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主要内容,扁鹊三兄弟的故事谈起应急管理的启示,安全管理:着眼于安全,注重灾害的预防,消除脆弱性应急管理:着眼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从预防、准备到应对胡锦涛孟学农和王岐山,(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是事件进行有效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过程。,一、应急管理,突发事件的定义: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述,6,能力不足,应急监测预警体系不够健全;全社会应急素质不够高;应急保障还有薄弱环节;巨灾防范和应对能力需要提高;危机公关、政府与媒体合作急需加强。,误区一: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几率很小,不一定就在我这里发生。,应急管理误区,误区二:做了预防就不需要应急了。,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我国现在很多地方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理念存在问题,只讲应急响应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急机构在事故发生后、处置过程中才出现,事前和事后很少作为。,忽视应急准备的状况亟待改变,应急准备是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在平时做好处置所需要的能力准备。能力是处置突发事件的各种功能性需求。能力可物化为应急资源。应急预案编制也是应急准备过程和应急能力建设过程!,应急准备,能力支撑到位,吉林宝源丰6.3火灾事故,一是起火后,火势从起火部位迅速蔓延,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材料大面积燃烧,产生高温有毒烟气,同时伴有泄漏的氨气等毒害物质。二是主厂房内逃生通道复杂,且南部主通道西侧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被锁闭,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三是主厂房内没有报警装置,部分人员对火灾知情晚,加之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员没有来得及通知二车间等区域的人员疏散,使一些人丧失了最佳逃生时机。四是宝源丰公司未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员工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二、应急预案的编制,预案是什么?,应急预案的含义,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在事故发生前,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准备,明确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应急资源和策略准备等。它要回答: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由谁和哪个权力部门;用什么样的资源;采取什么样的紧急事态应对行动。,应急预案要素及工作流程,什么情况下,什么人和部门,用什么资源,采取什么行动,定准事找对人资源够措施实,日常做应急预案工作要三问:,应急工作平常做,应急时刻能工作!,应急预案对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法律依据,乡镇街道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组织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置等内容,重点规范乡镇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先期处置特点。,乡镇预案的重点内容,应急预案体系,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一、总则: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工作原则二、事故风险描述: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四、预警及信息报告五、应急响应: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2.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级别的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3.处置措施。4.应急结束六、信息公开: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以及通报原则七、后期处置:主要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八、保障措施: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专家、专兼职队伍)、物资装备保障、其他保障九、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案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修订、应急预案备案、应急预案实施,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事故风险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处置程序: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等内容。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指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根据现场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应急处置: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分局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露、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人员救护、工艺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c)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注意事项:在佩戴个人防护器具、使用抢险救援器材、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自救和互救、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方面事项。,某石油化工企业某G罐罐根泄漏着火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管理过程,事故风险评估,成立编制小组,收集资料,预案编制,预案评审、论证,预案评估、修订,预案备案,预案培训、演练,应急资源调查,成立预案编制小组,预案编制步骤,1.确定情景:危险分析,2.确定责任人及承担模式,5.形成预案文本,突发事件情景引导,管用的能指导平时战时的法规,确定责任人和体制机制,应急能力保障的物化,基于案例分析的正确处置方法,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步骤一:确定情景:危险分析,预案编制步骤,2.确定责任人及承担模式,5.形成预案文本,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解决的问题:突发事件情景,发生了什么事?,会发生什么事故?多大规模?什么性质?后果怎样?,突发事件情景,1.定准事,引导问题:本应急预案是针对哪一种突发事件的?适应的规模化后果属于什么级别?,风险评估的任务是:(1)识别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危险;(2)确定危险发生的频率及其造成的破坏;(3)确定危险对管辖区所造成的影响;(4)突出最有可能和最有破坏性的危险;(5)确定面对危险时管辖区的脆弱所在。(6)预计应该准备哪些行动,可能需要哪些资源。,编制预案的基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五个步骤,(1)识别危险,火灾、爆炸、泄漏,(2)描述危险,(3)描述周边环境,(4)确定脆弱性,对危险的暴露度和易感性!,什么使一个事件(event)在一个政府的管辖下变成了小问题,而在另一个政府管辖下却演变成了一场灾难?为什么在飓风中有的房子毁坏了,而另一些却安然无恙?为什么两次相同烈度的地震在洛杉矶只引起不到100人的死亡,而在印度的古吉拉特(Gujarat)却导致20000多人的死亡?,确定脆弱性量化风险,2.设定保护的优先权,3.划分严重性等级,量化风险,(5)情景设置,设定突发事件情景(形势)这些情景假设将展示危险的发展并导致启动某一级别的应急响应。情景设置是编制应急预案的针对对象,依据和逻辑起点,情景设置的主要内容,确定一级响应的上线,设定四级响应的情景,情景设置,情景系的结构、内容与作用,关注真实情景与预案情景的匹配与调整,步骤二:确定责任人及责任承担模式,确定责任人及责任承担模式,解决的问题:确定责任人和责任承担模式,发生了什么事?,突发事件情景,引导问题:这样的突发事件应该有哪个部门牵头、哪些部门协助?它们之间的职责的程度模式(体制机制)怎样安排?,确定职责-确定,预案编制小组成员所代表的每一个机构,都要明确并表明其任务,同时还要说明履行职责与任务时的权限。,详细列举责任人、责任部门和他们的具体责任。确保应急中所有部门都明确任务与职责并且确保机构间的职责与任务没有重叠。做到:职责没有遗忘,没有重叠。,确定职责-描述,列出相关机构或个人,并说明他们应对危险的任务。列出危险(事件),确定领导应对的与支持的机构。,两种描述方法:(1)按机构描述,有利于每个指挥者检查其机构全面的任务情况。(2)按危险事件描述,可以使应急管理人员等所有的人员得到任务与职责的总结。,职责分配:以认可为前提,任务与职责的分配必须能被预案编制小组所有成员及其所代表的机构同意并接受。,一岗双责,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步骤三:分析资源,解决的问题:用什么来应对突发事件,谁来管?,引导问题:需要哪些资源?数量够不够?品种规格是否对路?不够的怎么解决?,分析并确定资源是为了确定:a.有效的应急响应需要什么资源(压迫性需求)?b.在本辖区内当前拥有哪些资源?c.资源现状与需求的关系(短缺还是过剩)?,分析资源,资源是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全部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装备设施资源等等。,分析资源的步骤,弄清应急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和服务,确定它们的来源和获得方法,分析现有资源的满足状况,确定获得不足资源的措施,检查落实资源的到位情况,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步骤四:确定应对程序,解决的问题:可靠的应对措施,发生了什么事?,突发事件情景,1.定准事,资源,拿什么东西管?,3.资源够,引导问题:这些应对措施是否可靠?是否从案例研究中得来?,参考应对程序确定措施:研究案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步骤五:形成应急预案,根据前面的工作,形成完整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预案评审,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评审时采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应急预案备案,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事故风险描述、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周边风险告知,预案管理存在的问题,1.预案体系不正确,事故风险分析描述不全面;2.不知道什么是预警;3.响应分级不合理、响应程序描述不准确;4.预案上下级以及与政府预案衔接不紧密,事故报告不规范;5.应急处置措施针对性不强;6.编制预案没有考虑到资源问题;7.演练与预案脱节,组织机构、应急响应、处置措施与预案不一致;8.习惯于照本宣科,对演练中出现风向变化等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判断,对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应急预案的管理,2、没有告诉受众的预案是“假”预案,1、没有应急资源保障的预案是“假”预案,3、没有经过演习的预案是“假”预案,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的概念: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行动、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等活动。,演练成了演戏,只有顺风顺水,没有风险对抗的演习是我们多数人经历或者熟悉的。练为看,练为完成任务的倾向急需纠正。,演练过程的实际意义远远大于最后的演出!,应急演练目的,应急演练分类,消防救援训练,医疗救护训练,按内容划分,综合演练,单项演练,应急演练分类,演练类型,现场演练桌面演练,桌面演练,现场演练,应急演练重点,疏散逃生演练是企业应急的核心所在!,要把演练当成实战,但绝不能把演练搞成实战!,演练的组织与实施,事故情景,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或有害因素而预先设定的事故状况(时间、地点、特征、波及范围以及变化趋势等),情景设置,1.预警与报告,根据事故情景,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信息。,2.指挥与协调,根据事故情景,成立应急指挥部,调集应急救援队伍等相关资源,开展应急救援行动。,演练的组织与实施,演练的组织与实施,3.应急通讯,根据事故情景,在应急救援相关部门或人员之间进行音频、视频信号或数据信息互通。,4.事故监测,根据事故情景,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分析或测定,确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变化趋势等。,演练的组织与实施,5.警戒与管制,根据事故情景,建立应急处置现场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6.疏散与安置,根据事故情景,对事故可能波及范围内的相关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和安置。,演练的组织与实施,8.现场处置,根据事故情景,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现场指挥部要求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7.医疗卫生,根据事故情景,调集医疗卫生专家和卫生应急队伍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并开展卫生监测和防疫工作。,演练的组织与实施,10.后期处置,根据事故情景,应急处置结束后,开展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事故现场清理和相关善后工作。,9.社会沟通,根据事故情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事故情况通报会,通报事故有关情况,演练脚本,根据需要,可编制演练脚本。演练脚本是应急演练工作方案具体操作实施的文件,帮助参演人员全面掌握演练进程和内容。演练脚本一般采用表格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演练模拟事故情景;处置行动与执行人员;指令与对白、步骤及时间安排;视频背景与字幕;演练解说词等。,综合演练通常成立演练领导小组,下设策划组、执行组、保障组、评估组等专业工作组。根据演练规模大小,其组织机构可进行调整。,当前演练存在的问题,1.有的演练以演为主,没有注重练,形式单一;2.演练与预案脱节,组织机构、应急响应、处置措施与预案不一致;3.习惯于照本宣科,对演练中出现风向变化等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判断,对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4.演练与实际生产情况不符,处理方法欠佳;5.组织演练准备不充分;6.评估不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