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1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27190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1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1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1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11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小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1、 选择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1. 下表为唐宋元时期南北方状元数量 对比表(单 位: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古代状元统辖三省六部 B. 唐代科举内容不断变化 C. 宋代中央分割地方权力 D. 元代科举影响大大缩小2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 A.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D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3.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4公元前 449 年,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但公元前 445 年该条款即被废止。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公民大会官员的司法判决 B. 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C. 社会各阶层的斗争和妥协 D. 广大奴隶的持续反抗5.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 30 岁且成为美国公民 9 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 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 7 年以上。这一规定( )A. 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B.导致国会议员数量减少C. 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 D.增强参议院在两院中的地位6.全国人大于 1982 年全面修改了宪法,截止 xx 年已通过四次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制定了 200 多件现行有效法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了7500 多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了 600 多件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这反映出我国( )A.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B.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C.依法治国取得辉煌成就 D. 人大是最高的立法机关7.xx 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时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国家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8.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A. 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B.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 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D. 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9.15 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 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 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 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A. 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B. 16 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 C. 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 D. 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10.1935 年 12 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 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该计划旨在( )A发展重工业以实现工业化 B. 缓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C. 改变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 D. 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战争11.1979 年 7 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 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 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 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C. 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 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2.1935 年初,美国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罗斯福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这有可能是基于当时美国( )A. 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B. 财富高度集中 C. 劳工的社会地位依然低下D. 总统权力扩大13.1922 年 8 月,苏联(俄)工业品价格指数与总商品指数的比例为 0.85,1923 年 10月上升为1.24;同时期内,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总商品指数的比例,却从 1.03 下降到 0.45。这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萎缩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危机。这表明( )A. 余粮收集制的扩大导致农民不满 B.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重大偏差 C. 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农民的抵制 D.计划经济体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14.关贸总协定第十八条又称为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即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 增有损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1979 年,“东京回合”确 认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优惠待遇的合法性。“乌拉圭回合”对发展中国 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A.世贸组织内部实现了公平、平等、合作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15.王韬瀛壖杂志中谈到,清季上海服饰旧礼“已亡”,“衣服僭移,上下无别,而沪为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学,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衙署隶役,不著黑衣,近直与缙绅交际,恬不为怪”。由此可见( ) A.上海的社会风俗开始趋于奢靡 B.西方服饰文化已经在上海普及 C.传统服饰的等级观念在上海被打破 D.辛亥革命后上海移风易俗成效显著16.孙中山认为,要解次农民问题,可以照地价去向地主抽重税;如果地主不纳税,便可以把他的田地拿来充公,令耕者有其田。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 A仍属于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B反映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 C指导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D成为中共土地革命的指导思想17.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A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 B.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C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 D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18.中共安徽省委和四川省委分别在1977年11月和1978年2月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和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这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鼓励实行生产责任制,减轻生产队和社员的负担;坚持按劳分配,保证社员分配兑现;开展多种经营;慎重对待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队向大队过渡的问题;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正当的家庭副业。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 ) A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B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 C改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 D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明显19.乌尔比安论告示第 3 编:“ 执法的人不应当对自己行使司法权 ,也不应当对自己的妻子、儿女、解放自由人或其他属于他自己的人行使司法权。”材料表明,古代罗马法( ) A适用对象不断扩大 B强调程序和理性 C伴随征服不断调整 D体现公正和公平20.“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 B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 C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2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称:“前苏联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中,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用新的资本积累和资源配置方式开拓了不同于早期工业化的新工业化道路。”苏联“新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 ) A利用市场与货币关系 B优先投资重工业. C完全依靠本国力量 D快速均衡发展22.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 xx6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这说明(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C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D英国民众希望控制英国外交事务23.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 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 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 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24.近代学者钻研墨经,发现其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胡适说:“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这说明( )A.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领先世界 B.战国学者普遍主张求真务实C.传统学派蕴含着近现代价值 D.唯物与形而下成为文化主流25.理学家朱赢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赢的这一做法( )A.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 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 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 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26.明清鼎革之际,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代“理学”,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嫁、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这种现象( )A. 加剧了思想专制和文字狱 B.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C. 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彻底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7.义理之学和考据之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诠释与流布的两种主要方式。义理之学注重从思想理论角度阐发儒学。考据之学是对传世古文献的整理、考订与研究。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盛极一时,嘉庆道光之际,义理之学崛起。影响这一学风变化的是( ) A.清朝思想控制逐渐放松 B.清朝社会危机日趋严峻C.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清朝洋务运动的开展28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 )A. 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B.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C. 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D.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29.晚年的柏拉图认为,“法律是上帝籍以传达其命令的声音,任何城邦都应受法律的支配,而不应受某一统治者或特殊利益集团的支配”;亚里士多德则主张“法律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祇和理智的体现”。这些认识反映出( )A. 基于神性的法治理念不断完善 B. 遵从法律能够战胜人性之恶C. 法律的使命在于保护集体利益 D. 人文精神是西方法治的源头30.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这反映出( )A. 文艺复兴运动歌颂自然与人性 B. 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C. 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 D. 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3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有人认为明清社会以经济变动为核心,以及政治结构、文化等层面已经有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25分)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材料二.明清更迭,学术研究的气象发生极大变化,经世实学思潮涌动,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号。批判了理学空谈性命,脱离实际的空疏学风,重新阐释儒学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和学风。在君权和民众问题上,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强调民众利益高于君权、高于一家一姓之利益。黄宗羲提出“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自国子监至县学,建立一个与自天子至县官的官僚系统相平行的独立的舆论监督系统,建议“公其非是于学校”晚明思想家在义利观上有着诸多义利统一的言论,黄绾在明道编中提出“利不可轻”、“义利并重”的理论。 摘编自王记录 论明清之际士大夫思想观念的蜕变(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内容和特点。(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社会转型的迹象(或近代化的曙光)。(8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第 40 任(第 4950 届)美国总统(19811989 年),他也 是一位著名的演说家。下面是他的分演说内容:(一)1981 年首任总统就职说: 美国正面临着一师严峻的经济危机,我们遭受着我国历史上历时最久、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一停滞的工业使工人失业、蒙受痛苦并失去了个人尊严。几十年来,我们的赤字不 断上涨,为了图一时便利,我们抵押了我们自己和我们孩子的来来在我国,是人民控制 政府,而不是相反。今天,我们的政府超出需要而过度膨胀,导致了对我们生活的干预和侵 扰,现在是时制止、遏制政府的扩张至于自由的敌人、那些潜在的对手,我们提醒他 们我们愿意为和平而谈判但不要误解我们的忍耐。我们不愿发生冲突并不意味着我 们丧失了意志。当国家安全需要我们采取行动时,我们不会犹豫。(二)1987 年在柏林墙前的演说: 在我后面有一个包围着本市自由的墙,它是一个将全欧洲分割的巨大邪恶系统的一部分确切地讲 40 年前的这个月,乔治马歇尔说:“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者任 何学说,而是反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饥饿,贫困,绝望和混乱。”今天,我深深的被德 国人民的重建景象打动了我们可以把这一景象简单的理解为:美国在这里帮助和加强了 自由世界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实际上每个在西欧的国家都看见了政治和经济的再生,而欧洲共同体也建立了。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演说辞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 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或事件,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简要写出所提 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或事件,对其概述和评价应准确全面。)请考生在第 33、34、35、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10分) 33(10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申不害为丞相主持改革。申不害主张以法治国,他认为, 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法察令”。他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建 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他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 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为实现富国强兵,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 食,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在战国时代,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 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整理自赵蓓变法图强的申不害“法”“术”治国方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不害改革的内容。(5 分)(2)根据材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申不害改革。(5分) 34(10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85 年 3 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当时,苏联所面对的国内外 形势异常严峻,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他认为,由于科技革 命和全球问题激化,人类已经进入了不同以往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核威胁在增加,世界 上各种各样的国际化在加强,全球性问题在激化,世界在向一个整体发展。在全球性的 核冲突中,“不会有胜者”。他主张“和平共处在今后,特别是在核时代,已经成为全人 类生存的条件”“不把任何一个国家当作敌人来对待”,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退居次要地 位等等。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从 1988 年开始,苏联开始单方面终止军备竞赛。1990 年,苏联与西方签署了欧洲常规裁军条约和新的欧洲宪章。同时这一思想也导致 苏联在国际上放弃了应该有的斗争,向西方社会全面无原则的认同。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戈尔巴乔夫上台时的国内外形势。(5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戈尔巴乔夫提出“全球缓和战略”的目的, 并分析这一思想的影响。(5分)35.(10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明朝人王士性(15471598),好游历,相继在河南、北京等地做官,足迹遍及 当时的两京十二省,相继写了广游志和广志绎等地理学著作,对所游历和考察 的对象加以理论概括。王士性全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对“人定胜天”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从理论上总结出“天下事不可懦而无为,尤不可好于有为”。他认为,生活在不同地理 环境中的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他将自然 与人文地理都当成考察的对象,特别注意观察各地的地理环境、民情风俗、宗教文化、 物产交通,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在人文地理的各个分支,如风俗地理、文化地理、经济 地理、政治地理、民族地理乃至军事地理的研究都留下真知灼见。王士性注意观察与分 析各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长处和短处,以确定环境对某种社会需要的适宜或者有利 的程度。王士性深入细致的观察与缜密独到的思想,给明末清初的学者以巨大的影响。摘编自周振鹤王士性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等(1)根据材料,概括王士性的地理学思想。(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士性地理学思想形成的背景。(5分)xx第一学期月考试卷高三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材料题31.(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内容和特点。(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社会转型的迹象(或近代化的曙光)。(8分)32.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演说辞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 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或事件,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简要写出所提 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或事件,对其概述和评价应准确全面。)(10分)请考生在第 33、34、35、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10分)33、 34、 35、 (1) (2)15 DDBCA 610BDACD1115CABCC1620ACBDA2125BCCCC2630BBDCA(1)(4分) 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展;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贸易远达海外;区域商帮出现。(2)(8分)内容: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平等;义利并重。特点:反对空谈道德,讲求实用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新兴市民阶层的要求(3)(8分)政治上:极盛而衰,新兴市民阶层扩大。经济上: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商帮出现、工商业市镇繁荣,全国性大市场雏形出现,劳动力市场化,货币的作用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上:反君主专制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启蒙思想产生。文化上:反封建的小说、文人画等强调个性的市民文化产生和发展。对外交往:西学东渐,西方自然科学传入。示例一 信息:美国正遭受着严重的通货膨胀与工业发展停滞的经济危机。(2 分)历史现象:这反映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2 分) 概述及评价: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因而出现了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黄金 时期”。但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也逐渐导致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停 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促使各国进行调整,适当减少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力发展“混合经济”等。(8 分)示例二 信息:柏林墙是一个将全欧洲分割的巨大邪恶系统的一部分。(2 分) 历史现象:这反映的是“冷战”导致了世界局部地区的分裂和动荡。(2 分)概述及评价: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它们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 对手段,展开激烈的角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 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两极格局。在“冷战”过程中,尽管美苏两国没有 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但世界局势并不太平。二战后,德国被美、英、 法、苏四国分区占领,1949 年,德国在美苏主导下被一分为二,这也加剧了 欧洲的分裂。(8 分)示例三 信息: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帮助和加强了自由世界。(2 分)历史事件: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及产生的影响。(2 分) 概述及评价:在“冷战”过程中,美国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实施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作为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之一, 马歇尔计划一方面在经济上增加了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为美国运用经济手 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增强了美国的抗苏力量,为北约建立奠定了基础,加 剧了欧洲的分裂,致使此后的欧洲长期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集团。另一方面,它 又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为以后建立共同市场奠定了基础,推 动了西欧的一体化进程。(8 分)(说明:里根总统 1981 年首任就职演说还能反映: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历史事件或现象;里根总统 1987 年在柏林墙前的演说还能反映:二战后西欧 的恢复发展与崛起、欧洲一体化趋势等历史事件或现象。考生若结合以上信息作答, 符合要求亦可酌情给分。)(1)内容:以法治国;整顿吏治,对官吏加强考核;整顿军队,加强训练;鼓励农业和手 工业发展。(8 分)(2)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发展生产,增加了百姓收入;限制贵族特权, 加强了君主专制。(7 分,答出三点即可)(1)国内外形势:国内经济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地位受到日本和联邦德国的 挑战;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增大,使其政治影响力下降; 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国际处境十分孤立。(每点 3 分,任答 3 点,共 9 分)(2)目的:提高苏联的政治经济地位。(2 分) 影响:有利于推进国际安全合作和防止战争的发生;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每点 2 分,共 4 分) (1)思想:重视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认为自然环境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认为地理现象存在地域差异;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当做考察对象。(每点 2分,任答 3 点,共 6 分)(2)背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经世致用思潮逐渐形成;西学东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