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后的中国.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11276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后的中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后的中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后的中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能力训练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后的中国一、选择题1.“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着”。以上述宣言开始的运动()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C.发展成为波及全国的爱国浪潮D.将国民革命运动推向高潮2.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3.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B.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书记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4.(2018课标全国,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5.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6.(2018课标全国,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7.(2017江苏单科,10)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8.1929年至1932年春,中央根据地流传一首民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民谣体现了苏区干部()A.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B.惩治腐败、崇尚廉洁C.艰苦奋斗、建立政权D.从严治党、加强监督9.(2017天津文综,8)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A.B.C.D.10.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B.C.D.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12.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道: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概括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的角度对这一时期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4.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全民族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4)联系材料与所学知识,请您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答案与解析专题能力训练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后的中国1.C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宣言,可知该运动的背景是反对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故这一运动是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没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斗争矛头主要是北洋政府而不是外来侵略者,没有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发展到上海时,形成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全国爱国运动,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而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故D项错误。2.B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近代以来,伴随着政治、经济发展和西学东渐,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新潮社成立于20世纪初,以新潮为阵地,倡导民主与科学,故新潮社是进步团体,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新潮社撰稿人的观点,不能代表“国人”,也不能代表“时人”,故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由“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可知新式青年并非认为八字、命书决定婚姻是科学的,而是认同这种仪式,故B项为正确答案。3.B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创办新青年”“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可推断此人是陈独秀。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A项说法错误。陈独秀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书记,B项正确。“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毛泽东提出的,排除C项。“八一”南昌起义是贺龙、周恩来等人指挥的,D项错误。4.C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本题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前者反对俄国式的道路,主张实业救国;后者主张“劳农主义”,联系时代背景可知即俄国式的暴力革命。在争论中,社会主义的思想得到传播,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当时尚未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不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争论双方在救亡图存的方式上持不同的观点,故D项错误。5.A解析: 本题考查顾维钧在国际会议发言的目的。从材料中可看出,顾维钧认为,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需要“与会各国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日本侵华就会演变成一场世界大战,由此可见其主要目的在于争取各国对华的同情和帮助,故A项正确。注意此题问的是主要目的,而B、C两项均是次要目的,故可排除。题干未涉及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故D项也可排除。6.A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根据地的政策。美国记者的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的农民受到尊重,能决定自己的事情,从而“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对于激发农民的抗日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可知,当时抗日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政策,封建土地制度还并未完全废除,故B项错误;美国记者记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状况,与国民革命无关,故C项错误;美国记者的记述并未提到国民党,无法得出抗日根据地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这一结论,故D项错误。7.B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毛泽东的论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故B项正确。A、C两项发生于1937年之前,与题干时间1937年不符,故排除。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战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D项。8.A解析: 题干材料中“自带干粮去办公”“着草鞋”,体现了苏区干部廉洁奉公;“夜打灯笼访贫农”则体现了苏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故A项正确。B、C、D三项题干材料均无从体现。9.C解析: 本题考查东北抗日斗争。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故正确。错在“全面抗战”,可根据时间概念1938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项。10.A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材料的关键信息为“全盘之统制”,即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正确;根据“1935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当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系,故正确;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国家统制经济造成了官僚资本膨胀,故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项。11.D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题干所给数据可以看出,在对华投资中,美国投资额和所占比例都是最高的,故D项说法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并非迅速提高,特别与美国相比较,地位下降,故A项错误。抗日战争中,日本战败,故1948年日本在华投资不可能占有相当比例,B项错误。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12.D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本题题眼为“国有的中纺公司”。从题干中可看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认为中国的商民无力单独承购经营原日伪企业,因此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这一现象,这说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故D项正确。题干中政府的措施是针对原日伪的纺织企业,并不是针对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可看出,当时国家允许商民承购原日伪企业,但国民政府认为中国的商民没有这种能力,因此不能说明国家对轻纺工业实行统制,故B项错误。中国的民族工业第一次明显衰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而不是抗战胜利后,故C项错误。13.参考答案: 要求: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运用史实,从五个方面进行评述。观点:1912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应客观评价这一历史时期。实例: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短暂春天,推动工业化进程。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加快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变迁。14.参考答案: (1)内:国民党发动内战,给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破坏;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困境。(2)经济: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3)反帝反封建。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