成,亚洲为主要出口地区, 约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见表 1-3。2表 1-3 安徽省同各地区出口总额安徽省同各地区出口总额(万美元)地区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亚洲 295531 338896 436156 888729 1241288非洲 58836 75988 112712 107999 125582欧洲 157623 244951 293338 183412 285118拉丁美洲 48467 75473 105927 79633 146020北美洲 110078 132430 169140 146873 204493大洋洲 13082 14387 17998 19033 22296合计 683617 882125 1135271 1425679 2024797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局, 安徽统计年鉴 23二、安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一)初级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目前初级产品出口占 80%,深加工产品出口仅占 20%。出口农副产品层次低,优质率创汇率不高,与发达国家产品差距很大,因而在对外贸易上面削弱了优势,与国外农产品贸易强国相比,我省优质农产品生产仅占农产品生产的微小比重较低,不能适应农产品贸易全球化的需要。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欧洲,而对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等地区的出口较少。这种过分集中的市场格局,使出口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击,进口则容易受到主要出口国家内政经济影响,从而制约我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导致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地区不均衡。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农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受我国经济条件的制约,我省虽然具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但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却很低,许多环节都没有与国际接轨,因此许多农产品质量都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二)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使得出口企业利润变少安徽耕地整体质量水平下降,导致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因为城镇化等因素,耕地数量仍在减少。此外,现存耕地整体质量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因为减少的耕地多为城乡居民点附近的优质土地,越来越多的以中低产田为主的后备耕地资源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得保持与过去相同的土地产出水平需要投入更多的配套资源,从而导致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导致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自 2006 年以来,农产品出口的综合成本上升 6%15%,出口企业的整体效益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生猪、柑桔罐头、部分蔬菜以及初级加工农产品的利润下滑明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检验检疫费用涨幅较大;二是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出口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三是原材料价格、能源、运输费用普遍上涨。原材料、能源、劳动力价格等诸多因素仍将继续影响农产品出口成本,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会进一步缩小。目前,由于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处于微利生存状态,利润率仅维持 2-3左右。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加快,农产品出口企业处境将更加艰难,同时,以美元结算的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三)贸易壁垒导致出口利润减少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传统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但近年来绿色壁垒、技术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我省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使得生产加工效率低,从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新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实施 3;5 月起,日本实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 4,两项新规的核心内容就是大幅提高4进口农产品检验标准,如日本将检测的药残种类从原来的 300 多个增加到 700 多个,检测指标从原来的 1 万多种增加到 5 万多种,使农业生产、贸易的成本激增 。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 安徽省出口生产厂家不得不配备技术人员,增加有关环境的检验、测试、认证等手续,因而发生一些额外支出,使得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利润空间下降。随着全球对农产品的环保、卫生、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利用检验检疫措施,卫生注册、质量认证、环保技术标准和法规等,不断提高“进入门槛” ,对我省农产品出口构成了严重障碍。发达国家在实施绿色壁垒的过程中,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发达国家在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技术要求。日本厚生劳动省最近发出通告,对部分食品、添加剂等的农药残留基准进行修改,新增 11 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修改 4 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这一农药残留标准的修改,涉及 70 多种农产品,我输日蔬菜类产品将受到重大影响。安徽农产品因技术要求无法进入国际市场,直接限制了安徽农产品的出口,严格的环保标准削弱了安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在传统的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安徽的花生、茶叶、柳编制品等产品都处于优势地位。但是,由于发达国家提出自然食品、生态食品等口号,对产品的包装标准也提出要求,安徽农产品目前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 5。(四)政府补贴方式及结构不尽合理1、补贴政策目标的短期化我省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长期存在着补贴政策目标短期化、补贴方式模糊等现象,影响了补贴效果的发挥。财政直接用于农业的补贴政策一般与本省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相挂钩,成为政策的配套措施。但是,中央和地方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是不断变化的,财政的直接补贴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忽视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农业保险业务出现全面萎缩,农业缺乏防灾补损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也给国家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不得不动用财政资金用于灾后重建 6。2、补贴重点欠明确及补贴力度不够强就补贴领域而言,对农产品的补贴主要集中在粮棉产品,虽然已开始有选择地补贴某些优质品种,但还不够普及、稳定;对投入品的补贴几乎涉及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诸多方面,而且很少分地区和人群;对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的力度有限;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同样面临金融支持乏力的难题,这些均反映出补贴重点不够合理、明确。从补贴力度来看,在一般政府服务中,对农民培训的支出比例很低,仅占一般政府服务的 2.25%,其中没有或很少有补贴,导致农民的人力资本匮乏;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力度不大,进展迟缓;市场营销服务未明确给予补贴性支持,呈现短缺态势;检验服务因补贴资金缺口大,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加入 WTO后农产品进出口及国内生产的需要。在国内粮食援助上,一方面补贴资金欠缺,另一方面粮食库存积压严重。由于财政和银行信贷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补贴中占用大量的资金,难以有充足资金用于补贴农5产品的出口,使得我国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出口量一直得不到有效增加。(五)农产品品牌优势不够明显且大型龙头企业规模不够安徽农产品具有不少优势的特色产品,如丰原、洽洽、鸿汇、广玉兰、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砀山酥梨等,但是这些特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主要是由于安徽省农业出口产品的品牌做的还不够大不够响,部分出口农业产品品牌优势不够明显,同时还存在部分农产品质量不高、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7。这些因数都影响和制约了安徽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安徽省引进和培育的大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虽然带头作用明显,但与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跨国公司相比,规模仍不够大,竞争力不强,带动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六)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增加了出口风险近几年来,安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特别是对亚洲的出口近几年增长快速,忽视了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挖掘和开发,过于集中的出口市场会导致过多地依赖其主要贸易伙伴极容易引发贸易磨擦 8,增加市场风险,从而造成中国对外贸易的不稳定性与波动性,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上尤其是美国针对我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明显增加。2010 年,对我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合计 86.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 2 倍。涉及知识产权的争端和技术壁垒也呈递增之势,与主要贸易伙伴摩擦加剧,成为制约我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6三、提升安徽农业出口贸易的方法措施(一)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丰富种类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严把准出准入关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有关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工作。定期开展蔬菜、畜禽等农产品药残检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实行周检制,蔬菜产地镇蔬菜农药残留同时实行周检,实施定性检测 9。配合各市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进行抽检,严格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准出;监督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市场准入工作。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安全水平要根据有关国际标准,制定企业的产品内控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一套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从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进一步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积极调整出口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完善农产品出口经营方式,加强农产品的国际标准互认合作。安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受绿色壁垒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与安徽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经营方式有关,目前,安徽出口农产品中初级产品比重大,出口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不高,生产、加工出口没有实现一体化,同世界各国的国际标准互认合作不够。面对这样的形势,安徽出口农产品要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比重,降低初级农产品生产比重;强化出口经营企业的联合,建立集团公司,提高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水平,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努力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一体化,提高农产品质量。(二)依靠高新技术和规模经营降低农产品的出口成本科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力量,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农户的能力。因此,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与科技兴农紧密结合起来,使龙头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的生力军,要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逐步建立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新型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要鼓励组建农业产业协会、行业协会,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及贸易一体化管理,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针对农业生产水平较低,我省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适应我国入世后农业发展需要。其主要措施是国家财政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户广泛参与的多渠道农业科技投入体制,解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7(三)通过制定完善环保法规及利用大众媒体来强化企业绿色意识1、加大传媒宣传环保的力度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将是绿色经济,政府应呼吁提高国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环境意识化为公众自觉的环境行为,因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使其知晓我国经济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一个公民 10。同时,政府要注重发挥职能指导作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既可从根本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又可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与国际贸易体系接轨 。2、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制定和完善、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制度,严格实施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要认真贯彻实施与农业有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研究,建立农业环境管理制度今后需研究的政策有农业生态补偿费征收,农村环保社会投资,利用市场机制保护和改善环境,乡镇工业污染控制,生态农业产业化及其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四)完善财政农业补贴法规制度改变补贴方式和结构的不合理 1、目标要清晰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大家感到需“补”、需“贴”的地方很多,因此在执行目前出台的少数农业补贴政策中,有意无意加入了过多的附着功能,使得补贴的目标混杂起来。同时实行直补办法后,农民拿到钱之后,也不清楚或者并不在意政府补贴的具体政策意向,从而使补贴的政策威力打了“折扣”。所以,为了使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出效力,从政策制定者这方面讲,应注意使各项补贴政策的目标指向更加清晰,从政策推行者这方面讲,应注意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力度,使补贴政策信号能够迅速准确地传到千家万户 11。2、受益要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应当是农业补贴的直接受益者,政府部门和其他中间环节在实施农业补贴过程中只能间接受益。但农民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基层实施国家补贴政策的“代理人”、“经营人”,总会有个别人自觉不自觉地“讨”农民的“便宜”,他们在事实上是“反”补贴的力量,因为他们的行为在实质上损害着农业补贴。所以,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要加大监督机制的建设,使“跑、冒、滴、漏”降低到最低限度。3、整合要统一.世界上并不存在功能齐备的农业补贴,必须设计出各类不同功效的补贴制度,对农业农民实施全面完整的保护。在实施补贴中,应注意区分各类补贴各自不同的功能和效用,让各类补贴配合使用,起到综合效用,也起到放大各单项补贴功效的作用。现在各8项补贴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掌管,容易出现各唱各的调的现象 12。努力整合各类补贴使之产生“共振”,当是我们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的应有之义。4、操作要简便多年实践证明,最可行的办法不一定是“好”政策,而是简便易行的政策。因为有些“好”政策实施成本过高,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好”政策偏于复杂,不易为基层准确把握,基层往往会简单化操作,使那些复杂的“好”政策产生出了“坏结果”。当然,很多简便易行的政策,缺点肯定不少、漏洞在所难免,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简便易行的好处是在执行中不容易走样,容易取得政策效应最大化的效果。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也必须朝“操作简便”的方向努力。(五)全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以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安徽省的农产品生产基础好, 生产量大, 有的产品品牌在国内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如丰原、洽洽、鸿汇、广玉兰、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砀山酥梨等品牌 12, 我们要鼓励并支持企业发展这些特色农产品, 从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 提升科技含量,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安徽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逐步培育发展自己的代表产品和主打品牌。支持和鼓励农产品企业开展各项国际注册、国际认证工作,进一步扩大我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六)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以规避因市场太过狭窄带来的危害 1、继续挖掘重点市场日本、欧盟、美国等市场是农产品出口的高端市场,价位高、市场规模大,应继续保持,同时还要继续挖掘其市场潜力,进一步提高山东农产品在重点市场的占有率 13。在其境内设立专门的优势农产品促进机构,加强营销力度,打造安徽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强对省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备的监控体系,努力做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加强双边农业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我们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出口竞争力,建立对国外农产品标准和法规跟踪系统,如针对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企业及时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减少生鲜类、地表类农产品的出口,加大熟制品、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强产品的深度开发。 2、积极发展新兴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开拓方式,突出专业性和针对性,每年初由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并发布当年的新市场开拓规划,从市场调查、新产品开发、营销策划、产品展示与推介等多个方面进行推进。设立新兴市场开拓专项资金对企业进行扶持,引导企业关注新市场,提高市场开发积极性,不断拓宽出口渠道,避免企业对单一市场的过分依赖。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国际著名专业食品展,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著名展会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展览活动,提升安徽果蔬会和博览会的档次和水平,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跨国采购,及时9了解国外客户需求和海外市场信息。总之,面对安徽农业出口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一方面提高产品的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另一方面更细致的挖掘国内外市场,从而尽最大可能保护好安徽农业出口的利益。安徽农业出口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吸纳劳动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有效地协调各方工作,解决好安徽农业出口的种种难题,安徽农业出口将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充满生机和活力。10参考文献1 国家商务部.农产品贸易月度统计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6-40.2 安徽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统计出版社,2010,45-52.3 高芳.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8,51-53.4 白光.中国要走农业品牌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5-50.5 何解定.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应对措施J.上海大学学报,2009, (3):48-50.6 李建良.外资在华并购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6-62.7 叶建木.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的问题及应对措施M.安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69-89.8 谢文捷.外资并购 ABC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21-25.9 韩峰.入世后的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29-39.10 范秀荣,李晓锦.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组织的经验与启示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8, (4):22-25.11 季明川.贸易壁垒体系对山东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5, (2):89-91.12 贾清霞,陈清华.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如何与 WTO接轨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2-38.13 Gopinath,CBank Strategies toward Finns in DeclineJ. 0ur Business Venturing1995,(10) :85-9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